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34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尤指一种应用于帘体拉绳固定结构的所属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按目前现有的帘体拉绳穿制结构如图5-图7所示,其是于升降控制盒体20的穿制孔22卡制固定设有一穿绳导环体40,该穿绳导环体40设有一穿制导孔41,借助将升降控制盒体20所设内部具有弹簧的拉绳控制体21的拉绳210,穿过该穿绳导环体40所设穿制导孔41,以进行拉绳210的收放控制;使用时,拉持帘体30底端使帘体30两侧的拉绳210同时作用于拉绳控制体21,而使帘体30方便收放作动;但其在收合帘体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I、使用稳定性差收合帘体时易因帘体两侧施力不均,而令帘体的帘片斜倾或一侧向上推升,因为两侧拉绳未同步作动,此时具有弹簧的拉绳控制体无法同时对两侧拉绳做出卷收动作,先向上推升的一侧拉绳无法适时卷收至拉绳控制体,产生拉绳松弛而向升降控制盒体内不规则集拢而造成不当勾制,故其使用稳定性差。2.使用故障率高其拉绳拉制时易因施力不均,产生拉绳不当勾制,而须将升降控制盒体拆卸维修,将不当勾制处予以拆解,故其使用故障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有鉴于现有帘体拉绳穿制结构使用稳定性差及使用故障率高的问题,乃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其导绳固定座体端部两侧分设有一夹
制凹口部,该两夹制凹口部内侧分别向下延伸设有--^制固定片,而两卡制固定片间形成
一让槽,且导绳固定座体上与设置夹制凹口部的相异二侧底面,向内凹设有一导线凹槽部,该导线凹槽部与让槽相接。其中,该卡制固定片与夹制凹口部呈垂直设置。其中,该导线凹槽部的内侧顶面设有内顶持面。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其包括一个导绳固定座体,该导绳固定座体的端部两侧分设有一个夹制凹口部,该两个夹制凹口部内侧分别向下延伸设有一个卡制固定片,而两卡制固定片间形成一个让槽,且导绳固定座体上与设置该夹制凹口部的相异的两侧底面,向内凹设有一个导线凹槽部,而导线凹槽部该让槽相接;以及一升降控制盒体,该升降控制盒体内设有数个拉绳控制体,而拉绳控制体设有拉绳,另该升降控制盒体底侧设有数穿制孔,其导绳固定座体设于升降控制盒体所设的穿制孔,且该导绳固定座体的端部底面,则贴合于升降控制盒体的穿制孔边缘表面,该卡制固定片卡制入所述穿制孔后抵持于穿制孔的边缘,且拉绳借助穿过该导线凹槽部及让槽而导出该升降控制盒体。[0011]其中,该卡制固定片与夹制凹口部呈垂直设置。其中,该导线凹槽部的内侧顶面设有内顶持面。其中,该端部大于该升降控制盒体所设的穿制孔的外径。其中,该夹制凹口部所设的卡制固定片间的距离,大于升降控制盒体所设穿制孔的直径。借助将该导绳固定座体设于升降控制盒体所设穿制孔,该导绳固定座体端部较大于穿制孔外径,端部的底面紧贴升降控制盒体所设穿制孔表面,而夹制凹口部所设卡制固定片,弹性抵持卡制于穿制孔,且控制拉绳穿过导线凹槽部,让槽导出升降控制盒体,再与帘体穿制结合固定。如此,若因收合帘体时两侧施力不均,使帘体的帘片斜倾或一侧向上推升,先向上推升的一侧拉绳因受导线凹槽部上缘的内顶持面限止,不致因拉绳无法适时卷收至拉绳控 制体,而产生拉绳松弛向升降控制盒体内不规则集拢造成不当勾制,防止控制拉绳于收合过程因施力不均而产生部分松弛或不当勾制,并有效降低故障维修的可能性,以达使用稳定性佳及使用故障率低的功效。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控制盒体及帘体组合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组合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制动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升降控制盒体及帘体组合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第一作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现有第二作动状态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导绳固定座体11夹制凹口部110卡制固定片111让槽12导线凹槽部120内顶持面13端部20升降控制盒体21拉绳控制体210拉绳22穿制孔 30帘体40穿绳导环体41穿制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能够更明显,兹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后,但本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请配合参阅图I、如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的升降控制盒体及帘体组合及立体结构状态示意图,其包括一导绳固定座体10,该导绳固定座体10的端部13的二侧分设有一夹制凹口部11,该二夹制凹口部11内侧分别向下延伸设有一^^制固定片110,而二卡制固定片110间形成一让槽111,且导绳固定座体10上与设置该夹制凹口部11的相异两侧底面,向内凹设有一导线凹槽部12,且导线凹槽部12的内侧顶面设有一内顶持面120,而导线凹槽部12与让槽111相接,其卡制固定片110与夹制凹口部11呈垂直设置;借助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请配合参阅图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的侧视剖面组合及夹制动作状态示意图,其卡制固定片110与夹制凹口部11呈垂直设置,以夹钳工具夹制于夹制凹口部11,将该导绳固定座体10设于升降控制盒体20所设的穿制孔22,且导绳固定座体10的端部13较大于升降控制盒体20的穿制孔22外径,端部13的底面则贴合于升降控制盒体20的穿制孔22边缘表面,而夹制凹口部11所设的卡制固定片110间的距离,略大于穿制孔22的直径,而导绳固定座体10为塑性材质,使卡制固定片110卡制入穿制孔22 后抵持于其边缘,且拉绳控制体21的拉绳210限位穿过导线凹槽部12,并受导线凹槽部12所设内顶持面120限止,由夹制凹口部11所设卡制固定片110间的让槽111导出升降控制盒体20外,再与帘体30穿制结合固定;又,导绳固定座体10的端部13较大于升降控制盒体20的穿制孔22外径,其导线凹槽部12所设内顶持面120可防止拉绳210于收合帘体30过程,因帘体30 二侧施力不均,而令帘体30的帘片斜倾或一侧向上推升,形成先向上推升一侧的拉绳210松弛向升降控制盒体内不规则集拢造成不当勾制,并有效降低故障维修的可能性,以达使用稳定性佳及使用故障率低的功效。现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论述如下I.使用稳定性佳其拉绳限位穿过导线凹槽部,并受导线凹槽部所设内顶持面限止,防止拉绳于收合帘体过程,因帘体二侧施力不均,而令帘体的帘片斜倾或一侧向上推升,产生拉绳松弛向升降控制盒体内不规则集拢造成不当勾制,故其使用稳定性佳。2.使用故障率低其拉绳限位穿过导线凹槽部120,并由夹制凹口部11所设卡制固定片110间的让槽111导出至升降控制盒体外,并受导线凹槽部所设内顶持面限止,防止拉绳于收合过程因施力不均而产生部分松弛或不当勾制,并有效降低故障维修的可能性,故其使用故障率低。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可达到上述诸项功能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应符合专利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包括 一个导绳固定座体,该导绳固定座体的端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夹制凹口部,该两个夹制凹口部内侧分别向下延伸设有一个卡制固定片,而两个卡制固定片间形成一个让槽,且导绳固定座体上与设置该夹制凹口部的相异两侧底面,向内凹设有一个导线凹槽部,而导线凹槽部与该让槽相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制固定片与夹制凹口部呈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线凹槽部的内侧顶面设有内顶持面。
4.一种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包括 一个导绳固定座体,该导绳固定座体的端部两侧分设有一个夹制凹口部,该两个夹制凹口部内侧分别向下延伸设有一个卡制固定片,而两卡制固定片间形成一个让槽,且导绳固定座体上与设置该夹制凹口部的相异的两侧底面,向内凹设有一个导线凹槽部,而导线凹槽部该让槽相接;以及 一升降控制盒体,该升降控制盒体内设有数个拉绳控制体,而拉绳控制体设有拉绳,另该升降控制盒体底侧设有数穿制孔,其导绳固定座体设于升降控制盒体所设的穿制孔,且该导绳固定座体的端部底面,则贴合于升降控制盒体的穿制孔边缘表面,该卡制固定片卡制入所述穿制孔后抵持于穿制孔的边缘,且拉绳借助穿过该导线凹槽部及让槽而导出该升降控制盒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卡制固定片与夹制凹口部呈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线凹槽部的内侧顶面设有内顶持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端部大于该升降控制盒体所设的穿制孔的外径。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制凹口部所设的卡制固定片间的距离,大于升降控制盒体所设穿制孔的直径。
专利摘要一种帘体连动绳固定装置,其包括一导绳固定座体设于一升降控制盒体所设的穿制孔,该导绳固定座体的底面紧贴升降控制盒体所设穿制孔的表面,而夹制凹口部所设卡制固定片,弹性抵持并卡制于穿制孔,且控制拉绳限位穿过导线凹槽部,并由夹制凹口部所设卡制固定片间的让槽导出升降控制盒体,再与帘体穿制结合固定,防止拉绳于卷收过程中因施力不均而产生部分松弛或不当勾制,并有效降低故障维修的可能性,以达使用稳定性佳及使用故障率低的功效。
文档编号A47H5/08GK202723505SQ20122023026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
发明者许盛瀛, 粘武忠 申请人:庆丰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