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防回流抽气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加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回流抽气室。
背景技术:
物料在挤出拉条时为了避免气泡存在,必须经过真空抽气处理。在经过真空抽气时,物料被抽真空时,产生的一些低分子挥发物和助剂会残留在抽气室的管壁上,这些残留物会变成油状以回流的方式再次进入物料中,造成物料会含有杂质,表面会产生污点,影响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物料在挤出时被抽真空过程中产生的助剂或低分子挥发物回流的装置。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防回流抽气室,包括进料口、抽气室壳体、储油槽、导流槽,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抽气室壳体底部,所述储油槽设于所述进料口上部,所述导流槽设于所述抽气室壳体上,所述储油槽为环形,所述储油槽内环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储油槽外环的底部与所述抽气室壳体形成密闭的空间。所述储油槽内环的横截面梯形。所述储油槽内环的底部与所述进料口的夹角为84°。所述抽气室壳体上部设有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抽气室壳体的夹角为70°。所述法兰上设有观 察窗。所述抽气室壳体上设有压力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储油槽的巧妙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物料在挤出时被抽真空过程中产生的助剂或低分子挥发物回流,在不增加额外的劳动量的同时,避免物料在抽真空处理过程中受到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A-A面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参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防回流抽气室,包括进料口 1、抽气室壳体3、储油槽2、导流槽4,进料口 I设于抽气室壳体3底部,与挤出设备相连接,储油槽2设于进料口 I上部,导流槽2设于抽气室壳体3上,储油槽2为环形,储油槽2的内环与进料口 I相连通,储油槽2外环的底部与抽气室壳体3形成密闭的空间。当物料被抽进抽气室时,低分子挥发物和助剂残留在抽气室壳体3内,由于储油槽2外环的底部与抽气室壳体3形成密闭的空间,低分子挥发物和助剂残留物就不会流回物料加工设备,当达到一定的重量时通过导流槽被真空抽走,避免杂质进入物料,保证了物料的品质。其中,储油槽内环的横截面梯形。储油槽内环的底部与所述进料口的夹角为84°。抽气室壳体上部设有法兰,法兰与抽气室壳体的夹角为70°。法兰上设有观察窗。抽气室壳体上设有压力表。综上,储油槽的巧妙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物料在挤出时被抽真空过程中产生的助剂或低分子挥发物回流,在不增加额外的劳动量的同时,避免物料在抽真空处理过程中受到污染。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内。
权利要求1.防回流抽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抽气室壳体、储油槽、导流槽,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抽气室壳体底部,所述储油槽设于所述进料口上部,所述导流槽设于所述抽气室壳体上,所述储油槽为环形,所述储油槽内环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储油槽外环的底部与所述抽气室壳体形成密闭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流抽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内环的横截面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回流抽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内环的底部与所述进料口的夹角为8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回流抽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室壳体上部设有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抽气室壳体的夹角为7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回流抽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上设有观察窗。
6.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防回流抽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室壳体上设有压力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回流抽气室,包括进料口、抽气室壳体、储油槽、导流槽,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抽气室壳体底部,所述储油槽设于所述进料口上部,所述导流槽设于所述抽气室壳体上,所述储油槽为环形,所述储油槽内环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储油槽外环的底部与所述抽气室壳体形成密闭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防止物料在挤出时被抽真空过程中产生的助剂或低分子挥发物回流,在不增加额外的劳动量的同时,避免物料在抽真空处理过程中受到污染。
文档编号B08B15/00GK203140397SQ20132006043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日
发明者孙后恩 申请人:南京聚力化工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