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超临界co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855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超临界co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油脂生产技术领域,涉及到利用碱蓬籽仁生产碱蓬籽油,特别涉及到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碱蓬籽油。
背景技术
目前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已引起全球农业科技专家的关注。我国拥有各类盐碱地0.36亿公顷,仅黄河三角洲地区就有盐荒地26.7万公顷,盐渍化低产田6.7万公顷,且每年新生盐荒地约667公顷,该地区广泛分布的碱蓬是一种潜在油料作物。
碱蓬为藜科碱蓬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50~80cm,为无限花序,种子双凸镜状,直径0.5-1mm,成熟期不一致,属高耐盐真盐生植物,在黄河三角洲地区5-30g/kg土壤含盐量生境中均有分布。其种子含油量高达260g/kg,且碱蓬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亚油酸含量约占总脂肪酸的70%,保健价值极高。近年来共轭亚油酸作为高级保健品热销于国际市场,其生产多以红花油或葵花油为原料,盐地碱蓬油成分与红花油相近,也可作为共轭亚油酸的生产原料。因此,碱蓬籽油的提取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碱蓬籽油的提取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
压榨法是借助机械外力的作用,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提取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对油料品种适应性强、生产灵活等优点,但是压榨后的饼粕残油量高,压榨过程动力消耗大,榨条等零部件容易磨损,油脂容易变性等缺点。
浸出法是用有机溶剂提取植物油脂的新方法,具有出油率高、加工费用低、生产环境好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溶剂需要回收和产品有溶剂残留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方法提取碱篷籽油的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不使用有机溶剂、不影响油脂品质的提取碱篷籽油的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碱蓬籽油的方法,是利用碱篷籽仁为原料,用超临界CO2提取碱篷籽油,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碱蓬籽仁粉碎;(2)将粉碎后的碱蓬籽仁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得到碱蓬籽油。
比较优选的是其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0C-45℃。
比较优选的是其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0MPa-25Mpa。
比较优选的是其萃取条件为CO2流量为35-40kg/h。
比较优选的是其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120-150min。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碱蓬籽油,其萃取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CO2无毒、无味、价廉易得、不易燃,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碱蓬籽油,既无溶剂残留又可充分保持其活性。


图1为不同萃取压力对碱蓬籽油萃取率影响的曲线图。
图2为不同萃取温度对碱蓬籽油萃取率影响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将碱蓬籽仁粉碎到20目,然后将粉碎的碱蓬籽仁投入到HA221-5-06型超临界萃取仪的萃取釜中,在萃取温度为40℃,CO2流量为35-40kg/h,萃取时间120min条件,萃取压力分别为10Mpa、15Mpa、20Mpa、25Mpa、30Mpa、35Mpa条件下对碱蓬籽仁进行萃取提取碱蓬籽油,并测定不同压力对萃取率的影响。其结果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碱蓬籽油的萃取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特别是在压力为10-20MPa时,萃取率的升高趋势比较明显,当压力高于20MPa时,萃取率变化不大。当压力较高时,动力消耗增大,同时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因此最合适的萃取压力为20-25MPa。
实施例2将碱蓬籽仁粉碎到20目,然后将粉碎的碱蓬籽仁投入到HA221-5-06型超临界萃取仪的萃取釜中,在萃取压力为25Mpa,CO2流量为35-40kg/h,萃取时间120min,萃取温度分别为30℃、35℃、40℃、45℃、50℃条件下进行萃取提取碱蓬籽油,并测评不同温度对碱蓬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其结果如图2。
萃取温度是影响碱蓬籽油萃取率的一个重要参数,从图2可以看出,当温度低于35℃时,萃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高于40℃时,萃取率逐渐降低,因为低于45℃时,温度的升高使得物质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增高,但是当温度继续升高时,CO2的密度降低,其溶解能力相应降低,使得萃取率降低,因此萃取温度以40-45℃最佳。
实施例3将碱蓬籽仁粉碎到20目,然后将粉碎的碱蓬籽仁投入到HA221-5-06型超临界萃取仪的萃取釜中,在20Mpa、40℃、CO2流量为35-40kg/h,不同温度条件萃取提取碱蓬籽油。结果表明碱蓬籽油萃取率随着萃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时间延长到90min时,油的萃取率增加幅度明显减少,至120min时,萃取率增加幅度更小,因此萃取时间选择120-150min最合适。
实施例4在萃取温度40℃-45℃,萃取压力为20MPa-25Mpa,CO2流量为35-40kg/h,萃取时间120min时,碱蓬籽仁油的萃取率最高,达到26.87%。取在此条件下提取得到的碱蓬籽油的,测试其理化性质,具体指标见下表1表1碱蓬籽油的理化性质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碱蓬籽油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碱蓬籽仁粉碎;(2)将粉碎后的碱蓬籽仁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得到碱蓬籽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碱蓬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的萃取温度为40℃-4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碱蓬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的萃取压力为20MPa-25Mpa。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碱蓬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的CO2流量为35-40kg/h。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碱蓬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的CO2流量为35-40kg/h。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碱蓬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的萃取时间为120-150min。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碱蓬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的萃取时间为120-150min。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碱蓬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的萃取时间为120-150min。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提取碱蓬籽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的萃取时间为120-150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临界CO
文档编号C11B1/00GK101074405SQ20071013020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3日
发明者杨庆利, 禹山林, 朱凤, 秦松, 潘丽娟, 曹玉良 申请人:杨庆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