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139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
背景技术
早期的豆浆机机头下盖采用塑料材质进行制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机头下盖与浆液进行接触,当加工蔬菜或者水果等有色的果蔬时,往往会将豆浆机机头下盖染色,这样便增加了清洗的难度,或者根本无法被彻底清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出现了采用在机头下盖外包覆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机头,由于金属材料不易被染色,便解决了在处理果蔬时机头下盖容易染色的问题。同时,为了金属使得金属外包层美观,在金属外包层上设置翻边结构与豆浆机机头下盖和上盖进行配合。豆浆机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机头相对杯体存在径向方向的摆动,将会影响豆浆机的正常工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于金属外包层设置翻边结构的机头,通常是在机头下盖下端面设置穿过金属外包层翻边的硬性定位凸起,由于杯体内壁也是硬性材料制成的,会使得硬性的定位凸起与杯体内壁和碰撞过于激烈,严重时会对豆浆机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机头下盖外包覆采用翻边结构的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机头,通过在机头下盖下端面设置穿过金属外包层翻边的硬性定位凸起来解决豆浆机工作过程中机头相对杯体径向摆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设置在杯体上,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所述机头下盖外包覆有金属外包层,机头下盖内设有电机,电机转轴从机头下盖和金属外包层端部的轴孔伸出,所述机头下盖上部设有第一翻边,所述金属外包层上部设有第二翻边,机头下盖和金属外包层通过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与机头上盖固定连接,机头上盖与第一翻边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部件,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设有第二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端部位于第二翻边下方的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缓冲凸起向下伸入述杯体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翻边、第二密封部件和第二翻边上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或者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翻边边缘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缺口 ;或者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缓冲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或者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第二翻边边缘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缺口 ;或者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缓冲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缓冲凸起内部设有或者外部包覆硬性部件,以增加第一缓冲凸起的强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端部位于第二翻边下方的第二缓冲凸起,所述第二缓冲凸夹持于杯体上端边缘。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二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翻翻边、第二密封部件和第二翻边上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或者所述一翻边上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和第二翻边边缘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缺口 ;或者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缓冲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二缓冲凸起,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或者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二缓冲凸起,第二翻边边缘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缺口 ;或者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二缓冲凸起,所述第二缓冲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所述第一缓冲凸起和/或第二缓冲凸起端部设有防脱弯折部,以避免密封部件脱落。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通过在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上设置伸入豆浆机杯体内侧的缓冲凸起,使得机头径向摆动时,通过缓冲凸起与杯体内壁进行接触,由于缓冲凸起具备一定的弹性,使得机头与杯体的碰撞不会过于激烈,从而确保了豆浆机的稳定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豆浆机机头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上部剖视图。图3为图2所示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B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缓冲凸起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缓冲凸起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缓冲凸起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缓冲凸起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缓冲凸起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通过对现有机头下盖外包覆采用翻边结构的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机头,对解决工作过程中由于机头径向摆动对豆浆机工作影响的分析,发现现有机头下盖下端面硬性定位凸起容易造成与杯体内壁碰撞过于激烈,严重时将影响豆浆机的正常工作的缺陷,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豆浆机。参见
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未示意),机头设置在杯体上,机头包括机头上盖1,机头下盖2以及包裹在机头下盖2外的金属外包层3,机头下盖内设有电机(未不意),电机转轴4从机头下盖2和金属外包层3端部的轴孔伸出。机头下盖2上部设置了第一翻边21,在金属外包层3上部设置了第二翻边31,机头上盖I与第一翻边21之间设置了第一密封部件51,第一翻边21和第二翻边31之间设置了第二密封部件52。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多个螺钉53将第一翻边21、第二翻边31和机头上盖I三者直接固定在一起,同时实现第一翻边21和第二翻边31上端的固定连接。相应地,第二翻边31、第二密封部件52、第一翻边21和第一密封部件51在安装螺钉53的对应位置设置了安装孔,机头上盖I在安装螺钉53的对应位置设置了螺纹孔。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解决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机头径向摆动对豆浆机正常工作的影响,在第二密封部件52上设置了第一缓冲凸起61,第一缓冲凸起61从第二翻边31对应通孔伸出,这样,第一缓冲凸起61的端部将位于第二翻31边的下方,机头放置在杯体上后,第一缓冲凸起61向下伸入杯体的内侧。那么,豆浆机工作过程中,机头发生径向摆动时,第一缓冲凸起61将与杯体内侧相接触,由于第一缓冲凸起61是软性的,因此会使得第一缓冲凸起61与杯体内侧的接触和碰撞相对硬性的定位凸起更加柔和,完全起到缓冲的效果,保证了豆浆机的正常工作。参见图4,第二密封部件52上还设有从第二翻边31对应通孔伸出的第二缓冲凸起62,机头放置在杯体上后,第二缓冲凸起62将被夹持于杯体上端边缘。由于第二缓冲凸起62同样是软性的,可以对机头起到轴向缓冲的作用,由于第一缓冲凸起61其径向缓冲作用,数量可以设置的较少一些;第二缓冲凸起62由于起到径向缓冲的作用,数量可以设置的稍多一些,同时,第二缓冲凸起62的长度应当小于第一缓冲凸起61。为了增加第一缓冲凸起61自身的强度,还可以在第一缓冲凸起61的内部设置硬性部件,或者在其外部包覆硬性部件,可选的硬性部件例如金属、硬性塑料等,由于第一缓冲凸起61整体还是软性的,在不影响缓冲效果的同时,增强了第一缓冲凸起61自身的强度,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缓冲凸起61未设置硬性部件;同时,为了避免第二密封部件52从第二翻边31上松脱,还可以在第一缓冲凸起61和第二缓冲凸起62的端部设置防脱弯折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缓冲凸起62的端部设置了防脱弯折部63,可以理解的是,防脱弯折部显然也可以在第一缓冲凸起61的端部设置,或者同时在第一缓冲凸起61和第二缓冲凸起62的端部设置。对于第一缓冲凸起61和第二缓冲凸起62的设置方式,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外,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由于豆浆机机头和杯体其他部分的组件与上述实施方式并无差别,以下仅对第一缓冲凸起61和第二缓冲凸起62的设置方式的局部结构进行说明。参见图5,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凸起61同样采用设置在第二密封部件52上的方式,第二翻边31的边缘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61穿过的缺口,即第一缓冲凸起61有一部分嵌入第二翻边边缘的缺口中,一部分位于第二翻边31的外侧;参见图6,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凸起61同样采用设置在第二密封部件52上的方式,第一缓冲凸起61位于第二翻边31的外侧与第二翻边31的边缘相贴设置。[0034]参见图7,第一缓冲凸起61也可以采用设置在第一密封部件51上的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部件51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61,第一翻边21、第二密封部件52和第二翻边31上设有供第一缓冲凸61起穿过的通孔,第一缓冲凸起61依次穿过第一翻边21、第二密封部件52和第二翻边31后,位于第二翻边31的下方,机头放置在杯体上后,第一缓冲凸起61向下伸入杯体的内侧。参见图8,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凸起61同样采用设置在第一密封部件51上的方式,第一翻边21上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61穿过的通孔,而第二翻边31上设置供第一缓冲凸起61穿过的缺口,对于第二密封部件52既可以采用设置通孔供第一缓冲凸起61穿过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设置与第二翻边31相同形状缺口供第一缓冲凸起61穿过的方式,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前者进行示意;参见图9,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凸起61同样采用设置在第一密封部件51上的方式,第一翻边21上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61穿过的通孔,第一缓冲凸起61穿过第一翻边21后位于第二翻边31的外侧与第二翻边31的边缘相贴设置,对于第二密封部件52,既可以采用设置通孔供第一缓冲凸起61穿过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边缘与第二翻边31边缘相齐,使得第一缓冲凸起61位于第二密封部件52外侧的方式,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前者进行示意。同理,对于第二缓冲凸起62,由于基本结构和设置方式与第一缓冲61是类似的,同样可以采用类似图5至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设置,通过对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一缓冲凸起61设置方式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如何进行设置,此处就不在累述了。另外,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一缓冲凸起61和第二缓冲凸起62完全可以采用部分设置在第一密封部件51上,部分设置在第二密封部件52上的方式,例如,第一缓冲凸起61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密封部件51和第二密封部件52上的方式;上述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组合的方式设置在同一台豆浆机上,上述的各种组合方式繁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可以进行任意的选取,各种组合方式都应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范围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包括机头和杯体,机头设置在杯体上,所述机头包括机头上盖和机头下盖,所述机头下盖外包覆有金属外包层,机头下盖内设有电机,电机转轴从机头下盖和金属外包层端部的轴孔伸出,所述机头下盖上部设有第一翻边,所述金属外包层上部设有第二翻边,机头下盖和金属外包层通过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与机头上盖固定连接,机头上盖与第一翻边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部件,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设有第二密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端部位于第二翻边下方的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缓冲凸向下伸入所述杯体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翻边、第二密封部件和第二翻边上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或者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翻边边缘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缺口 ;或者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缓冲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或者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第二翻边边缘设有供第一缓冲凸起穿过的缺口 ;或者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一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缓冲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凸起内部设有或者外部包覆硬性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端部位于第二翻边下方的第二缓冲凸起,所述第二缓冲凸夹持于杯体上端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二缓冲凸起,所述第一翻翻边、第二密封部件和第二翻边上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或者所述一翻边上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和第二翻边边缘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缺口 ;或者所述第一翻边上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缓冲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二缓冲凸起,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通孔;或者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二缓冲凸起,第二翻边边缘设有供第二缓冲凸起穿过的缺口 ;或者所述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第二缓冲凸起,所述第二缓冲凸起位于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凸起和/或第二缓冲凸起端部设有防脱弯折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机头下盖外包覆采用翻边结构的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机头,通过在机头下盖下端面设置穿过金属外包层翻边的硬性定位凸起来解决豆浆机工作过程中机头相对杯体径向摆动的缺陷,提供一种机头下盖具有金属外包层的豆浆机。该豆浆机,机头下盖外包覆有金属外包层,机头下盖上部设有第一翻边,金属外包层上部设有第二翻边,机头上盖与第一翻边之间设有第一密封部件,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之间设有第二密封部件,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上设有向下伸入杯体内侧的第一缓冲凸起。本实用新型使得机头径向摆动时,通过缓冲凸起与杯体内壁进行接触,使得机头与杯体的碰撞不会过于激烈,从而确保了豆浆机的稳定工作。
文档编号A47J31/00GK203041885SQ20122064772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王旭宁, 李宗站, 王丽军, 尉迟衍敏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