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方便提携的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84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可方便提携的茶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可方便提携的茶具是由一筒体构成,该筒体内部形成空腔,用于储存茶汁;筒体的上端设有提手,筒体的侧壁形成一向内凹限的规则方形洞,方形洞的上端壁设有若干漏水孔,方形洞的下端为置物平面,且下端的置物平面边缘处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本实用新型茶具泡茶方便,可随饮随泡,茶汁新鲜,方便携带。
【专利说明】可方便提携的茶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泡茶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方便提携的茶具,该茶具方便携带,泡茶方便。
【背景技术】
[0002]茶文化在中国已延续千年时间,人们对茶的品味享受也越来越讲究,以茶代客,以茶会友,饮茶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而现有的多数茶具,都是固定放置在桌面上,若需要泡茶,只能去固定的地方泡茶,这给户外运动人员或旅行人员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随身携带的泡茶茶具。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可方便提携的茶具,是由一筒体构成,该筒体内部形成空腔,用于储存茶汁;筒体的上端设有提手,筒体的侧壁形成一向内凹限的规则方形洞,该方形洞的上端壁设有若干漏水孔,方形洞的下端为置物平面,且下端的置物平面边缘处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
[0005]所述筒体内侧且在方形洞上端上设有倾斜的隔板,该隔板将筒体内的空腔区分为泡茶腔和储水腔。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茶具泡茶方便,可随饮随泡,茶汁新鲜,方便携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下列为图中各标识的具体名称:1提手、2隔板、3筒体、4方形洞、31储水腔、32置物平面、33凸台、34漏水孔、35泡茶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如图1所示,可方便提携的茶具是由一筒体3构成,该筒体3内部形成空腔,用于储存茶汁;筒体3的上端设有提手1,筒体3的侧壁形成一向内凹限的规则方形洞4,该方形洞4的上端壁设有若干漏水孔34,方形洞4的下端为置物平面32,且下端的置物平面32边缘处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33,置物平面32用于放置接水饮用杯,凸台33用于挡住饮用杯的下端,对接水饮用杯起固定作用。
[0011]筒体3内侧且在方形洞4上端上设有倾斜的隔板2,该隔板2将筒体3内的空腔区分为泡茶腔35和储水腔31。
[0012]使用本实用新型泡茶时,先将接水饮用杯放置在方形洞4内,再将茶叶放置在筒体内腔的方形洞4的上端,加开水侵泡,同时茶汁瞬间流入到接水饮用杯内,即可饮用,多余地茶汁被储存在储水腔内。
【权利要求】
1.可方便提携的茶具,是由一筒体构成,该筒体内部形成空腔,用于储存茶汁;筒体的上端设有提手,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侧壁形成一向内凹限的规则方形洞,方形洞的上端壁设有若干漏水孔,方形洞的下端为置物平面,且下端的置物平面边缘处还设有向上凸起的凸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方便提携的茶具,其特征在于:筒体内侧且在方形洞上端上设有倾斜的隔板,隔板将筒体内的空腔区分为泡茶腔和储水腔。
【文档编号】A47G19/16GK203576180SQ201320385514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日
【发明者】赖颖宏 申请人:赖颖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