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舒压小靠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舒压小靠枕。
背景技术:
靠枕是人们休憩时不可缺少的织物制品,它使用舒适并具有其它物品不可替代的装饰作用。通常靠枕主要用来调节人体与座位、床位的接触点以获得更舒适的角度来减轻疲劳。因靠枕使用方便、灵活,便于人们用于各种场合环境。尤为卧室的床上、沙发上被广泛采用。在长时间驾驶或坐车时,背部、颈部和肩部需要得到良好的支撑,才能舒减长时间保持坐姿的压力。现有的座椅和靠枕主要对背部进行了支撑,对颈部和肩部的支撑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舒压小靠枕,能够让使用者的颈部及肩部能够得到充分的舒适感及保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舒压小靠枕,包括枕芯,所述枕芯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中间凹陷,左支撑点和右支撑点高于与它们在同一横切平面的中间支撑点,同时所述中间支撑点低于与其在同一纵切平面上的中心支撑点,且所述中间支撑点与中心支撑点形成圆滑曲线。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表面为一平面。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枕芯为聚氨酯泡棉制成。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舒压小靠枕还包括芯套和枕套,所述芯套可脱卸地套装在所述枕芯外,并与枕芯紧密贴合;所述枕套进一步地可脱卸地套装在所述芯套外,并与套装了芯套的枕芯紧密贴合。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芯套为全棉汗布制成。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枕套为天鹅绒面料制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舒压小靠枕,依力学、人体工程学原理而设计,顺应驾车时的姿势及受压点,调节适当承托,让使用者在驾车时颈部及肩部能够得到充分的舒适感及保护。
图1是本发明舒压小靠枕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舒压小靠枕的仰视示意图3是图1所示舒压小靠枕的剖视示意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为枕芯,11为左支撑点,12为右支撑点,13为前中间支撑点,14为中心支撑点,15为后中间支撑点,2为芯套,3为枕套,4为下平面,5为圆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一种舒压小靠枕,包括枕芯1、芯套2和枕套3,所述枕芯1包括上表面(未标注)和下表面4,上表面中间凹陷,左支撑点11和右支撑点12高于与它们在同一横切平面的前中间支撑点13,同时前中间支撑点13和后中间支撑点15等中间支撑点低于与其在同一纵切平面上的中心支撑点14,且所述中间支撑点13、15与中心支撑点14形成圆滑曲线5 ;即上表面的中间部位比两边低,而对于在中间部位的各支撑点,位于中心位置的中心支撑点14又相对最高;这样两边高的支撑点对肩部进行支撑,而中间部位的圆滑曲线5与颈部曲线一致,对颈部进行支撑;下表面4为一平面,方便与座椅贴合。
枕芯1优选采用低弹高密吸震的聚氨酯泡棉一体制成。
芯套2可脱卸地套装在枕芯1外,并与枕芯1紧密贴合,优选采用全棉汗布通过立体剪裁制成。
枕套3进一步地可脱卸地套装在所述芯套2外,并与套装了芯套2的枕芯1紧密贴合,优选采用天鹅绒面料通过立体剪裁制成。
本发明的舒压小靠枕,依力学、人体工程学原理而设计,顺应驾车时的姿势及受压点,调节适当承托,让使用者在驾车时颈部及肩部能够得到充分的舒适感及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舒压小靠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芯,所述枕芯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中间凹陷,左支撑点和右支撑点高于与它们在同一横切平面的中间支撑点,同时所述中间支撑点低于与其在同一纵切平面上的中心支撑点,且所述中间支撑点与中心支撑点形成圆滑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压小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面为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压小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为聚氨酯泡棉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压小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舒压小靠枕还包括芯套和枕套,所述芯套可脱卸地套装在所述枕芯外,并与枕芯紧密贴合;所述枕套进一步地可脱卸地套装在所述芯套外,并与套装了芯套的枕芯紧密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压小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套为全棉汗布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压小靠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为天鹅绒面料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舒压小靠枕,包括枕芯,所述枕芯包括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中间凹陷,左支撑点和右支撑点高于与它们在同一横切平面的中间支撑点,同时所述中间支撑点低于与其在同一纵切平面上的中心支撑点,且所述中间支撑点与中心支撑点形成圆滑曲线。本发明的舒压小靠枕,依力学、人体工程学原理而设计,顺应驾车时的姿势及受压点,调节适当承托,让使用者在驾车时颈部及肩部能够得到充分的舒适感及保护。
文档编号A47G9/10GK102309210SQ20111031530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沈丽芬, 沈惠英, 钱月宝, 钱珏红 申请人:江苏梦兰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