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鞋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37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滑鞋晾晒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滑鞋晾晒架。
背景技术
目前,鞋类产品的晾晒架种类繁多,结构也各异,但都存在着晾晒不方便、晾晒质量差的缺陷,尤其是对于轮滑鞋,鞋帮的高度较高,鞋底通过刀架接有多个直线布置的滑轮,但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晾晒架,以致轮滑鞋的晾晒更不方便、晾晒质量更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滑鞋晾晒架,采用本晾晒架,轮滑鞋的晾晒质量较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滑鞋晾晒架,它包括水平底座、设置在底座中心区域的竖直支撑杆、内侧部与支撑杆上端相接的竖直延伸板、内侧部与延伸板外侧部铰接且得到定位的竖直摆动板、与摆动板外侧部相接的框架。为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轮滑鞋晾晒架均简称为本晾晒架。将轮滑鞋置于框架内,晾晒时,根据不同季节太阳的仰角,适应性地调整摆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摆动板带动框架和轮滑鞋摆动,让轮滑鞋的鞋口始终与太阳相对,以致轮滑鞋的内部一直有阳光照射,因此,采用本晾晒架,轮滑鞋的晾晒质量较佳。所述支撑杆为多杆式升降结构。这样,晾晒轮滑鞋时,可方便地调整框架的高度, 以进一步提高轮滑鞋的晾晒质量。所述框架由两个开口端为同一朝向且共同一平面的U形杆、设置在两个U形杆的开口端内侧之间且用来连接两个U形杆的连接杆构成。这样,晾晒轮滑鞋时,让每只轮滑鞋的所有滑轮自上而下地穿过一个U形杆,让每只轮滑鞋的鞋底卡置在相应的U形杆上,以致可方便地让一双轮滑鞋在框架上得到定位。所述延伸板大体为一方形板体,延伸板外侧部的厚度方向一侧有一个上端、下端、 外端均敞口的凹进,凹进的内端面由上下依次相连的竖直第一抵靠平面、第一弧形曲面、 竖直第二抵靠平面构成,第一抵靠平面远离延伸板的内端,第二抵靠平面靠近延伸板的内端;
支撑杆的上端与延伸板的内侧部内外插接;
摆动板大体为一方形板体,摆动板上与凹进的内端面相适配的内端面由上下依次相连的抵靠斜面、第二弧形曲面、竖直第三抵靠平面构成,抵靠斜面靠近摆动板的外端,第三抵靠平面远离摆动板的外端;
摆动板的内侧部插置于凹进中,摆动板的内侧部与延伸板的外侧部之间有沿两板的厚度方向垂直贯穿的螺栓、旋装在螺栓螺纹段上的蝶形螺母,摆动板的外侧部与连接杆的中段垂直插接;
当第二弧形曲面、第三抵靠平面分别与第一弧形曲面、第二抵靠平面接触时,框架处于水平状态;
当抵靠斜面、第二弧形曲面分别与第一抵靠平面、第一弧形曲面接触时,框架处于倾斜状态,且框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这样,晾晒轮滑鞋时,通过先后旋松、旋紧蝶形螺母,可方便地调整摆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使框架和轮滑鞋摆动至适宜角度,以致轮滑鞋的内部一直有阳光照射,更进一步提高轮滑鞋的晾晒质量;通过得到定位的摆动板使框架处于水平状态时,可防止轮滑鞋从相应U形杆的开口端滑落;通过得到定位的摆动板使框架处于倾斜状态时,可防止轮滑鞋从相应U形杆中翻倒、掉落。


图1是本晾晒架的立体图(框架处于水平状态)。图2是本晾晒架的结构示意图(框架处于水平状态)。图3是本晾晒架的右视图(框架处于倾斜状态)。图4是本晾晒架中的延伸板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本晾晒架中的摆动板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图7是图3的B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 参见图1一图7
本晾晒架包括水平底座1、竖直支撑杆2、竖直延伸板3、竖直摆动板6、框架7。底座1为圆形的金属块体,从块体的外缘至其内侧的中心区域有三个依次升高且共圆心的圆形凸台,最内侧的那一凸台11上开有一竖直贯通的第一孔12并旋装一个穿进第一孔12内的水平第一锁紧螺钉13。支撑杆2包括竖直布置且截面为圆形的上杆体22和下杆体21,下杆体21的上端沿其高度方向开有竖直第二孔M并旋装一个穿进第二孔M内的水平第二锁紧螺钉23,第二孔M为沉孔,下杆体21伸进第一孔12内并通过第一锁紧螺钉13得到高度方向的定位, 上杆体22的下端伸进第二孔M内并通过第二锁紧螺钉23得到高度方向的定位,可见,上杆体22和下杆体21内外插接,下杆体21和底座1的中心区域内外插接,使得支撑杆2设置在底座1的中心区域,支撑杆2为两杆式升降结构。延伸板3大体为一方形板体,延伸板3的内端有一竖直空心圆筒体31,圆筒体31 的上端封口、下端敞口,上杆体22的上端与圆筒体31内外插接,使得延伸板3的内侧部与支撑杆2的上端相接;延伸板3外侧部的厚度方向右侧有一个上端、下端、外端均敞口的凹进32,凹进32的内端面由上下依次相连的竖直第一抵靠平面33、第一弧形曲面34、竖直第二抵靠平面35构成,第一抵靠平面33远离延伸板3的内端,第二抵靠平面35靠近延伸板3 的内端,延伸板3上在凹进32的中部区域处开有一个水平贯通且轴线与圆筒体31轴线相垂直的第三孔36。摆动板6大体为一方形板体,摆动板6上与凹进32的内端面相适配的内端面由上下依次相连的抵靠斜面61、第二弧形曲面62、竖直第三抵靠平面63构成,抵靠斜面61靠近摆动板6的外端,第三抵靠平面63远离摆动板6的外端,摆动板6的内侧部、外侧部分别开有轴线共水平面的第四孔64、第五孔65。框架7由两个开口端为同一朝向且共同一平面的U形杆72、设置在两个U形杆72 的开口端内侧之间且用来连接两个U形杆72的连接杆71构成,两个U形杆72相互平行, 框架7的材料为工程塑料。摆动板6的内侧部插置于凹进32中,摆动板6的厚度与凹进32的深度相同,摆动板6的内侧部与延伸板3的外侧部之间有沿两板的厚度方向垂直贯穿第三孔36和第四孔 64的螺栓4、旋装在螺栓4螺纹段上的蝶形螺母5,使得摆动板6的内侧部与延伸板3的外侧部铰接且得到定位;连接杆71经第五孔65后使其中段垂直穿置在摆动板6的外侧部,使得框架7与摆动板6的外侧部相接,两个U形杆72对称位于摆动板6厚度方向的两侧。当第二弧形曲面62、第三抵靠平面63分别与第一弧形曲面34、第二抵靠平面35 接触时,框架7处于水平状态;
当抵靠斜面61、第二弧形曲面62分别与第一抵靠平面33、第一弧形曲面34接触时,框架7处于倾斜状态,且框架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角。旋松第二锁紧螺钉23,上杆体22可绕下杆体21周向旋转,到位后再旋紧第二锁紧螺钉23,以调节框架7的周向方位,使框架7与太阳在一天之中的方位相适应。为能清楚说明问题起见,图1中将蝶形螺母5从螺栓4的螺纹段上进行了适当外移。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轮滑鞋晾晒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平底座、设置在底座中心区域的竖直支撑杆、 内侧部与支撑杆上端相接的竖直延伸板、内侧部与延伸板外侧部铰接且得到定位的竖直摆动板、与摆动板外侧部相接的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滑鞋晾晒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杆为多杆式升降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滑鞋晾晒架,其特征在于框架由两个开口端为同一朝向且共同一平面的U形杆、设置在两个U形杆的开口端内侧之间且用来连接两个U形杆的连接杆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滑鞋晾晒架,其特征在于延伸板大体为一方形板体,延伸板外侧部的厚度方向一侧有一个上端、下端、外端均敞口的凹进,凹进的内端面由上下依次相连的竖直第一抵靠平面、第一弧形曲面、竖直第二抵靠平面构成,第一抵靠平面远离延伸板的内端,第二抵靠平面靠近延伸板的内端;支撑杆的上端与延伸板的内侧部内外插接;摆动板大体为一方形板体,摆动板上与凹进的内端面相适配的内端面由上下依次相连的抵靠斜面、第二弧形曲面、竖直第三抵靠平面构成,抵靠斜面靠近摆动板的外端,第三抵靠平面远离摆动板的外端;摆动板的内侧部插置于凹进中,摆动板的内侧部与延伸板的外侧部之间有沿两板的厚度方向垂直贯穿的螺栓、旋装在螺栓螺纹段上的蝶形螺母,摆动板的外侧部与连接杆的中段垂直插接;当第二弧形曲面、第三抵靠平面分别与第一弧形曲面、第二抵靠平面接触时,框架处于水平状态;当抵靠斜面、第二弧形曲面分别与第一抵靠平面、第一弧形曲面接触时,框架处于倾斜状态,且框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全文摘要
轮滑鞋晾晒架,它包括水平底座、设置在底座中心区域的竖直支撑杆、内侧部与支撑杆上端相接的竖直延伸板、内侧部与延伸板外侧部铰接且得到定位的竖直摆动板、与摆动板外侧部相接的框架。支撑杆为多杆式升降结构。框架由两个开口端为同一朝向且共同一平面的U形杆、设置在两个U形杆的开口端内侧之间且用来连接两个U形杆的连接杆构成。将轮滑鞋置于框架内,晾晒时,根据不同季节太阳的仰角,适应性地调整摆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摆动板带动框架和轮滑鞋摆动,让轮滑鞋的鞋口始终与太阳相对,以致轮滑鞋的内部一直有阳光照射,因此,采用本晾晒架,轮滑鞋的晾晒质量较佳。
文档编号A47G25/00GK102551480SQ2012100325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
发明者张国宇 申请人:张国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