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蜡机地刷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19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蜡机地刷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蜡机地刷机构。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打蜡机大都带有吸尘功能,这类打蜡机的地刷内布置 有吸尘风道结构,地刷底座的底部设计吸尘口,并经风管连接吸尘装置的真 空电机,因此能够在对地面抛光作业的同时吸附地面扬起的尘灰。而这类打 蜡机进行地面抛光的刷盘是由主动头驱动的,主动头固定在地刷电机的电机 输出轴上,其固定方式如下主动头上具有同电机输出轴配合的上异形孔, 上异形孔内包括若干垂直延伸的受动部和水平延伸的定位部;而电机输出轴 上径向突出有若干传动筋,传动筋抵靠相应的受动部以传动,同时传动筋上 成型有托住相应定位部的台阶部。当然这种固定方式是目前常用的固定方 式,然而这种固定方式存在缺陷即当电机停转时,主动头在惯性力作用下 会相对电机输出轴继续旋转,使得其抵靠在传动筋台阶部上的定位部离开原 来位置,往往也就使得主动头自身在轴向上从电机输出轴上脱下,影响继续 使用。发明内容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刷电机停止转动时,主动头不会从电机输出 轴上脱下的打蜡机地刷机构,以提高打蜡机地刷机构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 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打蜡机地刷机构,包括地刷上盖、地刷底座、 地刷电机、主动头、从动头、主动刷盘和从动刷盘,所述地刷电机固定在地 刷底座内,主动头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主动刷盘由主动头带动旋转;从动 头上的转轴轴向定位在地刷底座内,从动刷盘与主动刷盘齿轮传动进而带动 从动头旋转;所述主动头上具有同电机输出轴配合的上异形孔,上异形孔内 包括若干垂直延伸的受动部和水平延伸的定位部;而电机输出轴上径向突出 有若干传动筋,传动筋抵靠相应的受动部以传动,同时传动筋上成型有托住 相应定位部的台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头上还固定有一可拆件,该可拆 件上具有若干向上异形孔内延伸的阻挡部,阻挡部在地刷电机停转时抵靠在 电机输出轴的传动筋上。本发明中在主动头上增加了可拆件,所述可拆件上的阻挡部在电机停转 时抵靠在电机输出轴的传动筋上,搁止主动头的惯性旋转,也就能够保证主 动头上的定位部不划移离开传动筋上的台阶部,使得主动头和电机输出轴之 间不脱开。当然可拆件上依旧要开有让电机输出轴伸出的下异形孔。本发明中如上所述的可拆件可通过蠊钉连接在主动头上,也可以直接在 阻挡部上设置卡勾,通过卡勾穿过上异形孔并勾住上异形孔的上缘从而固定 在主动头上以简化结构,也方便拆卸。本发明中所述的主动刷盘和地刷底座之间进一步设有第一弹性件;从动 刷盘和地刷底座之间进一步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主动头 与地刷电机之间的电机输出轴上;第二弹性件套设在从动头与从动刷盘之间 的转轴上,即本发明打蜡机地刷机构中进一步采用的是浮动式刷盘结构,它 在工作时,两个刷盘是可以上下浮动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始终对两 个刷盘有一个向着地面方向的压力,保证刷盘对地面有足够大的摩擦力,以 达到很好的抛光效果。当然本发明采用这种浮动式刷盘结构的另一作用是借 助主动头上的第一弹性件的预警力作用,能够在地刷电机启动的时候给电机 输出轴加上负载,防止地刷电机突然转动造成损伤。由于现有技术中与本发明类似的打蜡机地刷机构中,从动盘上的转轴都 通过一个旋转轴承来实现旋转定位的功能,然而这种旋转轴承都是固定在一 个轴承座里的,而轴承座再通过卡勾固定在地刷座中;显然这就导致现有打 蜡机地刷机构的零部件数量较多,也使装配工序变的复杂。为此本发明中所述转轴的轴向定位方式优选形式如下转轴一端穿过一 个旋转轴承套并由卡圈卡住定位,而旋转轴承套固定在轴承座内;轴承座一 体成型于地刷底座上。所述转轴的上端再进一步铣有轴向的上台阶面,上台 阶面与卡圈之间套有上摩擦垫片而转轴的下端再进一步铣有轴向的下台阶 面,所述下台阶面与旋转轴承套的下端面之间套有下摩擦垫片。轴承座一体 成型于地刷底座上,减少了打蜡机地刷机构的零部件数量,也简化了打蜡机 地刷机构的装配工序;并且使得轴承座对于旋转轴承套的固定更加稳固,也 就使得旋转轴承套对于转轴的旋转定位效果更好。本发明中所述主动刷盘包括主动齿轮和第一抛光盘,第一抛光盘通过旋 转卡扣连接在主动齿轮上;从动刷盘包括从动齿轮和第二抛光盘,第二抛光盘通过旋转卡扣连接在从动齿轮上;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因 此前述第二弹性件是进一步套在从动头与从动齿轮之间的转轴上;并且第一 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相应的本发明中的地刷底座包括一可拆卸的 底板,底板与地刷底座相互扣合固定并形成空腔容纳主动刷盘和从动刷盘; 底板上开有两个通孔,第一抛光盘和第二抛光盘突出两个通孔,而主动齿轮 和从动齿轮则位于地刷底座和底板之间。由于目前的打蜡机刷盘大多是单面使用,本发明也不例外,这就涉及到 粗抛光盘和细抛光盘的更换。现有的抛光盘一般都是可拆卸式的连接在齿轮 传动盘上的,例如通过各类旋转卡扣件相互连接,然而这类刷盘的缺点是抛 光盘上缺少便于用户装卸的结构,尤其是当用户需要将抛光盘从传动盘上旋 下时,往往都要借助工具,较为不便。为此本发明在第一抛光盘的中间进一 步设有一开口,并且第一抛光盘上固定有一向开口延伸的扣手;第二抛光盘 的中间也设有一开口,并且第二抛光盘上也固定有一向开口延伸的扣手;所 述每个扣手是横贯相应开口的横梁或者也可以是向开口中心延伸的至少一根凸筋。本发明在两个抛光盘的开口中增加了扣手这一结构,方便用户可以 用手握住扣手旋转抛光盘进行刷盘的免工具安装或拆卸工作,并且尤其适合 于这类齿轮传动盘和抛光盘之间是经旋转卡扣连接而成的刷盘的免工具安 装和拆卸工作。因此相比现有技术,用户能够更加简单并快速的实现刷盘多 种抛光方式,如粗抛光盘和细抛光盘的转换。然而因为抛光盘中间的开口结构占据了一部分刷层的面积,使得抛光盘 底部的刷层不是一个圆面而是一个圆环面,产生了刷层与地面间的接触盲 区,这样在抛光过程中,刷盘会在地板上留下一圈一圈的印迹,极大的影响 抛光效果。为此我们在扣手的底部进一步增加刷层,这样的情况明显有了改 观。当然刷层的具体形式为毛刷,针对扣手所在是粗抛光盘还是细抛光盘, 毛刷的形式也分别采用粗抛毛刷和细抛毛刷。通过进一步在扣手底部增加刷 层,扫除了因抛光盘底部开口而形成的刷层与地面间的接触盲区,丝毫不影 响刷盘的抛光效果。由于现有的与本发明类似的打蜡机地刷机构中,主动头与主动齿轮之间 往往都是通过主动头上的两个成180度分布的凸起对主动齿轮进行卡位连接 的。虽然两个凸起在平面圆周方向能够有效的将转轴的转矩传递给主动齿轮并驱动其旋转,但是从空间几何学的角度出发,正如两个点无法稳定一个平 面一样,两个凸起却无法在纵向面内稳主动齿轮,保证其不摆动;从动头与 从动齿轮间的传动定位方式也类似。因此现有的打蜡机地刷机构在工作过程 中两个刷盘在地面上抛光作业时会左右摆动,运行不稳定,也不可靠。为此 本发明中所述主动头上进一步固定有至少三个凸起或者至少三个凹陷,而主 动齿轮上固定有与主动头上的凸起对应的凹陷或者与主动头上的凹陷对应 的凸起;凸起或者凹陷关于主动头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而凹陷或者凸起 关于主动齿轮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从动头上也固定有至少三个凸起 或者至少三个凹陷,而从动齿轮上也固定有与从动头上的凸起对应的凹陷或 者与从动头上的凹陷对应的凸起;凸起或者凹陷关于从动头的中心呈中心对 称分布,而凹陷或者凸起关于从动齿轮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同时所述每 个凸起的一侧成型有至少一支撑筋,以提髙凸起嵌入凹陷传动时,凸起自身 的稳固性;且所述从动头上还设有若干个贯穿其中的散热孔,目的是便于从 动刷盘上下的各金属零件,主要是转轴和摩擦垫片之类的摩擦散热。由于采 用了上述这种主动头、从动头分别和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间的三点定位传动 方式,可以平稳有效的驱动刷盘转动,解决了两点传动时刷盘的摆动,定位 更加可靠。目前与本发明类似的打蜡机地刷机构为了降低成本、减轻重量,其各个 构件例如刷盘和地刷底座大多以塑料件为主,本发明也不例外。并且本发明 采用了如前面所述的浮动式刷盘结构,它在工作时,它的两个刷盘是可以在 地刷底座内上下浮动的,而刷盘的上下浮动又不能很大,当刷盘在设计如许 的范围内上下浮动时就不可避免的与刷盘上下的塑料件摩擦,而这种长时间 的髙速摩擦对塑料件是有很大坏处的,可能导致塑料与塑料黏结。为此本发 明进一步在地刷底座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上表面相对的摩擦面上固定 有金属件;底板与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下表面相对的摩擦面上也固定有金 属件。本发明中所述的金属件可以做成环状,如金属摩擦垫圈,也可以是片 状,多片之间彼此断开。本发明中由于在地刷底座与刷盘相对的摩擦面上均 固定了金属件,因此原本两个塑料件之间的摩擦成为了塑料与金属件之间的 摩擦,有效避免了塑料黏结情况的发生。而且这样工作中的两个刷盘在上下 浮动时可以更频繁的与更为靠近的金属件摩擦,这种摩擦可以对刷盘的上下浮动进行限位,减少刷盘的摆动,进一步提高打蜡机地刷机构工作的稳定性。 由于目前与本发明类似的打蜡机地刷机构中在涉及吸尘功能的风道设 计上都显的比较简单,而且有很多缺点,总结大致分为以下两种1. 一种 是设计单一前风管与主风管连接的形式,前风管直接与吸尘口相通,而主风管直接与真空电机相通。这种设计中为了制造风道的曲折性以降低噪音,相 应的前风管的长度都比较长,因此容易积灰,同时也导致了风管与其它零件 之间的联接处容易产生匹配误差,不平整,缺乏气密性,反而更容易产生噪 音。2.第二种是设计多风管与主风管连接的形式,相比第一种连接形式, 不仅大大縮短了风道整体的长度,且由于吸入的气流被多风管分流后再汇入 主风管,减弱了能量,也就相对减弱了噪音,因此风道的结构无需过多的曲 折,比较平整。然而这种风道结构形式中,多个风管的一端与主风管是刚性 的连接,但是另一端与吸尘口之间却是通过圆弧面配的方式进行枢接,由于 吸尘主风管要相对地刷座枢转来改变用户使用髙度,在这一旋转过程中,风 管入口与吸尘口之间的贯通面积不是一成不变,因此导致进风面积会不断变 化,容易在多个风管的入口处形成挡风台阶,积聚灰尘,产生噪音;且由于 多个风管与主风管是刚性连接导致主风管相对地刷座的枢转不顺畅且费力。为此本发明在地刷底座内的风道结构设计上也有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地刷底座上还枢接安装有主风管和若干个与主风管连通的侧风管;所述侧风 管位于地刷底座和地刷上盖之间,地刷底座的底部对应主动刷盘和从动刷盘 的切向位置设有两个吸尘口,每个侧风管的一端与对应的吸尘口固定连接, 并具有与吸尘口连通的进风口;而另一端与主风管枢接连接;且每个侧风管 与主风管的枢接处套有密封圈。并且所述每个侧风管与主风管的枢接处进一步具有第一凹槽,该第一凹 槽环绕设置在侧风管上,以容纳密封圈;而每个侧风管上还包括位于第一凹 槽外侧的第二凹槽,同时地刷底座上,在与主风管的枢接处对应设置一上凸 筋,而地刷上盖上对应上凸筋设置有下凸筋,上凸筋和下凸筋结合成环状凸 筋与第二凹槽相互配合,目的是进一步在轴向上加固已经枢接在主风管内的 侧风管。所述每个侧风管与吸尘口的连通端上成型有卡扣结合件,并与地刷底座 上相应设有的卡扣结合件配合连接固定;当然卡扣结合件为现有技术,可以采用各种具体的现有形式,主要是起到既可保证侧风管与地刷底座上的吸尘 口相对固定的稳固性,又能保证侧风管随时能方便的从地刷底座上拆卸的作 用。同时所有侧风管上的进风口的面积之和大于或者等于主风管的截面积。由于本发明打蜡机地刷机构中的风道结构进一步采用若干个侧风管与 主风管连通的形式,且连通处同时也为枢接处,相比现有技术,主风管在相 对地刷座旋转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风道的进风面积不变,保证了风道内的 畅通,也不会在吸尘口处积聚灰尘,有利于降低噪音。其次由于本发明中若 干侧风管枢接连接在主风管上,相比现有技术,解除了侧风管对主风管活动 的阻滞,因此主风管相对地刷座的枢转顺畅且不费力。最后由于本发明中在 若干侧风管与主风管的枢接处进一步加设密封圈保证了侧风管的气密性,同 时将所有侧风管的进风口面积之和设置的大于或者等于主风管的截面积以 减缓风速,这些措施都利于降低噪音。由于目前与本发明类似的打蜡机地刷机构中,地刷电机往往都是直接通 过连接地刷底座和地刷上盖的蠊钉进行定位的,不具备减震结构因此运作 的时候,地刷电机的震动很容易藉由其上的定位部传递到与之接触的地刷底 座或地刷上盖上去,导致整个打蜡机地刷机构的震动和噪音都比较大,使用 起来很不舒适。为此本发明中在地刷电机的固定处进一步安装有缓冲件,其 具体的安装方式如下地刷电机上具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上开有若干个穿 孔,并藉由连接地刷上盖和地刷底座的螺钉穿过定位;同时定位部包括有上、 下两接触面,其中所述接触面之一与地刷上盖或地刷底座之间均设有缓冲 件。并且所述缓冲件的结构由塑料或橡胶一体成型的上垫环、下垫环及连接 它们的中间管构成;所述上垫环位于定位部的上接触面和地刷上盖之间,而 下垫环位于定位部的下接触面和地刷底座之间;中间管穿过穿孔,而螺钉依 次穿过地刷底座上的蟪丝孔、下垫环、中间管和上垫环,最后与地刷上盖的 螺栓座相互螺丝配合;并且上垫环和下垫环的直径均大于穿孔,而中间管的 直径小于穿孔;上垫环的直径小于下垫环的直径,而上垫环是弹性挤压穿过 穿孔的。由于增加了如上所述的缓冲件,本发明打蜡机地刷机构中地刷上盖 是经上垫环压在定位部上,而地刷底座经下垫环压在定位部上的,这样地刷 电机运作时的震动被缓冲件隔离,不会直接传递到地刷上盖和地刷底座上, 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了地刷电机减震并降低噪音的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1. 本发明打蜡机地刷机构中在所述主动头上进一步固定有一个可拆件, 可以避免电机停转过程中主动头与电机输出轴相对运动而脱开,进一步确保 了打蜡机地刷机构工作的可靠性。2. 本发明打蜡机地刷机构中进一步采用浮动式刷盘结构,其刷盘是可 以上下浮动的,弹簧始终对刷盘有一个向着地面方向的压力,保证刷盘对地 面有足够大的摩擦力,达到很好的抛光效果;且由于主动头上的弹簧预瞀力 的作用,能够在地刷电机启动的时候给电机输出轴加上负载,防止地刷电机 突然转动造成损伤。3. 本发明打蜡机地刷机构中,轴承座一体成型于地刷底座上,减少了 打蜡机地刷机构的整体零部件数量,简化了打蜡机地刷机构的结构和装配工 序;也因此使得轴承座对于旋转轴承套的固定更加稳固,使得旋转轴承套对 于转轴的旋转定位效果更好。4. 本发明打蜡机地刷机构中,主动头和从动头分别与主动齿轮和从动 齿轮之间采用三点定位传动的方式可以平稳有效的驱动刷盘转动,解决了两 点传动时刷盘的摆动,而且定位更加可靠。5. 本发明打蜡机地刷机构中,在两个抛光盘的开口中增加了扣手这一 结构,方便用户可以用手握住扣手旋转抛光盘进行刷盘的免工具安装或拆卸 工作,并且尤其适合于经旋转卡扣连接而成的刷盘的免工具安装和拆卸工 作。因此相比现有技术,用户能够更加简单并快速的实现刷盘多种抛光方式 的转换。并且在扣手底部增加了刷层,扫除了因抛光盘底部开口而形成的刷 层与地面间的接触盲区,丝毫不影响刷盘的抛光效果。6. 本发明打蜡机地刷机构中,由于地刷底座与刷盘相对的摩擦面上固 定了金属件,因此原本两个塑料件之间的摩擦成为了塑料与金属件之间的摩 擦,有效避免了塑料黏结情况的发生。并且工作中的刷盘在上下浮动时可以 更频繁的与更为靠近的金属件摩擦,这种摩擦可以对刷盘的上下浮动进行限 位,减少刷盘的摆动,提高打蜡机地刷机构整体工作的稳定性。7. 本发明打蜡机地刷机构中采用若干个侧风管与主风管连通的形式, 且连通处同时也为枢接处,相比现有技术,主风管在相对地刷底座旋转的过 程中始终能够保持风道的进风面积不变,保证了风道内的畅通,也不会在吸尘口处积聚灰尘,有利于降低噪音。且由于若干侧风管枢接连接在主风管上, 相比现有技术,解除了侧风管对主风管活动的阻滞,因此主风管相对地刷座 的枢转顺畅且不费力。并且在若干侧风管与主风管的枢接处进一步加设密封 圏保证了侧风管的气密性,同时将所有侧风管的进风口面积之和设置的大于 或者等于主风管的截面积以减缓风速,这些措施都利于降低噪音。8.本发明打蜡机地刷机构中,地刷上盖和地刷底座分别通过缓冲件压 在地刷电机的定位部上,这样地刷电机运作时的震动被缓冲件隔离,不会直 接传递到地刷上盖和地刷底座上,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了地刷电机减震并降低 噪音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外部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 — A主剖面图;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浮动式刷盘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l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分解图(省略电机和地刷上盖);图6、图7和图8为可拆件的安装步骤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中可拆件的单独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实施例中主从动头分别与主从动齿轮结合示意图;图11为图1实施例中两个刷盘传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实施例中主动刷盘的主剖视图;图13为图1实施例中主动刷盘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图15为图1实施例中金属件安装位置示意图(分别为立体和剖视图);图16为图1实施例中的吸尘风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实施例中的风道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实施例的地刷底座底部视图; 图19为图2的B — B剖面图;图20为图1实施例中缓冲件所在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1实施例中缓冲件拆解安装示意图;图22为图1实施例中的缓冲件单独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地刷底座;100、上凸筋;2、地刷电机;200、定位部;201、 穿孔;3、主动头;300、上异形孔;301、受动部;302、定位部;4、从动 头;5、主动刷盘;6、从动刷盘;7、电机输出轴;71、传动筋;711、台阶 部;8、转轴;81、上台阶面;82、下台阶面;9、第一弹性件;10、第二弹 性件;11、旋转轴承套;12、轴承座;13、上摩擦垫片;14、下摩擦垫片; 15、可拆件;151、阻挡部;152、下异形孔;153、卡勾;16、主动齿轮; 17、从动齿轮;18、第一抛光盘;19、第二抛光盘;20、卡圈;21、地刷上 盖;210、下凸筋;22、凸起;23、凹陷;24、支撑筋;25、散热孔;26、 底板;27、通孔;28、金属件;29、开口; 30、扣手;31、主风管;32、侧 风管;321、第一凹槽;322、第二凹槽;33、吸尘口; 34、密封圈;35、卡 扣结合件;36、螺钉;37、缓冲件;370、上垫环;371、中间管;372、下 垫环38、卡勾;39、卡槽;391、宽槽口; 392、窄槽口; 40、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为本发明打蜡机地刷 机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要视图,该打蜡机地刷机构由地刷底座1、地刷 电机2、主动头3、从动头4、电机输出轴7、转轴8、第一弹性件9、第二弹 性件IO、旋转轴承套ll、轴承座12、上摩擦垫片13、下摩擦垫片14、可拆 件15、构成主动刷盘5的主动齿轮16和第一抛光盘18、构成从动刷盘6的 从动齿轮17和第二抛光盘19、卡圈20、地刷上盖21、底板26和金属件28 这些主要零件构成。其中,所述地刷上盖21与地刷底座1通过若干螺钉36连接,地刷电机 2被固定在地刷底座1内。而地刷底座1还包括一可拆卸的底板26,底板26 与地刷底座1相互扣合固定并形成空腔容纳主动刷盘5和从动刷盘6;本实 施例中所述主动刷盘5由主动齿轮16和第一抛光盘18通过旋转卡扣连接而 成;而从动刷盘6则由从动齿轮17和第二抛光盘19通过旋转卡扣连接而成; 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相互啮合并传动。相应的底板26上开有两个通孔 27,第一抛光盘18和第二抛光盘19突出两个通孔27,而主动齿轮16和从 动齿轮17则位于地刷底座1和底板26之间。本实施例中主动刷盘5由主动头3带动旋转;从动头4上的转轴8则轴向定位在地刷底座l内,从动刷盘6与主动刷盘5齿轮传动进而带动从动头 4旋转。进一步结合图3、图4所示,其中转轴8的轴向定位方式具体如下 转轴8注塑成型在从动头4上,其一端穿过一个旋转轴承套11并由卡圈20 卡住定位,而旋转轴承套11固定在轴承座12内;轴承座12—体成型于地刷 底座1上。所述转轴8的上端铣有轴向的上台阶面81,上台阶面81与卡圈 20之间套有上摩擦垫片13;而转轴8的下端再进一步铣有轴向的下台阶面 82,所述下台阶面82与旋转轴承套11的下端面之间套有下摩擦垫片14。这 种转轴8的轴向定位形式中,由于轴承座12 —体成型于地刷底座1上,减少 了打蜡机地刷机构的整体零部件数量,也简化了打蜡机地刷机构的装配工序; 并且使得轴承座12对于旋转轴承套11的固定更加稳固,也就使得旋转轴承 套11对于转轴8的旋转定位效果更好。进一步结合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主动头3与地刷电机2 之间的电机输出轴7上套有第一弹性件9;而从动头4与从动齿轮17之间的 转轴8上套有第二弹性件10;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件10均为弹簧。即 本实施例打蜡机地刷机构中进一步采用的是浮动式刷盘结构,它在工作时, 两个刷盘是可以上下浮动的,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件10始终对两个刷盘 有一个向着地面方向的压力,保证刷盘对地面有足够大的摩擦力,以达到很 好的抛光效果。当然本发明采用这种浮动式刷盘结构的另一作用是借助主动 头3上的第一弹性件9的预警力作用,能够在地刷电机2启动的时候给电机 输出轴7加上负载,防止地刷电机2突然转动造成损伤。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头3连接在电机输出轴7上,作为现有技术,其具 体的连接方式结合图6、图7所示,即所述主动头3上具有同电机输出轴7 配合的上异形孔300,上异形孔300内包括有三个垂直延伸的受动部301和 三个水平延伸的定位部302,且定位部302和受动部301上相抵靠的两个面 成直角;而电机输出轴7上径向突出有三个传动筋71,每个传动筋71的头 部成型有台阶部711。主动头3旋转安装在电机输出轴7上后,传动筋71抵 靠相应的受动部301以传动,同时传动筋71上成型有托住相应定位部302 的台阶部711,从而既能保证电机输出轴7在周向上带动主动头3旋转,又 能保证电机输出轴7在轴向上对主动头3进行定位,然而这种固定方式存在 缺陷即当地刷电机2停转时,主动头3在惯性力作用下会相对电机输出轴7继续旋转,使得其抵靠在传动筋71台阶部711上的定位部302离开原来位 置,往往也就使得主动头3自身在轴向上从电机输出轴7上脱下。为了克服这个缺陷,结合图8、图9所示,可拆件15被安装固定在主动 头3上,该可拆件15上开有下异形孔152,并具有围绕下异形孔152并垂直 延伸的三个阻挡部151,每个阻挡部151上设有卡勾153。阻挡部151伸入上 异形孔300,其上的卡勾153穿过上异形孔300并勾住上异形孔300的上缘 从而被固定在主动头3上,同时电机输出轴7从可拆件上的下异形孔152内 伸出。由于所述阻挡部151在地刷电机2停转时抵靠在电机输出轴7的传动 筋71上,搁止主动头3的惯性旋转,也就能够保证主动头3上的定位部302 不划移离开传动筋71上的台阶部711,使得主动头3和电机输出轴7之间不 脱开。当然可拆件15也可以采用螺钉固定在主动头3上,而本实施例之所以 直接利用可拆件15上的卡勾153固定主动头3,是为了简化结构,也方便拆 卸。本实施例中,主动头3和从动头4分别与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 之间的传动方式,结合图10所示,具体如下所述主动头3上进一步固定有 三个凸起22,而主动齿轮16上固定有与主动头3上的凸起22对应的三个凹 陷23;凸起22关于主动头3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而凹陷23关于主动齿 轮16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而所述从动头4上也固定有三个凸起22,从 动齿轮17上也固定有与从动头4上的凸起22对应的三个凹陷23;凸起22 关于从动头4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而凹陷23关于从动齿轮17的中心呈 中心对称分布。同时所述每个凸起22的一侧成型有一支撑筋24,以提高凸 起22嵌入凹陷23传动时,凸起22自身的稳固性。所述从动头4上还设有若 干个贯穿其中的散热孔25,目的是便于从动刷盘6上下的各金属零件,主要 是转轴8和摩擦垫片之类的摩擦散热。由于采用了上述这种主动头3、从动 头4分别和主动齿轮16、从动齿轮17间的三点定位传动方式,可以平稳有 效的驱动刷盘转动,解决了两点传动时刷盘的摆动,定位更加可靠。结合图ll、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 17都是通过旋转卡扣分别和第一抛光盘18和第二抛光盘19结合的。如图 12和图13所示,并以主动刷盘5为例,其主动齿轮16与第一抛光盘18之 间旋转卡扣连接件具体包括成型并呈等边三角形状分布在第一抛光盘18上的三个卡勾38,以及与卡勾38相对,且对称分布在以主动齿轮16的中心为 圆心的圆周上的三条卡槽39;每条卡槽39具有可让卡勾38在垂直方向上进 入的宽槽口 391,以及同宽槽口 391连通并在垂直方向上对卡勾38限位的窄 槽口 392;卡勾38藉由第一抛光盘18相对主动齿轮16的旋转进而卡入窄槽 口 392。本实施例中采用卡勾38与卡槽39间的这样一种旋转卡扣三点定位 的方式显然也更有利于传动的平稳和可靠。而从动刷盘6上的从动齿轮17 与第二抛光盘19间的旋转卡扣连接方式与主动刷盘5相同,不再多述。同时进一步结合图1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抛光盘18的中间 设有一开口 29,并且第一抛光盘18上固定有一向开口 29延伸的扣手30; 扣手30是横贯开口 29的横梁。而第二抛光盘19上开口和扣手的形式同第 一抛光盘相同,不再多述。本实施例在两个抛光盘的开口 29中增加了扣手 30这一结构,方便用户可以用手握住扣手30旋转抛光盘进行刷盘的免工具 安装或拆卸工作,并且尤其适合于本实施例中的这类旋转卡扣连接而成的刷 盘的免工具安装和拆卸工作。因此相比现有技术,用户能够更加简单并快速 的实现刷盘多种抛光方式的转换,如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抛光盘18和第二抛 光盘19均为粗抛光盘,其底部的毛刷40均为粗抛毛刷,相应的都可以切换 为细抛光盘。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我们在扣手30的底部均固定了毛刷40,因 此扫除了因两个抛光盘底部开口 29而形成的刷层与地面间的接触盲区,丝 毫不影响刷盘的抛光效果。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两个刷盘和地刷底座1均以塑料件为主。并且本发明 采用了如前面所述的浮动式刷盘结构,它在工作时,它的两个刷盘是可以在 地刷底座l内上下浮动的,而刷盘的上下浮动又不能很大,当刷盘在设计如 许的范围内上下浮动时就不可避免的与刷盘上下的塑料件摩擦,而这种长时 间的高速摩擦对塑料件是有很大坏处的,可能导致塑料与塑料黏结。为此结 合图14和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在地刷底座1与主动齿轮16和从 动齿轮17的上表面相对的摩擦面上固定有金属件28;底板26与主动齿轮 16和从动齿轮17的下表面相对的摩擦面上也固定有金属件28。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金属件28是环状的金属摩擦垫圈。由于在地刷底座1与两个刷盘相 对的摩擦面上均固定了金属件28,因此原本两个塑料件之间的摩擦成为了塑 料与金属件之间的摩擦,有效避免了塑料黏结情况的发生。而且这样工作中的两个刷盘在上下浮动时可以更频繁的与更为靠近的金属件28摩擦,这种 摩擦可以对刷盘的上下浮动进行限位,减少刷盘的摆动,提髙打蜡机地刷机 构工作的稳定性。结合图16、图17、图18和图19所示,本实施例在地刷底座1内的吸 尘风道结构设计上也有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地刷底座1上枢接安装有主风 管31和两个与主风管31连通的侧风管32;所述侧风管32位于地刷底座1 和地刷上盖21之间,地刷底座1的底部对应主动刷盘5和从动刷盘6的切 向位置设有两个吸尘口 33,每个侧风管32的一端与对应的吸尘口 33固定连 接,并具有与吸尘口 33连通的进风口,且两个侧风管32上的进风口的面积 之和大于或者等于主风管31的截面积。而每个侧风管32的另一端与主风管 31枢接连接;且每个侧风管32与主风管31的枢接处套有密封圈34。并且所述每个侧风管32与主风管31的枢接处具有第一凹槽321,该第 一凹槽321环绕设置在侧风管32上,以容纳密封圈34;而每个侧风管32 上还包括位于第一凹槽321外侧的第二凹槽322,同时地刷底座l上,在与 主风管31的枢接处对应设置一上凸筋100,而地刷上盖21上对应上凸筋100 设置有下凸筋210,上凸筋100和下凸筋210结合成环状凸筋嵌入第二凹槽 322内以固定侧风管32;目的是进一步在轴向上加固已经枢接在主风管31 内的侧风管32。所述每个侧风管32与吸尘口 33的连通端上成型有卡扣结合件35,并 与地刷底座1上相应设有的卡扣结合件配合连接固定;当然卡扣结合件为现 有技术,主要是起到既可保证侧风管32与地刷底座1上的吸尘口 33相对固 定的稳固性,又能保证侧风管32随时能方便的从地刷底座1上拆卸的作用。由于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侧风管32与主风管31连通的形式,且连通处 同时也为枢接处,相比现有技术,主风管31在相对地刷底座1旋转的过程 中始终能够保持风道的进风面积不变,保证了风道内的畅通,也不会在吸尘 口 33处积聚灰尘,有利于降低噪音。其次由于本实施例中两个侧风管32枢 接连接在主风管31上,相比现有技术,解除了侧风管32对主风管31活动 的阻滞,因此主风管31相对地刷底座1的枢转顺畅且不费力。最后由于本 实施例中在两个侧风管32与主风管31的枢接处进一步加设密封圈34保证 了侧风管32的气密性,同时将所有侧风管32的进风口面积之和设置的大于或者等于主风管31的截面积以减缓风速,这些措施都利于降低噪音。结合图3、图20、图21和图22所示,本实施例中地刷电机2上的定位 部200上开有若干个穿孔201,并藉由连接地刷上盖21和地刷底座1的蠊钉 36穿过定位;同时定位部200包括上、下两接触面,其中所述接触面之一与 地刷上盖21或地刷底座1之间进一步设有一缓冲件37。并且所述缓冲件37的结构由塑料或橡胶一体成型的上垫环370、下垫 环372及连接它们的中间管371构成;所述上垫环370位于定位部200的上 接触面和地刷上盖21之间,而下垫环372位于定位部200的下接触面和地 刷底座1之间;中间管371穿过穿孔201,而螺钉36依次穿过地刷底座1 上的螺丝孔、下垫环372、中间管371和上垫环370,最后与地刷上盖21的 螺栓座相互螺丝配合;并且上垫环370和下垫环372的直径均大于穿孔201, 而中间管371的直径小于穿孔201;上垫环370的直径小于下垫环372的直 径,而上垫环370弹性挤压穿过穿孔201。由于增加了如上所述的缓冲件37, 本实施例中地刷上盖21是经上垫环370压在定位部200上,而地刷底座1 是经下垫环372压在定位部200上的,这样地刷电机2运作时的震动被缓冲 件37隔离,不会直接传递到地刷上盖21和地刷底座1上,通过这种方式达 到了地刷电机减震并降低噪音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打蜡机地刷机构,包括地刷上盖(21)、地刷底座(1)、地刷电机(2)、主动头(3)、从动头(4)、主动刷盘(5)和从动刷盘(6),所述地刷电机(2)固定在地刷底座(1)内,地刷底座(1)上布置有吸尘风道结构;主动头(3)连接在电机输出轴(7)上,主动刷盘(5)由主动头(3)带动旋转;从动头(4)上的转轴(8)轴向定位在地刷底座(1)内,从动刷盘(6)与主动刷盘(5)齿轮传动进而带动从动头(4)旋转;所述主动头(3)上具有同电机输出轴(7)配合的上异形孔(300),上异形孔(300)内包括若干垂直延伸的受动部(301)和水平延伸的定位部(302);而电机输出轴(7)上径向突出有若干传动筋(71),传动筋(71)抵靠相应的受动部(301)以传动,同时传动筋(71)上成型有托住相应定位部(302)的台阶部(7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头(3)上还固定有一可拆件(15),该可拆件(15)上具有若干向上异形孔(300)内延伸的阻挡部(151),阻挡部(151)在地刷电机(2)停转时抵靠在电机输出轴(7)的传动筋(7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蜡机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 (151)上设有卡勾(153)穿过上异形孔(300)并勾住上异形孔(300)的上缘。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蜡机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 件(15)通过螺钉连接在主动头(3)上;且可拆件(15)上开有让电机输 出轴(7)伸出的下异形孔(152)。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蜡机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刷盘 (5)和地刷底座(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9);从动刷盘(6)和地刷底座(1)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0);所述第一弹性件(9)套设在主动头(3) 与地刷电机(2)之间的电机输出轴(7)上;第二弹性件(10)套设在从动 头(4)与从动刷盘(6)之间的转轴(8)上;同时所述转轴(8) —端穿过 一个旋转轴承套(11)并由卡圈(20)卡住定位,而旋转轴承套(11)固定 在轴承座(12)内;轴承座(12) —体成型于地刷底座(1)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浮动式刷盘结构的打蜡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刷盘(5)包括主动齿轮(16)和第一抛光盘(18),第一抛光盘(18) 通过旋转卡扣连接在主动齿轮(16)上;从动刷盘(6)包括从动齿轮(17) 和第二抛光盘(19),第二抛光盘(19)通过旋转卡扣连接在从动齿轮(17)上;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相互啮合传动;而前述第二弹性件(IO) 套在从动头(4)与从动齿轮(17)之间的转轴(8)上;并且第一弹性件(9) 和第二弹性件(10)均为弹簧;同时所述转轴(8)的上端铣有轴向的上台 阶面(81),所述上台阶面(81)与卡圈(12)之间套有上摩擦垫片(13); 转轴(8)的下端铣有轴向的下台阶面(82),所述下台阶面(82)与旋转轴 承套(11)的下端面之间套有下摩擦垫片(14)。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蜡机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头(3) 上固定有至少三个凸起(22)或者至少三个凹陷,而主动齿轮(16)上固定 有与主动头(3)上的凸起(22)对应的凹陷(23)或者与主动头(3)上的 凹陷对应的凸起;凸起(22)或者凹陷关于主动头(3)的中心呈中心对称 分布,而凹陷(23)或者凸起关于主动齿轮(16)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从动头(4)上也固定有至少三个凸起(22)或者至少三个凹陷,而从 动齿轮(17)上也固定有与从动头(4)上的凸起(22)对应的凹陷(23) 或者与从动头(4)上的凹陷对应的凸起;凸起(22)或者凹陷关于从动头(4)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而凹陷(23)或者凸起关于从动齿轮(17) 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同时所述每个凸起(22)的一侧成型有至少一支撑 筋(24);且所述从动头(4)上还设有若干个贯穿其中的散热孔(25)。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蜡机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地刷底座(1) 包括一可拆卸的底板(26),底板(26)与地刷底座(1)相互扣合固定并形 成空腔容纳主动刷盘(5)和从动刷盘(6);底板(26)上开有两个通孔(27), 第一抛光盘(18)和第二抛光盘(19)突出两个通孔(27),而主动齿轮(16) 和从动齿轮(17)位于地刷底座(1)和底板(26)之间;所述地刷底座(1) 与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的上表面相对的摩擦面上固定有环状或 者片状的金属件(28);底板(26)与主动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的 下表面相对的摩擦面上也固定有环状或者片状的金属件(28)。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蜡机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抛光 盘(18)的中间设有一开口 (29),并且第一抛光盘(18)上固定有一向开 口 (29)延伸的扣手(30);第二抛光盘(19)的中间也设有一开口 (29), 并且第二抛光盘(19)上也固定有一向开口 (29)延伸的扣手(30);所述 每个扣手(30)是横贯相应开口 (29)的横梁或者是向开口 (29)中心延伸的至少一根凸筋,且所述每个扣手(30)的底部固定有毛刷(40)。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蜡机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刷 底座(1)上还枢接安装有主风管(31)和若干个与主风管(31)连通的侧 风管(32);所述侧风管(32)位于地刷底座(1)和地刷上盖(21)之间, 地刷底座(1)的底部对应主动刷盘(5)和从动刷盘(6)的切向位置设有 两个吸尘口 (33),每个侧风管(32)的一端与对应的吸尘口 (33)固定连 接,并具有与吸尘口 (33)连通的进风口;而另一端与主风管(31)枢接连 接;且每个侧风管(32)与主风管(31)的枢接处套有密封圈(34)。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打蜡机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 侧风管(32)与主风管(31)的枢接处具有第一凹槽(321),该第一凹槽(321) 环绕设置在侧风管(32)上,以容纳密封圈(34);而每个侧风管(32)上 还包括位于第一凹槽(321)外侧的第二凹槽(322),同时地刷底座(1)上, 在与主风管(31)的枢接处对应设置一上凸筋(100),而地刷上盖(21)上 对应上凸筋(100)设置有下凸筋(210),上凸筋(100)和下凸筋(210) 结合成环状凸筋与第二凹槽(322)相互配合以固定侧风管(32);所述每个 侧风管(32)与吸尘口 (33)的连通端上成型有卡扣结合件(35),并与地 刷底座(1)上相应设有的卡扣结合件配合连接固定;并且所有侧风管(32) 上的进风口的面积之和大于或者等于主风管(31)的截面积。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蜡机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电机(2)上 具有定位部(200),所述定位部(200)上开有若干个穿孔(201),并藉由 连接地刷上盖(21)和地刷底座(1)的螺钉(36)穿过定位;同时定位部(200)包括有上、下两接触面,其中所述接触面之一与地刷上盖(21)或 地刷底座(1)之间均设有缓冲件(37)。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蜡机地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 (37)的结构由塑料或橡胶一体成型的上垫环(370)、下垫环(371)及连接它们的中间管(372)构成;所述上垫环(370)位于定位部(200)的上 接触面和地刷上盖(21)之间,而下垫环(372)位于定位部(200)的下接 触面和地刷底座(1)之间;中间管(371)穿过穿孔(201),而螺钉(36) 依次穿过地刷底座(1)上的螺丝孔、下垫环(372)、中间管(371)和上垫 环(370),最后与地刷上盖(21)的螺栓座相互蟪丝配合;并且上垫环(370)和下垫环(372)的直径均大于穿孔(201),而中间管(371)的直径小于穿 孔(201);上垫环(370)的直径小于下垫环(372)的直径,而上垫环(370) 弹性挤压穿过穿孔(20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蜡机地刷机构,包括地刷上盖、地刷底座、地刷电机、主动头、从动头、主动刷盘和从动刷盘;其主动头上具有同电机输出轴配合的上异形孔,上异形孔内包括若干垂直延伸的受动部和水平延伸的定位部;而电机输出轴上径向突出有若干传动筋,传动筋抵靠相应的受动部以传动,同时传动筋上成型有托住相应定位部的台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头上还固定有一可拆件,该可拆件上具有若干向上异形孔内延伸的阻挡部,阻挡部在地刷电机停转时抵靠在电机输出轴的传动筋上。本发明可以避免电机停转过程中主动头与电机输出轴相对运动而脱开,进一步确保了打蜡机工作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A47L11/16GK101234013SQ20081001864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4日
发明者倪祖根 申请人:苏州金莱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