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坐便圈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659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坐便圈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坐便圈上的坐便圈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坐便圈罩是由四对或六对长方体把坐便圈罩主体扎系在坐便圈上(或用两面粘的胶布把每对长方体粘上、或用粘扣带把每对长方体粘住、或用按扣把每对长方体按上、或者用纽扣把每对长方体扣上)。这样的产品结构复杂,制作麻烦,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坐便圈罩结构复杂,制作麻烦,浪费材料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新型坐便圈罩。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两个,分别是方案一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圈罩包括主体;主体从正面看,主体的内侧边缘到外侧边缘所构成的面积与坐便圈的面积相同,主体的厚度不超过Icm ;所述坐便圈罩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的两面粘的胶布;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的两面粘的胶布粘在主体的背面上,用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的两面粘的胶布将主体和坐便圈粘住。方案二 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圈罩包括主体;主体从正面看,主体的内侧边缘到外侧边缘所构成的面积与坐便圈的面积相同,主体的厚度不超过Icm ;所述坐便圈罩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的两面粘的胶布;所述主体的外侧边缘除了主体后端的外侧边缘外,其余部分向外扩大Dl宽度,Dl ( 40cm,所述主体的内侧边缘整体向内扩大D2宽度, D2 ( km,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的两面粘的胶布粘在主体的外侧边缘向外扩大部分的背面上,该主体的外侧边缘向外扩大部分折到坐便圈的背面,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的两面粘的胶布将该主体的外侧边缘向外扩大部分与坐便圈的背面粘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简单,节省材料的特点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即是固定主体1的两面粘的胶布3粘在主体1的背面的俯视图;图2是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坐便圈2上的仰视图,即是固定主体1的两面粘的胶布3将主体1和坐便圈2粘住的仰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即是主体1的内侧边缘1-1整体向内扩大D2宽度, 主体1的外侧边缘1-2除了主体1的后端外侧边缘外,其余部分向外扩大Dl宽度,主体1 的背面上粘有固定主体1的两面粘的胶布3,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的背面上粘有固定坐便圈2的两面粘的胶布4的俯视图;图4是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坐便圈2上的仰视图,即是用固定主体1的两面粘的胶布3将主体1和坐便圈2粘住,将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折到坐便圈2的背面,并用固定坐便圈2的两面粘的胶布4将该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与坐便圈2的背面粘住的仰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即是主体1的内侧边缘1-1整体向内扩大D2宽度, 主体1的外侧边缘1-2除了主体1的后端外侧边缘外,其余部分向外扩大Dl宽度,主体1 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的背面上粘有固定坐便圈2的两面粘的胶布4的俯视图;图6是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坐便圈2上的仰视图,即将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折到坐便圈2的背面,并用固定坐便圈2的两面粘的胶布4将该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与坐便圈2的背面粘住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坐便圈罩包括主体1 ;主体1从正面看,主体1的内侧边缘1-1到外侧边缘1-2所构成的面积与坐便圈2的面积相同,主体1的厚度不超过Icm ;所述坐便圈罩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1的两面粘的胶布 3 ;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1的两面粘的胶布3粘在主体1的背面上,用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1的两面粘的胶布3将主体1和坐便圈2粘住。
具体实施方式
二 结合图3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主体1的内侧边缘1-1整体向内扩大D2宽度,D2 ( 4cm0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结合图3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主体1的外侧边缘1-2除了主体1的后端外侧边缘外,其余部分向外扩大Dl宽度,Dl ( 40cm。如此设置,便于包裹坐便圈2。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1的两面粘的胶布3的面积小于主体1背面的面积。如此设置,节省材料。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五结合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三的不同点是本实施方式所述坐便圈罩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2的两面粘的胶布4 ;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2的两面粘的胶布4粘在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的背面上, 该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折到坐便圈2的背面,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2的两面粘的胶布4将该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与坐便圈2的背面粘住。
具体实施方式
六结合图5和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坐便圈罩包括主体1 ;主体1从正面看,主体1的内侧边缘1-1到外侧边缘1-2所构成的面积与坐便圈2的面积相同,主体1的厚度不超过Icm ;所述坐便圈罩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2的两面粘的胶布4 ;所述主体1的外侧边缘1-2除了主体1后端的外侧边缘外,其余部分向外扩大Dl宽度,Dl < 40cm,所述主体1的内侧边缘1-1整体向内扩大D2宽度,D2 < km,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2的两面粘的胶布4粘在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的背面上,该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折到坐便圈2的背面,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 2的两面粘的胶布4将该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与坐便圈2的背面粘住。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坐便圈有三种连接方式方式一将主体1放置在坐便圈2 的上端面上,主体1按照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连接方式与坐便圈2粘接在一起(见图幻;方式二 将主体1放置在坐便圈2的上端面上,并按照具体实施方式
一与五结合的连接方式将
4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圈罩与坐便圈2粘接在一起(见图4);方式三将主体1放置在坐便圈2 的上端面上,并按照具体实施方式
六的连接方式将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圈罩与坐便圈2粘接在一起(见图6);方式四将主体1放置在坐便圈2的上端面上,用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1 的两面粘的胶布3将主体1和坐便圈2粘住,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的部分自然下垂。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坐便圈罩,所述坐便圈罩包括主体(1);主体(1)从正面看,主体(1)的内侧边缘(1-1)到外侧边缘(1-2)所构成的面积与坐便圈(2)的面积相同,主体(1)的厚度不超过Icm;其特征是所述坐便圈罩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1)的两面粘的胶布(3); 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1)的两面粘的胶布C3)粘在主体(1)的背面上,用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⑴的两面粘的胶布⑶将主体⑴和坐便圈⑵粘住。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坐便圈罩,其特征是所述主体(1)的内侧边缘(1-1)整体向内扩大D2宽度,D2 ^ 4cm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坐便圈罩,其特征是所述主体(1)的外侧边缘(1-2)除了主体(1)的后端外侧边缘外,其余部分向外扩大Dl宽度,Dl ^ 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坐便圈罩,其特征是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1)的两面粘的胶布(3)的面积小于主体(1)背面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坐便圈罩,其特征是所述坐便圈罩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 的两面粘的胶布;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 的两面粘的胶布(4) 粘在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的背面上,该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折到坐便圈( 的背面,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 的两面粘的胶布(4) 将该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与坐便圈( 的背面粘住。
6.一种新型坐便圈罩,所述坐便圈罩包括主体(1);主体(1)从正面看,主体(1)的内侧边缘(1-1)到外侧边缘(1-2)所构成的面积与坐便圈(2)的面积相同,主体(1)的厚度不超过Icm;其特征是所述坐便圈罩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O)的两面粘的胶布 (4);所述主体(1)的外侧边缘(1- 除了主体(1)后端的外侧边缘外,其余部分向外扩大 Dl宽度,Dl ( 40cm,所述主体(1)的内侧边缘(1-1)整体向内扩大D2宽度,D2 ( km,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⑵的两面粘的胶布⑷粘在主体⑴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的背面上,该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折到坐便圈( 的背面,并通过一个或多个固定坐便圈O)的两面粘的胶布(4)将该主体(1)的外侧边缘(1-2)向外扩大部分与坐便圈( 的背面粘住。
专利摘要新型坐便圈罩,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坐便圈上的坐便圈罩。为了解决现有坐便圈罩结构复杂,制作麻烦,浪费材料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坐便圈罩包括主体;主体从正面看,主体的内侧边缘到外侧边缘所构成的面积与坐便圈的面积相同,主体的厚度不超过1cm;所述坐便圈罩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的两面粘的胶布;所述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的两面粘的胶布粘在主体的背面上,用一个或多个固定主体的两面粘的胶布将主体和坐便圈粘住。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简单,节省材料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用在坐便圈上。
文档编号A47K13/14GK201977698SQ20112003051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0日
发明者肖鹏 申请人:肖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