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机插座护套及使用该护套的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46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豆浆机插座护套及使用该护套的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豆浆机插座护套及使用该护套的豆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杯体设有插接电源线的插座,很多插座是开放性,在清洗杯体或存放时时,插座容易进水或落入其他异物,可能引发安全问题。由此,出现了使用塑料挡盖对插座进行保护的豆浆机,但是由于塑料挡盖的密封性较差,只能起到防尘的作用,对于插座防水保护的效果甚微。随后,出现了使用保护塞、保护套等结构插入插座对插座进行保护的豆浆机,保护塞、保护套等结构由于密封性较好,基本解决了插座防水盒防尘的问题。但是,当需要将电源线插入插座让豆浆机工作时,取下的保护塞、保护套等结构只能放置在一旁,豆浆机使用完毕后经常容易忘记将保护塞、保护套等结构重新插入插座,保护塞、保护套等结构很容易丢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设有挂接装置的保护塞、保护套,在取下保护塞、保护套后将保护塞、保护套挂在电源线上以避免丢失。例如,中国专利ZL200920133823.6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豆浆机的电源插孔塞,其包括插拔端和与电源插座插孔配套的插头,所述插拔端设置有挂接装置。事实上,通过挂接装置将保护塞、保护套挂在电源线上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存放方式,保护塞 、保护套很容易从电源线上掉落,保护塞、保护套容易丢失的问题还是未得到妥善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豆浆机插座上使用的保护塞、保护套在取下后容易丢失的问题,提供一种插座保护套及使用该保护套的豆浆机。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豆浆机插座护套,包括护套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主体的一端设有插入部件,豆浆机杯体和/或把手上设置容纳腔,插入部件插入容纳腔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插入部件为柱状插入部件或者片状插入部件。为了避免插入部件插入后脱落,所述柱状插入部件上设有防脱塞;所述片状插入部件呈弯折状,所述片状插入部件上设有防脱孔。所述插入部件为能够弯折形变的插入部件,使得插入部件在插入容纳腔的状态下,仍然能将护套主体插入插座或者从插座上取下。所述护套主体,包括护套盖和设置在护套盖上的护套塞,所述护套盖上设有扣手,以便于将插入的护套主体取下,所述护套塞上设有防脱筋,以避免护套主体脱落。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一种豆浆机,包括杯体,杯体上设有把手和插接电源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一侧的杯体和/或把手上设有容纳豆浆机插座护套插入部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由杯体外壁和设置在杯体外壁上的容纳腔盖围成,所述容纳腔盖上设有插入部件固定孔或者呈片状的插入部件导槽。所述设有插入部件导槽的容纳腔盖的内壁上设有挂柱,以与片状插入部件上的防脱孔配合,防止插入部件脱落。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插座护套,结构简单,通过插入部件与豆浆机杯体和/或把手上的容纳腔相配合,使得豆浆机插座护套在豆浆机工作和存放的过程中均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容纳腔中,完全避免了因为使用豆浆机而产生豆浆机插座护套丢失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插座护套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插座护套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插座护套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插入部件插入豆浆机上容纳腔前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 一种实施方式插入部件插入豆浆机上容纳腔后的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豆浆机第一种实施方式容纳腔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插入部件插入豆浆机上容纳腔后,护套主体插入插座的状态不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插座护套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插座护套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纵向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豆浆机第二种实施方式保护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通过对现有豆浆机插座上所使用的保护塞、保护套等部件结构的分析,发现现有豆浆机在取下保护塞、保护套等部件让豆浆机进行工作后,很容易出现丢失保护塞、保护套的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浆机插座护套及使用该护套的豆浆机。参见
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插座保护套,包括保护套主体1,护套主体I用于插入豆浆机杯体上插接电源线的插座中,以对插座进行防尘、防水保护。护套主体I则由护套盖11和设置在护套盖11上的护套塞12构成,护套塞12具有一圈竖直侧壁以与插座进行配合。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将插入插座的护套主体I取下,在护套盖11上设置了扣手13,本实施方式中在护套主体21上设置了左右对称的扣手13,在需使用豆浆机时,用手指捏住一侧或者两侧扣手13施加向外的拉力即可将护套主体I从插座内取出。同时,为了避免护套塞12插入插座后,护套主体I从插座上脱落,本实施方式中还在护套塞12上设置了防脱筋14,防脱筋14可以在护套塞12四周的竖直侧壁上进行设置,以增加护套主体I插入插座后的稳定性。为了便于取下和避免护套主体I脱落,护套主体I上显然还可以设置其他的结构,例如,护套塞12为实体结构,在护套塞12上设置与插座插头相配合的插孔对插座进行密封,由于护套主体I并非本实用新型的主要部分,此处不再进行累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为了解决护套主体I取下后,容易丢失的问题,本实施方式中,在护套主体I的一端设置了呈柱体状的插入部件2,插入部件2可以是圆柱状的或者截面为其他形状的柱体,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圆柱状的插入部件2进行示例性说明。参见图4、图5,圆柱状的插入部件2是与设置在豆浆机杯体3上的容纳腔4进行配合的,在护套主体I从插座5取下后,插入部件2插入容纳腔4中用于存放,就可以完全避免在豆浆机使用完毕后豆浆机插座护套的丢失。插入部件2上设有防脱塞21,这样,插入部件2插入容纳腔4后稳定性就可以得到保证。
为了配合插入部件2的结构,容纳腔4较好的是采用容纳腔盖6与豆浆机杯体3的外壁围成,这样结构较为简单,也便于实施。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容纳腔盖6包括一扣合在插座5外表面的插座孔61,插座孔61下端为盖板62,盖板62上设有与防脱塞21配合用于将插入部件2固定在容纳腔4中的固定孔63,容纳腔盖6扣合在插座5和插座5下方豆浆机杯体3外壁上,即形成的容纳腔4。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容纳腔4的结构,本实施方式仅仅是对较优的实施方式进行的示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例如,盖板可以设置在插座孔的上方,盖板与插座孔上方豆浆机杯体3外壁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盖也可以不设置插座孔,仅设置一个盖板直接与插座任意一侧的豆浆机杯体外壁形成容纳腔;盖板可以设置在豆浆机把手上,与把手的外壁围成容纳腔,或者不设置盖板,通过把手的外壁形成容纳腔,在把手的外壁上设置固定孔;亦或者在豆浆机杯体3外壁或把手内直接设置一个实心部件,在实心部件内挖出一个容纳插入部件2的容纳腔等等。总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各种可与插入部件2配合的容纳腔结构,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范围内。参见图7,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插入部件2较好的是采用能够弯折变形的插入部件,例如采用橡胶材料进行制造,同时对于护套主体I出于有利于密封和便于插入插座5的目的,同样可以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那么,对于护套主体I和插入部件2即可一体成型,使得加工变得比较简单。采用能够弯折变形的插入部件2,除了可以便于插入部件2插入容纳腔4外,当插入部件2的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后,在插入部件2处于插入容纳腔4的状态下,护套组主体I可以通过插入部件2的弯折变形,插入插座5对插座5进行防水、防尘保护。那么,意味着豆浆机无论是处于工作状态,护套主体I需要从插座5上取下,还是处于存放状态,护套主体I需要插入插座5中,插入部件2都处于插入容纳腔4的状态,加之插入部件2上设置的防脱塞21,豆浆机插座护套的丢失问题得到了完全的解决。参见图8至
图10,本实施方式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豆浆机插座护套的插入部件2a呈片状,并且整体上呈弯折状,例如本实施方式中插入部件2a由与护套盖Ila垂直的第一弯折部21a以及与护套盖Ila平行的第二弯折部22a构成。将插入部件2a设置成弯折状的目的在于,通插入部件2a自身的弯折就可以防止插入部件2a从容纳腔中脱落,增强插入部件2a在容纳腔中的固定强度。为了配合片状的插入部件2a,当采用容纳腔盖6a与豆浆机杯体3外壁围成容纳空间时,容纳腔盖6a上设置了呈片状的插入部件导槽61a,那么,插入部件2a首先插入第二弯折部22a,接着调整豆浆机插座护套的位置将第一弯折部21a,第二弯折部22a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固定插入部件2a的作用。当然,为了使得插入部件2a插入容纳腔后更加稳固,本实施方式在容纳腔盖6a的内壁上设置了挂柱62a,插入部件2a上设置与之配合的防脱孔23a,本实施方式的防脱孔23a设置在第二弯折部22a上。插入部件2a插入容纳腔后,防脱孔23a可以挂扣在挂柱62a上,进一步提高插入部件2a在容纳腔内的固定强度。对于片状插入部件2a的形状,本实施方式中仅仅是示例性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显然也是可以有多种改进和变形的,这些改进和变形同样应当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范围内。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是,插入部件2a较好的同样是采用能够弯折变形的插入部件,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插入部件2a插入容纳腔后,在插入部件2a不弯折变形的状态下,护套主体是正好 插入插座的,插入部件2a能够弯折变形是为了在需要取下护套主体插入电源线时,通过插入部件2a的弯折变形,使得插入部件2a无需从容纳腔中取出,同样完全解决了豆浆机插座护套容易丢失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豆浆机插座护套,包括护套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主体的一端设有插入部件,豆浆机杯体和/或把手上设置容纳腔,插入部件插入容纳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插座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件为柱状插入部件或者片状插入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机插座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插入部件上设有防脱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浆机插座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插入部件呈弯折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豆浆机插座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插入部件上设有防脱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机插座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件为能够弯折形变的插入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豆浆机插座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主体,包括护套盖和设置在护套盖上的护套塞,所述护套盖上设有扣手,所述护套塞上设有防脱筋。
8.使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豆浆机插座护套的豆浆机,包括杯体,杯体上设有把手和插接电源线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一侧的杯体和/或把手上设有容纳豆浆机插座护套插入部件的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由杯体外壁和设置在杯体外壁上的容纳腔盖围成,所述容纳腔盖上设有插入部件固定孔或者呈片状的插入部件导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设有插入部件导槽的容纳腔盖的内壁上设有挂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豆浆机插座上使用的保护塞、保护套在取下后容易丢失的问题,提供一种豆浆机插座护套及使用该护套的豆浆机。豆浆机插座护套,包括护套主体,护套主体的一端设有插入部件;豆浆机杯体上插座一侧的杯体和/或把手上设有容纳豆浆机插座护套插入部件的容纳腔。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插座护套,结构简单,通过插入部件与豆浆机杯体和/或把手上的容纳腔相配合,使得豆浆机插座护套在豆浆机工作和存放的过程中均可以牢固地固定在容纳腔中,完全避免了因为使用豆浆机而产生豆浆机插座护套丢失的问题。
文档编号A47J31/00GK203088757SQ20122047759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王旭宁, 董希光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