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煲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432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煲汤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现代规模化工业生产汤品的多功能煲汤设备,属于食品生产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中华的饮食文化始于汤文化,汤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结晶,为最能直捷、深刻地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汤品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积淀,汤品曾是历史的、文化的、情感的、政治的、技艺的媒介。随着当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对物质、精神生活的双重取向,以动植物为主要原料,产品形式多样、口味圆润鲜香、营养丰富的特色靓汤美食,成为传承文化和提高人们饮食质量的共同需求。汤品的产业化开发在欧美市场已具规模,但在国内市场仅有零星的非产业化分布,产业化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家庭用的煲汤锅主要有砂锅、炖锅、高压锅,餐馆则用大锅文火或武火炖煨数时乃至数日,供高档菜肴、羹、汤配用。至于规模化工业生产,则一般借用化工通用设备,如反应釜、提取罐等,未见有专用的煲汤设备为汤品的产业化开发配套。因此,依托传统汤品配方,设计、应用现代技术设备产出的靓汤美食,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完善和缺陷,提供一种适合现代规模化工业生产,同时又大幅提高氨基酸、骨肽、胶原蛋白等有益健康成分出率的多功能煲汤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多功能煲汤设备,包括上盖l、釜体4和釜底12,釜体4上端连接上盖1,下端连接釜底12,它们构成多功能专用煲汤釜,其特征是所述的釜体4的外壁上设有上二段加热夹套6和下加热夹套8,釜体4内设有料笼导向轨7,釜底12上设有支承架11,支承架ll上搁置有料笼IO,料笼10通过料笼导向轨7和支承架11来定位,釜体4内还设有管式加热器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所述的上盖1通过液压气动装置18实现打开或闭合。所述的釜底1上连接有出料接管13,出料接管13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14和双联过滤器15,双联过滤器15又连接物料循环管19,物料循环管19的出口端连接到釜体4的靠上部,其出口位于釜体4内。所述的上盖1上还设有视镜3、排汽阀21和自动放汽阀22所述的釜体4的靠下部侧壁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2,便于随时观察汤汁温度。本实用新型的特殊效果为具备常压和加压煲汤双重使用条件,其常压煲制、加压煲制和加酶水解等多项工艺过程均可在同一设备内完成,实现了一机多能,具备多段加热、精确控温,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大幅减低劳动强度的特点,且因进行的是密闭式生产,卫生安全。本实用新型设备煲制出的汤品,口味浓郁、圆润鲜香,有益健康的氨基酸、骨肽、胶原蛋白等成分含量高,适合汤品的规模化生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如1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按照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制造、检验和验收,其设备主体全部使用符合食品工业卫生要求的不锈钢材料(如1Crl8Ni9Ti、0Crl8Ni9)制作,釜体4长径比在1:1.11.5,符合煲汤工艺料液比要求。釜体底部采用椭圆封头,上盖l采用液压密封结构,通过液压气动装置18实现气动启闭。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介质为水蒸汽,工作压力《0.2Mpa,实现常压加热和加压加热煲汤双重使用,风味浓厚强烈。釜体采用上二段加热夹套6和下加热夹套8三段夹套蒸汽加热,实行分段控制加热或集中加热,实现快速升温、局部加热和分段保温。上述夹套采用50mm厚度的保温棉保温,并使用1.5mm厚度不锈钢亚光薄板外包,保温材料不得暴露,符合食品加工保温设备制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在釜下部中央设计一个管式加热器9,接加热蒸汽、冷凝水接口,符合传统煲汤形式,提供保持釜内汤汁微沸热量,通过热对流,使汤汁自动从下而上再沿釜内筒壁往下流动。本实用新型还在上盖1上设置了射灯20,用于对釜体4内进行照明,便于观察。釜内表面镜面抛光Ra0.250.48"m,釜外暴露表面做酸洗钝化处理。在釜体4内部上部设有工艺水接管5。釜内设计了装煲汤原料用的料笼10,其设有外圈和内圈,原料呈环形状均匀分布其中,内外圈直径、高度由一次装料量确定,径高比21:1。内圈上部设一起吊环,便于电动葫芦将料笼10的吊出吊入,进行装、卸料,同时使肉骨和汤汁分离。料笼IO采用上盖板移动式启闭装料、下盖板翻转式启闭卸料。在机械的操作下,可方便地吊进吊出料笼,进行装料和卸料。所述的料笼IO采用不锈钢冲孔筛板制作,厚度13mm,孔径小510mm,开孔率》50%。在外置循环泵作用下,实现汤汁的强制循环流动或出料,对取汤后的肉骨原料进行可控性酶解,使汤汁内有益健康的成分含量大幅提高,营养成分更全面。料笼导向轨7和支承架用于定位和固定料笼10。管式加热器9位于料笼IO的内圈位置,料笼IO外缘由加热夹套提供热量加热,中部由管式加热器9提供热量加热,加热均匀、可调控,,符合传统煲汤过程原理和方式。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汤汁由外置的循环泵14,通过双联过滤器15(《60目)泵入储罐,满足工艺指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实例如下取猪筒骨300Kg,经清洗、热水化冻,使用碎骨机将其破碎(长510cm),装入料笼IO,扣好上、下盖板,启动液压气动开关18,打开上盖l,用釜上方的电动葫芦将料笼10吊入釜体4中间,沿料笼导向轨7下放至釜底12的支承架11上,完成定位和固定。关闭阀门16,打开阀门17,通过工艺水接管5加入工艺用水H1.3m3)或蛋白水解酶。启动液压气动开关18,关闭上盖l。a.常压文火煲汤上加热二段夹套6和下加热夹套8通蒸汽加热,快速升温至釜内汤汁沸腾。关闭上二段加热夹套6蒸汽阀门,调整下加热夹套8蒸汽阀门大小,打开管式加热器9进蒸汽阀门加热,通过视镜3和射灯20观察,使汤汁在釜内保持微沸状态2~4小时,产生的水蒸汽从排汽阀21排空。根据工艺要求,启动循环泵14,汤汁由出料接管13经双联过滤器15,通过物料循环管19进行釜内循环,或关闭阀门17及开启阀门16,出头汤。b.高压煲汤关闭排气阀21,打开上二段加热夹套6和下加热夹套8蒸汽阀门加热,使釜内温度升至120°C(O.lMPa),观察温度显示器2,不断调整蒸汽阀门,使其维持23小时。当釜内压力》0.2MPa时,自动放汽阔22自动打开泄压。同时,根据工艺要求,启动循环泵14,汤汁由出料接管13经双联过滤器15,通过物料循环管19进行釜内循环。煲汤结束时,关闭加热蒸汽阀门,打开排气阀21泄压,关闭阀门17及开启阀门16,出二汤。c.酶解肉骨打开排气阀21,进行常压操作。关闭上二段加热夹套6和管式加热器9蒸汽阀门,缓慢开启下加热夹套8蒸汽阀门加热,使釜内温度维持在60。C,迅速加入定量水解蛋白酶,启动循环泵14,通过物料循环管19进行釜内循环3小时,开大下加热夹套8蒸汽阀门,升温到85卯。C灭酶活性。关闭阀门17及开启阀门16,出三汤。将上述的二汤和三汤混合,作为在常压文火煲汤调配头汤用。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汤汁有益健康成分含量高,如表一、二、三所示表一传统工艺与二种组合工艺煲制猪骨汤蛋白质回收率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表三常压文火一高压一酶解猪筒骨抽提物钙含量的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煲汤设备,包括上盖(1)、釜体(4)和釜底(12),釜体(4)上端连接上盖(1),下端连接釜底(12),它们组成煲汤釜,其特征是所述的釜体(4)的外壁上设有上二段加热夹套(6)和下加热夹套(8),釜体(4)内设有料笼导向轨(7),釜底(12)上设有支承架(11),支承架(11)上搁置料笼(10),料笼(10)通过料笼导向轨(7)和支承架(11)来定位,釜体(4)内还设有管式加热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煲汤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盖(l)通过液压气动装置(18)实现打开或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煲汤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釜底(12)上连接有出料接管(13),出料接管(13)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泵(14)和双联过滤器(15),双联过滤器(15)又连接物料循环管(19),物料循环管(19)的出口端连接到釜体(4)的靠上部,其出口位于釜体(4)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煲汤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盖(l)上设有视镜(3)。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煲汤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盖(l)上设有排汽阀(2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煲汤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盖(l)上设有自动放汽阀(2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煲汤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釜体(4)的靠下部侧壁上还设有温度显示器(2)。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煲汤设备,包括釜体(4),其特征是所述的釜体(4)的外壁上设有上二段加热夹套(6)和下加热夹套(8),釜腔体(4)内设有料笼导向轨(7),釜底(12)上设有支承架(11),支承架(11)上搁置料笼(10),料笼(10)通过料笼导向轨(7)和支承架(11)来定位,釜体(4)内还设有管式加热器(9)。本实用新型具备常压和加压煲汤双重使用条件,其常压煲制、加压煲制和加酶水解多过程均在同一设备内完成,并可实现多段加热、精确控温,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大幅减低劳动强度,且进行的是密闭式生产,卫生安全。本实用新型煲制出的汤品,原汁原味,圆润鲜香,适合汤品的规模化生产。文档编号A47J27/04GK201070253SQ200720038450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申请日期2007年7月6日优先权日2007年7月6日发明者卢爱君,孙晓明,张士康,陈文华申请人:卢爱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