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烤炉具,尤其是一种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野餐以及家庭阳台庭院自助烧烤备受青睐,而目前市场所售烧烤炉具虽然品种很多,有木炭烧烤炉、电力烧烤炉、微波烧烤炉等,尽管有的炉具可以折叠,材质也有不锈钢的,但其炉体都是一体式的,不便于携带和存放,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用后不便于洗刷,久而久之不是锈迹斑斑就是味道难闻,非常不卫生,严重的还会影响后期的再次使用。其主要弊端表现在以下方面1、不便于携带和存放,因炉体经过出厂组装后为整体式,尽管炉架可以折叠,但整个炉体外形体积仍然很大,不便于携带和存放;2、炉具清洗不方便,因 其体积大,且有死角,清洗起来很麻烦,所以就有人干脆不清洗或是清洗的不干净,以至于影响以后的使用效果;3、烤盘宽窄不能调节,烧烤时食物有长有短,但所售炉具要么方方正正超宽,使得竹签容易烧断、钢钎容易烧热,要么细长一条过窄,长一点的食物无法通体烧烤;4、木炭点火困难,因其炉口宽大,无法架设拔火筒,乃至餐前点火培育木炭火种火耗时较长;5、炭灰清理和降温困难,烧烤结束后,因其是整体炉膛,燃烧未尽炭灰不能方便的从炉体内取出,使得炉体降温很慢,延长了离场等候时间;6、餐后炭灰不容易收集,因为是整体炉具,且没有配套收灰工具,炉体内余灰只能散在现场,既不卫生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使用方便的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包括炉灰托盘,所述炉灰托盘下设有炉具支架,所述炉灰托盘上设有组合式烧烤腔体,所述组合式烧烤腔体内设有炭火闸板和拔火筒,所述炉灰托盘通过面盖合页转动连接有烧烤炉面盖。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烧烤腔体由两块炉具侧板和两块两端挡板插接组成。本实用新型所述炉具侧板上设有支撑杆插孔和双排的木炭托板支撑栓,炉具侧板的两端设有侧板插钩,炉具侧板的顶部还设有调节板插槽和炭火闸板插槽。本实用新型所述支撑杆插孔插有侧板支撑杆,所述木炭托板支撑栓上设有木炭托板,所述调节板插槽插有上口宽窄调节板,所述炭火闸板插槽插有炭火闸板。本实用新型所述木炭托板上分别设有进风孔和升降槽。本实用新型所述两端挡板上分别设有进风口和侧板插槽。本实用新型所述拔火筒上设有拔火筒成形圈和拔火筒合页。本实用新型所述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还包括木炭夹子、多用钎和多用钩。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烧烤炉具使用的时候可以很快组装成所需要的炉具,用后收起来就像电脑键盘一样大小,这种结构不仅方便有车族使用,骑车旅游,徒步旅游携带、存放也同样非常方便。而且耐温不锈钢材质不生锈、不变形、易清理,使用寿命和卫生情况大大增强。再有,此炉具具有多种功能人性化化设计组件,当烧烤食物有长有短时候,可以将炉体随之加宽或变窄,避免了固定宽度的炉体要么超宽的食物无法加热,要么将很短食物用的竹签烧断的问题。同时木炭托板可以升降调节,当炭火强的时候可以降低,炭火弱了可以升高,尤其是当最后野餐结束时候,可以将木炭托板完全降到炭灰托盘上面,将炉体与托盘分开同时降温,解决了一体式炉具炭灰不好清理,温度难以下降以至于用水浇或直接倒在外面容易发生火灾和影响环境卫生的问题。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炉灰托盘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炉具侧板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木炭托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两端挡板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拔火筒的立体示意图。图6-1是本实用新型拔火筒成形圈的立体透视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口宽窄调节板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炭火闸板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侧板支撑杆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木炭夹子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多用钎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多用钩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炉具支架的示意图。图中零件标号说明I、烧烤炉面盖;2、炉灰托盘;3、面盖合页;4、侧板插钩;5、调节板插槽;6、支撑杆插孔;7、炉具侧板;8、木炭托板支撑栓;9、进风孔;10、升降槽;11、木炭托板;12、进风口 ;
13、两端挡板;14、木炭夹子;15、多用钎;16、炭火闸板;17、上口宽窄调节板;18、侧板支撑杆;19、多用钩;20、拔火筒成形圈;21、拔火筒;22、拔火筒合页;23、炉具支架;24、炭火闸
板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包括炉灰托盘2,炉灰托盘2下设有炉具支架23,炉灰托盘2上设有组合式烧烤腔体,组合式烧烤腔体内设有可上下调节的木炭托板11、炭火闸板16、调节板17、和可折叠的拔火筒21,炉灰托盘2通过面盖合页3转动连接有烧烤炉面盖I。其中,组合式烧烤腔体由两块炉具侧板7和两块两端挡板13插接组成,在炉具侧板7上设有支撑杆插孔6和双排的木炭托板支撑栓8,炉具侧板7的两端设有侧板插钩4,炉具侧板7的顶部还设有调节板插槽5和炭火闸板插槽24。支撑杆插孔6插有侧板支撑杆18,木炭托板支撑栓8上设有木炭托板11,木炭托板11上分别设有进风孔9和升降槽10。调节板插槽5插有上口宽窄调节板17,炭火闸板插槽24插有炭火闸板16。两端挡板13上分别设有进风口 12和侧板插槽。拔火筒21为可折叠的结构,其上设有用于组合成形拔火筒的一上一下的拔火筒成形圈20和拔火筒合页22。同时,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还包括木炭夹子14、多用钎15和多用钩19。本实用新型采用耐温不锈钢材质,炉具由四片侧板(二侧板和二端板)、四片调节板、一个木炭托板、一个炉灰托盘、一个多用途的面盖(收起时作为面盖,拆开后可作为食物或调料托盘)和两个炭火闸板等部件组成,部件之间相互以榫卯插接,或勾连或插连,组装后用配套的折叠式拔火筒和钩夹即可进行烧烤操作。餐后收起来炉具就是一个键盘大小的盒子,其制作简单,组装拆卸、携带使用、储藏存放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制作的材料选用O. 5-2mm耐温不锈钢板为主材,辅材为O. 3-0. 5mm直 径不锈钢棒和铆钉。制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I、将不锈钢板材用剪板机裁切成要求尺寸大小,而后照图用台钻打孔。需要折弯的侧板和炉灰托盘用板材折弯机折成90度即可。2、将不锈钢棒断切成要求尺寸,用钢筋折弯机折弯,用氩弧焊焊接,制作成要求的钩、钎。3、将不锈钢棒断切成要求尺寸(或直接用不锈钢铆钉),用氩弧焊与侧板焊接。4、选用1-2寸不锈钢合页,用氩弧焊焊接于梯形拔火筒板及面盖和炉灰托盘上。以上工序就是制作该套炉具全过程,之后就可以组装使用,非常简单。本实用新型与普通一体式烧烤炉具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炉具为板式结构,像板式家具一样组合拆装方便快捷。组装后可以烧烤多种食物,拆卸后形同电脑键盘大小,携带存放非常方便。2、主材为耐温不锈钢板,不生锈不变形,拆卸为板块后容易清理洗刷,洗刷后干净完好如初,不影响再次使用,其使用寿命和卫生情况大为改善。3、设有炉具宽窄调节板,满足多种长度的食物烧烤。4、木炭点火容易,可以折叠的拔火筒缩短了木炭火种的起火时间。5、木炭托板可以根据炭火强弱进行升降调节,避免食物旺火烤焦或是弱火加温时间过长。6、餐后炉具整体降温块。炉体与炉炭灰托盘可以分开降温,减少等候降温离场时间。7、炭灰清理方便。餐后用炉灰托盘将无明火炭灰直接倒入锡箔袋打包离场,保证现场的卫生和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包括炉灰托盘(2),所述炉灰托盘(2)下设有炉具支架(23),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灰托盘(2)上设有组合式烧烤腔体,所述组合式烧烤腔体内设有可上下调节的木炭托板(11)、炭火闸板(16)、调节板(17)、和可折叠的拔火筒(21),所述炉灰托盘(2)通过面盖合页(3)转动连接有烧烤炉面盖(I)。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烧烤腔体由两块炉具侧板(7)和两块两端挡板(13)插接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具侧板(7)上设有支撑杆插孔(6)和双排的木炭托板支撑栓(8),炉具侧板(7)的两端设有侧板插钩(4),炉具侧板(7)的顶部还设有调节板插槽(5)和炭火闸板插槽(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插孔(6)插有侧板支撑杆(18),所述木炭托板支撑栓(8)上设有木炭托板(11),所述调节板插槽(5)插有上口宽窄调节板(17),所述炭火闸板插槽(24)插有炭火闸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木炭托板(11)上分别设有进风孔(9)和升降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挡板(13)上分别设有进风口(12)和侧板插槽。
7.根据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火筒(21)上设有拔火筒成形圈(20)和拔火筒合页(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还包括木炭夹子(14)、多用钎(15)和多用钩(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且使用方便的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套装烧烤炉具,包括炉灰托盘,所述炉灰托盘下设有炉具支架,所述炉灰托盘上设有组合式烧烤腔体,所述组合式烧烤腔体内设有可上下调节的炭火托板、炭火闸板、调节板和可折叠的拔火筒,所述炉灰托盘通过面盖合页转动连接有烧烤炉面盖。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可以很快组装成所需要的炉具,用后收起来就像电脑键盘一样大小,这种结构不仅方便有车族使用,骑车旅游,徒步旅游携带、存放也同样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A47J37/04GK202567858SQ20122014421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
发明者张建宇 申请人:张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