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泡茶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087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袋泡茶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袋泡茶工具。一种袋泡茶工具主要包括底壳,固定环,底盖,所述的底壳其端部设有固定牙,底盖与底壳盖合,底盖位于固定牙上方,底盖设有固定杆和底壳上的手柄的槽吻合,固定环紧套在底盖的固定杆和底壳的手柄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袋泡茶工具,可以避免袋泡茶泡过水后其吊线与茶包脱离,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专利说明】一种袋泡茶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袋泡茶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有饮茶的传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至袋泡茶出现为人们带来不少的方便,现有市面上袋泡茶均为采用吊线粘合于茶包内,这样使茶包在泡水后其粘合口容易开裂,茶包容易散开,往往吊线断开后,茶包沉于杯底,带来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袋泡茶工具,它能克服上述现有技术茶包容易开裂,吊线容易断开等。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主要包括底壳,固定环,底盖,所述的底壳其端部设有固定牙,底盖与底壳盖合,底盖位于固定牙上方,底盖设有固定杆和底壳上的手柄的槽吻合,固定环紧套在底盖的固定杆和底壳的手柄上,底壳和底盖其中间位置均有网状结构。
[0005]所述的底壳和底盖其中间位置表面制作材料采用尼龙丝网。
[0006]所述的底壳设有手柄,其手柄端部设有挂钩。
[0007]—种袋泡茶工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本发明能更好的保护茶包使其不容易散开,底壳和底盖其中间位置的网状结构,有良好的透水性,使得茶包的精华能充分溶解到水里,不用担心茶包散开后弄到满杯都是散开的茶渣,底壳上的手柄设有挂钩可以挂到杯壁上,可有效的避免了袋泡茶的吊线滑落杯中。
[0008]【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发明各零件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底壳结构不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底盖结构示意图。
[0009]【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如果图f 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工具,主要包括:底壳1,固定环2,底盖3,所述的底壳I其端部设有固定牙5,底盖3与底壳I盖合,底盖3位于固定牙5上方,底盖3设有固定杆6和底壳I手柄4上的槽吻合,固定环2紧套在底盖3的固定杆6和底壳I的手柄4上,底壳I和底盖3其中间位置均有网状结构7,底壳I的手柄4上有挂钩8。
[0010]在本发明结构图中,在使用时,只需将底壳I和底盖3打开,将袋泡茶的吊线剪掉后放入底壳I或底盖3的网状结构7腔内,盖合后将固定环2套紧即可,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不使用时可将本发明设有的挂钩挂在杯壁上。
[0011]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发明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袋泡茶工具,主要包括底壳(1),固定环(2),底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I)其端部设有固定牙(5),底盖3与底壳(I)盖合,底盖(3)位于固定牙(5)上方,底盖(3)设有固定杆(6)和底壳(I)上的手柄(4)的槽吻合,固定环(2)紧套在底盖(3)的固定杆(6)和底壳(I)的手柄(4)上,底壳⑴和底盖(3)其中间位置均有网状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I)和底盖(3)其中间位置的网状结构(7)制作材料采用尼龙丝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袋泡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壳设有手柄(4),其手柄(4)端部设有挂钩(8)。
【文档编号】A47G19/16GK103654123SQ20121034847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李宏生 申请人:李宏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