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403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弹性拖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用具,尤其是清洁地面的拖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的拖把是各种场合必备的清洁用具,早期的拖把是拖把柄加布条,自从平板式拖把问世以来,因清洁面积大、效率高而颇受人们欢迎,其结构特征是拖把柄、底板加拖布,而拖布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关系到人们使用的方便性和连接的牢固性,在使用方便、连接牢固的前提下再考虑如何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为此,拖把厂家已经不断改进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连接方式,例如有利用底板倒钩齿连接拖布的,这种连接容易勾死拖布,拆离较难,拖布易被拉破;还有一种是将拖布两端做成袋状,将铰接在底板上的撑架扳起,待插入袋状拖布后再将撑架扳平,这种连接比较麻烦,扳动较累,力气较小的老人和女同志有扳不动的可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对安装两端做成袋状拖布的底板的改进,提出一种连接方便、省力的弹性拖把。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完成一种弹性拖把,其包括互相铰接的拖把柄和底板,底板上连接有两端做成袋状的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为塑料材质,在其底面的中心两侧沿宽度方向镶嵌有弹性胶条,相对弹性胶条位置的顶面为凹部结构。
所述的底板顶面设有对称的形成凹部结构的斜台。
所述的斜台呈三棱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弹性胶条和凹部结构,使底板可弯曲变形,可安装入袋状拖布,放手后底板弹性力又伸展成自然状态,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力,特别适于年老、体弱人群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形折弯后安装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一图3所示,弹性拖把包括拖把柄1、底板6、两端做成袋状的拖布(图中未示)组成。
拖把柄1可制成伸缩式或固定式,它与底板6通过铰接机构铰接,所述的铰接机构即在底板顶部对称中心设有二个耳座3,在耳座内设有用销轴8铰接的球头9,球头两侧有二个对称的盲孔,拖把柄下部的叉头2两内侧有二个与球头盲孔相配插的凸销,连接成多方位可转动的结构形式。
塑料制的底板6底面的中心两侧沿宽度方向制有凹槽,槽中镶嵌有弹性胶条7,两者注塑一体,底板的顶面设有对称的呈三棱形的斜台5,该斜台使底板6在相对弹性胶条7位置的顶面形成可弯曲变形的凹部结构4,为底板的弯曲伸入袋状拖布创造条件,三棱形斜台的作用主要使底板形成凹部结构,同时亦起加强作用。
袋状拖布安装时,将底板稍许折弯即可推入拖布袋中,放松后靠弹性力将底板撑开,恢复成自然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弹性拖把,其包括互相铰接的拖把柄(1)和底板(6),底板上连接有两端做成袋状的拖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6)为塑料材质,在其底面的中心两侧沿宽度方向镶嵌有弹性胶条(7),相对弹性胶条位置的顶面为凹部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6)顶面设有对称的形成凹部结构(4)的斜台(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拖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台(5)呈三棱形。
专利摘要一种弹性拖把,其包括互相铰接的拖把柄、底板和两端做成袋状的拖布,其特征是塑料材质的底板底面的中心两侧沿宽度方向镶嵌有弹性胶条,相对弹性胶条位置的顶面为凹部结构,使底部可弯曲变形,可安装入袋状拖布,放手后底板弹性力又伸展成自然状态,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力,特别适于年老、体弱人群使用。
文档编号A47L13/20GK2794427SQ20052010184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6日
发明者李爱良 申请人:李爱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