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68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携式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日常使用的坐便器一般是固定式结构,固定于卫生间内,不具有移动性,只 可限于固定地点使用,而且这种坐便器必须接上水管并将专用的接漏口对准坐体下部的 出口,因为它不仅占用较多的卫生间空间,而且配套设施复杂,综合费用较高。并且不 能在外出旅行或者外出露营时携带,也不能在不具备卫生设施的地方使用。
于是人们就开发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的便携式坐便器,例如专利号为CN 200610130506.5、 CN 200520049818.9、 CN20062000187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均公布了 这种便携式坐便器,其一般结构包括坐圈板、支撑架、贮便袋,坐圈板的下表面与支撑
架的上表面相配合活動连接,所述支撑架边缘设置有连接结构与ie便袋可拆装地固定连 接。但是上述结构的便携式坐便器中,贮便袋的打开和闭合需要手动控制,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通过翻盖板的开合 来控制贮便袋的打开和闭合的便携式坐便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便携式坐便器,包括有一箱 体,该箱体一侧向外延伸,延伸部为一坐便圈,坐便圈上设有翻盖板,翻盖板的一侧与 一箱体活动连接,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对坐便器整体进行支撑的支架,坐便圈的下部设置 有贮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转动轮,所述翻盖板上固定有一挑动杆, 挑动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箱体后通过第一绞线与所述转动轮相连,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导 槽,该导槽内设置有一能沿导槽滑动的滑动块,该滑动块连接所述贮便袋,并且该滑动 块通过第二绞线与所述转动轮相连以实现对所述贮便袋的张开和闭合。
作为改进,所述坐便圈下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并且第一弹性件和第 二弹性件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坐便圈下部前端,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则均 固定在滑动块上,而所述贮便袋袋口的一侧设置在第一弹性件上,所述lt便袋袋口的另 一侧设置在第二弹性件上。
非常有益的是,所述贮便袋的袋口向外弯折成挂勾状并伴有齿痕挂置在所述第一弹 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较好的,所述e便袋的袋口内侧设置有雌雄扣。
再改进,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一发电机和与发电机相连的蓄电池,该发电机的动力 机构也通过第二绞线与所述转动轮相连。
再改进,所述坐便圈下部前端设置有用于拉巻贮便袋口部的巻拉器和对所述n便袋 的口部进行封口的封口器。
再改进,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开关按钮,而在箱体内安装有与上述开关按钮相联接 的内置式语音提示和音乐装置。
较好的,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照明灯。
再改进,所述的箱体下部放置有能自动抽取折叠放置的补充贮便袋。
最后,翻盖板的下面、坐便圈的上面还安装有活动坐垫,该活动坐垫的一侧通过固
定转轴连接在所述箱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箱体内设置转动轮,并且在翻盖
板上固定挑动杆,通过开启和关闭翻盖板来带动挑动杆转动,进一步带动转动轮转动,
进而实现控制贮便袋的张开和闭合,操作简单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翻盖板闭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翻盖板打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箱体去掉上盖后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箱体去掉下盖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 5所示的便携式坐便器,包括由上盖la和下盖lb组成的箱体1,该箱体一 侧向外延伸,延伸部为一坐便圈2,坐便圈2上设有活动坐垫15,活动坐垫15上设有 翻盖板3,活动坐垫15和翻盖板3 —侧均通过相应的固定转轴与箱体1活动连接,箱体 1的下部设置有对坐便器整体进行支撑的支架4,坐便圈2的下部设置有贮便袋5,箱体 1内设置有一双联的转动轮11,翻盖板3上固定有一挑动杆6,挑动杆6的自由端61 穿过箱体1后通过第一绞线7与双联转动轮11的小轮111相连,箱体1内设置有一挡 块13,挡块13上设置有导槽131,该导槽131内设置有一能沿导槽滑动的滑动块8,而 坐便圈2下部设置有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件10,并且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件 10的一端均固定在坐便圈2下部前端,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件10的自由端则均固 定在滑动块8上,贮便袋5的袋口向外弯折成挂勾状伴有齿痕,并且贮便袋5袋口的一侧挂设在第一弹性件9上,贮便袋5袋口的另一侧挂设在第二弹性件10上,贮便袋5 的袋口内侧设置有雌雄扣,该滑动块8通过第二绞线12与双联转动轮11的大轮112相 连以实现对贮便袋5的张开和闭合。箱体1下部放置有能自动抽取折叠放置的补充贮便 袋14,补充贮便袋14与贮便袋5相连。
箱体l内还设置有一发电机和与发电机相连的蓄电池(图中未示出),该发电机的动 力机构也通过第二绞线12与联转动轮11的大轮112相连。
坐便圈2下部前端设置有用于拉巻贮便袋5 口部的巻拉器16和对贮便袋5的口部 进行封口的封口器17。
箱体上设置有开关按钮18,而在箱体内安装有与上述开关按钮相联接的内置式语音 提示和音乐装置(图中未示出)。
箱体上还设置有照明灯19。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在使用前先将贮便袋5和补充贮便袋14放置在箱体内, 外端部拉出,并沿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件IO放置到巻拉器及封口器的工作状态。
当翻盖板3上翻时,翻盖板3上的挑动杆6也随着翻盖板翻动,这样挑动杆6的自 由端61向下沿弧线运动,通过第一绞线7带动双联转动轮11正向转动,双联转动轮11 再带动第二绞线12正向转动,在第二绞线12的正向传动下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 件10的自由端设置的滑块8压縮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件10使其绷张开,将贮便袋
5打开;巻拉器16和封口器17空转不工作;发电机动力部件开始工作给蓄电池供电;
翻盖板3上翻到位后,照明灯和内置式语音提示和音乐装置根据选择开始工作。
当翻盖板3下翻时,翻盖板3上的挑动杆6也随着翻盖板翻动,这样挑动杆6的自 由端61向上沿弧线运动,通过第一绞线7带动双联转动轮11反向转动,双联转动轮11 再带动第二绞线12反向转动,在第二绞线12的反向传动下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 件10的自由端设置的滑块8拉拢第一弹性件9和第二弹性件10回归复位,并合拢贮便
袋5;巻拉器16和封口器17开始转动工作;发电机动力部件空转不工作;当翻盖板下
翻到位后,存放垃圾的贮便袋5刚好被巻拉器16拉出并由封口器17自动封口,与其连 接的另一只补充贮便袋14亦移动到位供下次使用。这时照明灯19或语音提示和音乐装 置根据设置停止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包括有一箱体,该箱体一侧向外延伸,延伸部为一坐便圈,坐便圈上设有翻盖板,翻盖板的一侧与一箱体活动连接,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对坐便器整体进行支撑的支架,坐便圈的下部设置有贮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转动轮,所述翻盖板上固定有一挑动杆,挑动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箱体后通过第一绞线与所述转动轮相连,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导槽,该导槽内设置有一能沿导槽滑动的滑动块,该滑动块连接所述贮便袋,并且该滑动块通过第二绞线与所述转动轮相连以实现对所述贮便袋的张开和闭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圈下部设置有第 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并且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均固定在所述坐便圈下部 前端,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则均固定在滑动块上,而所述贮便袋袋口的一 侧设置在第一弹性件上,所述贮便袋袋口的另一侧设置在第二弹性件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便袋的袋口向外弯 折成挂勾状并伴有齿痕挂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便袋的袋口内侧设 置有雌雄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一发 电机和与发电机相连的蓄电池,该发电机的动力机构也通过第二绞线与所述转动轮相 连。
6、 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坐便圈下部前端设置有用于拉巻贮便袋口部的巻拉器和对所述贮便袋的口部进行封口 的封口器。
7、 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箱体上设置有开关按钮,而在箱体内安装有与上述开关按钮相联接的内置式语音提示 和音乐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箱体上还设置有照明灯。
9、 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箱体下部放置有能自动抽取折叠放置的补充贮便袋。
10、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便携式坐便器,其特征在于翻 盖板的下面、坐便圈的上面还安装有活动坐垫,该活动坐垫的一侧通过固定转轴连接在 所述箱体上。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包括有一箱体,该箱体一侧向外延伸,延伸部为一坐便圈,坐便圈上设有翻盖板,翻盖板的一侧与一箱体活动连接,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对坐便器整体进行支撑的支架,坐便圈的下部设置有贮便袋,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设置有一转动轮,翻盖板上固定有一挑动杆,挑动杆的自由端穿过所述箱体后通过第一绞线与转动轮相连,箱体内设置有导槽,该导槽内设置有一能沿导槽滑动的滑动块,该滑动块连接贮便袋,并且该滑动块通过第二绞线与转动轮相连以实现对贮便袋的张开和闭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开启和关闭翻盖板来带动挑动杆转动,进而实现控制贮便袋的张开和闭合,操作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A47K11/04GK201341845SQ20092011330
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1日
发明者王惠文, 王法锦 申请人:王法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