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676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日用的热水器具,它适用于燃气灶或煤炉。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在燃气灶或煤炉上使用的热水壶,是由壶体,壶嘴,壶把和壶盖等组成,使用时均是以壶底作为受热面,由于受热面积较小,因此热效率较低,将一壶水烧开需要消耗较多的燃气。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现有的热水壶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水壶,该节能水壶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燃气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而且具有快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有壶嘴、壶体、壶盖和壶把,在壶体内有一个垂直方向的受热孔和内胆。受热孔为阶梯式喇叭口状,其孔壁底部以圆孤线与壶底相连,在其下方孔壁圆周均布有一个或多个垂直方向的缺口,其中有一个缺口是朝着壶嘴的方向。在受热孔内有一个内胆,内胆为一空心的圆锥体或圆柱体,其高度在受热孔的喉颈部之下,上下均以圆孤状封头,与受热孔壁相对应,在其圆周均布有一个或多个垂直方向的槽口,槽口的另一端与受热孔孔壁的缺口相接。壶盖上的盖把,为金属材料与耐温塑料的组合件,中心位置为一垂直方向的圆孔。使用时燃火可以通过壶底到达受热孔,这样除了以壶底作为受热面外,受热孔的内壁面和内胆的外壁面均成为了受热面,由于增加了受热面积,其热效率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水壶相比,将同样容量的水烧开,本实用新型的燃气消耗量明显地降低,燃烧时间明显地缩短,具有节能和快速的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全剖)。
图2是图1A-A向剖视图。
图中,(1)、壶嘴,(2)、壶体,(3)、壶盖,(4)、壶把,(5)、盖把,(6)、受热孔,(7)、内胆,(8)、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外观上与现有的同类型水壶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壶体2的中心位置有一个垂直方向的受热孔6和内胆7。受热孔6为阶梯式喇叭口状,其孔壁底部以圆孤线与壶底相连,在其下方孔壁圆周均布有一个或多个垂直方向的缺口,其中有一个缺口是朝着壶嘴1的方向。在受热孔6内有内胆7,内胆7为空心的圆锥体或圆柱体,其高度在受热孔6喉颈部之下,上下均以圆孤状封头,与受热孔6下方孔壁缺口相对应,在其圆周均布有一个或多个槽口8。槽口8的另一端与受热孔6孔壁的缺口相接,这就使得壶体2的内腔与内胆7的内腔相通(如图2所示),待加热的水就可以装在其内。生产制造时,可以将内胆7单独加工成形,然后将其槽口8的另一端固定在受热孔6孔壁的缺口处,使之成为一体。由于在受热孔6内增加了内胆7,受热孔6在喉颈部之下便形成了垂直方向的环形,并且上下均与空气相通。使用时,炉火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通过壶底到达受热孔6(如图1所示),这就使得它除了以壶底作为受热面外,内胆7的圆周外壁面和受热孔6圆周的内壁面均成为了受热面;同时,孔内有大量新鲜空气进入(如图1所示),未燃尽的燃气可以在受热孔6得到进一步地燃烧。由于增加了水壶的受热面积和燃气得到充分地燃烧,因此,有效地提高了水壶的热效率。
壶盖3的外缘与现有的水壶相一致,其中心孔内安装有盖把5,盖把5为金属材料与耐温塑料的组合件,壶盖3与盖把5安装组合后,盖把5的中心垂直方向为一中空的圆孔,当壶盖3盖在壶体2后,其盖把5中心孔的内缘与受热孔壁的外缘相吻合,高度相平齐。
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水壶,包括壶嘴[1]、壶体[2]、壶盖[3]和壶把[4],其特征在于壶体[2]的中心位置有一个垂直方向的受热孔[6]和内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水壶,其特征在于受热孔[6]为阶梯式喇叭口状,其孔壁底部以圆弧线与壶底相连,在其下方孔壁圆周均布有一个或多个垂直方向的缺口,其中有一个缺口是朝着壶嘴[1]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水壶,其特征在于在受热孔[6]内有一个内胆[7],内胆[7]为一空心圆锥体或圆柱体,其高度在受热孔[6]的喉颈部之下,上下均以圆弧状封头,与受热孔壁相对应,在其圆周均布有一个或多个垂直方向的槽口[8],槽口[8]的另一端与受热孔[6]孔壁的缺口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水壶,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壶盖[3]上的盖把[5],为金属材料与耐温塑料的组合件,中心位置为一垂直方向的圆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居家日用的热水容器。现在城乡居民广泛使用的水壶,均为壶底为受热面,将一壶水烧开,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燃气,热效率较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的节能水壶,它除了以壶底为受热面外,在壶体的中心位置还有一个垂直方向的受热孔和内胆,在受热孔和内胆之间有一个与空气相通的环形空腔,这就增加了水壶的受热面积,并使燃气得到充分地燃烧。与传统的水壶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快速和节能效果。
文档编号A47J27/02GK2870675SQ20052010819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1日
发明者吴照云 申请人:吴照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