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太极护颈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67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华太极护颈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根据中医阴阳平衡学说而设计的具有颈椎保护功能的枕头结构技术。
技术背景颈椎病的发生率极高一轻者仅见颈部酸痛、手麻无力、头晕头痛,重者可引发心脏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甚至失明、瘫痪等等。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生命。颈椎病的成因,一是头部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致使颈部各组织处于高负荷/超负荷或非自然生理位置的强制紧张状态(包括枕头不恰当)。二是受外伤。造成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从而造成颈椎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而致病。可见颈椎病是一种颈椎阴阳曲线平衡失调,生理物理力学被强制改变方面的问题,因此对颈椎实施保护是其首要。
现有的枕头不具备对颈椎的保护与支撑功能,相反还存在对颈椎造成伤害的潜在因素。
ZL91108508.4公开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即睡觉使用时可以形成对颈部一定程度的护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是在ZL91108508.4技术(具备保护颈椎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更为简单的既能够枕头又能够枕颈的护颈枕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平行排列着的相对偏高一些的上凸形状的颈枕和相对偏低一些的头枕二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合二为一组成的护颈枕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1.由于将上述护颈枕头分割成二个相互独立的颈枕和头枕,为产品的制造带来了方便。
2.由于将上述护颈枕头分割成二个相互独立的颈枕和头枕,使用时根据情况需要,可以单独适当去掉一些头枕中之枕芯,使得头枕变得更柔软,让人体整个头部基本上呈悬空状态,则可利用头部自身的重量起到对颈椎的矫形和牵引的作用(矫形能使塑造颈椎曲线的力度强化,牵引能使颈部组织得到有效松弛,二者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增加疗效),而矫形和牵引则是治疗颈椎病的二大关键医疗技术手段,在这特殊使用方法中也能够得以实现,即呈现出与上述关键医疗技术手段类似的辅助性治疗作用。


图1示意了正常颈椎(形成有一定曲度的自然生理曲线)的弯曲形状。
图2示意了病变颈椎(连线曲度减小或变直)的形状。
图3示意了现有的只枕头不枕颈的枕头所造成颈椎失去了原有弯曲度(造成伤害的潜在因素)的使用状态。
图4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1头部;2颈部;3颈椎;4现有技术的枕头;5相对偏高一些的上凸形状的颈枕;6相对偏低一些的头枕。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中医阴阳平衡学说,即中国太极之阴阳互动互补理论,再参合现代医学生理力学结构原理来看,正常颈椎3连线有一定曲度,见图1。病变颈椎3连线曲度减小或变直,见图2。现有技术的枕头4只枕头部1而不枕颈部2,使颈椎3处于非自然生理位置,不具备对颈椎3的保护与支撑作用,相反还存在对颈椎3造成伤害的潜在因素(有促成颈椎3变直的趋势),见图3。
由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二个相互独立的相对偏高一些的上凸形状的颈枕5(硬度偏大一些)和相对偏低一些的头枕6(硬度偏小一些),并将它们并排使用为完全独立的二个执行不同功能的颈枕5和头枕6,同样能够达到ZL91108508.4技术的情况下,制作难度降低更简单化,在对颈椎3实施保护与支撑的基础上又枝生矫形和牵引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中华太极护颈枕,有护颈枕头,其特征在于由平行排列着的相对高一些的上凸形状的颈枕(5)和相对低一些的头枕(6)二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合二为一组成的护颈枕头。
专利摘要一种中华太极护颈枕,是根据中医阴阳平衡学说,中国太极之阴阳互动互补理论,再结合现代医学生理力学结构原理而设计的,它是一种集治疗和保护为一体的由平行排列着的相对偏高一些的上凸形状的颈枕(5)和相对偏低一些的头枕(6)二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共同使用而组成的护颈枕头。本中华太极护颈枕在人躺睡使用时所能够达到对颈椎(3)的保护作用或辅助治疗效果,是其它各种物理及药物治疗所不能及的。
文档编号A47G9/10GK2796566SQ200520108169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31日
发明者章炳炜 申请人:章炳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