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904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装饰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对使用在门窗上的线帘等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丰富多彩,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居室内的装饰越来越讲究,特别是对各种装饰帘,如窗帘、门帘等,这些装饰帘通常有布帘、塑料帘、铝合金帘、竹木帘或金属帘等。另外还有如百叶窗、垂直帘等功能为遮光、防飞虫的帘子。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布帘(公开号CN 2649612Y),其主要是用钩编机配合预定数目的经纱及纬纱编织而成一截预定长度的布段,在预定长度的布段的下方,将每一经纱与纬纱相互钩编成一条条的钩辫索线。钩辫索线以每一经纱分别织入至少二条纬纱,各纬纱则向左或向右连续交互穿插在经纱中,直至呈一截预定长度的布段,在预定长度的布段的下方将所述每一纬纱均依序排定穿编在经纱中。但这种结构的布帘编织后较为笨重,透光率较低,美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帘,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布帘编织后较为笨重,透光率较低,美观性较差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的线帘,包括织线编织成的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下缘连接有若干条的条状线绳。所有线绳组成的面积与待安装门窗面积相适应。织物上端可以连接与门窗固定啊安装机构。线绳与织物之间可以通过粘结剂或者其他固接件固定。线绳组成的面积可覆盖整个门窗,使其起到帘子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织物是由纬线I与纬线II织成的多个菱形组成,经线纵向绕钩在菱形上,纬线I、纬线II、经线在织物下缘延伸并编织成线绳。线绳也由织线编成,可以节约材料,并且整体性较强。编织过程可由专用编织机完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线绳的直径为0.5~5mm。各相邻线绳之间的间距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的线绳的直径为1~3mm。线绳可以根据需要编织成各种尺寸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织物下缘为直线形或弧形。织物下缘也可以编织成波浪型等各种形状,较为美观。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线帘采用多根直径较细的织线之间编织成帘子,编织后较为轻便,透光率较高,美观性较好,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一种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图1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本例的线帘,如图1、图2、图3,有一块用织线1编织成的织物2,织物2是由纬线I1-1与纬线II1-2织成的多个菱形组成,纬线I1-1与纬线II1-2编织方向相反,并且其互相交叉成菱形,经线1-3在纬线I1-1与织线II1-2交接处纵向绕钩,并且织物2的下缘为直线形。纬线I1-1、纬线II1-2、经线1-3在织物2下缘延伸并编织成线绳3。线绳的直径为3mm,所有线绳3组成的面积与待安装窗户的面积相适应,线绳的数量与窗户的宽度相适应。
使用时,通过织物2上端的安装装置将线帘安装在窗框上,线绳3垂下来覆盖整个窗户,即可使用。
实施例2本例的线帘,如图4,有一块用织线1编织成的织物2,织物2是由纬线I1-1与纬线II1-2织成的多个菱形组成,纬线I1-1与纬线II1-2编织方向相反,并且织物2的下缘为圆弧形。经线1-3在纬线I1-1与织线II1-2交接处纵向绕钩,并且织物2的下缘为直线形。纬线I1-1、纬线II1-2、经线1-3在织物2下缘延伸并编织成线绳3。线绳的直径为3mm,所有线绳3组成的面积与待安装窗户的面积相适应,线绳的数量与窗户的宽度相适应。
使用时,通过织物2上端的安装装置将线帘安装在窗框上,线绳3垂下来覆盖整个窗户,即可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线帘,包括织线(1)编织成的织物(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2)下缘连接有若干条的条状线绳(3),所述的织物(2)是由纬线I(1-1)与纬线II(1-2)织成的多个菱形组成,经线(1-3)纵向绕钩在菱形上,纬线I(1-1)、纬线II(1-2)、经线(1-3)在织物(2)下缘延伸并编织成线绳(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绳(3)的直径为0.5~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绳(3)的直径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物(2)下缘为直线形或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帘,包括织城(1)编织成的织物(2),所述的织物(2)下缘连接有若干条的条状线绳(3),所述的织物(2)是由纬线 I( 1-1)与纬线 II( 1-2)织成的多个菱形组成,经线(1-3)纵向绕钩在菱形上,纬线I(1-1)、纬线II(1-2)、经线(1-3)在织物(2)下缘延伸并编织成线绳(3)。本实用新型的产品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布帘编织后较为笨重,透光率较低,美观性较差等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A47H23/02GK2824770SQ20062010283
公开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17日
发明者宣幼根 申请人:宣幼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