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88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吸尘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般包括吸尘器本体1’,吸尘器本体1’具有一个机壳2’、设置在机壳2’上的气灰分离单元(图中未示)以及用于将含尘气流导入气灰分离单元的气流管道。该气流管道则包括软管50’、与软管50’相连接的软管接头6’, 该软管接头6’由多个组件构成,软管接头6’穿过设置在机壳2’上的管道口 4’并通过进风口密封圈相密封,软管接头6’与机壳2’内部的风道连接,而风道通过密封圈与气灰分离单元上开设的进气口相密封连接。上述的气流管道包括了软管50’、软管接头6’、风道以及多个密封圈,这样的结构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从效率来说,气流管道因零件数量较多,各零件连接处需要进行密封,容易造成风道不畅,这就会使真空度及效率损失,从而造成吸入功率损失;2、从成本来说,构成气流管道的零件很多,装配工序复杂,浪费材料成本和装配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流管道一体设置的吸尘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尘器,具有一个吸尘器本体,该吸尘器本体包括机壳;用于气灰分离的气灰分离单元,该气灰分离单元具有进气口 ;气流管道,用于将含尘气流导入所述的气灰分离单元内;所述的机壳设置有管道口 ;所述的气流管道包括软管,部分所述的软管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该软管的一端部与所述的进气口相连接;另有部分所述的软管贯穿所述的管道口外露于所述的机壳的外部。优选地,所述的气流通道包括软管接头,该软管接头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软管和所述的进气口相连接。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软管接头与所述的软管一体成型。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软管接头通过螺钉锁紧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的机壳上。优选地,所述的机壳包括底壳和中框,该中框和所述的底壳相扣合形成空腔,该空腔的一端部构成所述的管道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的部分软管被收纳在此空腔内;所述的气灰分离单元位于所述中框的外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气灰分离单元为旋风分离式气灰分离单元。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气灰分离单元倾斜地放置在所述中框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的管道口的口部具有一个倒圆角。优选地,所述的进气口的口部位置设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的中框上至少设有一对肋条,成对的所述的肋条分布在所述软管的两侧,用于卡设所述的软管。优选地,所述的软管上设置有导电线。[00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在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中,软管的一端部穿过管道口与进气口相连接,能避免像现有技术中那样,软管先与管道口相连接,管道口再与进气口连接。这样,能够减少构成气流通道总的零部件的数量,有效地防止真空度的损失,使风道顺畅,有效地提高吸尘器的效率;而且由于零部件少,使得装配工序更少,从而可以节省零部件材料的成本和装配的成本。

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一部分零部件拆分图;附图3为本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施例一的立体图;附图5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壳上肋条的示意图。附图中1、吸尘器本体;2、机壳;21、底壳;22、中框;23、空腔;3、气灰分离单元; 31、进气口 ;4、管道口 ;50、软管;51、带电软管;52、导电线;6、软管接头;7、密封圈;8、肋
^^ 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2、3、4所示的一种吸尘器,具有一个吸尘器本体1,该吸尘器本体1具有一机壳2、用于气灰分离的气灰分离单元3、用于将含尘气流导入气灰分离单元3内的气流管道, 其中机壳2上开设有管道口 4,气灰分离单元3上具有进气口 31。机壳2包括底壳21和中框22,中框22和底壳21相扣合后在内部形成空腔23,该空腔23的一端部构成管道口 4,管道口 4连通空腔23和机壳2的外部。气灰分离单元3位于中框22的外部。本实施例中,气灰分离单元3为旋风分离式气灰分离单元,该旋风分离式的气灰分离单元3倾斜地放置在中框22的上表面。气流管道包括软管50,软管50的一端部穿过管道口 4后与进气口 31相连接。这样,部分软管50被收纳在机壳2内部的空腔23中,另有部分软管50外露于机壳50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气流通道还包括一个软管接头6,该软管接头6的两端部分别与软管50 和进气口 31相连接。为了减少构成气流通道的零件数,软管接头6与软管50—体成型,并且为了定位软管接头6,将软管接头6通过螺钉锁紧的方式固定在机壳2上。为了加强进气口 31与软管接头6连接处的密封效果,在进气口 31的口部位置设有密封圈7,此密封圈7 可与软管接头6 —起通过螺钉锁紧的方式固定在机壳2上。此外,在管道口 4的口部具有一个倒圆角,以防止软管50与管道口 4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中框22上设置有分布在软管50两侧的至少一对肋条8,软管50被卡设在两侧肋条8之间,设置该肋条8能防止吸尘器在工作时软管50抖动影响吸尘效果。肋条8优选为两对,如图6所示。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气流管道是带电软管51,当吸尘器的滚刷是电机驱动时,需要带电软管51把电能传输给滚刷的电机,在带电软管51上设置有导电线52,导电线52—端与电路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滚刷的电机相连接。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吸尘器,具有一个吸尘器本体,该吸尘器本体包括机壳;用于气灰分离的气灰分离单元,该气灰分离单元具有进气口 ;气流管道,用于将含尘气流导入所述的气灰分离单元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设置有管道口 ;所述的气流管道包括软管,部分所述的软管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该软管的一端部与所述的进气口相连接;另有部分所述的软管贯穿所述的管道口外露于所述的机壳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通道包括软管接头, 该软管接头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的软管和所述的进气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接头与所述的软管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壳包括底壳和中框,该中框和所述的底壳相扣合形成空腔,该空腔的一端部构成所述的管道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的部分软管被收纳在此空腔内;所述的气灰分离单元位于所述中框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灰分离单元为旋风分离式气灰分离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灰分离单元倾斜地放置在所述中框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口的口部具有一个倒圆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的口部位置设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框上至少设有一对肋条,成对的所述的肋条分布在所述软管的两侧,用于卡设所述的软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上设置有导电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尘器,具有一个吸尘器本体,该吸尘器本体包括:机壳;用于气灰分离的气灰分离单元,该气灰分离单元具有进气口;气流管道,用于将含尘气流导入所述的气灰分离单元内;所述的机壳设置有管道口;所述的气流管道包括软管,所述的软管的一端部穿过所述的管道口后与所述的进气口相连接,部分所述的软管位于所述机壳的内部,另有部分所述的软管外露于所述的机壳外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减少构成气流通道总的零部件的数量,有效地防止真空度的损失,使风道顺畅,有效地提高吸尘器的效率;而且由于零部件少,使得装配工序更少,从而可以节省零部件材料的成本和装配的成本。
文档编号A47L9/00GK201958795SQ20112007799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王寿木 申请人: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