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918阅读:15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蜡烛制作工艺,特别涉及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蜡烛的制造原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石蜡,石蜡在点燃时不仅造成污染,还会危害人体健康。而大豆蜡是纯天然产品,与石蜡相比不含石油及其它有害化学成分,完全无毒,同时还有其独特的天然香味,因此越来越受到蜡烛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天然大豆蜡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出现高温出油以及冷却过程中存在不同步现象和常见的同质多晶现象,该现象导致香精和蜡体分离析出以及蜡体不同组分分离造成的重结晶,易使产品出现结晶不均匀、表面出花的问题,因此在蜡烛中所占的比例受到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使用部分氢化的大豆蜡,通过添加结晶改性剂,实现大豆蜡的100%添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粘上灯芯的胎模提前预热到4(T50°C备用;
B、将熔点为42°C和52°C的两种大豆蜡按重量份比为4(Γ60: 60^40的比例混合,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结晶改性剂,充分混合后在7(T75°C下浇铸到胎模中; C、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 25°C,冷却成型;
D、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T35°C下陈化48小时,使蜡液缓慢冷却,形成稳定的结晶形态。优化的,所述熔点为42°C和52°C的两种大豆蜡为氢化大豆蜡。优化的,上述步骤A和B所述胎模的材质为透明玻璃。优化的,上述步骤B所述的结晶改性剂为肉豆蘧酸异丙酯和(或)月桂酸甲酯。优化的,肉豆蘧酸异丙酯或月桂酸甲酯单独作为结晶改性剂时,所添加的结晶改性剂重量为大豆蜡总重量的2%。优化的,肉豆蘧酸异丙酯和月桂酸甲酯混合作为结晶改性剂时,所添加的结晶改性剂重量为大豆蜡总重量的1.5%。优化的,肉豆蘧酸异丙酯和月桂酸甲酯混合作为结晶改性剂时,二者以重量比为I:1比例混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实现了大豆蜡完全取代石蜡,达到100%的添力口,通过添加结晶改性剂,促使大豆蜡不同组分的结晶同步化,从而抑制了香精等小组分的迁移,并制得收缩小的不脱壁杯灌蜡,该制品结构致密,晶型单一;同时本发明工艺还解决了蜡烛表面出花,高温出油和低温开裂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粘上灯芯的透明玻璃胎模提前预热到4(T50°C备用;
B、将熔点为42°C和52°C的两种大豆蜡按重量份比为40: 60的比例混合,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大豆蜡总重量2%的肉豆蘧酸异丙酯作为结晶改性剂,充分混合后在7(T75°C下浇铸到胎模中;
C、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 25°C,冷却成型;
D、环境温度控制在3(T35°C下陈化48小时,使蜡液缓慢冷却,形成稳定的结晶形态。实施例2:—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区别之处在于所选结晶改性剂为月桂酸甲酯。实施例3:—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粘上灯芯的透明玻璃胎模提前预热到4(T50°C备用;
B、将氢化的熔点为42°C和52°C的两种大豆蜡按重量份比为50: 50的比例混合,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大豆蜡总重量1.5%的肉豆蘧酸异丙酯和月桂酸甲酯混合物作为结晶改性剂,充分混合后在7(T75°C下浇铸到胎模中;
C、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 25°C,冷却成型;
D、环境温度控制在3(T35°C下陈化48小时,使蜡液缓慢冷却,形成稳定的结晶形态。其中肉豆蘧酸异丙酯和月桂酸甲酯以重量比为1:1比例混合。上述步骤A和B所述的胎模材质除玻璃之外,还可选择陶瓷、陶土和铁罐,优选为透明玻璃。上述步骤B所述的结晶改性剂为肉豆蘧酸异丙酯、月桂酸甲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山梨醇酐单脂肪酸酯、山梨醇酐三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乙酸异丁酸蔗糖酯、辛,癸酸甘油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油酸酯、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乙酰化单甘油脂肪酸酯和聚甘油蓖麻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肉豆蘧酸异丙酯和月桂酸甲酯,可以单独添加或混合添加,单独添加的重量为大豆蜡总重量的2% ;混合添加时添加重量大豆蜡总重量的 1.5%ο
权利要求
1.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粘上灯芯的胎模提前预热到4(T50°C备用; B、将熔点为42°C和52°C的两种大豆蜡按重量份比为4(Γ60: 60^40的比例混合,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结晶改性剂,充分混合后在7(T75°C下浇铸到胎模中; C、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 25°C,冷却成型; D、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T35°C下陈化48小时,使蜡液缓慢冷却,形成稳定的结晶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点为42°C和52°C的两种大豆蜡为氢化大豆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A和B所述胎模的材质为透明玻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B所述的结晶改性剂为肉豆蘧酸异丙酯和(或)月桂酸甲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肉豆蘧酸异丙酯或月桂酸甲酯单独作为结晶改性剂时,所添加的结晶改性剂重量为大豆蜡总重量的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肉豆蘧酸异丙酯和月桂酸甲酯混合作为结晶改性剂时,所添加的结晶改性剂重量为大豆蜡总重量的1.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肉豆蘧酸异丙酯和月桂酸甲酯混合作为结晶改性剂时,二者以重量比为1:1比例混合。
全文摘要
发明提供了一种100%大豆蜡蜡烛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粘上灯芯的胎模提前预热到40~50℃备用;B、将熔点为42℃和52℃的两种大豆蜡按重量份比为40~60∶60~40的比例混合,加热完全熔化后,加入结晶改性剂,充分混合后在70~75℃下浇铸到胎模中;C、将环境温度控制在18~25℃,冷却成型;D、将环境温度控制在30~35℃下陈化48小时,使蜡液缓慢冷却,形成稳定的结晶形态。该工艺实现了大豆蜡完全取代石蜡,达到100%的添加,通过添加结晶改性剂,促使大豆蜡不同组分的结晶同步化,从而抑制了香精等小组分的迁移,制得收缩小的不脱壁杯灌蜡,该制品结构致密,晶型单一。
文档编号C11C5/00GK103146491SQ20121058839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陈索斌 申请人:青岛金王应用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