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品快速泡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62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饮品快速泡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泡制饮品的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饮品快速泡制机。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人会使用饮品泡制机来冲调或者泡制各种饮料,这些饮料包括咖啡、果 汁、茶等等,但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饮品泡制机大多功能单一,想要喝到不同的饮品就需要使 用不同的饮品泡制机,例如用于泡制咖啡的滴漏式的咖啡机、用于泡茶的泡茶器、快速电 热水壶以及饮水机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咖啡、茶叶、饮料等的制作等 候时间要求更短,且简易快捷的制作过程也更符合目前人们快速的生活习惯。同时,基于健 康的考虑,饮用水被反复加热后水中缺氧对人体不利,因此加热后的水质是否良好是判断 泡制机好坏的关键,且避免重复加热的同时也能节省电源。基于上述考虑,目前的各种饮品 泡制机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滴漏式咖啡机目前的技术受限于加热慢,不能设定需要的容量,需要靠人工控制 持续性出液,出液过程不连贯有间歇,且滴漏式咖啡壶制作出的咖啡口感效果不如压力式 咖啡机的咖啡香浓,浸泡效果差。快速电热水壶虽然能快速加热,但还是不能根据饮用需求调节烧水容量,造成水 和电的浪费;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可改变出水容量的快速水壶,但其实际是通过控制开水回 流水箱的量来达到控制开水出水量,不断有开水回流到水箱,后续出来的开水是经过了 2 次以上的反复加热,这种反复加热的开水不但不利于人体健康,而且严重浪费电能。泡茶器和热饮机虽然可以完全浸泡和调节浸泡时间,但依然受限于加热慢,并且 不能调节容量;其制造成本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品快速泡制机,本实用新型能够设定热水量, 且快速出热水,同时,避免了热水的二次加热和浪费电的弊端,保证热水水质优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饮品快速泡制机,包括设 于泡制机外壳内的水箱、发热装置以及将烧好的热水导出泡制机的导水管,所述发热装置 包括发热煲腔体和所述发热煲腔体底部的发热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量控制装置,所 述容量控制装置包括水位调节板,所述水位调节板可上下水平活动式的置于所述发热煲腔 体内,且将所述发热煲腔体隔断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设有连通管, 所述水箱与所述上腔体相通,所述发热盘设于所述下腔体的底部并对所述下腔体内的水加 热,所述下腔体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管相连。从而,水箱中的水先流入上腔 体中,再通过所述连通管流入下腔体中由发热装置进行加热,而上腔体中的水不会被加热, 进而,通过调节水位调节板的位置即可调节下腔体的内容积,即可达到调节所需求的热水 量的目的。[0009]所述水箱设于所述上煲体的上方,所述水箱底部设有流水阀门口,所述上煲体顶 壁上设有进水孔,所述流水阀门口和进水口相连通,从而所述水箱中的水通过流水阀门口 和进水口流入所述上煲体中。所述上煲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上孔,所述下煲体的侧壁上设有下孔,所述连通管的 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孔和下孔。所述容量控制装置还包括传递杆、水位调节旋钮以及所述泡制机外壳内的固定 架,所述水位调节旋钮外露于所述泡制机外壳外且底部设有内齿轮,所述传递杆的顶端设 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所述传递杆的杆身上还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 内螺纹的孔洞,所述传递杆的杆身穿入所述孔洞中且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所述上腔体顶 壁上设有开口,所述传递杆下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入所述上煲体内,并于所述上腔体内的水 位调节板连接,从而,扭转调节所述水位调节旋钮即可上下调节所述水位调节板,从而达到 调节下腔体的内容积的目的。所述水位调节板的周边设有防漏的密封圈,且与发热煲体内壁紧密相接。所述饮品快速泡制机还包括水压平衡装置,所述水压平衡装置包括弹簧三、压杆, 以及设于所述连通管内的阀门块一、弹簧一、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弹簧三的一端设于所述 水位调节旋钮的底部,另一端由所述传递杆顶端支撑;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横向固定于所述连通管内,所述上挡板中央开设通孔二,所 述阀门块一设于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并由所述弹簧一支撑并封堵所述上挡板上的通 孔二,所述上挡板与所述阀门块一共同隔断所述连通管路;所述压杆的顶端置于所述水位调节旋钮底部,所述压杆下端通过连通管上部开设 的通孔一伸入所述连通管内并通过通孔二抵住阀门块一,当调节水位调节板的位置移动 时,将所述水位调节旋钮会向下按压并旋转,所述压杆跟随水位调节旋钮下移并抵开阀门 块一,使发热煲上腔体与下腔体之间形成一个连通水道,即发热煲上腔体和下腔体内的水 可以相互流通,平衡水压;当松开所述水位调节旋钮时,弹簧三将水位调节旋钮弹起上移复 位,压杆则由弹簧一弹起上移复位,阀门块一再次封堵通孔二从而隔断连通水道。为了防止下腔体出现无水干烧的状况,所述水位调节板上开设一个单向进水口, 所述单向进水口的下方设有一个单向进水阀,所述单向进水阀包括一流水阀腔以及腔内的 单向进水阀,所述单向进水阀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从而当所述下腔体无水或者是少水时, 发热煲上腔的水能通过单向进水口自动流入到下腔体中,当发热煲下腔的水满后单向进水 阀能自动浮起,并堵住该单向进水口,不再进水。所述饮品快速泡制机内还设有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导水管和设于导水管 路上的压力阀,所述压力阀包括压力阀腔,所述压力阀腔上开设压力阀入水口、压力阀出水 口和密封块安装口,所述压力阀腔内设有阀门块二、弹簧二和密封块;所述压力阀通过压力 阀入水口、压力阀出水口连通所述导水管,所述阀门块二的一端朝向压力阀入水口并封堵 所述压力阀入水口,另一端设有弹簧二,弹簧二后端与密封块支撑,密封块安装于密封块安 装口处并与压力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圈。从而,当下腔体内的水调节好适合的水量后,下腔体 处于封闭状态,水被加热盘加热后产生压力冲开阀门块二并沿着导水管流出。所述饮品快速泡制机内还包括浸泡装置,所述浸泡装置包括的浸泡腔、水汽分离 腔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用于阻隔水流的隔板。所述水汽分离腔的顶部设有进汽通道、底部设有通往泡制机外部的出汽孔;所述浸泡腔内设有过滤网,所述浸泡腔底部设有出液孔。所述饮品快速泡制机内还包括控温装置,所述控温装置包括与所述发热装置电连 接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于所述水汽分离腔的上方。热水经由导水管到达浸泡腔后,再从 出液孔流出;热水所产生的蒸汽则向上到达隔板处并通过进汽通道进入控温装置与所述温 控器相接触,当温控器感应到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则通知发热装置关断电源,停止加热, 最后,多余的蒸汽通过水汽分离腔下部的出汽孔排出该泡制机。所述浸泡腔为漏斗形,所述浸泡腔内的过滤网与所述浸泡腔壁之间设有空隙,所 述过滤网内盛装固体的饮品泡制剂。从而烧好的热水从所述导水管的出口处流入所述浸泡 腔中并与所述过滤网中的饮品泡制剂浸泡后,再从所述出液孔流出。本实用新型的饮品快速泡制机,具有如下优点1、本饮品泡制机能够通过调节发热煲腔体内的水位调节板的位置,从而达到设定 热水量的目的,使用者需要多少水就让多少量的水被加热,从而避免了热水的二次加热和 浪费电的弊端,保证热水水质优良,且由于每次都是加热所需要的量的水,因此加热速度较 快。2、本饮品泡制机的浸泡装置内设有过滤网,可放入不同种类的泡制剂,从而达到 不同种饮品的泡制目的,同时,该浸泡装置的出液孔处设有阀门,可以控制热水在浸泡腔内 停留的时间,从而可以自由控制不同饮品的浸泡时间,满足各种饮品所需要的泡制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饮品快速泡制机的正剖图;图2是图1所示泡制机内的容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泡制机内的水压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泡制机内的压力阀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饮品快速泡制机的整体结构示意。该饮品快速泡 制机包括外壳9以及其内设置的容量控制装置、水压平衡装置、供水装置、发热装置、出水 装置、浸泡装置和控温装置。其中,如图2所示,该容量控制装置包括发热煲腔体、水位调节旋钮2. 1、固定架 2. 4、传递杆2. 5、水位调节板2. 6和密封圈2. 7 ;固定架2. 4固定地设于外壳9内,水位调节 板2. 6横向地设于发热煲腔体内,且将发热煲腔体隔断为上腔体1. 9和下腔体1. 8,水位调 节板2. 6的周边与发热煲体内壁紧密相接且设有防漏的密封圈2. 7。上腔体1. 9和下腔体1. 8之间还设有连通管1. 13,上煲体1. 9的侧壁上开设有上 孔1. 18,下煲体1. 8的侧壁上设有下孔1. 12,连通管1. 13的两端分别连接上孔1. 18和下 孔1. 12。从而上煲体1. 9和下煲体1. 8内的水通过连通管1. 13相互流动。上腔体1. 9顶壁上还设有开口,传递杆2. 5的下端穿过该开口并与发热煲腔体内 的水位调节板2. 6活动连接,开口处设有防止漏水的铜套1. 11,铜套1. 11套于传递杆2. 5 上。从而,传递杆上下移动时,可带动该水位调节板上下移动。传递杆2. 5的上端以及杆身部分露出于上腔体1. 9外,且杆身上设有外螺纹,固定架2. 4上开设有内螺纹的孔洞,传递杆2. 5的杆身套于该孔洞中,且内、外螺纹相互配合。水位调节旋钮2. 1的顶部伸出外壳9外,底部设有内齿轮2. 2且与传递杆2. 5的顶 端设置的齿轮2. 3相互啮合。因此,当转动水位调节旋钮2. 1时,内齿轮2. 2带动齿轮2. 3 转动,从而带动传递杆2. 5转动,由于传递杆2. 5的杆身嵌于固定架内上的内螺纹孔洞中, 因此传递杆2. 5转动时会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最终带动下方的水位调节板向上或者向下移 动。如图3所示,水压平衡装置包括弹簧三2. 11、压杆2. 10,以及设于连通管1. 13内 的阀门块一 1. 16、弹簧一 1. 15、上挡板1. 17和下挡板1. 14 ;弹簧三2. 11的一端设于水位 调节旋钮2. 1的底部,另一端由传递杆2. 4的顶端支撑;上挡板1. 17和下挡板1. 14横向固 定于连通管1. 13内,且上挡板1. 17中央开设通孔二,阀门块一 1. 16设于上挡板1. 17和下 挡板1. 14之间,并由弹簧一 1. 15支撑并封堵上挡板1. 17上的通孔二,下挡板1. 14支撑弹 簧一 1. 15,上挡板1. 17与阀门块一 1. 16共同隔断该连通管路1. 13 ;从而当水压平衡时,上 腔体1. 9与下腔体1. 8内的水是相互隔绝的。压杆2. 10的顶端置于水位调节旋钮2. 1的底部,压杆2. 10的底端通过连通管 1. 13上部开设的通孔一 1. 19伸入连通管1. 13内并通过通孔二抵住阀门块一 1. 16。因此, 当调节水位调节板的位置需要移动时,同时将水位调节旋钮会向下按压并旋转,压杆2. 10 跟随水位调节旋钮2. 1下移并抵开阀门块一 1. 17,使发热煲上腔体与下腔体之间形成一个 连通水道,即发热煲上腔体和下腔体内的水可以相互流通,平衡水压;当松开所述水位调节 旋钮2. 1时,弹簧三2. 11将水位调节旋钮弹起上移复位,压杆2. 10则由弹簧一 1. 15弹起 上移复位,阀门块一 1. 16再次封堵通孔二从而隔断连通水道。供水装置包括水箱3. 3和水位开关3. 2,水位开关3. 2用于关闭水箱底部的流水阀 门3. 1。水箱3. 3设于上煲体1. 9的上方,上煲体顶壁上设有进水孔1. 10,流水阀门3. 1和 进水口 1. 10相连通,从而水箱3. 3中的水通过流水阀门口 3. 1和进水口 1. 10流入上煲体 1. 9中。当水位开关检测到水箱中无水或者水位过低时,则关闭该流水阀门3. 1。发热装置包括设于下腔体1. 8底部的发热盘1. 5及其供电机构。发热盘1. 5对下 腔体1.8内的水加热。出水装置包括将烧好的热水导出泡制机的导水管7. 2以及设于导水管7. 2路上的 压力阀7. 3,导水管7. 2的一端与下腔体底部开设的出水口相连。压力阀7. 3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压力阀腔7. 7,压力阀腔7. 7上开设压力 阀入水口 7. 4、压力阀出水口 7. 6和密封块安装口 7. 9,压力阀腔内设有阀门块二 7. 5、弹簧 二 7. 11和密封块7. 8 ;压力阀7. 3通过压力阀入水口 7. 4、压力阀出水口 7. 6连通该导水管, 阀门块二 7. 5的一端朝向压力阀入水口 7. 4并封堵该压力阀入水口,另一端由弹簧二 7. 11 支撑,弹簧二 7. 11则由安装于密封块安装口 7. 9内的密封块7. 8支撑,密封块7. 8与密封 块安装口 7. 9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且两者之间设有密封圈7. 10防止漏水。从而,当下腔体 内的水调节好适合的水量后,下腔体处于封闭状态,水被加热盘加热后产生压力冲开阀门 块二 7. 5,使导水管7. 2形成通路,并沿着导水管流出。导水管的另一端通往浸泡装置,该浸泡装置包括漏斗形的浸泡腔6. 5、水汽分离腔 6. 1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用于阻隔水流的隔板6. 3。水汽分离腔6. 1的顶部设有进汽通道 6. 2、底部设有通往泡制机外部的出汽孔6. 4 ;浸泡腔6. 5内设有过滤网6. 6,浸泡腔6. 5底部设有出液孔6. 7。浸泡腔6. 5内的过滤网6. 6与浸泡壁之间设有空隙,过滤网6. 6内盛装 固体的饮品泡制剂。烧好的热水从导水管 . 2的出口处流入浸泡腔6. 5中并与过滤网6. 6 中的饮品泡制剂浸泡后,再从出液孔6. 7流出,最后使用出液孔下方的盛水杯8来盛装。控温装置设于水汽分离腔6. 1的上方,控温装置包括与发热装置电连接的温控器 5. 2,温控器设于水汽分离腔的进汽通道6. 2上方。热水经由导水管到达浸泡腔后,再从出 液孔流出;热水所产生的蒸汽则向上到达隔板处并通过进汽通道进入控温装置与所述温控 器相接触,当温控器感应到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则通知发热装置关断电源,停止加热,最 后,多余的蒸汽通过水汽分离腔下部的出汽孔排出该泡制机。本泡制机的整个工作过程为通过容量控制机构的水位调节旋钮调节定量的水进 入下腔体中,经过下腔体的加热盘加热后的水通过导水管再进入浸泡装置中浸泡,浸泡时 间达到要求时,打开出液孔的出液阀,最后将浸泡好的液体流入盛水杯内,完成整个泡制的 过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按照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对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 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饮品快速泡制机,包括设于泡制机外壳内的水箱、发热装置以及将烧好的热水 导出泡制机的导水管,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发热煲腔体和所述发热煲腔体底部的发热盘,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容量控制装置,所述容量控制装置包括水位调节板,所述水位调节板可上 下水平活动式的置于所述发热煲腔体内,且将所述发热煲腔体隔断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 述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水箱与所述上腔体相通,所述发热盘设于所述下 腔体的底部并对所述下腔体内的水加热,所述下腔体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 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品快速泡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设于所述上煲体的 上方,所述水箱底部设有流水阀门口,所述上煲体顶壁上设有进水孔,所述流水阀门口和进 水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品快速泡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煲体的侧壁上开设有 上孔,所述下煲体的侧壁上设有下孔,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孔和下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品快速泡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量控制装置还包括传 递杆、水位调节旋钮以及所述泡制机外壳内的固定架,所述水位调节旋钮外露于所述泡制 机外壳外且底部设有内齿轮,所述传递杆的顶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内齿轮啮合,所述传 递杆的杆身上还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内螺纹的孔洞,所述传递杆的杆身穿入 所述孔洞中且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所述上腔体顶壁上设有开口,所述传递杆下端通过所 述开口伸入所述上煲体内,并于所述上腔体内的水位调节板连接,从而,扭转调节所述水位 调节旋钮进而上下调节所述水位调节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饮品快速泡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调节板的周边设有 防漏的密封圈,且与发热煲体内壁紧密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饮品快速泡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快速泡制机还 包括水压平衡装置,所述水压平衡装置包括弹簧三、压杆,以及设于所述连通管内的阀门块 一、弹簧一、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弹簧三的一端设于所述水位调节旋钮的底部,另一端由 所述传递杆顶端支撑;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横向固定于所述连通管内,所述上挡板中央开设通孔二,所述阀 门块一设于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并由所述弹簧一支撑并封堵所述上挡板上的通孔 二,所述上挡板与所述阀门块一共同隔断所述连通管路;所述压杆的顶端置于所述水位调节旋钮底部,所述压杆下端通过连通管上部开设的通 孔一伸入所述连通管内并通过通孔二抵住阀门块一,当调节水位调节板的位置移动时,将 所述水位调节旋钮会向下按压并旋转,所述压杆跟随水位调节旋钮下移并抵开阀门块一, 使发热煲上腔体与下腔体之间形成一个连通水道,即发热煲上腔体和下腔体内的水可以相 互流通,平衡水压;当松开所述水位调节旋钮时,弹簧三将水位调节旋钮弹起上移复位,压 杆则由弹簧一弹起上移复位,阀门块一再次封堵通孔二从而隔断连通水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品快速泡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调节板上开设一个 单向进水口,所述单向进水口的下方设有一个单向进水阀,所述单向进水阀包括一流水阀 腔以及腔内的单向进水阀,所述单向进水阀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从而当所述下腔体无水 或者是少水时,发热煲上腔的水能通过单向进水口自动流入到下腔体中,当发热煲下腔的 水满后单向进水阀能自动浮起,并堵住该单向进水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品快速泡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快速泡制机内还设 有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导水管和设于导水管路上的压力阀,所述压力阀包括压力 阀腔,所述压力阀腔上开设压力阀入水口、压力阀出水口和密封块安装口,所述压力阀腔内 设有阀门块二、弹簧二和密封块;所述压力阀通过压力阀入水口、压力阀出水口连通所述导 水管,所述阀门块二的一端朝向压力阀入水口并封堵所述压力阀入水口,另一端设有弹簧 二,弹簧二后端与密封块支撑,密封块安装于密封块安装口处并与压力阀体之间设有密封 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品快速泡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快速泡制机内还包 括浸泡装置,所述浸泡装置包括的浸泡腔、水汽分离腔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用于阻隔水流 的隔板。所述水汽分离腔的顶部设有进汽通道、底部设有通往泡制机外部的出汽孔;所述浸 泡腔内设有过滤网,所述浸泡腔底部设有出液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饮品快速泡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饮品快速泡制机内还包 括控温装置,所述控温装置包括与所述发热装置电连接的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于所述水 汽分离腔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饮品快速泡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腔为漏斗形,所述 浸泡腔内的过滤网与所述浸泡腔壁之间设有空隙,所述过滤网内盛装固体的饮品泡制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品快速泡制机,包括设于泡制机外壳内的水箱、发热装置以及将烧好的热水导出泡制机的导水管,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发热煲腔体和所述发热煲腔体底部的发热盘,还包括容量控制装置,所述容量控制装置包括水位调节板,所述水位调节板可上下水平活动式的置于所述发热煲腔体内,且将所述发热煲腔体隔断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水箱与所述上腔体相通,所述发热盘设于所述下腔体的底部并对所述下腔体内的水加热,所述下腔体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导水管相连。该泡制机能够设定需要加热的水量,达到随时快速地烧制出热水的目的,避免了热水的二次加热和浪费电的弊端,保证热水水质优良。
文档编号A47J31/44GK201840328SQ20102056915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杨碧连 申请人:杨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