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棉拖把的把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504阅读:8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棉拖把的把手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 新型涉及一种胶棉拖把挤水装置上的重要零件,特别是一种胶棉拖把的把手机构。
背景技术
现市售胶棉拖把一直沿用传统结构的把手,即把手直接通过衬套铆接固定在拖把杆上,无限位装置,胶棉拖把洗净拧干后还需扳动把手,将把手的一端碰到拖把杆为至,恢复到原位,使用较麻烦,若用力过猛会损坏拖把零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棉拖把的把手机构,配套安装在胶棉拖把上,其上有限位结构,结构新颖、能自动限位,使用方便,保护拖把零件不易损坏,延长拖把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胶棉拖把的把手机构,包括把手,把手通过衬套与拖把杆连接成整体,所述的衬套为把手管,所述把手管由相互垂直的直管、横管和挡板组成,所述把手管上的挡板与所述把手两臂相对应处上的凹槽配合,所述把手管用销轴转动连接在把手的开口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胶棉拖把的把手机构,因用把手管上的横管代替原有的衬套来与把手转动连接,而把手管上的挡板用来与把手上的凹槽配合,对把手的继续转动进行自动限位,不让其转动过头损坏拖把上的其它零件,使用更方便,又延长了拖把的使用寿命。

图I、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挤水状态、未画胶棉头)。图3、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工作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把手管3由相互垂直但不相通的直管3-1、横管3-2和挡板3-3制作成的整体,横管3-2的下边缘延伸出挡板3-3,挡板两端延伸到直管外,挡板的长度大于横管的长度,固定在直管3-1 —侧的中间位置上,如图I所示。把手I为一端开口的U形,两臂中间有通孔与拉杆4的一端铆接固定,两臂开口端的两内侧各有一与挡板3-3配合的凹槽1-1,两臂开口处有带通孔的垂直弯头。用销轴2分别穿过把手I 一臂上的通孔和把手管上的横管3-2及把手另一臂上的通孔,将把手管3转动连接在把手I的开口端,而把手管3利用直管两端的内螺纹与拖把杆5连接成整体。使用时,只要向上扳动把手1,由其上的拉杆4带动拉杆座,及通过拉杆座带动与其连接成一体两边的面板、滑板和胶棉一起沿着拉杆座朝正、反方向转动,将胶棉头中的水挤干,如图2所示。胶棉头中水挤干后,松开把手,在拉杆4的作用下带动两边的面板、滑板恢复原位,同时把手I在向下移动中,其上的凹槽1-1碰到挡板3-3的两端而自动停止,并挡板的两端插入把手两内侧的凹槽1-1中定位,限制其再继续转动。
权利要求1.一种胶棉拖把的把手机构,包括把手(1),把手(I)通过衬套与拖把杆(5)连接成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为把手管(3),所述把手管由相互垂直的直管(3-1)、横管(3-2)和挡板(3-3)组成,所述把手管(3)上的挡板(3-3)与所述把手(I)两臂相对应处上的凹槽(1-1)配合,所述把手管(3 )用销轴(2 )转动连接在把手(I)的开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棉拖把的把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管(3)由相互垂直但不相通的直管(3-1)、横管(3-2)和挡板(3-3)制作成的整体,横管(3-2)的下边缘延伸出挡板(3-3),挡板两端延伸到直管外,挡板的长度大于横管的长度,固定在直管(3-1) —侧的中间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棉拖把的把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I)为一端开口的U形,两臂开口端的两内侧各有一与挡板(3-3)配合的凹槽(1-1),两臂开口处有带通孔的垂直弯头。
专利摘要一种胶棉拖把的把手机构,包括把手,把手通过衬套与拖把杆连接成整体,所述的衬套为把手管,所述把手管由相互垂直的直管、横管和挡板组成,所述把手管上的挡板与所述把手两臂相对应处上的凹槽配合,所述把手管用销轴转动连接在把手的开口端。用把手管上的横管代替原有的衬套来与把手转动连接,把手管上的挡板用来与把手上的凹槽配合,使用时对把手的继续转动进行自动限位,不让其转动过头损坏拖把上的其它零件,使用更方便,又延长了拖把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7L13/50GK202723781SQ20122028281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王永东 申请人:王永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