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纤维益眠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666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豆纤维益眠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了一种枕头,特别是一种大豆纤维益眠枕。
背景技术
大豆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打豆豆柏为原料,提取出豆柏中的植物球蛋白,经合成后制成的新型再生植物蛋白纤维,有 着羊绒般的柔软手感,蚕丝版的柔和和光泽,以及棉的保暖性、良好的亲肤性和明显的抑菌功能,被誉为新世纪的健康舒适纤维。但是现阶段各种生活用品对大豆纤维的应用还未广泛出现,特别是枕头,目前市场上的枕头大都为磁性保健枕或者药性保健枕,此类枕头对健康人群并不适用,且舒适度受到一定限制。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透气性好,舒适度、保暖性好,具有抑菌功能的大豆纤维益眠枕。I、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豆纤维益眠枕,包括枕芯和枕套,枕套包括四周缝合的上枕面和下枕面,上枕面和下枕面均为第一棉布层,在上枕面和下枕面之间设有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在上枕面与上无纺布层之间填充有第一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在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之间填充有聚酯纤维层,在下无纺布层与下枕面之间填充有第二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上枕面与第一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之间通过绗缝线固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质感舒适自然,填充物采用大豆纤维与螺旋卷曲棉相结合,透气性好,舒适抑菌。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I-上枕面、2-下枕面、3-上无纺布层、4-下无纺布层、5-第一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6-聚酯纤维层、7-第二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8-绗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一种大豆纤维益眠枕的一种实施方式包括枕芯和枕套,枕套包括四周缝合的上枕面I和下枕面2,上枕面I和下枕面2均为第一棉布层,在上枕面I和下枕面2之间设有上无纺布层3和下无纺布层4,在上枕面I与上无纺布层3之间填充有第一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5,在上无纺布层3和下无纺布层4之间填充有聚酯纤维层6,在下无纺布层4与下枕面2之间填充有第二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7,上枕面I与第一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5之间通过绗缝线8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质感舒适自然,填充物采用大豆纤维与螺旋卷曲棉相结合,配合精致的绗缝,丝质细腻,透气性好,舒适抑菌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大豆纤维益眠枕,包括枕芯和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套包括四周缝合的上枕面(I)和下枕面(2),所述上枕面(I)和下枕面(2)均为第一棉布层,在所述上枕面(I)和下枕面(2)之间设有上无纺布层(3)和下无纺布层(4),在所述上枕面(I)与上无纺布层(3)之间填充有第一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5),在所述上无纺布层(3)和下无纺布层(4)之间填充有聚酯纤维层(6),在所述下无纺布层(4)与下枕面(2)之间填充有第二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7),所述上枕面(I)与第一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5)之间通过绗缝线(8)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大豆纤维益眠枕,包括枕芯和枕套,枕套包括四周缝合的上枕面和下枕面,上枕面和下枕面均为第一棉布层,在上枕面和下枕面之间设有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在上枕面与上无纺布层之间填充有第一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在上无纺布层和下无纺布层之间填充有聚酯纤维层,在下无纺布层与下枕面之间填充有第二大豆聚酯混合纤维层。本实用新型具有质感舒适自然,填充物采用大豆纤维与螺旋卷曲棉相结合,透气性好,舒适抑菌的优点。
文档编号A47G9/10GK202604333SQ20122023941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俞建辉 申请人:江苏蓝丝羽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