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烫手的节能快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23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烫手的节能快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快壶,尤其涉及一种防烫手的节能快壶。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为了节约能源,有的人选择以柴火为燃料的快壶来烧开水,方便快捷,深受人们喜爱。用快壶把水烧开后,需要手提把手将快壶提离烧火用的底座,提壶时,把手正好位于火筒正上方,由于火膛内的火仍然很旺,会把人的手烧伤,为了防止烧手,出售快壶时会配套销售一个独立的扣盖,用来盖住火筒,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扣盖很容易被弄丢,因此人们提壶时需要选用其他物体代替扣盖来盖火筒,很不方便,有时还会忘记盖火筒,导致手部被烧,带来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防烫手的节能快壶。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烫手的节能快壶,包括火筒,火筒中间带有火膛,火筒外面密闭连接有壶体,壶体上部连接有把手,壶体下部连接有抠环,壶体上部密闭连接有出水嘴,壶体上面密闭连接有加水口,加水口处设有防尘盖,其特征是,把手包括中间连接杆,中间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有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分别与壶体相连,中间连接杆外面连接有橡胶套,左连接杆与右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中间连接杆互相平行,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护手板,护手板的截面为半圆形状,中间连接杆位于护手板围成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在提手上加设了护手板,当水开后提壶时,人手位于护手板围成的空间之内,火筒与人手之间被护手板阻隔,因此可以有效防止人手被烧伤,使用方便,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火膛;2、抠环;3、连接杆;4、橡胶套;5、护手板;6、把手;7、壶体;8、加水口 ;9、防尘盖;10、火筒;11、出水嘴。61、中间连接杆;62、左连接杆;63、右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一种防烫手的节能快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火筒10,火筒10中间带有火膛1,火筒10外面密闭连接有壶体7,壶体7上部连接有把手6,壶体7下部连接有抠环2,壶体7上部密闭连接有出水嘴11,壶体7上面密闭连接有加水口 8,加水口 8处设有防尘盖9,把手6包括中间连接杆61,中间连接杆61两端分别连接有左连接杆62和右连接杆63,左连接杆62和右连接杆63分别与壶体7相连,中间连接杆61外面连接有橡胶套4,左连接杆62与右连接杆6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与中间连接杆61互相平行,连接杆3上固定连接有护手板5,护手板5的截面为半圆形状,中间连接杆61位于护手板5围成的空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烫手的节能快壶,包括火筒(10),火筒(10)中间带有火膛(1),火筒(10)外面密闭连接有壶体(7),壶体(7)上部连接有把手(6),壶体(7)下部连接有抠环(2),壶体(7)上部密闭连接有出水嘴(11),壶体(7)上面密闭连接有加水口(8),加水口(8)处设有防尘盖(9 ),其特征是,把手(6 )包括中间连接杆(61),中间连接杆(61)两端分别连接有左连接杆(62 )和右连接杆(63 ),左连接杆(62 )和右连接杆(63 )分别与壶体(7 )相连,中间连接杆(61)外面连接有橡胶套(4),左连接杆(62)与右连接杆(6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与中间连接杆(61)互相平行,连接杆(3)上固定连接有护手板(5),护手板(5)的截面为半圆形状,中间连接杆(61)位于护手板(5)围成的空间内。
专利摘要一种使用方便的防烫手的节能快壶,包括火筒,火筒中间带有火膛,火筒外面密闭连接有壶体,壶体上部连接有把手,壶体上面密闭连接有加水口,加水口处设有防尘盖,把手包括中间连接杆,中间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有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分别与壶体相连,中间连接杆外面连接有橡胶套,左连接杆与右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与中间连接杆互相平行,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护手板,护手板的截面为半圆形状,中间连接杆位于护手板围成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在提手上加设了护手板,当水开后提壶时,人手位于护手板围成的空间之内,火筒与人手之间被护手板阻隔,因此可以有效防止人手被烧伤,使用方便,效果好。
文档编号A47J27/21GK203041868SQ2013200328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2日
发明者张聪辉 申请人:张聪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