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分析仪及其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77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细胞分析仪及其清洗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包括流体动力源、后池清洗部和功能单元清洗部。后池清洗部设置有后池入口和后池出口;流体动力源通过后池清洗管路与所述后池入口连通,后池清洗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后池出口连接有排出管路,排出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功能单元清洗部连接于所述后池清洗管路和/或排出管路。由于后池内细胞含量极低,稀释比大的特点,故而可利用计数池后池作为清洗节点,将细胞分析仪的功能单元清洗部通过管路与后池清洗部连接,在一个清洗环节中,清洗剂可同时对包括后池的多个功能单元进行清洗,不会造成携带污染,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剂利用率。同时由于后池的宝石孔清洗需较大压力,利用仪器内本身具有压力差的功能单元连通后池,实现对该功能单元和宝石孔的同时清洗。
【专利说明】细胞分析仪及其清洗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检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细胞分析仪及其清洗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细胞分析仪设置有计数池,计数池一般包括前池和后池,前池与后池间通过宝石孔(又称微孔)连通。在细胞分析工作过程中,后池会与被测样本接触,需要在每次测量后用如稀释液等清洗剂对后池进行清洗。
[0003]同时,细胞分析仪一般还包括有如光学检测装置、采样针等多个功能单元。光学检测装置是进行白细胞分类的重要部件,采样针用于采集样本,细胞分析过程中均需与样本接触,因此分析测量后亦须用稀释液进行清洗。
[0004]故而,清洗系统是细胞分析仪必不可少的部件,主要由运输稀释液的管路组成,其与流体运动动力源连通,清洗系统通过动力源驱动稀释液流动将稀释液输送至待清洗部件进行清洗。然而,传统的细胞分析仪其各功能单元由于清洗要求各异,故而清洗系统相互独立,稀释液运输网结构复杂,导致仪器结构复杂,仪器成本高,清洗效率和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清洗剂运输网清洗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
[0006]一种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包括:
[0007]后池清洗部,所述后池清洗部设置有后池入口和后池出口 ;
[0008]流体动力源,所述流体动力源通过后池清洗管路与所述后池入口连通,所述后池清洗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0009]排出管路,连接于所述后池出口以供清洗剂排出后池,所述排出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及
[0010]功能单元清洗部,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连接于所述后池清洗管路和/或排出管路。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串联于所述后池出口与第二控制阀之间。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出管路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后池出口与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之间。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功能单元清洗部包括采样针清洗部,所述采样针清洗部包括擦拭采样针的拭子,所述拭子串联于所述第三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之间。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池清洗管路设置有分流管路,所述分流管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后池入口之间;
[0015]所功能单元清洗部包括光学检测装置清洗部,所述光学检测装置清洗部连接于所述分流管路。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管路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负压源,所述负压源连接于所述排出管路。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池清洗管路设置有第五控制阀,所述第五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分流管路与后池入口之间。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池入口正对细胞分析仪的宝石孔。
[0020]一种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清洗系统。
[0021]上述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由于后池的宝石孔清洗需较大压力,且内细胞含量极低,稀释比大的特点,故而可利用计数池后池作为清洗节点,将细胞分析仪的功能单元清洗部通过管路与后池清洗部连接,在一个清洗环节中,清洗剂可同时对包括后池的多个功能单元进行清洗,不会造成携带污染,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剂利用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一种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包括后池清洗部、流体动力源310和至少一个功能单元清洗部。
[0025]所述后池清洗部设置有后池入口 2111和后池出口 2112。所述后池入口 2111供如稀释液等的清洗剂进入后池211进行清洗;所述后池出口 2112供清洗后池211后的清洗剂流出后池211。
[0026]所述流体动力源310通过后池清洗管路111与所述后池入口 2111连通,所述后池清洗管路111设置有第一控制阀121。所述流体动力源310用于提供清洗剂的流动动力,可采用注射器等。由于细胞分析仪自身多设置有如注射器等流体动力部件,故而所述流体动力源310也可共用细胞分析仪的注射器等。所述第一控制阀121用于控制流体动力源310的供液启闭。
[0027]所述后池出口 2112连接有排出管路112,以供清洗剂排出后池211,所述排出管路112设置有第二控制阀122。
[0028]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连接于所述后池清洗管路111和/或排出管路112。即是说,可以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功能单元清洗部,连接于后池清洗管路111,或连接于排出管路112 ;或者也可以在所述后池清洗管路111与排出管路112均连接有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以与后池清洗部共用管路。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有负压源320,所述负压源320连接于所述排出管路112,通过排出管路112连通至所述后池出口 2112。所述负压源320用于在完成清洗后,提供清洗剂排出细胞分析仪的排液动力。
[0030]上述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进行清洗工作时,所述第一控制阀121开启,如稀释液等的清洗剂由流体动力源310提供动力而进入后池清洗管路111,经后池清洗部和功能单元清洗部而对包括后池211在内的多个功能单元进行清洗,之后清洗剂自所述排出管路112排出。例如所述流体动力源310采用注射器时,通过所述第一控制阀121接通稀释液入口,将稀释液吸入注射器针筒中,再将第一控制阀121切换接通后池清洗管路111,注射器中的稀释液被推入后池211以对后池211进行清洗。
[0031]完成清洗工作后,可关闭所述第一控制阀121,停止供给清洗剂。管路中的清洗剂可通过所述负压源320的负压作用下经所述排出管路112全部排出细胞清洗仪,结束清洗。
[0032]所述第一控制阀121除控制启闭外,还可以用于控制清洗剂的流量。
[0033]由于细胞分析仪计数池的前池212与后池211间的宝石孔213清洗需较大压力,且清洗后池211后的清洗液中含有的细胞量极低,故而可利用计数池后池211作为清洗节点,将细胞分析仪的功能单元清洗部通过管路与后池清洗部连接。将本身具有压力差的功能单元连通后池清洗管路111,共用所述流体动力源310提供压力进行清洗;和/或利用对后池211清洗后的清洗剂对其它功能单元进行清洗,由于完成对后池211清洗后的清洗剂细胞含量极低,故而利用对后池211清洗后的清洗剂对其它功能单元进行清洗,不会造成携带污染问题。如此,在一个清洗环节中,清洗剂对包括后池211的多个功能单元同时进行清洗,既满足清洗要求,又简化了清洗系统,进而简化仪器结构,降低仪器成本。
[003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串联于所述后池出口 2112与第二控制阀122之间。如此,则清洗后池211的清洗剂自所述后池出口 2112流出并进入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对所连接的功能单元进行清洗。完成清洗后的清洗剂废液自所述第二控制阀122在负压源320作用下排出。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亦可以是,自所述后池出口 2112排出的清洗剂,通过管路分流而同时对多个功能单元进行清洗。
[00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出管路112设置有第三控制阀123,所述第三控制阀123设置于所述后池出口 2112与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之间。第三控制阀123用于控制流经连接于所述排出管路112的功能单元清洗部的管路启闭及流量。
[0036]请参阅图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包括采样针清洗部,所述采样针清洗部包括擦拭采样针222的拭子221,所述拭子221串联于所述第三控制阀123与第二控制阀122之间。亦即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是对后池211与采样针222这两个功能单元的依次清洗。清洗时清洗剂先进入后池211进行清洗,再流入拭子221,对采样针222外壁及拭子内部进行清洗。完成清洗后,清洗液自所述排出管路112被负压源320吸走排出。计数池前池212中的样本本身是经过稀释的,样本再经宝石孔213进入后池211后其稀释比进一步提高。而采样针222用于对采集样本,直接与样本接触,样本含量很高。清洗剂清洗后池211后自所述后池出口 2112排出时,其样本含量相对于采样针222的样本含量可以忽略,故而再清洗拭子221及采样针222外壁,不会造成携带污染。本实施例中,后池211和拭子221的清洗过程由一个动作完成,实现了稀释液二次利用,既提高了清洗效率,节省时间又精简了机构。
[0037]请参阅图2,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后池清洗管路111还设置有分流管路113,所述分流管路113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阀121与所述后池入口 2111之间。所功能单元清洗部还包括光学检测装置清洗部,所述光学检测装置清洗部连接于所述分流管路113。在本实施例中,打开所述第一控制阀121,清洗剂进入后池清洗管路111,并经所述后池入口 2111进入后池211进行清洗;同时,清洗剂经分流管路113进入所述光学检测装置清洗部,对光学检测装置230进行清洗。经所述后池出口 2112将清洗后池211后的清洗剂再进入所述采样针清洗部,用于清洗采样针222。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剂利用率。
[0038]由于在光学检测装置230内部存在一段细长的检测单元(即流动室),清洗剂流经这个单元时会产生较大的流体压力。故而,清洗剂进入分流管路113时的增压效果传递至所述后池入口 2111,可使清洗剂自后池入口 2111喷出而对宝石孔213进行反向冲洗,在没有增加加压机构的情况下,利用清洗液经过光学检测单元时产生的压力,提高宝石孔的清洗效率。
[003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管路113设置有第四控制阀124。如此,当不需对光学检测装置230进行清洗时,亦可关闭所述第四控制阀124,清洗剂仅进入后池211进行清洗。
[0040]同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池清洗管路111还可以设置有第五控制阀125,所述第五控制阀125设置于所述分流管路113与后池入口 2111之间。当不需对后池211进行清洗时,亦可关闭所述第五控制阀125,清洗剂仅经所述分流管路113进入所述光学检测装置清洗部进行清洗。
[00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池入口 2111正对细胞分析仪的宝石孔213。清洗剂自所述后池入口 2111喷出后,可直接冲击所述宝石孔213,提高了对宝石孔213冲洗的冲洗效果。
[0042]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是将光学检测装置230、宝石孔213、后池211、拭子221以及采样针222外壁的清洗在一个流路中完成,提高稀释液的利用率和清洗效率,又大大简化仪器结构,非常有利于仪器的小型化。
[0043]应当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功能单元清洗部也可以为光学检测装置清洗部,而不包括采样针清洗部。即是说清洗剂分别对光学检测装置230和后池211及宝石孔213进行冲洗后,即排出细胞分析仪亦可。
[0044]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功能单元清洗部以采样针清洗部、光学检测装置清洗部为例进行了说明,可以理解,采样针222及光学检测装置230都可以被其他功能单元替代,相应的,采样针清洗部、光学检测装置清洗部等也可被其他的功能单元清洗部替代。同时还提供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清洗系统的细胞分析仪,利用后池清洗部作为清洗节点,共用清洗管路,在一个清洗环节中,清洗剂对包括后池211的多个功能单元进行清洗,提高了清洗效率和清洗剂利用率,简化了清洗系统,进而简化仪器结构,降低仪器成本。
[00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池清洗部,所述后池清洗部设置有后池入口和后池出口 ; 流体动力源,所述流体动力源通过后池清洗管路与所述后池入口连通,所述后池清洗管路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排出管路,连接于所述后池出口以供清洗剂排出后池,所述排出管路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及 功能单元清洗部,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连接于所述后池清洗管路和/或排出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串联于所述后池出口与第二控制阀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路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后池出口与所述功能单元清洗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功能单元清洗部包括采样针清洗部,所述采样针清洗部包括拭子,所述拭子串联于所述第三控制阀与第二控制阀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系统还包括负压源,所述负压源连接于所述排出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池清洗管路设置有分流管路,所述分流管路设置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后池入口之间; 所功能单元清洗部包括光学检测装置清洗部,所述光学检测装置清洗部连接于所述分流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路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池清洗管路设置有第五控制阀,所述第五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分流管路与后池入口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细胞分析仪的清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池入口正对细胞分析仪的宝石孔。
10.一种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洗系统。
【文档编号】B08B3/08GK104289466SQ201310298448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6日
【发明者】杨一杰 申请人:成都深迈瑞医疗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