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节水蒸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853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节水蒸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用蒸具,特别是涉及烹饪用蒸具的节能技术与装置, 本发明利用蒸汽回收装置及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使蒸汽持续循环利用, 消除蒸笼因蒸汽对流逸出而造成的蒸汽弥漫和能源浪费的问题,达成节 能、节水的目的。
背景技术
蒸汽烹饪是我们中国人最早使用,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炎黄时 期。尤其是竹蒸笼,在中国人餐桌上很受欢迎。近代医学研究显示,蒸汽 烹饪是最好的烹饪方法,最能保存食物营养,并且不产生有害健康的物质。 竹蒸笼虽然很方便、很受欢迎,但是使用时,蒸汽弥漫,不但严重影响工 作环境,同时也是能源的浪费,尤其是在干燥地区和高海拔地区,水分蒸 发快,竹蒸笼因耗能耗水而变成不经济。
蒸汽是很有效率的烹饪热能传递媒介,其原因是将液态水加热汽化, 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能(汽化热),蒸汽因含有巨大的汽化热热能(潜热), 当蒸汽与食物接触时,蒸汽凝结成液态水,同时释放出潜热,对食物加热。
蒸汽温度一般是100摄氏度,烤箱却需要维持150至250摄氏度。蒸汽烹 饪也有缺点,尤其是竹蒸笼,因为竹蒸笼总是会逸出大量蒸汽,而蒸汽含 有巨大的潜热,所以对流逸出的蒸汽除了耗水,实际上也是能源的浪费。
蒸笼是对流式烹饪用具,虽然使用竹蒸笼时,蒸汽弥漫严重影响工作 环境,同时也浪费能源,但是竹蒸笼由竹制蒸笼盖的孔隙逸出蒸汽,却是 必要,其功能是使蒸汽保持由下向上的对流,使新鲜蒸汽持续涌入,对食 物加热。实际上有些对流式烹饪用蒸具,还特别加装风扇加强对流,如美
国专利US6267046所示。但是,蒸汽对流逸出,代表水和热能的消耗量比 较大,在水资源贫乏的地区,烧烤烹饪就比较方便,比较受欢迎了。
为了达成节能、节水的目的,竹蒸笼由蒸笼盖逸出的蒸汽必须消除, 但是使蒸汽保持由下向上对流的功能,却必须维持,使新鲜蒸汽能够持续 涌入,带入热能,对食物加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回收装置,消除蒸笼因蒸汽逸 出造成的能源与水的浪费,改善蒸汽弥漫的问题,达成节能、节水的目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以保持回收 蒸汽对流,使蒸汽持续循环利用,达成能源和水蒸汽的循环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节水蒸笼,至少包括一蒸笼本体;其还包括一蒸汽回收装置、 一蒸汽喷射底座,蒸汽喷射底座装设有至少一组蒸汽喷嘴和文氏管效应引 射装置;
其中, 一蒸汽喷射底座为环状容器,包括蒸汽喷射底座的外壁、内壁、 底面,外壁与内壁间有一间隙;内壁上端固接一圆环状连接台,内壁内侧 所围成的中心通孔中部向内上方伸出一环形侧壁,是蒸汽喷嘴的座台,与 蒸汽喷嘴环形底围适配,蒸汽喷嘴上口以螺纹或卡榫机构连接有文氏管效 应引射装置,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外圆座合于圆环状连接台内口沿,圆环
状连接台的上端有凸缘与蒸笼本体适配,下部为筒状,筒壁上有通孔,其 筒壁包围于蒸汽喷嘴的座台外周,筒状内通孔上端有内伸的水平突面压置 于蒸汽喷嘴的座台上,使蒸汽喷嘴定位;由蒸汽喷嘴、圆环状连接台和引 射装置围成的空间为回收蒸汽加温室,回收蒸汽加温室与文氏管效应引射 装置间有一通路连接;外壁上设有排气阀门装置;
蒸汽喷射底座下方与蒸气产生器相适配,密封置于蒸气产生器上方;
一蒸笼本体的下端与蒸汽喷射底座的上口沿密接,蒸笼本体至少包括 一层笼屉和蒸笼盖,蒸笼盖上有孔隙;
一蒸汽回收装置与蒸笼本体相适配,是同心套装于蒸笼本体外围,在 蒸汽回收装置与蒸笼本体周壁间,有供回收蒸汽通过的间隙;蒸汽回收装 置至少包括一环形侧壁和外盖,环形侧壁的数目与笼屉的数目相同;
蒸笼本体与蒸汽回收装置同心套装后,置于蒸汽喷射底座的上口,密
封连接于外壁和圆环状连接台的上端;
蒸汽经由蒸汽喷射底座的蒸汽喷嘴射入蒸笼本体,对流作用力使蒸汽 由蒸笼本体底部浮升,对食物加热;蒸笼本体顶端对流逸出的蒸汽,进入 蒸汽回收装置,在蒸汽回收装置与蒸笼本体周壁间的间隙里蒸汽冷却下 沉,经内壁通孔、回收蒸汽加温室导向蒸汽喷射底座,在蒸汽喷射底座中 的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里,利用蒸汽喷嘴射入的蒸汽加速通过文氏管时产 生的文氏管效应,使回收蒸汽被引射入蒸笼本体底部,汇入再次对流循环。
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所述圆环状连接台由塑料制成,圆环状连接 台的下部是对称分布的柱状支架,对称分布的柱状支架支撑圆环状连接 台,柱状支架围成筒状,柱状支架之间形成通孔。
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所述回收蒸汽加温室与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 间的通路,至少有一个,分为两段,第一段为盲孔,与回收蒸汽加温室相 通,第二段一端与第一段相通,另一端与文氏管腰部相通;第二段通路的 直径小于第一段通路的直径;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文氏管,
文氏管一端与蒸汽喷嘴相通,另一端与蒸笼本体相通。
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所述蒸汽回收装置与蒸笼本体是结合为一体 的装置,每一笼屉与一环形侧壁之间通过上、下固接环固连,上、下固接 环侧剖面为框状,其顶侧壁和底侧壁上布有多数个通孔,以供回收蒸汽通 过;每一笼屉内设一活动的蒸隔。
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所述回收蒸汽加温室,设置一恒温电热器, 恒温温度高于蒸气温度,使进入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的回收蒸汽,处于干 蒸汽状态。
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所述通路,文氏管腰部气流利用第二段通路 的直径小于第一段通路的直径,对第二段通路产生文氏管效应,将回收蒸 汽加温室内的回收蒸汽弓I射进入蒸笼本体底部,汇入对流循环。
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所述蒸汽喷射底座的排气装置,是具有调节 排气量的机构,初始阶段排除蒸笼内部空气,当蒸笼内部充满蒸汽后,排 气装置排气口蒸汽温度到达额定值时,自动限制蒸汽排出量。
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所述蒸笼本体,为竹木结构或不锈钢制成; 蒸汽回收装置,为不锈钢或塑料制成;蒸汽喷嘴是不锈钢或铜材质。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蒸汽回收装置,消除因蒸汽逸出,造成的能源与水的浪费问题, 达成节能、节水的目的,改善工作环境蒸汽弥漫的问题。
2. 蒸汽喷射底座的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和回收蒸汽加温机构,不借 助风扇,驱动回收蒸汽汇入对流,使蒸汽持续循环利用,减少能源和水的 浪费。
3. 凝结水回收装置,保持蒸汽的清洁。
4. 可保留竹蒸笼的传统工艺,和习惯上竹蒸笼直接上桌的传统和方 便性。5.蒸汽回收装置的锁扣及气密结构,产生加压效果,蒸笼内的蒸汽 压力将略大于外界大气压力,在高山上使用时有利于消除海拔高度的影 响,使蒸笼能在高海拔地区使用。


图1是传统竹蒸笼的工作原理说明图2是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原理说明图3是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实施例的结构图4(a)是排气阀门装置结构图4(b)是图4(a)的E-E剖视图5是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的蒸汽回收装置与蒸笼本体结合为一体的 实施例结构图6是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蒸汽喷射底座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7(a)是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蒸汽喷射底座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的说 明图7(b)是图7(a)的C-C剖视图7(c)是蒸汽喷嘴14与通路18的仰视图8是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实施例的烹饪程序说明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说明传统竹蒸笼的工作情形,图1是传统竹蒸笼的工作原理说明 图,竹蒸笼1是对流式烹饪用具,蒸汽2经由竹蒸笼底部3进入蒸笼内部, 对流作用力使蒸汽由蒸笼底部浮升,对食物4加热,蒸汽由竹制蒸笼盖5 的孔隙6逸出,保持新鲜蒸汽由下向上的对流,蒸汽产生器7产生的新鲜 蒸汽,持续涌入蒸笼内部,蒸笼内部蒸汽压力略大于外界大气压力。
图2是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原理说明图,节能节水蒸笼IO,包括一蒸 笼本体11, 一蒸汽喷射底座13, 一蒸汽回收装置16;蒸汽产生器7产生
的蒸汽2,进入蒸汽喷射底座13,蒸汽喷射底座13装设有至少一组蒸汽 喷嘴14和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蒸汽2经由蒸汽喷射底座13的蒸汽喷 嘴14射入蒸笼本体11,对流作用力使蒸汽2由蒸笼本体底部3浮升,对 食物4加热;蒸笼本体11顶端对流逸出的回收蒸汽12,进入蒸汽回收装 置16,蒸汽回收装置16将回收蒸汽12冷却下沉,导向蒸汽喷射底座13, 在蒸汽喷射底座13中的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里,利用蒸汽加速通过时 产生的文氏管效应,使回收蒸汽12被引射入蒸笼本体11底部,汇入对流 循环。
图3是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实施例1的结构图,节能节水蒸笼10,包 括 一蒸笼本体ll、 一蒸汽回收装置16、 一蒸汽喷射底座13;
其中, 一蒸汽喷射底座13为环状容器,包括蒸汽喷射底座13的外壁 13a、内壁13b,外壁13a与内壁13b间有一容室,是凝结水回收装置。内 壁13b上端承接一圆环状连接台130,内壁13b内侧所围成的中心通孔中 部向内上方伸出一环形侧壁,是蒸汽喷嘴14的座台,与蒸汽喷嘴14环形 底围适配,蒸汽喷嘴14上口有组合机构,例如螺纹或卡榫(图中没示出) 连接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外圆座合于圆环状 连接台130内口沿,圆环状连接台130由塑料制成,压置于蒸汽喷嘴14 的座台上,使蒸汽喷嘴14定位,圆环状连接台130的上端有凸缘与蒸笼 本体11适配,圆环状连接台130的下部是对称分布的柱状支架131 (如图 6所示),对称分布的柱状支架131支撑圆环状连接台130,柱状支架131
之间形成通孔。由柱状支架131、蒸汽喷嘴14、连接台130和引射装置15 围成的空间为回收蒸汽加温室17,回收蒸汽加温室17与文氏管效应引射 装置15间有通路18连接。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包括至少一个文氏管, 文氏管腰部有通路与回收蒸汽加温室17连接。外壁13a上设有排气阀门 装置30。
蒸汽喷嘴14、连接台130和引射装置15,都是容易拆解组合的活动 装置,以方便清洗。
蒸汽喷射底座13下方与蒸气产生器7 (图中没示出)相适配,密封 置于蒸气产生器7上方。
一蒸笼本体11的下端与蒸汽喷射底座13的上口沿密接,蒸笼本体 11至少包括一层笼屉和蒸笼盖5,蒸笼盖5上有孔隙6,笼屉和蒸笼盖5 可为传统的竹木结构。
一蒸汽回收装置16与蒸笼本体11相适配,是同心套装于蒸笼本体 11外围,在蒸汽回收装置16与蒸笼本体11周壁间,有供回收蒸汽通过的 间隙。蒸汽回收装置16至少包括一环形侧壁16a和外盖16b,环形侧壁16a 的数目与笼屉的数目相同。蒸汽回收装置16以不锈钢或塑料制成。
蒸笼本体11与蒸汽回收装置16同心套装后,置于蒸汽喷射底座13 的上口,密封连接于外壁13a和圆环状连接台130的上端。
蒸汽喷嘴14外侧,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下方的回收蒸汽加温室17 内,设置一恒温电热器(图中未示出),恒温温度高于蒸气温度,使进入 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的回收蒸汽,处于干蒸汽状态。
蒸汽喷射底座13装设有一组蒸汽喷嘴14和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 蒸汽2经由蒸汽喷射底座13的蒸汽喷嘴14射入蒸笼本体11,对流作用力 使蒸汽2由蒸笼本体底部浮升,对食物4加热;蒸笼本体11顶端对流逸 出的回收蒸汽12,进入蒸汽回收装置16,蒸汽回收装置16将回收蒸汽12
冷却下沉,导向蒸汽喷射底座13,经柱状支架131支撑形成的通孔、回收
蒸汽加温室17和通路18进入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利用蒸汽喷嘴14 喷射蒸汽2时产生的文氏管效应,使回收蒸汽12被引射入蒸笼本体11底
部,汇入对流循环。
图3实施例1的蒸汽回收装置16是不锈钢或塑料制成,蒸汽回收装 置16内的回收蒸汽12,同时具有温度缓冲作用,对蒸笼本体11内部的食
物加热,并产生保温的作用。
图4(a)是排气阀门装置结构图,其为排气阀门装置的剖视图;图4(b) 是图4(a)中E-E的剖视图,展示双金属片40的形状。排气阀门装置30, 初始阶段排除蒸笼本体11内部空气,蒸笼本体11内部充满蒸汽后,缩小 排气口径节制蒸汽排出量。
排气阀门装置30是一种蒸具自动节流排气阀门装置,由蒸气温度致 动,主要包括一基座31, 一容置双金属片的腔室32,基座31用螺帽33 和橡胶垫圈34固定在外壁13a上,基座31排气口44内侧,设置'0'形 密封圈37,封盖38与基座31围成容置双金属片的腔室32,封盖38上有 进气孔39,容置双金属片的腔室32内部有双金属片40,基座31排气口 44有能调整排气量的排气口调整装置42,双金属片40常态形状为远离'0' 形密封圈37,双金属片40的结构形状如图4(b)所示,双金属片40的中心 有节流排气口41,节流排气口41的直径小于排气口44的直径,蒸气经由 封盖38上进气孔39进入腔室32,穿过双金属片40边缘的缺口 43通往出 气口 44,当容置双金属片的腔室32内蒸气温度到达设计值时,例如93摄 氏度,双金属片40的形状反转,向左突起压在'0'形密封圈37上,关 闭排气口44,双金属片40中心的节流排气孔41,开始执行节流排气。封 盖38,双金属片40,排气口调整装置42都可以拆卸进行清洗,以方便蒸 笼清洗的需要。
排气阀门装置额定关闭温度可设计在93摄氏度,额定复原温度可设
计在65摄氏度,额定温差28摄氏度,复原也可设计成手动复位的型式。 为了适应不同海拔地区水沸点变化的需要,双金属片装置可以替换,例如 在高原地区选用额定关闭温度略小于当地水沸点温度的双金属片,节流排 气口41也再縮小,以增加蒸笼内外压力差,适应高海拔地区的需要。
图5是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的蒸汽回收装置与蒸笼本体结合为一体的 实施例2结构图,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蒸笼 本体11和蒸汽回收装置16都是不锈钢制成,每一笼屉与一环形侧壁16a 之间通过上、下固接环16c、 16d固连,上、下固接环16c、 16d侧剖面为 框状,其顶侧壁和底侧壁上布有多数个通孔,以供回收蒸汽12通过。每 一笼屉内设一活动的蒸隔lla。蒸笼本体11蒸汽回收装置16内的回收蒸 汽12,同时具有温度缓冲作用,有利于蒸笼本体11内部的食物加热空间 的保温节能。
图6是图5中D—D的剖面图,为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蒸汽喷射底座 一实施例的说明图,蒸汽喷射底座13装设有一组蒸汽喷嘴14和文氏管效 应引射装置15,蒸汽喷嘴14是不锈钢或銅材质,蒸汽2热能传导通过不 锈钢或銅材质蒸汽喷嘴14,对回收蒸汽加温室17的回收蒸汽12加温。进 入蒸汽喷嘴14的蒸汽,通过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时产生的文氏管效应, 使已经被加温的回收蒸汽12经通路18,被引射入蒸笼本体11底部。比较 大型的蒸汽喷射底座,可以设置数组蒸汽喷嘴14和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 15。
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采用电力加热时,蒸汽喷嘴14外侧,文氏管效
应引射装置15下方的回收蒸汽加温室n,可另设置一恒温电热器,(图中
未示),恒温温度略高于蒸气温度,考虑到容许差,例如108摄氏度,使 进入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的回收蒸汽,处于干蒸汽状态。
图7是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蒸汽喷射底座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的说明
图,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用铝合金或塑料制成,其中,图7(a)是剖面图, 展示通路18、通路19和文氏管20的结构;图7(b)是图7(a)中C —C的剖 视图;图7(c)是蒸汽喷嘴14与通路18的仰视图。蒸汽喷射底座13装设有 蒸汽喷嘴14和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蒸汽喷嘴14是不锈钢或銅的导热 金属材质,蒸汽喷嘴14射入的蒸汽2,传热至回收蒸汽加温室17,对回 收蒸汽12加温,回收蒸汽加温室17与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15间有通路 18连接,文氏管20收缩的文氏管腰部21与通路18之间有通路19连接, 通路19的直径小于通路18的直径;蒸汽喷嘴14射入的蒸汽2,在文氏管 腰部21处因截面积收缩,流速加快,对通路19产生文氏管引射效应,将 回收蒸汽加温室17的蒸汽12通过通路18、通路19引射进入蒸笼本体11 底部,汇入对流循环。
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实际使用时,初始阶段蒸汽温度稳步上升,因为 食物和蒸笼内部温度仍低,蒸汽需要量较大,随着蒸汽涌入,蒸汽将逐渐 充满蒸笼本体11内部。进入蒸笼本体11的蒸汽,由蒸笼本体11顶端逸出, 进入蒸汽回收装置16,蒸汽回收装置16将回收蒸汽12冷却下沉,蒸汽由 排气阀门装置30排出时,表示蒸笼本体11内部与蒸汽回收装置16已经 充满蒸汽,当排气阀门装置30排出的蒸汽温度,到达排气阀门装置30额 定关闭温度时,例如93摄氏度,排气阀门装置30关闭排气口44,双金属 片40中心的节流排气孔41,开始执行节流排气,减少排气量,此时应减 少蒸汽供应量,使蒸汽喷嘴14的蒸汽喷射量,持续供应动力,保持将回 收蒸汽12引射进入蒸笼本体11底部,减少蒸汽供应量的工作可以手动调 节加热火力完成。采用电力加热时,也可以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完成。 进入蒸笼内部的蒸汽量与排气装置排出的蒸汽量终将趋于稳定一致。
图8是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实施例的烹饪程序说明图,初始阶段因为
食物和蒸笼内部温度仍低,蒸汽2需要量较大,加热功率较大,随着蒸汽
2涌入,蒸汽2将逐渐充满蒸笼本体11内部,蒸汽2温度稳步上升,蒸汽 由排气装置30大量排出时,表示蒸笼本体11内部与蒸汽回收装置16己 经充满蒸汽,当排气阀门装置30排出的蒸汽温度,到达排气阀门装置30 额定关闭温度时,例如93摄氏度,排气阀门装置30关闭排气口 44,双金 属片中心的节流排气孔41,开始执行节流排气,减少排气量,如图8中时 间tl所示;排气口被縮小后,内部蒸汽压力上升速率将增高,蒸汽温度上 升速率也增高,如图8中时间tl-t2所示,此时可减少蒸汽供应量;t2时 间蒸汽供应量减少后,蒸汽压力上升速率趋缓,蒸汽温度上升速率也趋缓, 如图8中时间t2-t3所示;进入蒸笼内部的蒸汽量与排气阀门装置30排出 的蒸汽量,渐趋向稳定一致,蒸笼内部蒸汽压力和温度也趋于稳定;例如 蒸汽温度为101摄氏度时,蒸汽压力约为1.037大气压力,图8中时间比 例是为了便于说明,显示大致的情形。
蒸笼内部蒸汽压力和温度趋于稳定后,因为回收蒸汽12重新加入对 流,蒸笼进入主要由回收蒸汽12循环加热的阶段,新注入的蒸汽2是为 了维持蒸汽循环动力,此时蒸汽仍会由排气阀门装置30的节流排气孔41 继续排出,但是与传统蒸笼排放蒸汽量相比较,本发明节能节水蒸笼大量 减少了蒸汽排出量,切实的减少了能源与水的浪费,达成了节能、节水的 目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所述蒸笼本体、蒸汽回收装置、蒸汽喷嘴、 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的材质,是以功能性、耐用性、加工性及美观性为综 合考量,是最佳的选择,而不是一种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节水蒸笼,至少包括一蒸笼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蒸汽回收装置、一蒸汽喷射底座,蒸汽喷射底座装设有至少一组蒸汽喷嘴和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其中,一蒸汽喷射底座为环状容器,包括蒸汽喷射底座的外壁、内壁,外壁与内壁间有一容室,是凝结水回收装置;内壁上端承接一圆环状连接台,内壁内侧所围成的中心通孔中部向内上方伸出一环形侧壁,是蒸汽喷嘴的座台,与蒸汽喷嘴环形底围适配,蒸汽喷嘴上口有组合机构连接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外圆座合于圆环状连接台内口沿;圆环状连接台的上端有凸缘与蒸笼本体适配,下部为筒状,筒壁上有通孔,其筒壁包围于蒸汽喷嘴的座台外周,筒状内通孔上端有内伸的水平突面压置于蒸汽喷嘴的座台上,使蒸汽喷嘴定位;由蒸汽喷嘴、圆环状连接台和引射装置围成的空间为回收蒸汽加温室,回收蒸汽加温室与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间有一通路连接;外壁上设有排气阀门装置;蒸汽喷射底座下方与蒸气产生器相适配,密封置于蒸气产生器上方;一蒸笼本体的下端与蒸汽喷射底座的上口沿密接,蒸笼本体至少包括一层笼屉和蒸笼盖,蒸笼盖上有孔隙;一蒸汽回收装置与蒸笼本体相适配,是同心套装于蒸笼本体外围,在蒸汽回收装置与蒸笼本体周壁间,有供回收蒸汽通过的间隙;蒸汽回收装置至少包括一环形侧壁和外盖,环形侧壁的数目与笼屉的数目相同;蒸笼本体与蒸汽回收装置同心套装后,置于蒸汽喷射底座的上口,密封连接于外壁和圆环状连接台的上端;蒸汽经由蒸汽喷射底座的蒸汽喷嘴射入蒸笼本体,对流作用力使蒸汽由蒸笼本体底部浮升,对食物加热;蒸笼本体顶端对流逸出的蒸汽,进入蒸汽回收装置,在蒸汽回收装置与蒸笼本体周壁间的间隙里蒸汽冷却下沉,经柱状支架支撑形成的通孔,导向蒸汽喷射底座的回收蒸汽加温室,在蒸汽喷射底座中的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里,利用蒸汽喷嘴射入的蒸汽加速通过文氏管时产生的文氏管效应,使回收蒸汽被引射入蒸笼本体底部,汇入再次对流循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 连接台由塑料制成,圆环状连接台的下部是对称分布的柱状支架,对称分 布的柱状支架支撑圆环状连接台,柱状支架围成筒状,柱状支架之间形成 通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蒸 汽加温室与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间的通路,至少有一个,分为两段,第一 段为盲孔,与回收蒸汽加温室相通,第二段一端与第一段相通,另一端与文氏管腰部相通;第二段通路的直径小于第一段通路的直径;文氏管效应 引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文氏管,文氏管一端与蒸汽喷嘴相通,另一端与 蒸笼本体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回 收装置与蒸笼本体是结合为一体的装置,每一笼屉与一环形侧壁之间通过 上、下固接环固连,上、下固接环侧剖面为框状,其顶侧壁和底侧壁上布 有多数个通孔,以供回收蒸汽通过;每一笼屉内设一活动的蒸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蒸 汽加温室,设置一恒温电热器,恒温温度高于蒸气温度,使进入文氏管效 应引射装置的回收蒸汽,处于干蒸汽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路, 与文氏管腰部会合处,被蒸汽喷嘴射入的蒸汽通过文氏管腰部时,产生的 文氏管效应,将回收蒸汽加温室内的回收蒸汽引射进入蒸笼本体底部,汇 入对流循环。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 射底座的排气装置,是具有调节排气量的机构,初始阶段排除蒸笼内部空 气,当蒸笼内部充满蒸汽后,排气装置排气口蒸汽温度到达额定值时,自 动限制蒸汽排出量。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 笼本体,为竹木结构或不锈钢制成。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回 收装置,为不锈钢或塑料制成。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嘴是不锈钢或銅材质制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氏管 效应引射装置用铝合金或塑料制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节水蒸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构,为螺纹或卡榫。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节能节水蒸笼,至少包括一蒸笼本体、一蒸汽回收装置、一装设有蒸汽喷嘴和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的蒸汽喷射底座;蒸汽经由蒸汽喷射底座的蒸汽喷嘴射入蒸笼本体,对流作用力使蒸汽由蒸笼本体底部浮升,对食物加热;因对流作用而从蒸笼本体顶端逸出的蒸汽,进入蒸汽回收装置;蒸汽回收装置将蒸汽冷却下沉,导向蒸汽喷射底座,在文氏管效应引射装置中,利用蒸汽喷嘴射入的蒸汽加速通过文氏管时产生的文氏管效应,使回收蒸汽被引射入蒸笼本体底部,汇入再一次对流循环。
文档编号A47J27/08GK101357037SQ20071013009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0日
发明者徐佳义 申请人:徐佳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