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29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水壶,尤其涉及用于将内容器内的水等液体倒出至外部的倒出口的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电水壶的倒出口是通过使树脂制的壶身的上端部的一部分向外方突出而形成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172172号公报)。即,形成倒出口的壁是通过树脂与壶身一体成型的。因此,如图22所示,倒出口 101沿着壶身的外观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并且形成倒出口 101的壁102的厚度均勻地形成。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2172号公报但是,在倒出口 101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的情况下,很难将内容器内的液体倒出至期望的位置。即,在从倒出口 101倒出内容器内的液体时,需要握住安装在壶身上的把手而使壶身本身倾斜,因此,由于使用者的手抖等,如图23和图M所示,使得液体Wl的液面起伏,液体Wl的流出方向容易发生变化。作为改善以上问题的方法,如图25所示,公知有在形成倒出口 101的壁102的内表面上设置了两个肋103、103的技术。但是,即使设置了肋103,也没有改变倒出口 101为大致圆弧状的状况,因此,很难充分地抑制液体Wl的流出方向发生变化。此外,在设置了肋 103的情况下,还存在很难修理的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更准确地将内容器内的液体倒出至期望位置的电水壶。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如下方式构成。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电水壶,该电水壶具有树脂制的筒状的壶身; 底体,其被安装成封闭所述壶身的下部开口 ;内容器,其收容在所述壶身内,用于倒入液体; 以及盖体,其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被安装成封闭所述壶身的上部开口,其中,所述壶身具有用于将所述内容器内的所述液体倒出至外部的倒出口,形成所述倒出口的末端侧部分的壁的厚度向着所述倒出口的末端而逐渐变小。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提供第1方式所记载的电水壶,其中,所述倒出口形成为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形状,所述壁的外缘形成为大致圆弧状。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式,提供第1方式所记载的电水壶,其中,所述倒出口形成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等边朝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的形状,所述壁的外缘形成为大致圆弧状。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式,提供第1 3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中,所述电水壶具有罩部件,该罩部件以覆盖形成所述倒出口的壁的下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壶身上。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提供第4方式所记载的电水壶,其中,所述壶身具有导轨部,该导轨部用于通过滑动来安装所述罩部件。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式,提供第1 5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中,在形成所述倒出口的壁的末端侧设有凸缘部。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式,提供第6方式所记载的电水壶,其中,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倒出口平行的表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凸缘部的水平方向的突出宽度的一半宽度。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式,提供第1 7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中,在形成所述倒出口的壁的末端侧设有堰,该堰用于调整从所述倒出口倒出的所述液体的量。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式,提供第8方式所记载的电水壶,其中,所述堰是通过使形成所述倒出口的壁的内表面的末端侧部分弯曲而形成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水壶,其构成为,形成倒出口的末端侧部分的壁的厚度向着倒出口的末端而逐渐变小,因此与均勻地形成该壁的厚度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使内容器内的液体在倒出口的末端侧集中。因此,能够更准确地将内容器内的液体倒出至期望位置。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水壶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水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水壶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水壶所具备的盖体的底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图3的Al-Al线截面图。图6是示出图1的电水壶的倒水口附近的结构的俯视图。图7是示出从图1的电水壶的倒出口倒出的液体的流出方向的示意性说明图。图8是示出从图1的电水壶的倒出口倒出的液体的流出方向的示意性说明图。图9是示出罩部件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示出罩部件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示出图6的倒出口附近的结构的第1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2是示出图6的倒出口附近的结构的第2变形例的俯视图。图13是示出从图12的倒出口倒出的液体的流出方向的示意性说明图。图14是示出从图12的倒出口倒出的液体的流出方向的示意性说明图。图15是示出与图9不同的罩部件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示出将图15所示的罩部件暂时固定在壶身上的状态的说明图。图17是图16的局部放大图。图18A是示意性示出从本发明第1变形例的电水壶中倒出液体的状态的截面图, 该电水壶在形成倒出口的壁的末端侧设有凸缘部。图18B是示意性示出在图18A所示的电水壶中刚刚停止液体倒出后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8C是示意性示出使图18B所示的电水壶处于垂直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9A是示意性示出从本发明第2变形例的电水壶中倒出液体的状况的截面图, 该电水壶与图18A所示的电水壶相比,增大了凸缘部在水平方向上的突出宽度。图19B是示意性示出在图19A所示的电水壶中刚刚停止液体倒出后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9C是示意性示出使图19B所示的电水壶处于垂直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0A是示意性示出从本发明第3变形例的电水壶中倒出液体的状态的截面图, 该电水壶在图19A所示的电水壶的形成倒出口的壁的末端侧设有堰。图20B是示意性示出使图20A所示的电水壶处于垂直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1是示出图20A所示的电水壶的倒出口附近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2是示出现有的电水壶的倒出口附近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3是示出从现有的电水壶的倒出口倒出的液体的流出方向的示意性说明图。图M是示出从现有的电水壶的倒出口倒出的液体的流出方向的示意性说明图。图25是示出现有的电水壶的倒出口附近的结构的变形例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供电台;2、壶主体;3、壶身;3A、导轨部;4、底体;5、盖体;5a、筒状部;5b、引导孔;6、内容器;7、倒出口 ;7a、末端;8、把手;10、操作按钮;11、供电体主体;12、电连接端子部;21a,21b、操作片;22、卷簧;23、周壁;23a、贯穿孔;24、卡合片;25、卡定凹部;26、蒸汽排出口 ;27、蒸汽通道;28、倒出路径;29、阀体、阀主体J9b、轴体;30、开闭杆;31、卷簧;40、壁(形成倒出口的壁);40a、外缘;40b,40c、内缘;43,44、罩部件;45、凸缘部;46、 堰。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水壶的立体图,图2是其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水壶具有供电台1、以及载置在该供电台1上的壶主体2。如图2所示,供电台1具有大致圆盘状的供电台主体11 ;大致圆柱状的电连接端子部12,其从供电台主体11的上表面中央部向上方突出;以及电源线13,其以能拉出的方式收容在供电台主体11的内部。通过从供电台主体11拉出电源线13,并将电源线13与商用电源等连接,由此电连接端子部12成为能供电的状态。壶主体2具有树脂制的筒状的壶身3 ;树脂制的底体4,其被安装成封闭壶身3的下方开口 ;以及树脂制的盖体5,其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被安装成封闭壶身3的上方开口。在壶身3的内部,收容有用于倒入水等液体的带底筒状的内容器6。壶身3的上端部的一部分形成为向外侧突出,在该部分处设置了用于向外部倒出内容器6内的液体的倒出口 7。关于倒出口 7的形状等,将在后文中作详细说明。在隔着壶身3的中心轴与倒出口 7相反的一侧的壶身3的侧部,安装有截面为U字状的把手8。通过握住把手8以倒出口 7 朝下的方式使壶主体2倾斜,能够从倒出口 7向外部倒出内容器6内的液体。在内容器6的底部外表面上配设有封装加热器(sheath heater)等加热器(未图示)。在加热器上连接着能与供电台1的电连接端子部12电连接的电连接端子部(未图示)。在底体4上形成有能够使供电台1的电连接端子部12贯穿的贯穿孔。在电源线13 与商用电源等连接的状态下将壶主体2载置在供电台1上,电连接端子部12穿过底体4的贯穿孔与加热器的电连接端子(未图示)连接,从而对加热器进行供电。由此,加热器能对内容器6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如图2所示,通过按下设置在把手8上的操作按钮10,能够切换加热器的加热开始与加热停止的指示。图3是从盖体5的上方观察壶主体2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盖体5的底部侧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盖体5具有一对操作片2la、21b,这一对操作片2la、2Ib构成为能够在俯视图中与连接倒出口 7和把手8的直线所延伸的Y方向垂直的X方向上移动。如图4 所示,操作片21a、21b通过卷簧22相连,在该卷簧22的弹力作用下,在X方向上以彼此相离的方式受力。在位于盖体5的周壁23侧的操作片21a、21b的端部,如图2或图4所示, 设置有能够穿过设置在盖体5的周壁23上的贯穿孔23a而向外侧突出的卡合片M。如图 2所示,卡合片M构成为能够与设置在壶身3的内周面的上端部的卡定凹部25卡合。通过如下方式,能够将盖体5安装到壶身3上。首先,克服卷簧22的弹力,以使操作片21a、21b相互接近的方式按压操作片21a、21b,使各个卡合片M从贯穿孔23a中退出。 在该状态下,将盖体5插入到壶身3的上端开口中,对位成使得贯穿孔23a与卡定凹部25 一致。然后,解除对操作片21a、21b的按压。由此,卡合片M借助于卷簧22的弹力,穿过贯穿孔23a而恢复到向外侧突出的初始状态,与卡定凹部25卡合。通过以上的方式,能够将盖体5安装到壶身3上。此外,在盖体5上,设置有用于将内容器6内产生的蒸汽排出到外部的蒸汽排出口 26以及将内容器6的内部与蒸汽排出口沈连通的蒸汽通道27。蒸汽排出口沈和蒸汽通道27被设置于在将盖体5安装到壶身3上时位于把手8侧的部分处。为了在壶主体2倾倒时抑制内容器6内的液体从蒸汽排出口沈排出,在蒸汽通道27中设置有以往公知的倾倒时止水阀(未图示)或积存空间(未图示),作为倾倒时流出防止部。图5是图3的Al-Al线截面图。如图5所示,在盖体5中设置有将内容器6的内部与倒出口 7连通的倒出路径观;能够使倒出路径观开闭的阀体四;以及开闭杆30,其能够使阀体四移动到截断倒出路径28的截断位置和打开倒出路径28的打开位置。倒出路径28、阀体四和开闭杆30被设置于在将盖体5安装到壶身3上时位于倒出口 7侧的部分处。另外,在图5中,阀体四位于打开位置。此外,如图5所示,阀体四具有圆盘状的阀主体^a以及从阀主体^a的上表面竖立地设置的轴体^b。轴体29b插入到在厚度方向上贯穿盖体5的底壁的筒状部fe内, 由该筒状部如引导在盖体5的厚度方向上移动。在轴体29b或筒状部fe的周围设置有卷簧31。卷簧31对轴体^b的一部分施力,使得轴体^b的末端部与开闭杆30抵接。如图3所示,开闭杆30设置成能够沿着设置于盖体5的顶板上的长圆形的引导孔恥,在与阀体四的移动方向交叉(垂直或大致垂直)的X方向上移动。在图3中,当开闭杆30位于引导孔恥的右端部时,阀体四位于打开位置。此时,内容器6内的液体能够通过倒出路径28从倒出口 7倒出。在该状态下,当使开闭杆30往引导孔恥的左端部移动时,阀体四往截断位置移动。接下来,说明倒出口 7的形状和倒出口 7附近的结构。图6是示出倒出口 7附近的结构的放大俯视图。如图6所示,形成倒出口 7的壁 40形成为X方向的厚度Dl向着倒出口 7的末端7a而逐渐变小。具体而言,倒出口 7形成为以壁40的内缘40b、40b为两个等边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形成倒出口 7的壁40的外缘40a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由于倒出口 7形成为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具有如下的效果。图7和图8是示出从倒出口 7倒出的液体W的流出方向的示意性说明图。如图7 和图8所示,即使由于使用者的手抖等而使液面起伏,也能够使得从倒出口 7倒出的液体W 朝向倒出口 7的末端7a集中,从而以恒定方向流出。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将内容器6内的液体W倒出至期望位置。此外,通过将形成倒出口 7的壁40的外缘40a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由此具有如下效果。S卩,通过将壁40的外缘40a形成为大致圆弧状,由此,即使在壶主体2倾倒时,壁 40也不容易发生损坏。因此,能够提高电水壶的安全性。由于电水壶多用于家庭,因此确保安全性是尤其重要的。需要说明的是,“大致圆弧状”也包含完全的圆弧状。另外,在形成倒出口 7的壁40的厚度Dl形成为朝向倒出口 7的末端7a而逐渐变小的情况下,很难利用树脂与壶身3—体成型。因此,例如如图9所示,找到了分别对形成壁40的外缘40a的部分41和形成壁40的内缘40b的部分42进行成型的方式。在该情况下,容易使得电水壶的外观不美观。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覆盖形成倒出口 7的壁40的下部的方式,在壶身3上安装了罩部件43。通过该罩部件43,既能提高电水壶的外观性,又能容易地进行修理。此外,如图10所示,优选构成为在壶身3上设置从壁40的下部延伸到壶身3的下端的导轨部3A,使设置在罩部件43的背面的突起片43A在该导轨部3A上滑动,由此对罩部件43进行安装。在使罩部件43进行滑动后,如果安装上底体4而通过该底体4防止罩部件43脱落,则无需使用粘结剂或螺丝等就能安装上罩部件43。此外,在该情况下,罩部件43与导轨部3A接触而得到支承,因此,即使不增强罩部件43的强度,也能抑制罩部件 43发生凹陷等外观变得不美观的状况。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水壶,将倒出口 7形成为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因此,即使在液体W的液面起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液体W在倒出口 7的末端侧集中。因此, 能够更准确地将内容器内的液体倒出至期望位置。此外,也能容易地进行修理。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水壶,形成倒出口 7的壁40的外缘40a形成为大致圆弧状,因此,即使在壶主体2倾倒时,壁40也不容易发生损坏,能够提高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在图6中,示出了使得倒出口 7的末端7a的附近部位圆滑的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1所示,倒出口 7的末端7a的附近部位也可以是尖的。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使液体W在倒出口 7的末端侧集中,能够更准确地将内容器6内的液体倒出至期望位置。此外,如图12所示,倒出口 7也可以形成为这样的形状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等边 (壁40的内缘)40c、40c以相互接近的方式弯曲。在该情况下,如图13和图14所示,即使由于使用者的手抖等而使液面起伏,也能够使得从倒出口 7倒出的液体W向倒出口 7的末端7a集中,从而以恒定方向流出。由此,能够更准确地将内容器6内的液体W倒出至期望位置。总之,形成倒出口 7的壁40的末端7a侧的部分(图12中为比线Ll更靠近末端7a侧的部分)的X方向的厚度Dl只要形成为向着倒出口 7的末端7a而逐渐变小即可。在该情况下,与形成倒出口的壁的厚度均勻地形成的现有结构相比,能够使液体W在倒出口 7 的末端7a侧集中。因此,能够更准确地将内容器6内的液体W倒出至期望位置。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为了覆盖形成倒出口 7的壁40的下部,使用了图10所示的具有4个突起片43A的罩部件43,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图15所示的罩部件44。在罩部件44的上部,设置有与突起片43A相同形状的两个突起片44A,在罩部件44 的下部,设置成在宽度方向上延伸地形成环状突起44B。通过使两个突起片44A在导轨部 3A上滑动,并如图16和图17所示地将另外设置在壶身3上的插入片:3B插入到环状突起 44B的孔中,由此,将罩部件44暂时固定在壶身3上。之后,在壶身3上安装底体4,由此, 无需使用粘结剂或螺丝等就能防止罩部件44脱落而进行固定。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使环状突起44B的高度(向内容器6侧突出的高度)低于突起片43A,能够有效地利用壶身3内的空间。此外,对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水壶,如图15 图17所示,优选在形成倒出口 7 的壁40的末端侧的部分处设置凸缘部45。通过设置凸缘部45,能够抑制液体W沿着壁40 的外表面以及配置在该外表面下方的罩部件43 04)滴下。即,通过设置凸缘部45,能够良好地断水。此外,如图18A 图18C所示,在与倒出口 7平行的凸缘部45的表面的宽度Al大于凸缘部45的水平方向的突出宽度Bl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充分地抑制液体W沿着壁40的外表面和罩部件43 04)滴下。因此,如图19A 图19C所示,优选的是,宽度Al小于突出宽度Bl的一半宽度。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液体W沿着壁40的外表面和罩部件43 04)滴下。另外,突出宽度Bl只要为Imm以上即可。这里,在通过树脂成型来形成凸缘部45的情况下,很难使突出宽度Bl小于1mm。此外,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水壶中,如图20A、图20B以及图21所示,优选在形成倒出口 7的壁40的内表面的末端7a侧设置堰46,该堰46用于调整从倒出口 7倒出的液体W的量。可通过使形成倒出口 7的壁40 (更详细地说,壁40的形成内缘40b的部分42) 的内表面的末端7a侧的部分弯曲,来形成堰46。由此,形成倒出口 7的壁40的内表面具有在图21中用虚线表示的拐变曲线(弯曲部)。这样的堰46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形成在形成了图18C所示的具有相同斜率的壁40的内表面后,对该内表面的末端侧部分进行刮削,由此形成所述堰46。通过设置凸缘部45,并利用堰46调整从倒出口 7倒出的液体 W的量,由此,基本能够可靠地抑制液体W沿着壁40的外表面和罩部件43 04)滴下。本发明的电水壶能够更准确地将内容器内的液体倒出至期望位置,因此,对于所有种类的电水壶均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水壶,该电水壶具有 树脂制的筒状的壶身;底体,其被安装成封闭所述壶身的下部开口 ;内容器,其收容在所述壶身内,用于倒入液体;以及盖体,其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被安装成封闭所述壶身的上部开口,其中,所述壶身具有用于将所述内容器内的所述液体倒出至外部的倒出口,形成所述倒出口的末端侧部分的壁的厚度向着所述倒出口的末端而逐渐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中, 所述倒出口形成为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形状, 所述壁的外缘形成为大致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水壶,其中,所述倒出口形成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等边朝向相互接近的方向弯曲的形状, 所述壁的外缘形成为大致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中,该电水壶具有罩部件,该罩部件以覆盖形成所述倒出口的壁的下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壶身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水壶,其中,所述壶身具有导轨部,该导轨部用于通过滑动来安装所述罩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中, 在形成所述倒出口的壁的末端侧设有凸缘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水壶,其中,所述凸缘部的与所述倒出口平行的表面的宽度小于所述凸缘部的水平方向的突出宽度的一半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水壶,其中,在形成所述倒出口的壁的末端侧设有堰,该堰用于调整从所述倒出口倒出的所述液体的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水壶,其中,所述堰是通过使形成所述倒出口的壁的内表面的末端侧部分弯曲而形成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水壶,其能够更准确地将内容器内的液体倒出至期望位置。该电水壶具有树脂制的筒状的壶身;底体,其被安装成封闭壶身的下部开口;内容器,其收容在壶身内,用于倒入液体;以及盖体,其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被安装成封闭壶身的上部开口,其中,壶身具有用于将内容器内的液体倒出至外部的倒出口,形成倒出口的末端侧部分的壁的厚度向着所述倒出口的末端而逐渐变小。
文档编号A47J27/21GK102258322SQ20111013331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4日
发明者本江唱哲, 神庭隆男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