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散热便携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023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散热便携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散热便携枕。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就是人们为睡眠的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而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们睡眠时必须采用枕头。而夏天人们看电视或看书时,喜欢将枕头垫在背上,时间长了,背部的汗水很多,
非常难受。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散热便携枕,它在靠背内部与散热垫对应位置设有风扇,可以给人体背部有效的降温,整体使用起来也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散热便携枕,其特征在于它由头垫、靠背、枕脊、散热垫和双肩带构成,所述的头垫与靠背通过枕脊连接,头垫可与枕脊拆卸分离;头垫和靠背内部填充有柔性海绵;头垫中间设有凹槽,与人体后脑配合,凹槽上端部位设有凸起A,头垫下端与人体颈部接触位置设有凸起B,凸起A、凹槽和凸起B有助于人体头部和颈部的固定。所述的枕脊置于靠背的内部,起主要支撑的作用;散热垫设在靠背上,散热垫上设有气孔,在靠背内部与散热垫对应位置设有风扇,风扇的进气口与靠背的后部置线槽连通;所述的双肩带设在靠背的背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造巧妙简单,它根据人体特征而制作,非常符合人体工学,并且其内部设有风扇,可以很好给人体背部散热,能有效的解决背部易流汗的问题。
以下结合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其中,1-头垫、2-双肩带、3-置线槽、4-凸起A、5_凹槽、6-凸起B、7_靠背、8_散热垫、9-风扇、10-枕脊。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散热便携枕,其特征在于它由头垫、靠背、枕脊、散热垫和双肩带构成,所述的头垫与靠背通过枕脊连接,头垫可与枕脊拆卸分离;头垫和靠背内部填充有柔性海绵;头垫中间设有凹槽,与人体后脑配合,凹槽上端部位设有凸起A,头垫下端与人体颈部接触位置设有凸起B,凸起A、凹槽和凸起B有助于人体头部和颈部的固定。所述的枕脊置于靠背的内部,起主要支撑的作用;散热垫设在靠背上,散热垫上设有气孔,在靠背内部与散热垫对应位置设有风扇,风扇的进气口与靠背的后部连通;所述的双肩带设在靠背的背部。在图1、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整体是采用较轻的材质制成,其内部用柔性海绵填充,整体上造型美观,使用起来也更加舒适。需要移动时,将双肩带背上,就可很轻松的携带,很适合家庭及办公人员使用。在图1、图2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其摆放在床上或沙发上,使用者背部靠在靠背上,头部与头垫接触,颈部靠着凸起B,后脑轻放入凹槽内。凸起A、凸起B和凹槽是根据人体特征来设计的,符合人体工学,让人体头部更加舒适。人体躺在靠背上,靠背上的散热垫可有效地降温。如果天气很热,背部出汗,可将插线从置线槽拉出接通电源,风扇运转,向散热垫吹出凉风,将汗水吹干。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散热便携枕,其特征在于它由头垫、靠背、枕脊、散热垫和双肩带构成,所述的头垫与靠背通过枕脊连接,头垫可与枕脊拆卸分离;头垫和靠背内部填充有柔性海绵;头垫中间设有凹槽,与人体后脑配合,凹槽上端部位设有凸起A,头垫下端与人体颈部接触位置设有凸起B,凸起A、凹槽和凸起B有助于人体头部和颈部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热便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脊置于靠背的内部,起主要支撑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热便携枕,其特征在于散热垫设在靠背上,散热垫上设有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散热便携枕,其特征在于在靠背内部与散热垫对应位置设有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散热便携枕,其特征在于风扇的进气口与靠背的后部置线槽连通,电源插线置于置线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散热便携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肩带设在靠背的背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散热便携枕,其特征在于它由头垫、靠背、枕脊、散热垫和双肩带构成,所述的头垫与靠背通过枕脊连接,头垫可与枕脊拆卸分离;头垫和靠背内部填充有柔性海绵;头垫中间设有凹槽,与人体后脑配合,凹槽上端部位设有凸起A,头垫下端与人体颈部接触位置设有凸起B;所述的枕脊置于靠背的内部,起主要支撑的作用;散热垫设在靠背上,在靠背内部与散热垫对应位置设有风扇,风扇的进气口与靠背的后部置线槽连通;所述的双肩带设在靠背的背部。本实用新型构造巧妙简单,它根据人体特征而制作,非常符合人体工学,并且其内部设有风扇,可以很好给人体背部散热,能有效的解决背部易流汗的问题。
文档编号A47G9/10GK202891341SQ20122032386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
发明者钟朋雄, 钟朋力 申请人:钟朋雄, 钟朋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