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烫的保温茶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67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烫的保温茶水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杯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防烫的保温茶水杯。
技术背景不保温的茶水杯,倒入高温茶水时,因杯内热量传到杯外壁,用手触摸杯体外壁感知杯内水温,可避免饮用时发生烫嘴现象,而使用保温性能好的保温茶水杯,倒入高温茶水时,杯内热量几乎不传到杯体外壁,无法通过触摸方式感知杯内水温,很容易发生烫嘴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保温茶水杯使用过程中易发生烫嘴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视觉感知杯内水温的防烫的保温茶水杯。
技术方案防烫的保温茶水杯由杯盖和杯体组成。其要点在于杯盖顶中央设有示温孔,示温孔内装有示温片,示温片与导热杆一端固定,导热杆另一端与集热片固定。
上述防烫的保温茶水杯,其示温片表面涂有一层变色颜料,变色颜料选用变色温度在38℃-50℃之间某一温度变色的颜料。
当保温杯内倒入高温茶水盖上杯盖时,热量由集热片、导热杆传至示温片,当茶水温度高于最高饮用温度时,示温片显示一种颜色,当杯内茶水温度降至低于最高饮用温度时,示温片显示另一种颜色,观看示温片处于何种颜色,就可达到防烫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能直观地感知杯内茶水温度的高低,防止发生烫嘴现象,使用该保温茶水杯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杯盖,2.圆孔,3.塑料透镜,4.示温孔,5.示温片,6.隔热层,7.导热杆通道,8.隔热塑料塞,9.导热杆,10.集热片,11.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防烫的保温茶水杯的杯体11用不锈钢制成;杯体11的外壁与内壁之间设有真空层。杯盖1由不锈钢盖壳和与盖壳固定的隔热塑料塞8组成,隔热塑料塞8顶面中央有凸出8毫米、内径15毫米的示温孔4,示温孔4的孔口用塑料透镜3密封,孔底用示温片5密封,孔底端设有内径6毫米不锈钢导热杆通道7。不锈钢盖壳顶中央表面开有一只直径15毫米的圆孔2,圆孔2与塑料透镜3间用橡皮圈密封;不锈钢盖壳顶面与隔热塑料塞8顶面之间设有隔热层6。示温片5采用厚0.5毫米、直径14毫米、底面中心铆接着导热杆9的不锈钢片,不锈钢片表面涂一层46℃左右变色、颜色可逆的颜料,再在颜料涂层表面密封一层无毒、无色、透明、耐温的塑料层。导热杆9采用直径4毫米不锈钢制成,杆端有螺纹,将它穿入导热杆通道7至杆端露出隔热塑料塞8底8毫米,再将外露杆端套入直径25毫米、厚0.5毫米不锈钢集热片10的中心圆孔内,用螺母固定。
当保温杯内倒入高温茶水盖上杯盖1时,热量由集热片10、导热杆9传至示温片5,当茶水温度高于最高饮用温度时,示温片5显示一种颜色,当杯内茶水温度降至低于最高饮用温度时,示温片5显示另一种颜色,观看示温片处于何种颜色,就可达到防烫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防烫的保温茶水杯,由杯体和杯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杯盖顶中央设有示温孔,示温孔内装有示温片,示温片与导热杆一端固定,导热杆另一端与集热片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烫的保温茶水杯,其特征在于,示温片表面涂有一层变色颜料,变色颜料选用变色温度在38℃~50℃之间某一温度变色的颜料。
专利摘要一种防烫的保温茶水杯,由杯体和杯盖组成。杯盖顶面设有示温孔,示温孔内装有表面涂有变色颜料的示温片,示温片与导热杆一端固定,导热杆另一端与集热片固定。杯内热量经集热片、导热杆传至示温片,当杯内茶水温度高于最高饮用温度时,示温片显示一种颜色,当杯内茶水温度降至低于最高饮用温度时,显示片显示另一种颜色,观看示温片的颜色,就能感知杯内茶水温度高低,从而防止烫嘴现象发生。
文档编号A47G19/16GK2796577SQ20052010819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日
发明者金一诺 申请人:金一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