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850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层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热保温容器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层容器,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盛装饮品的杯子,不外乎采用陶瓷、塑料、金属或纸类为材质所制成,虽依材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隔热性,但整体而言,均不具备特殊的隔热效果,因此,当杯子内盛装高温之饮品时,该饮品的高温会立刻传导于整个杯体,致使人们受限于因杯体的高温而无法久拿。
又随着工商社会的发达,现代人生活日趋忙碌,外买族人群逐渐增加,尤其是早上上班的时候,时间更为紧凑,人们常常会就近选择便利店购买早点,而便利商店人潮往来流动快速,为避免拖延下一消费者的时间,人们会将餐点和饮品于结帐后,立即拿于手上带走,若该餐点和饮品具有相当高的温度,便会造成灼烫手的不适感。
综上所述,仍然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进,开发一种适用于盛装热饮而不会让使用者在握持时有灼热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容器,其具有双层结构,外表面的凹槽有效减少手部的与容器的接触面积,凹槽之间形成隔热保温腔体,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容器,它主要包括容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外部套接有预热容器,预热容器表面均匀分布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容器,其优点为1、产品具有连续凸隆的隔热部及凹入接合部的隔热体,利用此隔热体,以包覆于容器主体周壁,即可于容器主体周壁与隔热体其呈凸隆的隔热部间形成中空的隔热空间,由于此隔热空间的设立,容器主体内盛装温饮品或餐点等时,该高温的热度传导至隔热空间处时,便会使隔热空间内的空气受热,借助热气将热量飘散传递至外界空气内,故使用者握拿包覆容器主体的隔热体(预热容器)时,便不至于有烫手的不适感。
2、本产品容器主体外包覆有隔热体(预热容器),利用该隔热体呈现凸隆的隔热部,(在具体形式上表现为近似呈三角形的凹槽状),其与容器主体周壁形成隔热空间,且该隔热空间呈上、下透空状态,用以将隔热空间内的热气传递到外界空气中,即隔热空间内的热空气与外界的冷空气形成对流,更增散热、隔热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层容器,它主要包括容器主体1,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外部套接有预热容器2,预热容器表面均匀分布有凹槽3,所述凹槽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预热容器2内壁处三角形凹槽顶端与容器主体1外壁相互接合,所述容器主体1的下底面与预热容器2的下底面相接合,凹槽3与凹槽之间形成隔热空间4,容器主体1与预热容器2上边沿之间设有透孔5,从形式上看即为容器主体表面覆有连续相连接呈凸隆的隔热部和凹入的接合部,该凹入的接合部可提供与容器主体相接合的接触面,故使用者握拿包覆容器主体的隔热体(预热容器)时,便不至于有烫手的不适感,另外,隔热部则与容器主体周壁形成上、下方皆呈具有透孔的中口隔热空间,故隔热空间内的热空气可与外界的冷空气形成对流效果,增加其隔热、散热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容器,它主要包括容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外部套接有预热容器(2),预热容器表面均匀分布有凹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截面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容器(2)内壁处三角形凹槽顶端与容器主体(1)外壁相互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1)的下底面与预热容器(2)的下底面相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容器,其特征在于凹槽(3)与凹槽之间形成隔热空间(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主体(1)与预热容器(2)上边沿之间设有透孔(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主体外部套接有预热容器,预热容器表面均匀分布有凹槽,产品具有连续凸隆的隔热部及凹入接合部的隔热体,利用此隔热体,以包覆于容器主体周壁,即可于容器主体周壁与隔热体其呈凸隆的隔热部间形成中空的隔热空间,由于此隔热空间的设立,容器主体内盛装温饮品或餐点等时,该高温的热度传导至隔热空间处时,便会使隔热空间内的空气受热,借助热气将热量飘散传递至外界空气内,故使用者握拿包覆容器主体的隔热体(预热容器)时,便不至于有烫手的不适感。
文档编号A47G19/22GK2926058SQ20062004304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2日
发明者李瑞哲 申请人:常熟统奕包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