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118阅读:9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子,尤其涉及一种盛装液体的保温杯。
背景技术
一般保温杯的基本结构不外乎包括杯体与杯盖,杯体与杯盖本身均具有保温结构,例如在杯体与杯盖的夹层内设置聚苯乙烯材料层,或是将杯体与杯盖设成双层结构,再在双层结构的内、外侧壁之间抽成真空状,以阻断热量的传递。
目前市面上针对喜欢泡茶的使用者而设计的新式保温杯,是将杯盖设计成同时具有过滤功能,也就是在杯盖设有数个贯通孔及橡胶环,当杯盖相对于杯体锁紧时,杯体内的液体无法通过杯盖的贯通孔而倒出,而当杯盖相对于杯体旋松时,可以将杯体内的液体通过杯盖的贯通孔而倒出,但不会使浸泡在杯体内的茶叶通过贯通孔。
一般的保温杯除了强调保温性能外,使用的便利性也是使用者考虑的因素之一,当使用者在家里时,虽然可以随手拿取杯子来盛装从保温杯倒出的热茶,待热茶稍微冷却后再饮用,但是,如果是出门旅行时,拿取杯子可能不容易,此时欲直接从保温杯饮用热茶就很容易导致烫伤嘴巴,让使用者感到很不方便。
台湾专利第M251540号案,虽然可以解决前述的缺点,但是其在将杯体内的液体倒入滤杯时,使用者必须旋转滤杯,然后再将滤杯旋紧,使用时仍有很多不便之处。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的保温杯,其外杯体内固定组合中杯体,中杯体内组合内杯体,内杯体杯口组合盖体;保温杯倒置,主杯内的液体流入小杯内,保温杯摆正后,将流入小杯内的液体保留住而不会回流至主杯,待小杯内液体冷却后,再开启小杯上盖体而饮用,不需要另外拿取杯子,便能将杯体内的热茶先倒入独立空间的小杯中等待冷却后再饮用,除饮用时必须旋开盖体外,在将主杯内的茶或饮料倒出小杯时,不需要再次进行螺旋操作,有效克服现有保温杯无法让使用者直接从保温杯中饮用热茶,而必须将热茶先倒在茶杯内,等待冷却后再饮用的不方便问题,而且杯盖直接提供过滤功能,卫生效果好,还解决在先台湾专利必须经过多次旋转操作导致的使用不方便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杯体;一中杯体,其固定组合在外杯体的杯口内,该中杯体底部设有一贯通的管体;一内杯体,是活动组合在中杯体内,该内杯体可以与中杯体相对移动,内杯体底部设置一底端呈封闭状的进水管,该进水管的侧壁设置数个进水孔,且进水管穿设在中杯体的管体内,内杯体与中杯体相对移动时,进水孔可以露出中杯体管体下端或移入管体内,进水孔下方的进水管外径设有止泄环;一弹簧,是设在中杯体内部底面与内杯体外部底面之间,提供内杯体往上方移动的力量;一弹性膜,呈圆筒状,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内杯体的进水管与中杯体的管体;当进水孔移入中杯体的管体内时,弹性膜封闭进水孔,当进水孔露出中杯体的管体时,弹性膜不封闭住进水孔;一盖体,其组合在内杯体。
前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中外杯体的杯口内径设有内螺纹,所述中杯体的外径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螺合而使中杯体与外杯体固定。
前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中中杯体的内径设有平行于其中心轴线的凹轨,且内杯体的外径设有平行于其中心轴线且与凹轨滑动配合的凸轨。
前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中中杯体的管体外径设有第一凹环沟,所述内杯体的进水管外径设有第二凹环沟,所述弹性膜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该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分别嵌设固定在第一凹环沟与第二凹环沟。
前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中弹性膜是橡胶膜片。
前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中弹性膜是硅胶膜片。
前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中盖体设有外螺纹,所述内杯体设有与该外螺纹螺旋配合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保温杯的有益效果是,其在外杯体内固定组合一个中杯体,中杯体内活动组合一个内杯体,内杯体的杯口组合盖体;中杯体与内杯体之间设有弹簧,以驱动内杯体往上方移动,内杯体底部设置一底部封闭而周边设置具有数个进水孔的进水管,该进水管穿设在中杯体底部的管体内,当内杯体与中杯体相对移动时,该进水孔可以露出中杯体的管体下端,或移入管体内;该进水管与管体分别固定于一圆筒形弹性膜的两端,当进水孔移入中杯体的管体内时,弹性膜封闭进水孔,当进水孔露出中杯体的管体时,弹性膜不封闭住进水孔。使用时,将保温杯倒置,借助杯子本身的重力推动内部机构而使主杯内的液体流入一小杯内,将保温杯摆正后,则能将流入小杯内的液体保留住而不会回流至主杯,待小杯内的液体冷却后,再开启小杯上的盖体而饮用,有效克服了现有保温杯无法让使用者直接从保温杯中饮用热茶,而必须将热茶先倒在茶杯内,等待冷却后再饮用的不方便问题,而且杯盖直接提供过滤功能,卫生效果好,还解决了在先台湾专利必须经过多次旋转操作导致的使用不方便问题。使用者随身携带该保温杯外出时,不需要另外拿取杯子,可直接将杯体内的热茶先倒在具有独立空间的小杯体中,待冷却后饮用,另外,本使用新型的保温杯除了在饮用时必须旋开盖体外,将主杯内的茶或饮料倒出小杯时,完全不需要再进行螺旋操作,因此使用很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平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杯倒置后借助重力推动弹簧而使杯体进水管往外杯体内伸出,进而使进水孔露出中杯体管体,使外杯体内的液体进入内杯体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杯倒置后再摆正而使内杯体进水孔缩入中杯体管体内,并被弹性膜封闭的实施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实施状态中盖体被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外杯体、11内螺纹、2中杯体、21内空间、22管体、221第一凹环沟、23凹轨、24外螺纹、3弹性膜、31第一凸缘、32第二凸缘、4弹簧、5内杯体、51内空间、511内螺纹、52进水管、521进水孔、53凸轨、54第二凹环沟、55止泄环沟、56止泄环、6盖体、61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改进的保温杯,其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一外杯体1、一中杯体2、一内杯体5、一弹性膜3至少一弹簧4及一盖体6;其中,外杯体1是用于盛装茶水或饮料的主杯,杯口内径设有内螺纹11;
中杯体2用于固定组合在外杯体1的杯口内,该中杯体2具有一内空间21,内空间21的内径壁面设有数个平行于其中心轴线的凹轨23,内空间21底部具有一往下方延伸且贯通的管体22,管体22的外径设有第一凹环沟221,中杯体2的外径设有外螺纹24;内杯体5用于活动地组合在中杯体2内,并且作为供液体从外杯体1流入而保留的小杯,该内杯体5组合在中杯体2内后,可以相对中杯体2移动,内杯体5具有一个内空间51,内空间51的内径设有内螺纹511,内杯体5外径设有数个平行于其中心轴线的凸轨53,该凸轨53可以与中杯体2内的凹轨23滑动配合,使内杯体5组合在中杯体2内后,两者之间可以轴向移动,但不可相对旋转,内杯体5的内空间底部往下方延伸设有一进水管52,该进水管52的端部呈封闭状,接近下端的侧壁设置数个进水孔521,进水孔521上下方的进水管52外径分别设置一第二凹环沟54与止泄环沟55,该止泄环沟55设置硅胶材料制成的止泄环56,进水管52穿设在中杯体2的管体22内,当内杯体5与中杯体2相对移动时,进水孔521可以露出中杯体2的管体22下端,或移入管体22内,同时通过止泄环56阻止液体渗透;弹簧4可以是一般的螺旋弹簧,也可以采用其他任何适当的弹性元件,当内杯体5未组合在中杯体2内前,先将弹簧4放入中杯体2内,再将内杯体5放入中杯体2,使弹簧4的两端分别抵掣在内杯体5外部底面与中杯体2的内部底面,提供内杯体5往上方移动的力量;弹性膜3的较佳实施例是采用无毒橡胶或硅胶材料制成的圆筒状片体,该圆筒状的弹性膜3两端分别形成第一凸缘31与第二凸缘32,内杯体5与中杯体2组合的同时,先将第二凸缘32嵌设固定在内杯体5的第二凹环沟54,再将进水管52与弹性膜3一起穿过中杯体2的管体22后,再将弹性膜3的第一凸缘31嵌设固定在中杯体2的第一凹环沟221,因此,当完全不受外力时,通过弹簧4对中杯体2的作用,使进水孔521移位至中杯体2的管体内,弹性膜3即封闭住进水孔521,并通过止泄环56防止液体渗透,外杯体1内的液体便无法流至内杯体5,当内杯体5受到压力,致使进水管52在中杯体2的管体22内移动而使其进水孔521移位至管体22外时,弹性膜3因为失去张力而不封闭住进水孔521;盖体6具有与内杯体5的内螺纹511成螺旋对的外螺纹61,通过将盖体6旋合在内杯体5而防止内杯体5中的液体流出。
参阅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欲饮用保温杯内的茶水或饮料时,可以先将保温杯倒置,借助杯子本身及内部液体的重力作用在中杯体2的底部,使弹簧4受到压缩,此时内杯体5的进水管52相对于中杯体2的管体22移动,使进水孔521露出管体22,弹性膜3解除对进水孔521的密封,且止泄环56脱离管体22的内径壁面,因而外杯体1内的液体可以经由进水孔521流入内杯体5。如图4所示,将保温杯摆正后,通过弹簧4的弹力作用在内杯体5,可使进水管52和管体22相对移动而使进水孔521缩入管体22内,此时弹性膜3因形成张力而将进水孔521封闭,同时止泄环56迫紧在进水管52外径与管体22内径之间,能够防止内杯体5中的液体回流。如图5所示,盖体6从内杯体5旋开后,使用者可以饮用内杯体5中的茶水或饮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杯体;一中杯体,其固定组合在外杯体的杯口内,该中杯体底部设有一贯通的管体;一内杯体,是活动组合在中杯体内,内杯体可与中杯体相对移动,该内杯体底部设置一底端呈封闭状的进水管,该进水管的侧壁设置数个进水孔,且进水管穿设在中杯体的管体内,内杯体与中杯体相对移动时,进水孔露出中杯体管体下端或移入管体内,进水孔下方的进水管外径设有止泄环;一弹簧,是设在中杯体内部底面与内杯体外部底面之间,供内杯体往上方移动的力量;一弹性膜,呈圆筒状,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内杯体的进水管与中杯体的管体;进水孔移入中杯体的管体内时,弹性膜封闭进水孔,进水孔露出中杯体的管体时,弹性膜不封闭住进水孔;一盖体,其组合在内杯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杯体的杯口内径设有内螺纹,所述中杯体的外径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内螺纹相互螺合而使中杯体与外杯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杯体的内径设有平行于其中心轴线的凹轨,且内杯体的外径设有平行于其中心轴线且与凹轨滑动配合的凸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杯体的管体外径设有第一凹环沟,所述内杯体的进水管外径设有第二凹环沟,所述弹性膜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该第一凸缘与第二凸缘分别嵌设固定在第一凹环沟与第二凹环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是橡胶膜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是硅胶膜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外螺纹,所述内杯体设有与该外螺纹螺旋配合的内螺纹。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保温杯,包括外杯体;中杯体固定组合在外杯体杯口内,中杯体底部设贯通管体;内杯体活动组合在中杯体内,内杯体可与中杯体相对移动,内杯体底部设底端呈封闭状的进水管,进水管侧壁设进水孔,且进水管穿设在中杯体管体内,内杯体与中杯体相对移动时,进水孔可露出中杯体管体下端或移入管体内,进水孔下方进水管外径设止泄环;弹簧设在中杯体内部底面与内杯体外部底面间,提供内杯体往上方移动的力量;弹性膜,呈圆筒状,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内杯体进水管与中杯体管体;当进水孔移入中杯体管体内时,弹性膜封闭进水孔,当进水孔露出中杯体管体时,弹性膜不封闭住进水孔;盖体组合在内杯体;直接将杯体内热茶倒在小杯体中,冷却后饮用。
文档编号A47G19/22GK2875169SQ200520142828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9日
发明者郑石溱 申请人:郑石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