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86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1),该旋风筒体(1)上设置有气流入口(11)和气流出口(12),所述的旋风筒体(1)的内腔形成旋风分离室(3)。外层旋流在向气流出口返转时产生局部涡流,将旋风分离下来的尘粒重新卷起,特别是细小粉尘搅起,从而被上升气流带走。其次,外层气流同时也会进入集尘室,从中间返回锥体容易与外层气流产生干扰,影响分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旋风分离室内增设挡尘伞的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该旋风分离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返转的上升气流夹带细小灰尘直接排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该旋风筒体上设置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所述的旋风筒体的内腔形成旋风分离室,所述的旋风分离室内还设置有挡尘伞,所述的挡尘伞位于所述的气流出口的上游并且对着所述的气流出口。
所述的挡尘伞的外圆周边缘的直径大于所述的气流出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的旋风筒体在位于与所述的挡尘伞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筒体内径。
所述的挡尘伞的外圆周边缘的直径为所述的旋风筒体在位于与所述的挡尘伞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筒体内径的0.6~0.85倍。
所述的气流出口处设置有排气管,该排气管位于所述的挡尘伞的下游,所述的排气管的一端部伸入至所述的旋风分离室内,所述的排气管的内部形成排气通道。
所述的旋风筒体呈截顶圆锥状。
所述的挡尘伞的外边缘具有一个上游表面,该上游表面为挡尘伞上首先与气流相接触的表面,所述的上游表面与所述的旋风筒体的旋转中心线形成一个夹角a,该夹角a大于等于35度小于等于70度。
所述的挡尘伞正对着所述的气流出口。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当上升气流遇到挡尘伞时,洁净的气流会继续沿伞边上升直到从气流出口排出,而细小灰尘由于惯性会被再次分离到旋风筒体的内壁,与外层气流混合,旋转分离,提高分离效率;总体来说,增加挡尘伞可以使返转夹带细小灰尘的上升气流能够进行二次分离,提高旋风分离装置的分离效率。


附图1为本发明的旋风分离装置的示意图;附图2为应用本发明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吸尘器的主剖视图;附图3为背景技术中旋风分离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旋风筒体;3、旋风分离室;5、挡尘伞;6、排气管;7、排气通道;8、旋转中心线;11、气流入口;12、气流出口;51、上游表面;10、一级旋风分离装置;101、一级旋风筒体;20、二级旋风分离装置;201、二级旋风筒体;22、芯筒;211、二级进气口;23、旋流导向板;24、进风分配器;30、三级旋风分离装置;301、三级旋风筒体;311、三级进气口;313、底孔;32、三级旋风分离室;34、三级排气管;35、三级挡尘伞。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1,通常旋风筒体1呈截顶圆锥状,该旋风筒体1上设置有气流入口11和气流出口12,旋风筒体1的内腔形成旋风分离室3,旋风分离室3内设置有挡尘伞5,挡尘伞5位于所述的气流出口12的上游并且对着气流出口12。该挡尘伞5最好正对着所述的气流出口12。
挡尘伞5的外圆周边缘的直径大于气流出口12的口径小于旋风筒体1在位于与所述的挡尘伞5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筒体内径。这样设置使得夹带细小灰尘的上升气流首先与挡尘伞5相碰撞,从而进行二次分离。
挡尘伞5的外圆周边缘的直径优选为旋风筒体1在位于与挡尘伞5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筒体内径的0.6~0.85倍。
气流出口12处设置有排气管6,该排气管6位于挡尘伞5的下游,排气管6的一端部伸入至旋风分离室3内,排气管6的内部形成排气通道7,分离过的洁净的气流通过该排气通道7排到该旋风分离装置外。
挡尘伞5的外边缘具有一个上游表面51,该上游表面51为挡尘伞5上首先与气流相接触的表面,上游表面51与旋风筒体1的旋转中心线8形成一个夹角a,该夹角a大于等于35度小于等于70度。这样使得与挡尘伞5碰撞的夹带细小灰尘的气流能够顺着这个上游表面51进行二次旋转分离。
该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旋风分离装置竖直放置,这样如图所示排气管6竖直放置,挡尘伞5位于排气管6的正下方,排气管6的下端口正对着挡尘伞5的上表面,上述提到的上游表面51为挡尘伞5的下表面。
下面列举一种应用该发明的旋风分离装置的吸尘器,如图2所示,此吸尘器为三级旋风分离吸尘器,具有位于上游的一级旋风分离装置10、位于一级旋风分离装置下游的二级旋风分离装置20、位于二级旋风分离装置20下游的三级旋风分离装置30。
一级旋风分离装置10具有一级旋风筒体101,一级旋风筒体101的侧壁上设有一级进气口(图中未画出),带有灰尘的气流从这里进入一级旋风筒体101内,一级进气口相对于一级旋风筒体101的内侧壁一般呈切向设置,这样使得从该一级进气口进入的空气以与侧壁成切向的方向进入一级旋风筒体101内,以便在一级旋风分离装置10内部形成涡流。
二级旋风分离装置20具有二级旋风筒体201,二级旋风筒体201的内侧具有芯筒22,二级旋风筒体201的侧壁上设置有二级进气口211,二级进气口211的口部设置有四个旋流导向板23,气流在四个旋流导向板23的作用下旋转,形成第二级的旋风分离气流。
三级旋风分离装置30具有复数个三级旋风筒体301,三级旋风筒体301的壁上设置有三级进气口311,所述的复数个三级旋风筒体301的轴心线位于同一锥形面上,该锥形面的锥点大致位于所述的二级旋风分离装置20的轴心线上。为了使得从二级旋风分离装置20出去的气流能够均匀进入三级旋风分离装置30的各个旋风三级旋风筒体301中,所述的二级旋风分离装置20与三级旋风分离装置30之间设置有进风分配器24,所述的进风分配器24的进气口与所述的二级旋风分离装置20相通,所述的进风分配器24的出风口与所述的三级进气口311相连通。三级旋风筒体301的内腔形成三级旋风分离室32,三级旋风分离室32内设置有如图中的所示的三级挡尘伞35与三级排气管34,设置三级挡尘伞35能够使得在三级旋风分离室32中夹带细小灰尘的上升气流首先将与其相碰撞,从而使得气流进行二次分离。灰尘最终将会通过三级旋风分离装置30的底孔313进入芯筒22的中央空腔内并最终积在芯筒22的内部,而经过分离的气流将通过三级排气管34排出。
权利要求
1.一种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1),该旋风筒体(1)上设置有气流入口(11)和气流出口(12),所述的旋风筒体(1)的内腔形成旋风分离室(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风分离室(3)内还设置有挡尘伞(5),所述的挡尘伞(5)位于所述的气流出口(12)的上游并且对着所述的气流出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尘伞(5)的外圆周边缘的直径大于所述的气流出口(12)的口径小于所述的旋风筒体(1)在位于与所述的挡尘伞(5)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筒体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尘伞(5)的外圆周边缘的直径为所述的旋风筒体(1)在位于与所述的挡尘伞(5)处在同一平面内的筒体内径的0.6~0.85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出口(12)处设置有排气管(6),该排气管(6)位于所述的挡尘伞(5)的下游,所述的排气管(6)的一端部伸入至所述的旋风分离室(3)内,所述的排气管(6)的内部形成排气通道(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风筒体(1)呈截顶圆锥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尘伞(5)的外边缘具有一个上游表面(51),该上游表面(51)为挡尘伞(5)上首先与气流相接触的表面,所述的上游表面(51)与所述的旋风筒体(1)的旋转中心线(8)形成一个夹角a,该夹角a大于等于35度小于等于7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尘伞(5)正对着所述的气流出口(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用旋风分离装置,包括旋风筒体,该旋风筒体上设置有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所述的旋风筒体的内腔形成旋风分离室,所述的旋风分离室内还设置有挡尘伞,所述的挡尘伞位于所述的气流出口的上游并且对着所述的气流出口;当上升气流遇到高效挡尘伞,洁净的气流会继续沿伞边上升到气流出口,而细小灰尘由于惯性会被再次分离到旋风筒体的内壁,与外层气流混合,旋转分离,提高分离效率。总体来说,增加高效挡尘伞可以将夹带尘粒的返转上升气流进行二次分离,提高分离效率。
文档编号A47L9/10GK101049221SQ20071002214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9日
发明者周洪波 申请人: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