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保温瓶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瓶塞。
背景技术:
在日常使用热水瓶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瓶塞拔不出来的现象,如果强行拔出的话,稍有不慎就会使水瓶内的热水溅出,从而导致烫伤的现象,这是由于目前常见的瓶塞大多为木质的实体结构制造而成,而瓶内的空气在温度下降后,内部的气体收缩所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瓶塞,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瓶塞本体,该瓶塞本体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孔,该孔的下端设有通气道,其上端为溢气道,溢气道的上面为凹口 7,所述的通气道、溢气道和凹口 7的圆心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堵头设置在通气道内,该堵头整体为圆锥形,其上端通过连接杆穿过溢气道与设置在凹口 7内的按钮固定连接,拉簧套在连接杆上,其下端与堵头固定连接,其上端固定在溢气道的侧壁上,在通气道和溢气道之间设有贴合堵头的斜锥面,拉簧在对堵头施加拉力时,堵头便会自动堵在通气道和溢气道之间的斜锥面上。所述拉簧上涂有防锈涂料。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由于在堵头在拉簧的作用下,使得瓶内的气压始终与瓶外的气压相当,拔出时非常容易,且堵头也起到了很好的与空气隔绝的作用,即使发生瓶塞被吸住的情况,只需将按钮按下放入气体,即可达到气压平衡的目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瓶塞本体1,该瓶塞本体I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孔2,该孔2的下端设有通气道,其上端为溢气道,溢气道的上面为凹口 7,所述的通气道、溢气道和凹口 7的圆心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堵头3设置在通气道内,该堵头3整体为圆锥形,其上端通过连接杆4穿过溢气道与设置在凹口 7内的按钮5固定连接,拉簧6套在连接杆4上,其下端与堵头3固定连接,其上端固定在溢气道的侧壁上,在通气道和溢气道之间设有贴合堵头3的斜锥面,拉簧6在对堵头3施加拉力时,堵头3便会自动堵在通气道和溢气道之间的斜锥面上。所述拉簧6上涂有防锈涂料。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由于在堵头在拉簧的作用下,使得瓶内的气压始终与瓶外的气压相当,拔出时非常容易,且堵头也起到了很好的与空气隔绝的作用,即使发生瓶塞被吸住的情况,只需将按钮按下放入气体,即可达到气压平衡的目的。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保温瓶塞,它包含瓶塞本体(I),其特征在于该瓶塞本体(I)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孔(2),该孔(2)的下端设有通气道,其上端为溢气道,溢气道的上面为凹口(7),所述的通气道、溢气道和凹口(7)的圆心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堵头(3)设置在通气道内,该堵头(3)整体为圆锥形,其上端通过连接杆(4)穿过溢气道与设置在凹口(7)内的按钮(5)固定连接,拉簧(6)套在连接杆(4)上,其下端与堵头(3)固定连接,其上端固定在溢气道的侧壁上,在通气道和溢气道之间设有贴合堵头(3)的斜锥面,拉簧(6)在对堵头(3)施加拉力时,堵头(3)便会自动堵在通气道和溢气道之间的斜锥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保温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6)上涂有防锈涂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瓶塞,瓶塞本体的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孔,该孔的下端设有通气道,其上端为溢气道,溢气道的上面为凹口,所述的通气道、溢气道和凹口的圆心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堵头设置在通气道内,该堵头整体为圆锥形,其上端通过连接杆穿过溢气道与设置在凹口内的按钮固定连接,拉簧套在连接杆上,其下端与堵头固定连接,其上端固定在溢气道的侧壁上,在通气道和溢气道之间设有贴合堵头的斜锥面,拉簧在对堵头施加拉力时,堵头便会自动堵在通气道和溢气道之间的斜锥面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由于在堵头在拉簧的作用下,使得瓶内的气压始终与瓶外的气压相当。
文档编号A47J41/02GK202636706SQ20122012042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滕龙 申请人:金陵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