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吸尘器灰尘盒副腔的可拆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9336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吸尘器灰尘盒副腔的可拆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吸尘器的灰尘盒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智能吸尘器灰尘盒副腔的可拆卸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吸尘器,是一种除尘工具,可自动打扫和充电,是一种高端吸尘器。目前,智能吸尘器的灰尘盒副腔上的粉尘盖均大多采用销钉 连接,此类结构需要将粉尘盖连接到灰尘盒副腔对应位置后,以销钉插设固定粉尘盖,使粉尘盖与灰尘盒的连接处形成铰接结构,装配繁琐,销钉多为金属制品,容易氧化生锈,生锈的销钉容易,影响粉尘盖的开合,加之,粉尘盖与灰尘盒固定连接,无法拆卸,为清洁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智能吸尘器灰尘盒副腔的可拆式结构,该结构装卸简单,方便了生产装配,为智能吸尘器的日常清洁提供了便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智能吸尘器灰尘盒副腔的可拆式结构,它包括一形成有蓄尘副腔的主体、设置在主体后端的风机装置和一粉尘盖,粉尘盖前端设置有吸尘组件一,在主体前端设置一可与吸尘组件一形成吸尘口的吸尘组件二,所述蓄尘副腔中对应风机装置处设置有防尘组件,蓄尘副腔的腔壁上形成至少一卡爪,所述粉尘盖对应卡爪位置形成有卡扣,通过卡扣铰接到卡爪上。所述蓄尘副腔中设置防尘组件位置形成一凹槽,该凹槽中对应风机装置位置形成有风孔,凹槽对应卡爪一侧形成两凸扣,相对凸扣一侧形成一卡孔,该防尘组件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相配合。所述防尘组件由一形成有布槽的底板、一设置在布槽内的防尘布和覆盖在防尘布上的板盖组成,在底板和板盖上对应位置均形成网状结构,底板相应凸扣处形成有凹位,该底板相应卡孔处设置有卡钩。所述粉尘盖前端向蓄尘副腔延伸有卡接部,在蓄尘副腔对应卡接部位置开有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卡爪与卡扣的配合铰接,使得粉尘盖的装卸更为简单,方便了生产装配,为蓄尘副腔的日常清洁提供了便利,通过卡接部与通孔的配合卡接,使得粉尘盖的智能吸尘器工作时,能稳定连接在灰尘盒的本体上,保证智能吸尘器的正常工作,蓄尘副腔的风孔与风机装置的相互配合,风机装置通过在风孔处将蓄尘副腔中的空气高速排出,同时使吸尘口的空气不断地补充进风机装置,经过吸尘口附近的灰尘及其他细小污物随空气被吸入吸尘口中,将灰尘及其他细小污物到蓄尘副腔内,以到达吸尘效果,在风孔处设置防尘组件,防止风机装置沾染灰尘,保证了风机装置的正常运行,防尘组件的可拆卸设计,便于使用者在防尘组件沾染污垢影响智能吸尘器正常工作时对其进行更换,保证智能吸尘器的使用效果。

图I是本实用新型副腔处各部件的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实用新型防尘组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智能吸尘器灰尘盒副腔I的可拆式结构,它包括一形成有蓄尘副腔I的主体2、设置在主体2后端的风机装置3和一粉尘盖4,粉尘盖4前端设置有吸尘组件一 5,在主体2前端设置一可与吸尘组件一 5形成吸尘口的吸尘组件二 6,蓄尘副腔I中对应风机装置3处设置有防尘组件7,通过防尘组件7防止风机装置3沾染灰尘,以至于影响风机装置3的正常运行,蓄尘副腔I中设置防尘组件7位置形成一凹槽11,通过该凹槽11安装防尘组件7,该凹槽11中对应风机装置3位置形成有风孔12,风机装置3通过在风孔12处将蓄尘副腔I中的空气高速排出,同时使吸尘口的空气不断地补充进风机装置3,经过吸尘口附近的灰尘及其他细小污物随空气被吸入吸尘口中,将灰尘及其他细小污物到蓄尘副腔I内,凹槽11对应卡爪15 —侧形成两凸扣13,相对凸扣13 —侧形成一卡孔14,该防尘组件7的形状与凹槽11的形状相配合,蓄尘副腔I的腔壁上形成至少一卡爪15,粉尘盖4对应卡爪15位置形成有卡扣41,通过卡扣41铰接到卡爪15上,采用卡爪15与卡扣41的配合铰接,使得粉尘盖4的装卸更为简单,方便了生产装配,为蓄尘副腔I的日常清洁提供了便利,粉尘盖4前端向蓄尘副腔I延伸有卡接部42,在蓄尘副腔I对应卡接部42位置开有通孔16,通过卡接部42与通孔16的配合卡接,使得粉尘盖4的智能吸尘器工作时,能稳定连接在灰尘盒的主体2上,保证智能吸尘器的正常工作,其中,防尘组件7由一形成有布槽的底板71、一设置在布槽内的防尘布72和覆盖在防尘布72上的板盖73组成,在底板71和板盖73上对应位置均形成网状结构,底板71相应凸扣13处形成有凹位74,该底板71相应卡孔14处设置有卡钩75,防尘组件7通过凹位74对应卡接到凸扣13上,并通过其卡钩75配合卡设到卡孔14中,以实现防尘组件7与主体2的连接,该结构装卸方便,便于使用者在防尘组件7沾染污垢影响智能吸尘器正常工作时对其进行更换,保证智能吸尘器的使用效果。总之,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智能吸尘器灰尘盒副腔I的可拆式结构,采用卡爪15与卡扣41的配合铰接,使得粉尘盖4的装卸更为简单,方便了生产装配,为蓄尘副腔I的日常清洁提供了便利,通过卡接部42与通孔16的配合卡接,使得粉尘盖4的智能吸尘器工作时,能稳定连接在灰尘盒的主体2上,保证智能吸尘器的正常工作,蓄尘副腔I的风孔12与风机装置3的相互配合,风机装置3通过在风孔12处将蓄尘副腔I中的空气高速排出,同时使吸尘口的空气不断地补充进风机装置3,经过吸尘口附近的灰尘及其他细小污物随空气被吸入吸尘口中,将灰尘及其他细小污物到蓄尘副腔I内,以到达吸尘效果,在风孔12处设置防尘组件7,防止风机装置3沾染灰尘,保证了风机装置3的正常运行,防尘组件7的可拆卸设计,便于使用者在防尘组件7沾染污垢影响智能吸尘器正常工作时对其进行更换,保证智能吸尘器的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智能吸尘器灰尘盒副腔的可拆式结构,它包括一形成有蓄尘副腔的主体、设置在主体后端的风机装置和一粉尘盖,粉尘盖前端设置有吸尘组件一,在主体前端设置一可与吸尘组件一形成吸尘口的吸尘组件二,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尘副腔中对应风机装置处设置有防尘组件,蓄尘副腔的腔壁上形成至少一卡爪,所述粉尘盖对应卡爪位置形成有卡扣,通过卡扣铰接到卡爪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拆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尘副腔中设置防尘组件位置形成一凹槽,该凹槽中对应风机装置位置形成有风孔,凹槽对应卡爪一侧形成两凸扣,相对凸扣一侧形成一卡孔,该防尘组件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组件由一形成有布槽的底板、一设置在布槽内的防尘布和覆盖在防尘布上的板盖组成,在底板和板盖上对应位置均形成网状结构,底板相应凸扣处形成有凹位,该底板相应卡孔处设置有卡钩。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拆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盖前端向蓄尘副腔延伸有卡接部,在蓄尘副腔对应卡接部位置开有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吸尘器的灰尘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吸尘器灰尘盒副腔的可拆式结构,它包括一形成有蓄尘副腔的主体、设置在主体后端的风机装置和一粉尘盖,粉尘盖前端设置有吸尘组件一,在主体前端设置一可与吸尘组件一形成吸尘口的吸尘组件二,蓄尘副腔中对应风机装置处设置有防尘组件,蓄尘副腔的腔壁上形成至少一卡爪,粉尘盖对应卡爪位置形成有卡扣,通过卡扣铰接到卡爪上,本实用新型装卸简单,便于部件更换,方便了生产装配,为蓄尘副腔的日常清洁提供了便利。
文档编号A47L9/10GK202537405SQ20122008969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周生方 申请人:周生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