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72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洁具,具体是指一种移动式座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座便器都是固定在卫生间的地面上,污物经水冲洗后由卫生间的下水管道排出。但是对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疾病患者如厕极不方便,往往如厕成为护理人员最为繁重的劳动。为方便护理,有些护理人员往往将便盆、痰盂等盛放器皿放到护理对象所居住的房间内以方便护理对象的如厕,但是这些敞开式器皿的应用不但给房间造成异味,而且方便完后的清洗也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目前腿脚不便的护理对象如厕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座便器。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移动式座便器,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箱体,箱体壁上开门,在箱体顶部设有座便器座口,座口向箱体内部延伸为漏斗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部下方设有托盘,托盘上设有污物容器,托盘通过升降装置控制污物容器与座便器座口的离合。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偏心轮、控制偏心轮转动的手柄及用于支撑托盘的托盘架,偏心轮与托盘架的底部相抵,手柄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外壁上,通过手柄转轴与偏心轮进行连接。所述的座便器在漏斗状座口的侧壁及箱体侧壁上开有冲洗管通道,冲洗管位于箱体内的一端设有擦头,另一端伸出箱体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冲洗管的进出、 转动及进水;所述的擦头其内部为一空腔,在擦头壁上设有多个出水通孔,擦头空腔与冲洗管的进水管相通。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箱体外侧支架上的滑道,滑道包括两根平行的槽钢, 槽口相对,在两槽钢之间设置丝杠,丝杠上安装滑块,滑块的两端伸入到两侧槽钢的槽口中,丝杠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支撑板的底部与滑块固定,在支撑板上部的板壁上开有冲洗管通孔,所述的冲洗管为两管套装而成,其外管的一端与擦头插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固定,其内管为进水管,一端与擦头内腔贯通,另一端穿过支撑板采用螺帽固定于支撑板上,进水管的进水端设有电磁阀;所述的冲洗管外管在靠近支撑板的位置设有外齿轮,通过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驱动带动外管旋转。所述的滑道两端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的移动式座便器在座便器座口一侧设有暖风送出通道,该通道与箱体上部的暖风腔贯通,暖风腔中设有暖风机。
所述的移动式座便器设有电器控制盒,通过电气控制盒控制各部分的动作。该移动式座便器可以随意移动,通电接水后即可工作,使用时,在污物容器中内套垃圾袋,当污物容器与座便器座口下端闭合后,垃圾袋袋口被挤压在污物容器与座便器座口之间,方便时无异味泄露,冲洗的排泄物直接进入垃圾袋中,方便完毕,在将污物容器与座便器座口分离的同时将垃圾袋袋口收紧,整袋送出即完成方便过程。该座便器加装擦头, 减少了人为擦拭环节,能大量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可以克服目前冲洗式座便器不易冲洗干净,耗水量大的技术问题。该移动式座便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给腿脚不便的老人、 疾病患者如厕带来极大方便。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中I处的放大剖视图。附图3为本发明滑道部分的俯视图。图中,1、箱体,2、座便器座口,3、托盘,4、污物容器,5、托盘架,6、偏心轮,7、手柄转轴,8、手柄,9、冲洗管,10、擦头,11、支架,12、滑道,13、丝杠,14、槽钢,15、滑块,16、支撑板, 17-1、第一电机,17-2、第二电机,18、位置传感器,19、暖风通道,20、暖风腔,21、暖风机,22、 外齿轮,23、外管,24内管,25、轴承,26、电气控制盒,27、电磁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移动式座便器,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箱体1,箱体壁上开门,在箱体顶部设有座便器座口 2,座口向箱体内部延伸为漏斗状,箱体1内部下方设有托盘3,托盘3上设有污物容器4。如图1所示,在箱体内的底部设有偏心轮6、控制偏心轮转动的手柄8及用于支撑托盘3的托盘架5,偏心轮6与托盘架5的底部相抵,手柄8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外壁上,通过手柄转轴7与偏心轮6进行连接,摇动手柄8带动偏心轮6转动从而起到将污物容器4与座便器座口 2的离合。当然除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污物容器4与座便器座口 2的离合方式外,还可以选用其他公知方式进行离合,例如采用电机转动带动偏心轮转动的方式,或采用丝杠转动带动托盘架升降的方式都可以实现,在本实施例中不对其他几种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如图1所示,座便器在漏斗状座口 2的侧壁及箱体侧壁上开有冲洗管通道,冲洗管 9位于箱体内的一端设有擦头10,另一端伸出箱体1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冲洗管的进出、转动及进水。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驱动装置通过图1、图2、图3可以得到描述,如图3所示,在箱体ι外侧支架11上设置滑道12,滑道12包括滑块15,支撑板16的底部与滑块15固定, 在支撑板16上部的板壁上开有冲洗管9通孔。如图3所示,滑道12包括两根平行的槽钢14,两槽钢槽口相对,在两槽钢14之间设置丝杠13,丝杠I3上安装滑块15,滑块15的两端伸入到两侧槽钢的槽口中,丝杠13通过第一电机17-1驱动,通过第一电机17-1的转动带动丝杠13转动,丝杠13的转动带动滑块15在两槽钢之间走动。如图1、图2所示,冲洗管9为两管套装而成,其外管23的一端与擦头10插接,另一端通过轴承25与支撑板16固定,其内管M为进水管,一端与擦头10内腔贯通,另一端穿过支撑板16采用螺帽固定于支撑板16上,进水管的进水端设有电磁阀27。如图2所示,冲洗管外管23在靠近支撑板16的位置设有外齿轮22,通过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17-2驱动带动外管23旋转。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擦头10其内部为一空腔,在擦头壁上设有多个出水通孔,擦头 10空腔与冲洗管的进水管即上述内管M相通,擦头10与冲洗管采用插接方式,非常容易更换。如图1所示,在座便器座口 2 —侧设有暖风通道19,该通道与箱体上部的暖风腔 20贯通,暖风腔20中设有暖风机21。本实施例中的各电动元件的动作开启由设置在暖风腔20上的电器控制盒沈控制,电气控制盒26上设有按键,通过按键来实现上述各部分的功能。使用时,将座便器冲洗管内管的进水端接上水管,通电后,在污物容器4中内套垃圾袋,袋口挽出容器口,摇动手柄8使污物容器4与座便器座口 2下端闭合,此时垃圾袋口被紧紧的挤在污物容器4与座便器座口 2之间,将护理对象移至座便器座口 2之上,方便完毕,触摸电气控制盒上的按键,控制第一电机17-1转动带动支撑板向箱体一侧移动,支撑板带动冲洗管进入到座便器座口 2之内,当到达预设位置时,第二电机17-2工作带动冲洗管外管及擦头转动,与此同时,电气控制盒控制电磁阀打开,水由冲洗管内管进入到擦头内腔由擦头壁上的出水孔射出,水洗与擦拭同时进行,擦拭完毕,触摸电气控制盒上的相应按键,第二电机停止转动,第一电机反转,带动支撑板、冲洗管退出座便器座口,与此同时,暖风机工作吹出暖风由暖风通道送出将身体吹干。上述步骤完成后,摇动手柄,使污物容器4 与座便器座口 2分离,将垃圾袋口束紧或连同污物容器一起取走,完成方便过程。为控制支撑板、冲洗管及擦头进出座便器座口的位置,如图1、图3所示,在滑道12 两端设有位置传感器18,通过调整该位置传感器18的位置可控制擦头进出的深度。
权利要求
1.移动式座便器,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箱体,箱体壁上开门,在箱体顶部设有座便器座口,座口向箱体内部延伸为漏斗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部下方设有托盘,托盘上设有污物容器,托盘通过升降装置控制污物容器与座便器座口的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偏心轮、控制偏心轮转动的手柄及用于支撑托盘的托盘架,偏心轮与托盘架的底部相抵,手柄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外壁上,通过手柄转轴与偏心轮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便器在漏斗状座口的侧壁及箱体侧壁上开有冲洗管通道,冲洗管位于箱体内的一端设有擦头,另一端伸出箱体与驱动装置连接,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冲洗管的进出、转动及进水;所述的擦头其内部为一空腔,在擦头壁上设有多个出水通孔,擦头空腔与冲洗管的进水管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箱体外侧支架上的滑道,滑道包括两根平行的槽钢,槽口相对,在两槽钢之间设置丝杠,丝杠上安装滑块,滑块的两端伸入到两侧槽钢的槽口中,丝杠通过第一电机驱动;支撑板的底部与滑块固定,在支撑板上部的板壁上开有冲洗管通孔,所述的冲洗管为两管套装而成,其外管的一端与擦头插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撑板固定,其内管为进水管,一端与擦头内腔贯通,另一端穿过支撑板采用螺帽固定于支撑板上,进水管的进水端设有电磁阀;所述的冲洗管外管在靠近支撑板的位置设有外齿轮,通过支撑板上的第二电机驱动带动外管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式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道两端设有位置传感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座便器在座便器座口一侧设有暖风送出通道,该通道与箱体上部的暖风腔贯通,暖风腔中设有暖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式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式座便器设有电器控制盒,通过电气控制盒控制各部分的动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生洁具。为解决目前腿脚不便的护理对象如厕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座便器,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箱体,箱体前面开门,在箱体顶部设有座便器座口,座口向箱体内部延伸为漏斗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部下方设有托盘,托盘上设有污物容器,托盘通过升降装置控制污物容器与座便器座口的离合。该移动式座便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给腿脚不便的老人、疾病患者如厕带来极大方便。
文档编号A47K11/04GK102406482SQ20111034950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
发明者李丽莉, 李学华 申请人:李学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