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38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盘;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属于餐具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饮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告别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文明的不断丰富,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 现在,人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吃饱,还要吃得健康、美味、舒适、便捷。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不仅各种食物生产、制作本身不断地花样翻新,且更加注重安全,各种餐具也不断进行着各种革新,使人们能够更好的享用各种食物。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595271Y公开了一种由PNP木薯粉复合降解材料制成的一次性多分格餐盘,其周缘向下延伸出一凸台,餐盘中间设有不少于六个的形状大小不等的凹槽,凹槽深度为1-5厘米,凹槽与餐盘表面连接处延伸成圆弧过渡所述的凹槽,这种多分格餐盘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多个不同形状凹槽的设置,为使用者提供便利,餐盘由农作物木薯制成,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同时餐盘具有较高强度,便于搬运,盛放食物也不会渗漏,在自然条件下餐盘可降解制作材料,废弃后无环境污染,也不必清洗,节约水资源。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52270Y公开了一种餐盘,包括餐盘本体、设置于所述的餐盘本体上的按键4、设置于所述的餐盘本体上的显示盒17,所述的显示盒17与所述的餐盘本体枢轴连接。由于显示盒与餐盘本体枢轴连接,因此显示盒可以翻转,在观察时可以把显示盒翻上竖起来,而不观察时可以把显示盒翻下以节省餐盘的空间。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346078Υ公开了一种防溢餐盘,包括餐盘本体,餐盘本体的中央部位设有用于盛饭的凹槽,在所述的餐盘本体上围绕盛饭凹槽设有一首尾相接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大于盛饭凹槽。当人们端着盛了菜的餐盘被人撞到时或走路时不小心造成餐盘倾斜时,菜汤从盛饭凹槽中流出来向周围淌时会流入环形凹槽中,可以有效的防止菜汤流到餐盘外面,避免溢出的菜汤弄脏衣服或地面、桌面。然而,现有技术中没有注意到在进食过程中,如何利用人体结构的自身特点,来实现餐盘的易于携带和易于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技术中在吃饭时,餐具的持拿是个问题,尤其是在没有餐桌时,例如在野外吃饭时,用手托着餐盘底部容易烫伤手,捏着盘边又容易将手浸入到饭里面去弄脏饭,很不方便,即使有的餐盘在侧面有把手,当餐盘内食物较多时, 拿着把手也很是费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所述餐盘具有碗边和碗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底整个形成为向所述餐盘内部突出的圆拱形状,所述圆拱形状的直径至少为IOcm以容纳人的膝盖。优选的,所述餐盘在其外侧面上还具有供持拿的把手。优选的,所述餐盘在其盛装空间内具有将盛装空间分割成两个盛饭空间的隔板。优选的,所述餐盘的碗边上沿具有向外翻出的平滑的翻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能够吃饭时将碗底放置在膝盖上,从而可支撑用来吃饭,而碗底整个形成为圆拱形,更能够节约碗底的面积,并使碗底与膝盖的配合更加牢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1为碗边,2为碗底,3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所述餐盘具有碗边1和碗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底2整个形成为向所述餐盘内部突出的圆拱形状,所述圆拱形状的直径至少为IOcm以容纳人的膝盖,所述餐盘在其盛装空间内具有将盛装空间分割成两个盛饭空间的隔板3。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所述餐盘具有碗边和碗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底整个形成为向所述餐盘内部突出的圆拱形状,所述圆拱形状的直径至少为IOcm以容纳人的膝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在其外侧面上还具有供持拿的把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在其盛装空间内具有将盛装空间分割成两个盛饭空间的隔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盘的碗边上沿具有向外翻出的平滑的翻边。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所述餐盘具有碗边和碗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底整个形成为向所述餐盘内部突出的圆拱形状,所述圆拱形状的直径至少为10cm以容纳人的膝盖,利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圆拱形碗底的餐盘,能够吃饭时将碗底放置在膝盖上,从而可支撑用来吃饭,而碗底整个形成为圆拱形,更能够节约碗底的面积,并使碗底与膝盖的配合更加牢固。
文档编号A47G19/02GK201938943SQ20112006507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9日
发明者孙欣欣 申请人:南通芯迎设计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