一种保温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94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温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日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保温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保温壶的壶盖和内塞的连接方式通常是不锈钢壶盖与内塞相接触处各自有一圈相吻合的凹凸沿,通过挤压的方式使壶盖与内塞扣接。这种连接方式虽然能使壶盖与内塞紧密扣合,但是装配起来比较困难。此外,壶底由于与壶身是一体的结构,如果是金属材料,则在放置保温壶的时候产生滑动,并产生清脆的撞击声;如果用橡胶等防滑材料,保温壶的外壳会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壶盖装配容易,并且在放置时不易滑动、外壳不容易损坏的保温壶。该保温壶通过壶盖以及壶底的特别结构,达到上述容易装配、防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方案实现的该保温壶包括壶盖、壶身、外底,壶盖与壶身之间设有内塞,内塞与壶身连接,其特点是内塞与壶盖相接的边沿设有若干卡扣,壶盖内侧设有向内凸出并且与卡扣相合的凸沿,卡扣与凸沿扣合,装配容易。
所述卡扣设有与壶盖上的凸沿相啮合的凹槽。
所述外底的底部设有若干通孔,外底与壶身之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上有若干与上述通孔对应的凸起,凸起通过通孔,露与外底外部。橡胶垫上的凸起通过外底上的通孔露于外表面,保温壶的外壳仍然是金属材料,但底部凸出的橡胶凸起能在保温瓶放置时起到防滑、防震的作用。
所述内塞与壶身通过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内塞上的若干个卡扣与不锈钢壶盖内侧的凸沿结构,方便装配;2、外底与壶身之间设有带凸起的橡胶垫,使保温壶具有防滑功能,并且外壳不容易被损坏。


图1为不锈钢壶盖和内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的放大图;图3为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壶底的仰视图;图5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中不锈钢壶盖1、外底3、内塞4、卡扣5、橡胶垫8、通孔9、凸起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保温壶包括不锈钢壶盖1、壶身、外底3,不锈钢壶盖1与壶身之间设有内塞4,内塞4通过螺纹与壶身连接,内塞4与不锈钢壶盖1相接的边沿设有4个卡扣5,卡扣上设有凹槽,不锈钢壶盖1内侧设有向内凸出并且与卡扣5上的凹槽相合的凸沿,内塞4和不锈钢壶盖1通过卡扣5和凸沿实现连接。
如图3所示,外底3的底部设有6个通孔9,外底3与壶身之间设有橡胶垫8,橡胶垫8上有6个与上述通孔9对应的凸起10。橡胶垫8上的凸起10通过外底3上的通孔9露于外表面,保温壶的外壳仍然是金属材料,但底部凸出的橡胶凸起能在保温瓶放置时起到防滑、防震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保温壶,包括壶盖、壶身、外底,壶盖与壶身之间设有内塞,内塞与壶身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与壶盖相接的边沿设有若干卡扣,壶盖内侧设有向内凸出的凸沿,卡扣与凸沿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设有与壶盖上的凸沿相啮合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的底部设有若干通孔,外底与壶身之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上有若干与上述通孔对应的凸起,凸起通过通孔,露与外底外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日用品领域,特别是一种保温壶。该保温壶包括不锈钢壶盖、壶身、外底,不锈钢壶盖与壶身之间设有内塞,内塞与壶身连接,其特点是内塞与不锈钢壶盖相接的边沿设有若干卡扣,不锈钢壶盖内侧设有向内凸出并且与卡扣相合的凸沿,内塞和不锈钢壶盖通过卡扣和凸沿实现连接;外底的底部设有若干通孔,外底与壶身之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上有若干与通孔对应的凸起。该保温壶通过不锈钢壶盖以及壶底的特别结构,达到容易装配。防滑防震的目的。
文档编号A47G19/00GK2827227SQ20052006382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日
发明者毛雪嘉 申请人:广州市本固商贸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