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25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或电磁加热炊具领域,尤其涉及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或电饭锅中通常都具有内锅和内盖。内锅用于盛放例如米和水等烹饪材料,且内锅与加热盘或线圈盘等加热元件相配合,由此加热其内盛放的烹饪材料。内盖用于覆盖内锅的位于上部的开口,从而在烹饪过程中封闭内锅,阻止内锅中的蒸汽外泄。目前,市场上的电饭煲的内盖都采用平面式内盖。如图1所示,该电饭煲包括内盖I和内锅3。内盖I为平面式内盖,其覆盖在内锅3的上部开口处。内锅3内盛放了适量的烹饪材料4,例如米和水等。内锅3的底面与加热盘5相接触,从而获得用于加热烹饪材料4的热量。烹饪过程中,加热盘5提供的热量传导给内锅3及其中的烹饪材料4,热气流2在内锅3内上升并被内盖I阻挡。在图1所示电饭煲的结构中,由于内盖I为平面式内盖,内锅3内上升的热气流2被阻挡,无法在内锅3中形成有效的循环流动,导致内锅3内部的加热不够均匀,影响了烹饪效果。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饭煲,其促进了内锅中热气流的循环流动,使得内锅中的温度更加均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包括内锅和内盖,前述内盖覆盖前述内锅的开口,前述内盖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向远离前述内锅的方向凸出。进一步,前述内盖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的凸出部分形成于前述内盖的顶部中央。进一步,前述内盖的全部内表面均向远离前述内锅的方向凸出。进一步,前述内盖的内表面为第一回转面,前述第一回转面具有第一回转母线和第一回转轴线。进一步,前述第一回转母线为曲线。进一步,前述第一回转母线为圆弧。进一步,前述圆弧具有位于前述第一回转轴线上的第一圆心。进一步,前述内锅的内表面为第二回转面,前述第二回转面具有第二回转母线和第二回转轴线,前述第一回转轴线与前述第二回转轴线重合。进一步,前述第二回转母线包括用于形成前述内锅的侧壁内表面的侧壁曲线段,前述侧壁曲线段的最大曲率半径小于前述侧壁内表面的最大纬圆半径。进一步,前述侧壁曲线段为侧壁圆弧段,前述侧壁圆弧段具有侧壁圆弧半径,前述侧壁圆弧段具有第二 圆心,前述第二圆心与前述第二回转轴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零,且前述第二圆心与前述侧壁圆弧段处于前述第二回转轴线的同一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盖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上形成为有利于热气流循环流动的形状,从而,有利于在内锅和内盖共同围成的空间内形成涡旋气流,产生更有效的循环热对流,使得内锅中的加热更均匀。

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述内锅的热对流形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确限定或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电饭煲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其具有改进的结构,能够改善内锅中的热对流形式,使得内锅中的加热更均匀,有利于改善烹饪效果。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饭煲,其包括内盖10和内锅30。内盖10覆盖在内锅30的上部的开口处,从而将内锅30封闭。内锅30内盛放了适量的烹饪材料40,例如米和水等。内锅30的底面与加热盘50相接触,从而获得用于加热烹饪材料40的热量。
其中,内盖10的内表面为第一回转面,该第一回转面具有第一回转母线和第一回转轴线。该第一回转母线为圆弧,该圆弧具有位于该第一回转轴线上的第一圆心。也即,内盖10的内表面是从球面上截取的一部分。并且,内锅30的内表面为第二回转面,其具有第二回转母线和第二回转轴线。前述第一回转轴线和该第二回转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回转母线包括用于形成内锅的侧壁内表面的侧壁弧形段。参照图2,加热盘50加热传导到内锅30,使内锅30中的烹饪材料40加热沸腾翻滚,热气流20沿着内锅30的弧形侧壁上升,进而沿着内盖10的球形内表面流动。从而,在内锅30和内盖10共同围成的空间内形成如图2所示的涡旋气流,产生了有效的循环热对流,使得内锅30中的加热更均匀。当然,内盖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状。例如,内盖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可以向远离内锅的方向凸出,从而在内盖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上形成为有利于热气流循环流动的形状。该凸出部分优选位于内盖的顶部中央。内盖的全部内表面也可以向远离内锅的开口的方向凸出。当内盖的内表面形成为第一回转面时,其第一回转母线也可以采用曲线。另外,内锅也采用其它的形状。例如,内锅的内表面的侧壁可以是传统的直线型、或者上部为直线下部为向内收缩的弧线的形状;内锅的内表面还可以采用球形或鼓形的形状。下面,将详细介绍内锅的内表面形状,该形状有助于进一步在内锅中形成有效的热对流,从而进一步改善内锅和内盖共同围成的空间中的循环热对流,使得内锅中的加热更均匀。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内锅为回转体形状,其内表面为第二回转面,该第二回转面为第二回转母线围绕着第二回转轴线ο旋转360度而形成。图3实际上示出了该回转体的包含第二回转轴线ο的任一竖直截面,在该竖直截面内,第二回转轴线ο左右两侧对称的部分的内侧线条均可以作为第二回转母线,以下,将位于第二回转轴线ο左侧的部分作为第二回转母线进行描述。参照图3,在第二回转轴线ο的左侧,第二回转面的第二回转母线由翻边段31、侧壁圆弧段32和第一直线段33所构成。其中,侧壁圆弧段32为第二回转母线的主体部分,其用于形成内锅的侧壁内表面。侧壁圆弧段32的侧壁圆弧半径为r,其具有第二圆心X,并且第二圆心X并不处于第二回转轴线ο上,而是在靠近侧壁圆弧段32的一侧与第二回转轴线ο之间具有一定的垂直距离,即第二圆心X与所侧壁圆弧段32处于第二回转轴线ο的同一侧。如图3所示,所述垂直距离为L1/2。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侧壁圆弧段32通过围绕第二回转轴线O回转,从而形成了第二回转面,即内锅的侧壁内表面。第 二回转面的最大回转半径即L2/2,其大于侧壁圆弧段32的侧壁圆弧半径r。参照图3,最大回转半径L2/2等于所述垂直距离L1/2和所述侧壁圆弧半径r之和,即L2=Ll+2r。并且,第一直线段33连接在侧壁圆弧段32的下端、并垂直于第二回转轴线O,且第一直线段33与侧壁圆弧段32相切,从而使得侧壁圆弧段32和第一直线段33光滑地衔接。第一直线段33构成了内锅的底部内表面。此外,翻边段31连接在侧壁圆弧段32的上端、并包括过渡弧形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过渡弧形段的圆心在内锅的壁面外侧,且该过渡弧形段沿着侧壁圆弧段32的切线方向与侧壁圆弧段32平滑地连接。所述第二直线段垂直于第二回转轴线O,但向内锅的壁面外侧延伸,且该第二直线段与所述过渡弧形段相切,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平滑过渡。过渡弧形段构成了内锅的侧壁与内锅的锅沿之间的过渡部分的内表面。第二直线段构成了内锅的锅沿的上表面。由此,由翻边段31、侧壁圆弧段32和第一直线段33所构成的第二回转母线可用于构成了内锅的整个内表面和内锅的锅沿的上表面。内锅的外表面和内锅的锅沿的下表面也可以用类似的回转母线构成,使得整个内锅的壁具有均匀的厚度。当然,也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回转母线构成所述外表面和下表面。实用新型人经过仔细分析和大量的试验发现,侧壁圆弧段32的第二圆心X与第二回转轴线ο之间的垂直距离的大小,可以影响内锅内的热对流形式,从而影响内锅内的温度分布。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当所述垂直距离大于零,且第二圆心X与侧壁圆弧段32处于第二回转轴线ο的同一侧时,就可以改善内锅内的热对流形式。而当所述垂直距离(L1/2)与所述垂直距离和侧壁圆弧段32的半径之和(Ll/2+r)的比值(L1/2) / (Ll/2+r)大于等于0.15且小于等于0.35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锅内可以形成最有效的热对流。也SP,当内锅的内表面形状满足公式0.15 < (Ll/2)/(Ll/2+r) ^ 0.35时,可以在内锅内获得最有效的热对流形式。图4是图3所述内锅的热对流形式的示意图。当内锅的内表面形状满足上述公式时,该内锅的中心不再是单一的球心,而是分别以X和y为边缘、半径为L1/2的环形区域。加热时,内锅四壁的热水分别沿着C和d的方向向着所述环形区域内流动,同时环形区域内的水向四壁流动,由于所述环形区域比单一的球心具有更大的容积,使得足够的水能够补充到四壁,形成了有效的热对流。并且,当该环形区域过大时,反而会阻碍四壁的水流向该环形区域内流动,从而也会影响热对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侧壁圆弧段的第二圆心不再处于第二回转轴线上,而是在靠近该侧壁圆弧段的一侧与该第二回转轴线之间存在一定的垂直距离,从而扩大了内锅中心区域的面积,加热时,当内锅侧壁的水从各个方向流往内锅中心区域时,该中心区域有足够的水补充到周围的侧壁,从而能够改善内锅内的热对流形式,使得内锅内的温度分布更均匀。通过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锅中进行实际的煮水测试,米粒在热水流的带动下,形成了具有环形区域的热对流形式,内锅中心的环形区域内的水面形成下凹的形状,强力的热对流使内锅内的温度更加均匀,使内锅内上下各个层次米饭膨胀率,吸水率基本一致。另外,当本实用新型的内锅的内表面形状满足上述公式时,与现有技术的球形内锅相比,在同样的高度下,本实用新型的内锅的表面积增大了 5 15%。这对于使用电磁加热原理的电饭煲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内锅的表面积增大相当于增大了受热面积,内锅外表面的导磁层在高频磁场中可以产生更多涡流,提高了电能有效使用率。此外,在图3中,内锅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直径为L3,半径为L3/2。如前所述,内锅侧壁内表面的最大回转半径为L2/2,L2实际上等于Ll+2r,即L2是侧壁圆弧段32的第二圆心X与第二回转轴线ο之间的垂直距离和侧壁圆弧段32的半径之和的2倍。
通过调整L3和L2之间的比值,就可以获得具有不同缩口率的内锅,即内锅开口部的半径和内锅侧壁内表面的最大回转半径的比值体现了内锅的缩口程度,该比值越小,表明内锅缩口程度越大,可以更有效地约束锅壁部分蒸汽不往外流。当然,缩口率也不能过小,否则会给内锅本身的加工以及内锅在电饭煲中的安装等带来困难。假定现有技术的球形内锅中,开口部的直径为L3,半径为L3/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锅中,开口部同样具有直径L3,半径为L3/2,但内锅侧壁内表面的最大回转半径比现有技术增大了,从而降低了内锅的缩口率。经过大量的试验,实用新型人发现,当缩口率即L3和L2之间的比值(也即L3/2: Ll/2+r)大于等于0.85且小于等于0.95时,该内锅具有较适宜的缩口率,此时,既可以有效地约束锅壁部分蒸汽不往外流,又便于加工和安装,从而在改善加热功能和便于制造安装之间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优选地,当上述比值大于等于0.9且小于等于0.94时,该内锅具有最适宜的缩口率。另外,侧壁圆弧段可以不限于具有固定半径的圆弧段,可以是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侧壁曲线段,只要该侧壁曲线段的最大曲率半径小于内锅侧壁内表面的最大纬圆半径(所述最大纬圆半径,是指内锅侧壁内表面作为一个回转面,所述回转面的水平截面中具有最大截面积的那个纬圆的半径)。由此,在回转体形状的内锅中,用于形成内锅侧壁内表面的侧壁曲线段的最大曲率半径小于侧壁内表面的最大纬圆半径,使得该侧壁曲线段的最大曲率半径的曲率中心不处于第二回转面的第二回转轴线上,而是与第二回转轴线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从而扩大了内锅中心区域的面积,加热时,当内锅侧壁的水从各个方向流往内锅中心区域时,该中心区域有足够的水补充到周围的侧壁,从而能够改善内锅内的热对流形式,使得内锅内的温度分布更均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内锅和/或内盖适用于电饭煲、电饭锅、电锅及电压力锅等电加热或电磁加热的炊具,还适用于利用锅胆来盛放待加热物品、并利用锅胆直接或间接地加热所述物品的炊具。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 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饭煲,包括内锅(30)和内盖(10),所述内盖(10)覆盖所述内锅(30)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0)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向远离所述内锅(30)的方向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0)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的凸出部分形成于所述内盖(10)的顶部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0)的全部内表面均向远离所述内锅(30)的方向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10)的内表面为第一回转面,所述第一回转面具有第一回转母线和第一回转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母线为曲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转母线为圆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具有位于所述第一回转轴线上的第一圆心。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30)的内表面为第二回转面,所述第二回转面具有第二回转母线和第二回转轴线,所述第一回转轴线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转母线包括用于形成所述内锅(30)的侧壁内表面的侧壁曲线段,所述侧壁曲线段的最大曲率半径小于所述侧壁内表面的最大纬圆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曲线段为侧壁圆弧段(31),所述侧壁圆弧段(31)具有侧壁圆弧半径(r),所述侧壁圆弧段(31)具有第二圆心(X),所述第二圆心(X)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ο)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零,且所述第二圆心(X)与所述侧壁圆 弧段(31)处于所述第二回转轴线(ο)的同一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饭煲,包括内锅和内盖,前述内盖覆盖前述内锅的开口,前述内盖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向远离前述内锅的方向凸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盖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上形成为有利于热气流循环流动的形状,从而,有利于在内锅和内盖共同围成的空间内形成涡旋气流,产生更有效的循环热对流,使得内锅中的加热更均匀。
文档编号A47J27/00GK203138052SQ20132013251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黄群 申请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