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85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枕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提供舒适睡眠的枕头。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的床上用品之一。为了获得舒适的睡眠,枕头的形状是尤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枕头的使用者有男女老幼,健康人或病人等多种多样,适合使用者的枕头的形状,每个人的差别也是非常大的。枕头的形状取决于使用者的头部颈部的大小、睡眠时身体的姿势、头部相对枕头的位置等。身体的姿势和头部的位置根据翻身而改变。因此,希望枕头的形状具有可根据使用者的状况进行多样的变化形状多样性、可容易形成期望形状的成形的容易性、以及形成的形状不容易变形的形状保持性。以往,为了获得舒适的睡眠,对于枕头的形状、装入袋中的填充材料等有各种各样的方案。比如有将许多木球填充到袋中的枕头,该枕头可通过木球获得手指按压的效果(比如参见日本特开2001-145549号公报,第段以及图12)。另外,木球上设有通孔,增加空气的流通,使枕头内部不会聚集热量。但是,木球会受到各种限制,由于会自由移动,故枕头形状容易变形,形状保持性不佳。另外,还有一种枕头是在木球的通孔中穿过线,将多个连接,形成串珠状之后,将串珠状的木球从緩冲部件的上表面中央部呈旋涡状地安装,覆盖緩冲部件的上表面(参见该公报第2页权利要求1,图4)。由于仅在緩冲部件的上表面中央部呈旋涡状地安装木球,故可提供可获得手指按压效果的廉价的枕头。但是,由于仅在緩沖部件的上表面中央部安装木球,因此枕头的形状受緩沖部件的形状影响,缺少多样的成形性和成形容易性。进而,还有一种枕头,其具有位于枕头的基本中央部的头部座部,和与该头部座部连接、无法放置头部的侧缘部,包藏在侧缘部中的填充物向上述头部聚集,由此来调整上述头部座部的高度和硬度(比如参见日本特开2002-65432号公报第2页权利要求1,图1)。该枕头由于可调整成适合使用者的高度和硬度,故可保持香甜的睡眠状态(参见该公报第段和图2)。但是,为了调整枕头的高度,包藏在侧缘部中的填充物向头部聚集,具有缺少多样的形状成形性的问题。再有,如果将枕头增高,则枕头变硬,故枕头的硬度取决于枕头的高度。因此,无法得到枕头的形状和高度不相关联的柔软的枕头。如上述那样,以往的枕头不能全部充分地满足适应使用者的状况的形状多样性、成形的容易性、以及形状保持性。而且,无法得到枕头的形状和高度不相关联,具有使用者所期望的柔软度的枕头。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使用者的状况的形状多样性、成形的容易性、以及形状保持性、柔软性均优异的枕头。本发明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枕头由袋和填充于该袋中的多个碎屑构成,其特征在于,多个碎屑由线状体连接,形成碎屑连接体,该线状体穿过该碎屑的通孔,由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线或绳构成,多串上述碎屑连接体填充于袋中。本发明的枕头中,碎屑连接体是通过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线状体将多个碎屑连接而构成。橡胶状弹性是橡胶以及类似的物质所表现的弹性,橡胶状弹性物质通过较小的应力产生较大的变形,从该变形迅速地恢复到几乎原始的形态。因此,枕头使用者根据使用状况,用手或运动头部来整理枕头的形状时,碎屑连接体伸缩、弯曲、或移动,因此可将枕头的形状容易地改变为任意形状。即使形状改变,由于碎屑通过线状体连接,故形状难以变形。另外,由于碎屑连接体根据颈部和头部的重量的负载位置和负载方向的变化而伸缩、弯曲、移动,即,碎屑连接体不固定,因此使用者可始终获得柔软的感觉。图1是将枕头表面的一部分摘除,表示填充材料的本发明的枕头的立体图。图2(a)2(d)是表示各种碎屑的实例的图。图3(a)3(d)是表示各种碎屑连接体的实例的碎屑连接体的局部图。图4是表示环状碎屑连接体的一个实例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成形后的枕头的一个实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本发明最佳的一个形态,是将枕头表面的一部分摘除,表示填充材料的枕头的立体图。枕头1主要由袋10和填充材料20以及袋封闭机构14构成。袋10为布制,布的材料可以使用棉、丝绸、麻或合成纤维等,但适合使用棉线纺织品。在袋10的側面设有可开闭的开口部12。在开口部12中,作为袋封闭机构14安装有拉链。袋封闭机构14也可以是按扣(夕、乂^夕口一乂)型扣件、带阻止用金属部件的带子、或单纯的带子。枕头1的开口部12可以开闭的话,则可根据使用者要求或喜好容易地增减或更换填充材料20。另外,可将填充材料20取出晾晒或清洗。因此,枕头卫生,可长时间使用。填充材料20由连接了多个碎屑22的碎屑连接体25构成。碎屑22的形状为旋转体状。碎屑22根据其形状,具有比如图2(a)的球状碎屑22a、图2(b)的椭圆体状碎屑22b、图2(c)的桶状碎屑22c、图2(d)的短筒状碎屑等,其他的还有纺锤状碎屑等。为了枕头的成形性优良,短筒状碎屑22d的两端部为半球状。球状碎屑22a、图2(b)的椭圆体状碎屑22b、图2(c)的桶状碎屑22c的成形性较好,短筒状碎屑22d形状不容易变形,形状保持性良好。球状碎屑22a和桶状碎屑22c的直径为4~20mm左右,椭圆体状碎屑22b的大直径为520mm左右。另外,短筒状碎屑22d的直径为510mm左右,长度为1020mm左右。各碎屑22设有通过其中心的通孔23,通孔23的直径由碎屑22的直径或小直径决定,为15mm左右。再有,碎屑也可为多面体,特别优选为形状接近球的正12面体或正20面体。这些正多面体的场合,形状不容易变形,形状保持性良好。碎屑22由木材或合成树脂做成。作为木材,可用比如柏树、松树、杉树、枫树、罗汉柏、白杨、苞(尔9)等。碎屑22为木材的场合,从枕头中略微散发出木材特有的芳香,可获得治疗的效果。作为合成树脂,可用比如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等。为了提高枕头的成形性,也为了减小刺耳的摩擦音,碎屑22的表面最好尽可能地平滑。碎屑连接体25按照如下方式构成,即,在上述碎屑22各自的通孔23中穿过线或绳状的线状体28,并将线状体28的两端部进行防脱出处理,使线状体28不会从碎屑22中脱出。线状体28由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线或绳构成。线状体的伸长率最好为1%以上。伸长率不到1%的场合,碎屑连接体的伸缩、弯曲、移动变得困难,无法充分发挥枕头的形状多样性和成形容易性,并且柔软性也降低。作为线状体的材料,可用比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或天然橡胶。作为合成纤维,可用比如聚氨基曱酸酯类、聚酰亚胺类、其他的合成纤维。另外,作为合成橡胶,可用比如聚氨基甲酸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腈基橡胶、其他的合成橡胶。这些材料的外周面最好用毛线覆盖。通过覆盖,线状体的伸长率变小,但可提高强度。在比如由毛线覆盖的聚氨基甲酸酯橡胶的场合,线状体自身的伸长率为100200%。但是,通过施加给枕头的颈部和头部的重量以及运动,还有整理枕头的形状时的力,碎屑连接体伸缩、弯曲或移动时的伸长率为1~5%左右。线状体28的直径取决于连接的碎屑22的通孔23的直径,为0.74mm左右。通过线状体28连接的相邻的碎屑22之间,无负载时的间隙为00.5mm左右。其中,O以外的间隙为相对于碎屑连接体全长,相邻的碎屑间的间隙的平均值。间隙为0的场合,相邻的碎屑之间轻微接触。间隙过大的话,线状体有可能会与其他的线状体缠在一起,妨碍连接体的伸缩、弯曲以及移动。间隙为0的场合,线状体的长度和碎屑连接体的长度实质相等,在有间隙的场合,线状体28仅比碎屑连接体25短间隙部分那么长。碎屑连接体25的长度比如为30~120cm左右。连接的碎屑的个数取决于碎屑的直径或长度。碎屑连接体25可由形状和尺寸至少一者不同的多种碎屑22构成。图3(a)表示将相同直径的球状碎屑22a连接的实例;图3(b)表示将2个不同直径的球状碎屑22a交替连接的实例;图3(c)表示将球状碎屑22a和椭圆体状碎屑22b连接的实例;图3(d)表示将球状碎屑22a和短筒状碎屑22d交替连接的实例。图3(b)(d)中,连接了尺寸或形状不同的2种碎屑22,但也可连接3种以上。图4表示将相同直径的球状碎屑22a连接成环状的碎屑连接体26的实例。图4表示用线状体28将球状碎屑22a无间隙地串起来的碎屑连接体的悬挂状态。线状体28在悬挂状态通过球状碎屑22a的重量而伸展,从最上端的球状碎屑22a露出。除图4表示的之外,也可将由形状和尺寸至少一者不同的2种以上的碎屑22构成的碎屑连接体25连接成环状。连接成环状的话,则容易在碎屑连接体中抑制碎屑的移动。其结果,与绳状碎屑连接体相比提高了形状保持性。环状碎屑连接体的长度(将直线状碎屑连接体折弯形成环之后的长度)比如为15~60cm。枕头中,可将碎屑连接体25的长度、碎屑22的形状直径各自不同的多个碎屑连接体25按照无序混合的方式填充于袋10中。比如,碎屑连接体的长度1~5种、碎屑的直径18种、碎屑的形状13种,将这样不同的碎屑连接体组合,将各种碎屑连接体无序地填充于袋10中。由此,对枕头的多样的形状成形性、成形容易性、形状保持性、硬度(或者柔软度)、手感、透气性等的调整变得容易。另外,可提供一种无论男女老幼,从儿童到老人,或者病人,适用于广大范围的人群的枕头。图1所示的枕头1中,碎屑的形状为球形,表示了将碎屑连接体25的长度和碎屑22的直径多种多样的多个碎屑连接体25按照无序混合的方式填充于袋10中的实例。碎屑连接体的填充量通过枕头使用者所适合的枕头高度而决定。枕头的高度为3~8cm左右,若使枕头的高度越高,则填充得越多。若将碎屑连接体无间隙地塞满的话,则成形性变差,因此填充时要留一些间隙。相对于袋10的容积,填充的碎屑连接体25整体的体积比(填充率)为80~95%左右。为了增强按摩效果,填充由1015mm左右的大直径的碎屑构成的碎屑连接体。在将大直径碎屑、中直径碎屑、小直径碎屑构成的碎屑连接体按照无序混合的方式填充的场合,与中、小直径碎屑的碎屑连接体相比,更多地填充大直径碎屑的碎屑连接体。在枕头的长期使用过程中,中、小直径碎屑逐渐下沉,碎屑连接体一般会按照大、中、小直径碎屑的顺序分成层状。在此场合,众多的大直径碎屑会给与头部和颈部坚硬的凹凸感,从而产生疼痛。此时将枕头翻面,则上部为中、小直径碎屑,虽然稍稍降低了按摩效果,但枕头感觉柔软,可减轻疼痛。在上述结构的枕头1中,在提高枕头1的高度,改变枕头形状的场合,用双手将枕头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挤压,将枕头向纵(脖颈)方向和两侧面挤压,在横竖方向使枕头变窄,则枕头的高度变高。在降低枕头的高度的场合,用手将枕头1向下方按压。在无法获得期望高度的场合,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到获得期望的高度。另外,在仰躺姿势时,对头部支撑部4和颈部支撑部6的高度分别进行调整,改变枕头形状的场合,将枕头使用者的头后部放置在枕头1的中心部(枕头纵向和横向的中心部)左右晃动或转动。由此,像图5所示那样,头部和颈部各自接触的部分凹陷,形状发生变化,形成头部支撑部4和颈部支撑部6。在对头部支撑部4和颈部支撑部6的高度进行调整的场合,在各自的支撑部4、6同样地进行上述枕头的调整。在侧卧姿势的场合,也和上述同样,形成头部支撑部4和颈部支撑部6,从而调整高度。实施例1袋纵向33cm、横向48cm、高6cm。线状体为通过聚酯的毛线将聚氨基曱酸酯橡胶覆盖的橡胶绳。橡胶绳为直径1.2mm、长60cm的l种。橡胶绳的伸长率为100%。碎屑为柏制,直径为12mm的球状、为1种。每个橡胶绳上串满57个碎屑,制作80根碎屑连接体。将这些碎屑连接体混合填充于袋中。填充率为85%。对于形状多样性、成形容易性、形状保持性、以及柔软性,以一直广泛使用的荞麦皮枕头作为评价的基准,对本发明的上述枕头,市售的低反弹氨甲酸酯枕头、羽毛枕头、以及串珠枕头(匕、一乂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示于表1。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例1的枕头在所有项目中均比作为基准的荞麦皮枕头、以及除荞麦皮枕头之外的市售的枕头好。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实施例2袋与实施例1的袋相同。碎屑为柏制的球状。直径为4~15mm的7种。线状体是与实施例l相同的绳,长度为30、60、120cm的3种。橡胶绳的伸长率均为100°/。。每根橡胶绳上都串满碎屑,做成碎屑连接体。碎屑的直径7种和橡胶绳的长度3种,共计做成106根21种碎屑连接体。将这些碎屑连接体无序地混合,填充入袋中。填充率为85%。碎屑和线状体的组合示于表2。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面间"表示开孔的左右端面间的距离。以现有的荞麦皮枕头作为基准,针对形状多样性、成形容易性、形状保持性、以及柔软性的各项目,对如上那样制作的枕头与本发明的枕头、市售的低反弹氨甲酸酯枕头、羽毛枕头、以及串珠枕头进行比较试验。其结果示于表l。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例2的枕头在所有项目中均比作为基准的荞麦皮枕头优秀,比荞麦皮枕头之外的市售的枕头也好。实施例3袋和碎屑连接体与实施例2的相同。其中,碎屑连接体形成为环状,无序地混合填充于袋中。环的长度为15、30、60cm。填充率为85%。针对形状多样性、成形容易性、形状保持性、以及柔软性的各项目,对如上那样制作的枕头与现有的枕头进行比较试验。其结果示于表1。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例3的枕头在所有项目中均比作为基准的荞麦皮枕头优秀,而且比荞麦皮枕头之外的市售的枕头也好。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的形态。比如也可将由木材制碎屑构成碎屑连接体和由合成树脂制碎屑构成的碎屑连接体混合填充。另外,可将芳香性材料,比如薰衣草、玫瑰、艾蒿等装入布袋,插入填充的碎屑连接体之间。由此,可获得香料按摩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枕头,其由袋和填充于该袋中的多个碎屑构成,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碎屑由线状体连接,形成碎屑连接体,该线状体穿过该碎屑的通孔,由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线或绳构成,多串上述碎屑连接体填充于袋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线状体的伸长率为1%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碎屑连接体中,线状体的长度和碎屑的直径中至少一者有多个种类,这些碎屑连接体按照无序混合的方式填充于上述袋中。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碎屑连接体形成为环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碎屑连接体形成为环状。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上述碎屑连接体中,线状体的长度和碎屑的直径中至少一者有多个种类,这些碎屑连接体按照无序混合的方式填充于上述袋中。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枕头。该枕头由袋和填充于该袋中的众多碎屑构成,多个碎屑由线状体连接形成碎屑连接体,该线状体穿过该碎屑的通孔,由具有橡胶状弹性的线或绳构成,多串碎屑连接体填充于袋中。文档编号A47G9/10GK101112282SQ20071013045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申请日期2007年7月19日优先权日2006年7月24日发明者杨恩稙,郑孝相申请人:东和泰克实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