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84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压力锅,特别是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巿场上常见的电压力锅所采用的固定锅盖密封圈零件基本上为带 耳不锈钢圈架,不锈钢圈耳与不锈钢圈焊接成不锈钢圈架,不锈钢圈耳又与 锅盖焊接固定。由于圈耳与圈身采用焊接,较难保证整个圈架的尺寸精度, 易造成密封圈与圈架局部配合间隙过大,产生漏气现象。
另外,目前巿场上常见的电压力锅所釆用的弹性零件基本上为整块碟形
弹板或3个U形弹板。整块碟形弹板将锅内压力均匀分布于整个板上,因 大大地增加了受压面积,从而大大增加了零件抗屈服变形的强度,但碟形弹 板不仅增加了零件材料成本,且零件复杂增加了零件的加工成本。相对而言, U形弹板因受压面积小从而使得零件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增大,这样弹板
屈服变形的机会增加,弹板一旦屈服变形,产品的有效压力将会降低,影响 产品工作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方便调节、密封性髙的 电压力锅的密封團连接机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包括锅盖、外锅和内 锅,锅盖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架,并通过固定架与密封圈连接,其结构特征是 固定架包括圈架和设置在圈架上的圈耳,圈耳呈三段式曲折结构,第一段与 圈架固定连接,第三段与锅盖内顶面或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段连接第一段、 第三段,通过调节圈耳第一段、第三段之间的空间距离,实现圈架的上下移 动。
所述圈耳均布设置有二个或以上,下端与圈架内侧固定连接,上端与锅 盖内顶面固定连接。密封圈截面呈S形,套设在固定架的圃架上。
所述外锅与内锅之间设置有弹板,内锅下方设置有压力保护装置,弹板 顶面两侧均设置有向下倾斜或弯曲的弹性变形面,顶端与内锅外底部或外锅 内底部相接。弹板弹性变形面的水平夹角a为2。 ~10° ,两侧还设置有倒 U形的支撑脚,与外锅内底部或内锅外底部固定连接,弹板均布设置有三个 或以上,顶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并通过支撑板与内锅相接,压力保护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下方,与外锅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板呈碟形,外围设置有翻边,与内锅相接,中部凹腔设置有发 热盘。发热盘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上设置有过温保护装置,与内锅底面中 心相接。发热盘底面下延伸出连接柱,并通过连接柱与支撑板连接,连接柱 上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压紧连接在发热盘与支撑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两侧对称地焊有可通过外力调节尺寸的圈耳,众而 弥补了传统圈架与密封圈配合不足的缺陷。由于釆用尺寸可调的锅盖固定 架、使得锅盖密封性能更加安全可靠,同时简化了锅盖固定架的加工工艺。 另外,弹板两侧各有一处向下倾斜或弯曲的弹性变形面,随锅内压力的增大, 弹板受力面积增大,从而增加了零件抗屈服变形的强度。其结构简单合理、 制作成本低、密封性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装配后锅盖部件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图5分别为弹板的立体和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l装配后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装配后另一角度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7,本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包括锅盖1、外锅13 和内锅5,锅盖内设置有固定架,并通过固定架与密封圈4连接,外锅与内 锅之间设置有弹板12,内锅下方设置有压力保护装置14。固定架包括圈架 3和设置在圈架上的圈耳2,圈耳均布设置有二个,圈耳呈三段式曲折结构, 第一段与圈架内侧固定连接,第三段与锅盖l内顶面固定连接,第二段连接 第一段、第三段。圈耳可呈倒放的U形、横折折等三段式形状。密封圈4 截面呈S形,套设在圈架3上,见图3。
弹板12均布设置有三个,顶面两侧均设置有向下倾斜的弹性变形面 12.2,弹性变形面的水平夹角cc为2° ~10° ,两侧还设有倒U形的支撑脚 12.1,见图5。弹板12顶端通过支撑板10与内锅5外底部相接,弹板通过 螺钉9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见图7 支撑脚12.1与外锅13内底面固定连 接,压力保护装置14设置在支撑板10下方,与外锅13固定连接,见图6。
支撑板10呈碟形,外围设置有翻边10.1与内锅5相接,中部凹腔设置 有发热盘6。发热盘6设置有中心孔6.1,中心孔上设置有过温保护装置7, 与内锅5底面中心相接。发热盘6底面下延伸出连接柱6.2,并通过连接柱、 带垫圈锁紧螺钉11与支撑板10连接,连接柱上套设有压缩弹簧8,压缩弹 簧压紧连接在发热盘6与支撑板10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包括锅盖(1)、外锅(13)和内锅(5),锅盖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架,并通过固定架与密封圈(4)连接,其特征是固定架包括圈架(3)和设置在圈架上的圈耳(2),圈耳呈三段式曲折结构,第一段与圈架固定连接,第三段与锅盖内顶面或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段连接第一段、第三段,通过调节圈耳第一段、第三段之间的空间距离,实现圈架的上下移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圏耳 均布设置有二个或以上,下端与圈架内侧固定连接,上端与锅盖内顶面固定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密封 團截面呈S形,套设在固定架的圈架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外锅 与内锅之间设置有弹板(12),内锅下方设置有压力保护装置(14),弹板顶 面两侧均设置有向下倾斜或弯曲的弹性变形面(12.2),顶端与内锅外底部或 外锅内底部相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弹板 弹性变形面的水平夹角a为2° ~10° ,两侧还设置有倒U形的支撑脚(12.1),与外锅内底部或内锅外底部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 弹板均布设置有三个或以上,顶端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并通过支撑板 与内锅相接,压力保护装置设置在支撑板下方,与外锅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 板呈碟形,外围设置有翻边(10.1)与内锅相接,中部凹腔设置有发热盘(6)。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发热 盘设置有中心孔(6.1),中心孔上设置有过温保护装置(7),与内锅底面中 心相接。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发热 盘底面下延伸出连接柱(6.2),并通过连接柱与支撑板连接,连接柱上套设 有压缩弹簧(8),压缩弹簧压紧连接在发热盘与支撑板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电压力锅的密封圈连接机构,包括锅盖、外锅和内锅,锅盖内固定设置有固定架,并通过固定架与密封圈连接,其固定架包括圈架和设置在圈架上的圈耳,圈耳呈三段式曲折结构,第一段与圈架固定连接,第三段与锅盖内顶面或内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段连接第一段、第三段,通过调节圈耳第一段、第三段之间的空间距离,实现圈架的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两侧对称地焊有可通过外力调节尺寸的圈耳,从而弥补了传统圈架与密封圈配合不足的缺陷。由于采用尺寸可调的锅盖固定架、使得锅盖密封性能更加安全可靠,同时简化了锅盖固定架的加工工艺。其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密封性高。
文档编号A47J27/08GK201274988SQ200820139298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4日
发明者符井然, 肖卫星 申请人: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