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防绊安全地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垫,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绊安全地垫。
背景技术:
目前地垫都是直接铺设在门外或门内,在人从地垫上做过,地垫容易在人走动是发生位移,容易将人绊倒,如果是铺设在门外的地垫,遇到下雨天更可能以为雨水的关系使地垫更容易绊倒人。再则由于地垫与地面之间存在一个高度差,一不小心容易踢到地垫边沿绊倒人。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绊安全地垫。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绊安全地垫,包括地垫主体和3D立体边,地垫主体和3D立体边之间通过连接段连接在一起;所述3D立体边和连接段连接在一起后剖面为三角形;所述3D立体边位于地垫主体四周;位于地垫主体四周的3D 立体边宽度一致。本发明中立体边的设计使地垫在使用时人脚更不易被绊倒,地垫在受力时更不易移动,不会因为地垫移动而绊倒,增强了使用安全性。本发明中所述地垫主体包括地垫底层和丝圈层,丝圈层粘结于地垫底层的上表面。本发明中所述地垫主体可以单独由丝圈构成,也可以由地垫底层和丝圈层复合构成。本发明中所述3D立体边最高端的高度高于地垫主体上表面的高度,3D立体边最高端与丝圈层之间在连接段处形成防止水流溢出的凹形槽。地垫中此处凹形槽的设计使防止进入地垫中的水从地垫中流出,弄脏其他地方。本发明中地垫中采用了丝圈层,丝圈层由热可塑性塑料制成,具有柔软、回弹性好,易清洗的特点。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地垫前后左右立体边宽度一致,使地垫在受力时更不易移动,不易绊倒, 安全性高。(2)本发明中所述3D立体边下表面和连接段下表面相交形成凹槽,地垫被牢固的吸在水平地面上,使地垫与地面更贴合,不会上翘绊倒人。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地垫主体、3D立体边和连接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防绊安全地垫,包括地垫主体1和3D立体边2,地垫主体1和3D立体边2之间通过连接段3连接在一起;所述3D立体边2和连接段3连接在一起后剖面为三角形;所述3D立体边2位于地垫主体1四周;位于地垫主体1四周的3D立体边2宽度一致;所述地垫主体包括地垫底层和丝圈层,丝圈层粘结于地垫底层的上表面;所述3D立体边最高端的高度高于地垫主体上表面的高度,3D立体边最高端与丝圈层之间在连接段处形成防止水流溢出的凹形槽。
权利要求
1.一种防绊安全地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垫主体(1)和3D立体边(2),地垫主体(1) 和3D立体边(2 )之间通过连接段(3 )连接在一起;所述3D立体边(2 )和连接段(3 )连接在一起后剖面为三角形;所述3D立体边(2)位于地垫主体(1)四周;位于地垫主体(1)四周的3D立体边(2)宽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绊安全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垫主体包括地垫底层和丝圈层,丝圈层粘结于地垫底层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绊安全地垫,其特征在于所述3D立体边最高端的高度高于地垫主体上表面的高度,3D立体边最高端与丝圈层之间在连接段处形成防止水流溢出的凹形槽。
全文摘要
一种防绊安全地垫,包括地垫主体和3D立体边,地垫主体和3D立体边之间通过连接段连接在一起;所述3D立体边和连接段连接在一起后剖面为三角形;所述3D立体边位于地垫主体四周;位于地垫主体四周的3D立体边宽度一致。本发明中立体边宽度一致的设计使地垫在使用时不易被绊倒人,由于左侧立体边和右侧立体边的宽度宽,更厚重,使地垫在受力时更不易移动,不会因为地垫移动而绊倒人,增强了使用安全性。
文档编号A47G27/02GK102302324SQ201110257148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日
发明者姚聪明 申请人:太仓力九和塑胶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