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引式牙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808阅读:2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负压吸引式牙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医用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护理时使用的一种负压吸引式牙刷。
背景技术
临床气管插管患者由于气管插管的阻挡,难以对牙内面、牙缝、舌下面、舌后根、咽喉部等口腔内死角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洁,加上分泌物残留和牙表面的污垢不断积累而产生口腔异味、口腔感染、牙菌斑,以致VAP的发生风险升高。传统的棉球擦拭法难以达到全面清洁的目的,有研究报道采用口腔冲洗法,效果优于传统的擦试法。但单纯的口腔冲洗不能有效去除牙菌斑,研究一种口腔冲洗和用专用的牙刷和软毛刷进行口腔擦拭联合操作负压吸引式牙刷迫在眉睫,从而达到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达到口腔护理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临床上气管插管患者的牙内面、牙缝、舌下面、舌后跟、咽喉部等口腔内死角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洁,从而保持口腔的清洁,避免VAP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负压吸引式牙刷,包括刷毛面、泡沫擦拭面、牙刷柄、冲洗液冲洗口、负压控制孔、 负压连接口,其中刷毛面为软毛刷,刷毛面的背面为泡沫擦拭面,在刷毛面和泡沫擦拭面均设有多个负压吸引口,牙刷柄由两个中空管组成,分别为负压吸引通道、口腔冲洗通道,其中负压吸引通道连接牙刷柄另一端的负压控制孔,冲洗液冲洗口连接着口腔冲洗管道,在负压吸引式牙刷的末端连接一个负压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更有效的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达到口腔护理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负压吸引式牙刷,包括刷毛面1、泡沫擦拭面2、牙刷柄3、负压控制孔4、冲洗液冲洗口 5、负压连接口 6,其中刷毛面1为软毛刷,刷毛面1的背面为泡沫擦拭面2,在刷毛面 1和泡沫擦拭面2均设有多个负压吸引口,牙刷柄由两个中空管组成,分别为负压吸引通道 3-1、口腔冲洗通道3-2,其中负压吸引通道3-1连接牙刷柄另一端的负压控制孔4,冲洗液冲洗口 5连接着口腔冲洗管道3-2,在负压吸引式牙刷的末端连接一个负压连接口 6。本实用新型在临床上使用时位于患者枕侧者以食指和拇指固定气管内导管并使掌根处接触患者颊部皮肤,勿使导管移位,将负压吸引式牙刷放入患者口腔内,持20ml注射器抽IOml碘伏溶液或洗必泰从可冲洗液冲洗口 5注入,同时进行刷洗,通过负压连接口6连接负压装置,进行吸引,通过口腔冲洗管道排出口腔刷洗液;反复刷洗,直至口腔清洁。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权利要求1.负压吸引式牙刷,包括刷毛面、泡沫擦拭面、牙刷柄、冲洗液冲洗口、负压控制孔、 负压连接口,其特征在于刷毛面为软毛刷,刷毛面的背面为泡沫擦拭面,在刷毛面和泡沫擦拭面均设有多个负压吸引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引式牙刷,其特征在于牙刷柄由两个中空管组成,分别为负压吸引通道、口腔冲洗通道,其中负压吸引通道连接牙刷柄另一端的负压控制孔,冲洗液冲洗口连接着口腔冲洗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引式牙刷,其特征在于在负压吸引式牙刷的末端有一个负压连接口。
专利摘要负压吸引式牙刷,包括刷毛面、泡沫擦拭面、牙刷柄、冲洗液冲洗口、负压控制孔、负压连接口,其中刷毛面为软毛刷,刷毛面的背面为泡沫擦拭面,在刷毛面和泡沫擦拭面均设有多个负压吸引口,牙刷柄由两个中空管组成,分别为负压吸引通道、口腔冲洗通道,其中负压吸引通道连接牙刷柄另一端的负压控制孔,冲洗液冲洗口连接着口腔冲洗管道,在负压吸引式牙刷的末端有一个负压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更有效的去除牙菌斑,保持口腔清洁,达到口腔护理的目的。
文档编号A46B7/00GK202222694SQ20112035840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杨磊 申请人:杨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