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匀的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96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匀的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关于烘烤炉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尤其特别一种兼具有让 烘烤炉内的食物受热均勻,进而有效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效果的烘烤炉达到火力及温度均 勻的单元。
背景技术
由于烤箱是现代人于烹煮食物时的好帮手之一,使得渐渐成为家庭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电气产品。所以通过烤箱的帮助可使现代家庭主妇不管在烘培面包、烤饼干、烤鸡、烤 肉等都变的方便许多。而现今的烤箱在设计上绝大部分在烤箱内的烘烤空间的上侧或下侧装设多电热 管,以通过该多电热管通电后产生的热源对烤箱内的大面积食物烘烤;然而,此种加热方式 却时常让大面积食物于烘烤过程中无法均勻受热。因为烤箱为密闭空间,一般皆以风扇为 动力,让热源循环产生对流,达到火力均勻的目的,若无风扇设计时,烤箱内的左、右两侧边 及外缘门边为其死角,故火力较弱,因而造成烘烤的大面积食物无法受热均勻,以导致影响 大面积食物的外观品质及美味程度及食用安全。而使用者欲获得烘烤均勻的大面积食物,则需不定时打开烤箱的门板将烘烤的大 面积食物翻转,才不会产生烘烤不均勻;但是每当打开烤箱的门板时,一方面会使烤箱内的 热度即会降低,须待关上烤箱的门板后,烤箱内的温度才会再次升高,而另一方面使用者的 手需不定时地翻动烤箱内的食物,使得只要稍微不谨慎即可能发生烧烫伤的危险且浪费能 源,因此,让整体烘烤程序变得复杂及耗费时间,且在使用上也带来相当的不便及安全上的 顾虑的问题。以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具有下列的缺点1.烤箱内无法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效果;2.耗费时间;3.便利性不佳;4.无法让烘烤的食物受热均勻。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 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者。
发明内容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透过多扩热元件结合 在至少一架体上构成一体的设计,得有效让烘烤炉内的烘烤温度及火力达到均勻效果的烘 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应 用于一烘烤炉,其包括至少一架体,其活动设在该烘烤炉界定的一容置空间内;及多扩热元件,其散布排列设在该架体上结合一体,且该扩热元件与该架体彼此界定一第一夹角及一第二夹角。实施时,该扩热元件具有多洞孔,所述多洞孔穿设在该扩热元件上,以与该容置空 间相连通。实施时,该多洞孔呈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实施时,该第一夹角形成在该扩热元件相对该架体的一侧面间,该第二夹角形成 在该扩热元件相对该架体的另一侧面间。实施时,该第一夹角的角度小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实施时,该第一夹角的角度等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实施时,该第一夹角的角度大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实施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更包含一板体, 所述板体固设在该容置空间内相对该架体,且该板体具有多第一开孔、多第二开孔及多第 三开孔穿设在该板体上,连通该容置空间。实施时,该板体具有一第一扩散区、一第二扩散区及一第三扩散区,该第一扩散区 位于该板体的中央位置,该第二扩散区沿该第一扩散区绕设形成,该第三扩散区位于该第 二扩散区两端间,且相对该第一扩散区。实施时,该第一开孔设在该第一扩散区上且彼此间隔一第一间距,该第二开孔设 在该第二扩散区上且彼此间隔一第二间距,该第三开孔设在该第三扩散区上且彼此间隔一
第三间距。实施时,该第一间距大于该第二间距及该第三间距。实施时,该第三间距大于该第二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应用 于一烘烤炉,其包括至少一架体设在该烘烤炉界定的一容置空间内;及多扩热元件散布 排列设在前述架体上结合一体,并该扩热元件与架体彼此界定一第一夹角及一第二夹角, 亦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架体与该多扩热元件结合成一体,并在烘烤炉内可上下移动调整的 设计,得有效达到让烘烤炉内的食物受热均勻,进而有效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扩热元件、架体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扩热元件、架体的一态样的后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扩热元件、架体的另一态样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态样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板体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态样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烘烤炉-1 ;第三开孔-193 ;容置空间-101 ;第一扩散区_195 ;架 体-16 ;第二扩散区-196 ;扩热元件-17 ;第三扩散区-197 ;洞孔-171 ;第一夹角-Al ;发 热管-18 ;第二夹角-A2 ;板体-19 ;第一间距-Tl ;第一开孔-191 ;第二间距-T2 ;第二开 孔-192 ;第三间距-T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 予以说明。请参阅图1、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应用在一烘烤炉1,该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 包括至少一架体16及多扩热元件17,该架体16为金属材质所构成,如铁、铜及铝,并前述架 体16活动设在烘烤炉1界定的一容置空间101内,以使该架体16可以根据烘烤炉1内的 食物体积大小,来调整在该容置空间101内上下移动的位置。多扩热元件17散布排列设在该架体16上结合成一体,亦即,该多扩热元件17呈 倾斜型态形成在该架体16上,辅以参酌图2示,并在具体实施时,使用者可以根据烘烤炉1 内装设的至少一发热管18的形状及摆设位置来调整改变架体16及扩热元件17的形状态 样,且在本较佳实施例,该多扩热元件17形成在架体16上以两种态样做说明复参阅图1所示,第一态样为所述架体16呈矩形,并搭配该多扩热元件17分散呈 大致凹字状或大致π字状的态样,以通过该架体16上的扩热元件17将接收到该发热管18 产生的热源,以热辐射方式扩散到整个密闭的前述容置空间101内,使得有助于令该容置 空间101内部分温度低的区域(如各侧边温度低的区域)接收到热辐射后,加温到与温度 高的区域的温度一样。参阅图3所示,第二态样为该架体16呈扇形状,并搭配该多扩热元件17分散呈扇 形状的态样,且前述第二态样大致与第一态样的功效及效果相同,在此不另外赘述。但于本 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时,该架体16搭配该多扩热元件17的态样,并不局限于前述两种态 样,亦可为圆弧形状、半圆形状及不规则形状的态样。续参阅图2、图4示,该扩热元件17与架体16彼此界定一第一夹角Al及一第二夹 角Α2,该第一夹角Al形成在该扩热元件17相对前述架体16的一侧面间,亦即该扩热元件 17的一侧面与该架体16之间界定的第一夹角Al,前述第二夹角Α2则形成在该扩热元件17 相对该架体16的另一侧面间,亦即前述扩热元件17的另一侧面与架体16之间界定的第二 夹角Α2。另者,所述扩热元件17在架体16上摆设的角度可以依造使用者需求事先设定不同 的烘烤温度,具体实施调整该第一夹角Al的角度,进而该第二夹角Α2的角度受到调整,亦即, 该第一夹角Al的角度可以小于或等于或大于该第二夹角Α2,以产生不同的烘烤温度。再者,所述扩热元件17具有多洞孔171,该多洞孔171穿设在该扩热元件17上,以 与该容置空间101相连通,且该多洞孔171贯穿在前述扩热元件17上呈规则排列或不规则 排列;并所述洞孔171用以将该扩热元件17其上部分的热源均勻扩散在该烘烤炉1内的容 置空间101的各处,以使烘烤炉1内的烘烤温度及火力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效果。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前述架体16上的扩热元件17将热源均勻扩散在该烘烤 炉1的容置空间101内,以使该容置空间101内烘烤的食物能均勻受热,以有效节省烘烤时 间且更便利,进而又可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均勻受热外, 且因需不定时间翻转烤箱内的食物,以导致耗费时间及使用上不便利的问题。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大致与前述第一较 佳实施例的结构与连结关系及功效相同,在此不另外赘述,其不同处在于该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更包含一板体19,该板体19是金属材质所构成,如铁、铜及铝,且其 固设在该容置空间101内相对该架体16,而在本较佳实施例,该至少一发热管18分别选择 设在该容置空间101的顶部及底部,以及该板体19位于该容置空间101底部的发热管18 上方,该架体16则位于该容置空间101顶部的发热管18下方做说明。前述板体19更具有多第一开孔191及多第二开孔192及多第三开孔193,该第 一、二、三开孔191、192、193穿设在该板体19上连通容置空间101,且前述第一、二、三开孔 191、192、193用以将该板体19上接收的热源(此热源即为容置空间底部的发热管产生的热 源)均勻扩散在容置空间101底部各处,以使烘烤炉1内的烘烤温度及火力达到火力及温 度均勻的效果。另者,参阅图5所示,辅以图6所示,该板体19具有一第一扩散区195、一第二扩散 区196及一第三扩散区197,该第一扩散区195位于该板体19的中央位置处,且该第一开孔 191设在该第一扩散区195上且彼此间隔一第一间距Tl ;所述第二扩散区196沿该第一扩散区195绕设形成,并前述第二开孔192设在该 第二扩散区196上且彼此间隔一第二间距T2,该第三扩散区197则位于该第二扩散区196 两端间,且相对该第一扩散区195,并前述第三开孔193设在该第三扩散区197上且彼此间
隔一第三间距T3。再者,前述第一、二、三间距Tl、T2、T3可以依照使用者需求事先设定不同的烘烤 温度及火力,具体实施是调整该多第一开孔191彼此间的间隔距离,接着调整该多第二开 孔192彼此间的间隔距离,最后调整该多第三开孔193彼此间的间隔距离,亦即,前述第一 间距Tl大于第二间距T2及第三间距T3,第三间距T3大于第二间距T2,以产生不同的烘烤 温度及火力。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前述架体16上的扩热元件17及其该多洞孔171,以及该板 体19及其上的第一、二、三开孔191、192、193分别将容置空间101内顶部及底部的发热管 18产生的热源,均勻扩散在烘烤炉1内的容置空间101各处,使容置空间101内顶部及底部 部分温度低的区域(如各侧边温度低的区域)接收到热辐射后,加温到与温度高的区域的 温度一样,以有效让容置空间101内烘烤的食物能均勻受热,进而有效达到节省烘烤时间 及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效果。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较于先前技术具有下列各项优点1.具有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效果;2.便利性佳;3.能使烘烤的食物能受热均勻。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惟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实用新型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应涵盖在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一种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匀的单元,应用于一烘烤炉,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架体,其活动设在该烘烤炉界定的一容置空间内;及多扩热元件,其散布排列设在该架体上结合一体,且该扩热元件与该架体彼此界定一第一夹角及一第二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扩热元 件具有多洞孔,所述多洞孔穿设在该扩热元件上,以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多洞孔 呈规则排列或不规则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 角形成在该扩热元件相对该架体的一侧面间,该第二夹角形成在该扩热元件相对该架体的 另一侧面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 角的角度小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 角的角度等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夹 角的角度大于该第二夹角的角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 板体,所述板体固设在该容置空间内相对该架体,且该板体具有多第一开孔、多第二开孔及 多第三开孔穿设在该板体上,连通该容置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具 有一第一扩散区、一第二扩散区及一第三扩散区,该第一扩散区位于该板体的中央位置,该 第二扩散区沿该第一扩散区绕设形成,该第三扩散区位于该第二扩散区两端间,且相对该 第一扩散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 孔设在该第一扩散区上且彼此间隔一第一间距,该第二开孔设在该第二扩散区上且彼此间 隔一第二间距,该第三开孔设在该第三扩散区上且彼此间隔一第三间距。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间距大于该第二间距及该第三间距。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勻的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第三 间距大于该第二间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烤炉内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匀的单元,应用于一烘烤炉,其包括至少一架体及多扩热元件,该架体活动设在烘烤炉界定的一容置空间内,该多扩热元件则散布排列设在该架体上结合一体,且扩热元件与架体彼此界定一第一夹角及一第二夹角,所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架体与该多扩热元件结合成一体,并在烘烤炉内可上下移动调整的设计,使有效将部分热源以热辐射方式导引到烘烤炉内火力较弱的地方,让烘烤炉内的食物能受热均匀,以有效达到火力及温度均匀效果。
文档编号A47J37/06GK201710176SQ20102017630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9日
发明者秦川富 申请人:秦川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