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染自控启闭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80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污染自控启闭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目常用品,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自控启闭瓶盖的热水瓶。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水瓶是由真空瓶胆、带把手的瓶壳以及瓶塞组成。使用时都是先用手拔出瓶塞,然后倒出瓶胆中的液体或给瓶胆注入液体。因此,人们在使用时就会直接用手接触瓶塞,并会随手把瓶塞放在其他地方以便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这就很容易污染瓶塞,进而污染瓶中液体,既麻烦,也不卫生。另外,常常由于瓶中压力大于大气压而使瓶塞蹦出。尤其在公共场合使用,更易造成公众污染事件。

发明内容
为避免上述传统热水瓶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污染自控启闭热水瓶。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真空瓶胆、带把手的瓶壳、瓶塞和瓶盖。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设置杠杆式瓶塞自动启闭机构,瓶盖为杠杆的一端,瓶塞与瓶盖固联,以固定设置在瓶壳上的转轴为杠杆支点,杠杆的另一端连接软钢丝,软钢丝顺着瓶壳的颈部导槽排布,其尾端固定连接有抠动滑块,抠动滑动位于把手的上方。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单手操作即可开启或关闭瓶盖。
2、本实用新型瓶塞固定连接在瓶盖上,使用者通过操控滑动抠手即可完成瓶塞的启闭,不需要直接接触瓶塞,因而避免污染,尤其适用于公共场所。
3、本实用新型瓶盖为杠杆机构,固联在其上的瓶塞不会因气压而弹起,保温可靠。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瓶盖,2支点,3软钢丝,4滑动抠手,5瓶壳,6把手,7瓶塞,8橡胶密封圈,9瓶胆。
参见图1,与已有技术相同的是,本实施例具有真空瓶胆9、带把手6的瓶壳5、瓶塞7和瓶盖1。
本实施例中,设置杠杆式瓶塞自动启闭机构,瓶盖1为杠杆的一端,瓶塞7与瓶盖1固联,以固定设置在瓶壳5上的转轴为杠杆支点2,杠杆的另一端连接软钢丝3,软钢丝3顺着瓶壳5的颈部导槽排布,其尾端固定连接有抠动滑块4,抠动滑动4位于把手6的上方。
在图1中,瓶塞7与瓶盖1通过螺纹连接,橡胶密封圈8套在瓶塞7上。软钢丝3一端连在瓶盖1上,另一端连在滑动抠手4上。软钢丝3既是软性的又具有一定刚性。瓶盖1可以围绕支点2转动。
如图1所示,当要开启热水瓶时,只需用握住把手6的手的拇指按住滑动抠手4往下拉,此时通过软钢丝3作用于瓶盖1的一端,利用杠杆原理,瓶盖1开始围绕支点2转动,直至完全打开瓶盖1。
具体实施中,可以设置滑动抠手4的锁定机构,当打开瓶盖时,通过该锁定机构将滑动抠手4的位置锁定,因而锁定瓶塞的开启状态,此时即可倒出瓶胆9中的水,或向瓶胆9中注水。使用完毕时,用拇指将滑动抠手4解除锁定并向上推动复位,瓶塞也因此而复位,橡胶密封圈8将瓶胆9的瓶口完全密封,起到保温的作用。同样,对于瓶塞的关闭状态,滑动抠手4也可以相应得到位置锁定。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始终是由一只手完成,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要达到的单手自控启闭热水瓶的目的。
权利要求1.防污染自控启闭热水瓶,具有真空瓶胆(9)、带把手(6)的瓶壳(5)、瓶塞(7)和瓶盖(1),其特征是设置杠杆式瓶塞自动启闭机构,所述瓶盖(1)为杠杆的一端,瓶塞(7)与瓶盖(1)固联,以固定设置在瓶壳(5)上的转轴为杠杆支点(2),杠杆的另一端连接软钢丝(3),软钢丝(3)顺着瓶壳(5)的颈部导槽排布,其尾端固定连接有抠动滑块(4),抠动滑动(4)位于把手(6)的上方。
专利摘要防污染自控启闭热水瓶,具有真空瓶胆、带把手的瓶壳、瓶塞和瓶盖,其特征是设置杠杆式瓶塞自动启闭机构,瓶盖为杠杆的一端,瓶塞与瓶盖固联,以固定设置在瓶壳上的转轴为杠杆支点,杠杆的另一端连接软钢丝,软钢丝顺着瓶壳的颈部导槽排布,其尾端固定连接有抠动滑块,抠动滑动位于把手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单手操作完成瓶塞的启闭,使用方便,并可有效避免污染,尤其适用于公共场所。
文档编号A47J41/02GK2889118SQ20062007230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6日
发明者田奔 申请人:田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