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34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杯子,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判断水温的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种保温杯,它们能够使水长时间保温。但是,这些水杯一 般杯壁绝热很强,用手感觉不到水的真实温度,喝水时常常会发生因为不了解水温而烫到 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于幼儿尤其严重。已经有人对于这种情况发明了带有温度计的水杯,但 是水杯掉到地上很容易使温度计破碎,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判断水温的杯子,它能直观的让 人判断出水温的高低,防止因水温过热而产生烫伤。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杯子,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由内层杯体和外层杯体组成,内外两层杯体形成一 闭合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热敏电阻和小灯泡,所述热敏电阻和小灯泡通过导线与电池 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进一步的,为了更准确的判断水温,热敏电阻固定于内层杯体外侧壁下端,小灯泡 固定于外层杯体内侧壁上。更进一步的,为了能明显的看到灯泡的情况,外层杯体由透明硬质材料制成。此 夕卜,所述小灯泡可以为红色,以便观察。更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内还设有电池盒,所述电池位于电池盒内,电池用完后可以 换上新电池。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热敏电阻随水温的升高其阻值逐渐降低。在杯子中倒入热 水时,热敏电阻阻值变小,此时小灯泡亮,说明水热;当水温逐渐降低时,电阻值不断升高, 从而使小灯泡逐渐变暗,说明水温已经降低,可以喝了。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直观的判断出杯子中水温的高低,避免了因 水温过高而产生烫伤。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采用温度计,更加安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其中,1、外层杯体,2、内层杯体,3、腔体,4、热敏电阻,5、小灯泡,6、导线,7、电池,
8、电池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0015]如图1和图2所示的杯子,包括杯体,杯体由内层杯体2和外层杯体1组成,内层 杯体2与外层杯体1之间的夹层形成一闭合的腔体3,所述腔体3内设有热敏电阻4和小灯 泡5,热敏电阻4和小灯泡5通过导线6与电池7连接形成闭合回路。为了更准确的判断水 温,热敏电阻4固定于内层杯体2外侧壁下端,为了能明显的看到灯泡的情况,小灯泡5为 红色,杯体的外层杯体1采用透明硬质材料制成。此外,为了方便更换电池,腔体3内还设 有电池盒8,电池7位于电池盒8内。 上述说明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
权利要求一种杯子,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由内层杯体(2)和外层杯体(1)组成,内外两层杯体形成一闭合的腔体(3),其特征是所述腔体(3)内设有热敏电阻(4)和小灯泡(5),所述热敏电阻(4)和小灯泡(5)通过导线(6)与电池(7)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子,其特征是热敏电阻(4)固定于内层杯体(2)外侧壁 下端,小灯泡(5)固定于外层杯体(1)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杯子,其特征是外层杯体(1)由透明硬质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杯子,其特征是所述腔体(3)内还设有电池盒(8),所述电 池(7)位于电池盒(8)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子,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它包括杯体,所述杯体由内层杯体和外层杯体组成,内外两层杯体形成一闭合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热敏电阻和小灯泡,所述热敏电阻和小灯泡通过导线与电池连接形成闭合回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直观的判断出杯子中水温的高低,避免了因水温过高而产生烫伤。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采用温度计,更加安全。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1630855SQ2010201405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孙宝金 申请人:孙宝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