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06阅读:907来源:国知局
滤泡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泡杯包括一上层杯体和一下层杯体,所述上层杯体上端开口,连接有一杯盖,所述上层杯体的下端开设有一孔体,所述孔体上满铺有一过滤垫,所述下层杯体的上端开口,并且连接所述上层杯体的下端,所述下层杯体的下端设有一杯体底座,所述上层杯体与所述下层杯体之间设有一密封圈,使所述上层杯体搁置于所述下层杯体上时,所述下层杯体内部形成一气密空间。通过上下两层杯体的结构,使泡茶和饮茶的杯体可以分开,并且两层杯体之间密封一密封圈,使得上层杯体在泡茶过程中,下层杯体内部形成一气密空间,茶叶在较少的水中完全浸泡,上体上层杯体,茶经过滤垫滤至下层的保温隔热杯中,即可饮用无茶细渣的纯净茶汤。
【专利说明】滤泡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具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泡杯。
【背景技术】
[0002]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要用到杯子来泡茶,而现有的茶杯都是将过滤网设于茶杯的杯口处,泡茶时必须往茶杯里加入大量的开水才能浸泡到茶叶,导致茶味不浓郁,如果茶杯里的开水较少的话,根本浸泡不到茶叶,也会影响了食用效果,而且使用这种茶杯在喝茶的时候也会有茶叶进入嘴里,影响了 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茶叶泡制和饮用分离开来,且能避免喝到茶叶细洛的滤泡杯。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泡杯包括一上层杯体和一下层杯体,所述上层杯体上端开口,连接有一杯盖,所述上层杯体的下端开设有一孔体,所述孔体上满铺有一过滤垫,所述下层杯体的上端开口,并且连接所述上层杯体的下端,所述下层杯体的下端设有一杯体底座,所述上层杯体与所述下层杯体之间设有一密封圈,使所述上层杯体搁置于所述下层杯体上时,所述下层杯体内部形成一气密空间。
[000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下层杯体为双层保温隔热杯结构,包括一内胆和一外壳,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内部中空,且于顶部相互连接,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一气孔。
[000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层杯体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伸入所述下层杯体的上端,沿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壁形成有一圈环形凹部,所述密封圈的内缘设于所述环形凹部内,所述密封圈的外缘紧贴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底部向下形成有一孔径大于所述孔体的凹陷部,所述孔体开设于所述凹陷部的中部,所述过滤垫置于所述凹陷部内。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层杯体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一圈第一环形凸部。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层杯体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复数圈第二环形凸部。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底部向下形成有至少三个凸台。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上层杯体和所述下层杯体采用全瓷制成。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杯盖与所述杯体底座采用木材制成。
[001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通过上下两层杯体的结构,使泡茶和饮茶的杯体可以分开,并且两层杯体之间密封一密封圈,使得上层杯体在泡茶过程中,下层杯体内部形成一气密空间,茶叶在较少的水中完全浸泡,上体上层杯体,茶汤经过滤垫滤至下层的保温隔热杯中,即可饮用无茶细渣的纯净茶汤。【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滤泡杯密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滤泡杯分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滤泡杯分体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滤泡杯I主要包括一上层杯体11和一下层杯体12,上层杯体11上端开口,连接一杯盖13,杯盖13为木质材料制成,表面平滑。上层杯体11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一延伸部14,延伸部14伸入下层杯体12的上端,沿延伸部14的外侧壁形成有一圈环形凹部141,环形凹部141内设有一密封圈142,其中密封圈142的内缘设于环形凹部141内,密封圈142的外缘紧贴于下层杯体12的内侧壁,使得上层杯体11搁置于下层杯体12上时,下层杯体12内部形成一气密空间16,从而达到当上层杯体11在泡茶时,水不会流到下层杯体12中,茶叶可以在较少的水中充分浸泡,保持茶叶的浓郁。延伸部14的底部向下形成有一凹陷部,该凹陷部的中部开设有一孔径小于该凹陷部孔径的孔体15,在孔体15上方该凹陷部内设置有一过滤垫151,使得上层杯体11形成一过滤杯结构,在茶水冲泡后,过滤掉茶水中的茶叶,使茶叶不会落入下层杯体12中,从而保证了较好的口感。
[0019]下层杯体12上端开口,并连接上层杯体11的下端,呈双层保温隔热杯结构,包括一内胆121和一外壳122,内胆121与外壳122之间内部中空,并于顶部相互连接,内胆121置于外壳122内,内胆121的侧壁向内倾斜形成坡面,并于底部形成圆角,外壳122的底部开设有一气孔123,并连接有一木质的杯体底座124,下层杯体12的结构类似于热水瓶瓶身结构,具有保温和隔热的作用,便于饮用。
[00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上层杯体11和下层杯体12采用全瓷结构,美观大方,使用方便。延伸部14的底部向下形成有至少三个凸台143,便于搁置,本实用新型滤泡杯I也可以用来泡咖啡等其他粉末制品,在上层杯体11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一圈第一环形凸部111,在泡咖啡时只需在第一环形凸部111上设置一滤网即可,在上层杯体11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复数圈第二环形凸部112,便于抓取上层杯体11的外侧壁。
[0021]本实用新型滤泡杯I在使用时,将上层杯体11搁置于下层杯体12上,密封圈142紧贴于环形凹部141与内胆121之间,使内胆121内部形成一气密空间16,在上层杯体11中冲泡茶叶,由于内胆121内部形成一气密空间16,水不会流到下层杯体12内,使茶叶在上层杯体11中充分浸泡,不需要加入过多水分,保留了茶叶的浓郁,待泡制完毕,稍稍提起上层杯体11,使上层杯体11与下层杯体12间的密封解除,同时打破了内胆121内部的气密空间16,泡好的茶水通过过滤垫151过滤掉茶叶细渣后,流入下层杯体12中,使用者可以放心饮用下层杯体12中的茶水,勿需担心茶水中混有茶叶细渣,口感较佳。
[0022]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滤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泡杯包括一上层杯体和一下层杯体,所述上层杯体上端开口,连接有一杯盖,所述上层杯体的下端开设有一孔体,所述孔体上满铺有一过滤垫,所述下层杯体的上端开口,并且连接所述上层杯体的下端,所述下层杯体的下端设有一杯体底座,所述上层杯体与所述下层杯体之间设有一密封圈,使所述上层杯体搁置于所述下层杯体上时,所述下层杯体内部形成一气密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杯体为双层保温隔热杯结构,包括一内胆和一外壳,所述内胆与所述外壳之间内部中空,且于顶部相互连接,所述外壳的底部开设有一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杯体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一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伸入所述下层杯体的上端,沿所述延伸部的外侧壁形成有一圈环形凹部,所述密封圈的内缘设于所述环形凹部内,所述密封圈的外缘紧贴于所述内胆的内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底部向下形成有一孔径大于所述孔体的凹陷部,所述孔体开设于所述凹陷部的中部,所述过滤垫设置于所述凹陷部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杯体的内侧壁上形成有一圈第一环形凸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滤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杯体的外侧壁上形成有复数圈第二环形凸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底部向下形成有至少三个凸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杯体和所述下层杯体采用全瓷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泡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与所述杯体底座采用木材制成。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3524342SQ201320322987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5日
【发明者】陈世河 申请人:宜龙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