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吸尘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智能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和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的底部的轮组件,所述的轮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的底前方的万向轮、对称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大轮,所述的轮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的底后方的后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尘器本体的后部安装一个后轮,使得吸尘器在爬坡时,其后部不会接触地面,一方面避免了大轮的悬空,另一方面避免了地面及吸尘器的后部磨损。
【专利说明】 一种智能吸尘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吸尘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吸尘器主要是由位于前侧的万向轮和位于左右两侧的大轮组成,此结构在平面上时,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当智能吸尘器需要爬坡时,其后部会接触地面,一方面会造成大轮悬空,影响吸尘器工作;另一方面会造成地面及吸尘器后部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智能吸尘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和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的底部的轮组件,所述的轮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的底前方的万向轮、对称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大轮,所述的轮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的底后方的后轮。
[0005]进一步地,万向轮的轮轴轴心线、两个所述的大轮的轮轴轴心线、所述的后轮的轮轴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的大轮的直径,所述的后轮的直径也小于所述的万向轮的直径。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万向轮的直径与所述的大轮的直径相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轮的轮轴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相固定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坐寸ο
[00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尘器本体的后部安装一个后轮,使得吸尘器在爬坡时,其后部不会接触地面,一方面避免了大轮的悬空,另一方面避免了地面及吸尘器的后部磨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12]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3]其中:1、吸尘器本体;3、万向轮;4、大轮;5、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各附图所示,一种智能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I和连接于吸尘器本体I的底部的轮组件,轮组件包括连接于吸尘器本体I的底前方的万向轮3、对称连接于吸尘器本体I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大轮4,轮组件还包括连接于吸尘器本体I的底后方的后轮5。后轮5的轮轴与吸尘器本体I相固定连接。万向轮3的轮轴轴心线、两个大轮4的轮轴轴心线、后轮5的轮轴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后轮5的直径小于大轮4的直径,后轮5的直径也小于万向轮3的直径。具体地,万向轮3的直径与大轮4的直径相同。吸尘器在平地工作时,后轮5不接触地面,吸尘器正常工作;当吸尘器爬坡时,后轮5与地面接触。
[0015]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吸尘器,包括吸尘器本体(I)和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I)的底部的轮组件,所述的轮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I)的底前方的万向轮(3)、对称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I)的底部左右两侧的大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I)的底后方的后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轮(3)的轮轴轴心线、两个所述的大轮(4)的轮轴轴心线、所述的后轮(5)的轮轴轴心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5)的直径小于所述的大轮(4)的直径,所述的后轮(5)的直径也小于所述的万向轮(3)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轮(3)的直径与所述的大轮(4)的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5)的轮轴与所述的吸尘器本体(I)相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A47L9/28GK203388789SQ201320178991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
【发明者】陈海永 申请人:苏州益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