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内胆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296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紫砂内胆电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锅,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的紫砂内胆电饭锅,属于家用厨房电器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电饭锅由锅体和锅盖组成,其中锅体由锅体和锅盖组成,其中锅体主要包括外壳、外壳内的隔热胆、导热胆、紫砂内胆、发热板、发热带以及位于紫砂内胆中心下方的限温器,发热板和发热带分别紧贴安装于导热胆的外底部和圆周外壁,限温器穿过发热板和导热胆的中心孔后与紫砂内胆的底部直接接触。以上结构中,紫砂内胆的外底面设置有凸环,为了平稳放置紫砂内胆并更好地传热,相应地在导热胆和发热板上也设置有相对应的凸环或凹槽,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紫砂内胆和导热胆以及发热板之间产生了间隙,所以必然会导致发热板产生的热量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紫砂内胆(因为空隙部分的热量传递是对流和辐射而不是接触传递,速度较慢),而且还会有部分热量会在传递过程中被损耗,从而导致热量利用率的降低,另外复杂的结构会给生产增加难度并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受热均匀、热量损耗小的紫砂内胆电饭锅。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式来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实用新型也由锅体和锅盖组成,其中锅体主要包括外壳、外壳内的隔热胆、导热胆、紫砂内胆、发热板、发热带以及位于紫砂内胆中心下方的限温器,发热板和发热带分别紧贴安装于导热胆的外底部和圆周外壁,限温器穿过发热板和导热胆的中心孔后与紫砂内胆的底部直接接触,其中,所述紫砂内胆的外底面、所述导热胆底部的圆形凸台和所述发热板的上面均为平面,发热板的上面与导热胆的圆形凸台的外底面完全面面接触,导热胆的圆形凸台的内底面与紫砂内胆的外底面完全面面接触。
我们知道,热量的传递有三种方式对流、辐射和直接接触,在这三种方式中,直接接触传热是最快的,而且其损耗也是最小的。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紫砂内胆、导热胆和发热板之间为没有间隙的完全面面接触,所以发热板产生的热量几乎完全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传递到紫砂内胆的外底面,不但速度快、均匀,而且热量损耗极小;另外由于紫砂内胆的外底面、导热胆底部的圆形凸台和发热板的上面均为平面,可有效减少原材料并便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上可知,与传统电饭锅相比,本实用新型热量利用率高、受热均匀、加热快,生产容易且成本较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描述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锅体和锅盖1组成,其中锅体主要包括外壳2、外壳内的隔热胆3、导热胆4、紫砂内胆5、发热板6、发热带7以及位于紫砂内胆5中心下方的限温器8,发热板6和发热带7分别紧贴安装于导热胆4的外底部和圆周外壁,限温器8穿过发热板6和导热胆4的中心孔后与紫砂内胆5的底部直接接触,其中,紫砂内胆5的外底面、导热胆4底部的圆形凸台和发热板6的上面均为平面,发热板6的上面与导热胆4的圆形凸台的外底面完全面面接触,导热胆4的圆形凸台的内底面与紫砂内胆5的外底面完全面面接触。
我们知道,热量的传递有三种方式对流、辐射和直接接触,在这三种方式中,直接接触传热是最快的,而且其损耗也是最小的。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紫砂内胆5、导热胆4和发热板6之间为没有间隙的完全面面接触,所以发热板6产生的热量几乎完全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传递到紫砂内胆5的外底面,不但速度快、均匀,而且热量损耗极小;另外由于紫砂内胆5的外底面、导热胆4底部的圆形凸台和发热板6的上面均为平面,可有效减少原材料并便于加工。
权利要求1.一种紫砂内胆电饭锅,由锅体和锅盖组成,其中锅体主要包括外壳、外壳内的隔热胆、导热胆、紫砂内胆、发热板、发热带以及位于紫砂内胆中心下方的限温器,发热板和发热带分别紧贴安装于导热胆的外底部和圆周外壁,限温器穿过发热板和导热胆的中心孔后与紫砂内胆的底部直接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紫砂内胆的外底面、所述导热胆底部的圆形凸台和所述发热板的上面均为平面,发热板的上面与导热胆的圆形凸台的外底面完全面面接触,导热胆的圆形凸台的内底面与紫砂内胆的外底面完全面面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效率高、热量损耗小的紫砂内胆电饭锅。本实用新型由锅体和锅盖组成,其中锅体主要包括外壳、外壳内的隔热胆、导热胆、紫砂内胆、发热板、发热带以及位于紫砂内胆中心下方的限温器,所述紫砂内胆的外底面、所述导热胆底部的圆形凸台和所述发热板的上面均为平面,发热板的上面与导热胆的圆形凸台的外底面完全面面接触,导热胆的圆形凸台的内底面与紫砂内胆的外底面完全面面接触。由于发热板、导热胆底部的圆形凸台和紫砂内胆的外底面之间均采用完全的平面对平面的接触方式,所以发热板产生的热量中的绝大部分都传递到紫砂内胆的底部。与传统电饭锅相比,本实用新型热量利用率高、受热均匀、加热快,生产容易且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A47J36/02GK2852884SQ200520119459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
发明者罗全恩 申请人:罗全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