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日用品中的清洁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刷滚(2)的前端制成圆锥形并设有刷滚盖(16),在刷滚盖(16)的中心插装刷滚轴(3),刷滚轴(3)与刷滚(2)后端壁连接处设有轴承(4),刷滚轴(3)与刷滚(2)交叉对应设弹簧卡槽(2-1),刷滚轴(3)固定连接减速电机(14)的出轴,减速电机(14)用电机固定环(13)固定在电机盒(6)内,电机盒(6)的左端面上装有电机盒盖(12),电机盒(6)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刷杆(7),刷杆(7)为空心,内装导线(8),导线(8)一端连接减速电机(14),另一端连接电池(11),手柄(10)的外圆周上设有电池开关(9),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可以适合不同口径的瓶子清洗之用,采用电动,省时省力,清洗瓶子干净彻底,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日用品中的清洁用具,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已有的瓶刷一般都是一根刷杆前端刷头上带有刷毛的手动式,刷头的直径不可变,在刷大口径的瓶子时适用,用来刷小口径的瓶子就很难适用,而且手动的瓶刷在刷多个瓶子时会使人感到很累,费工费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省时省力的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包括刷滚、刷毛、刷杆、手柄,其特点是刷滚的前端制成圆锥形并设有刷滚盖,在刷滚盖的中心插装刷滚轴,刷滚轴与刷滚后端壁连接处设有轴承,刷滚轴与刷滚交叉对应设弹簧卡槽,在弹簧卡槽中装有弹簧,刷滚轴固定连接减速电机的出轴,减速电机用电机固定环固定在电机盒内,电机盒的左端面上装有电机盒盖,电机盒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刷杆,刷杆为空心,内装导线,导线一端连接减速电机,另一端连接电池,电池装在手柄内设的电池盒中,电池盒的右端面设电池盒盖,手柄的外圆周上设有电池开关。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可以适合不同口径的瓶子清洗之用,采用电动,省时省力,清洗瓶子干净彻底,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0007]图1是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结构图。
[0008]图中,1-刷毛;2-刷滚;2_1_弹簧卡槽;3-刷滚轴;4-轴承;5_电机盒盖;6_电机盒;7_刷杆;8-导线;9-电池开关;10-手柄;10-1-电池盒;11-电池;12-电池盒盖;13-电机固定环;14-减速电机;15-弹簧;16_刷滚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参照附图1,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的刷滚2采用软质材料制成,刷滚2的前端制成圆锥形并在刷滚2的左端头上设有刷滚盖16,在刷滚2的外圆周上固定刷毛I。在刷滚盖16的中心处固定装刷滚轴3,刷滚轴3的圆周上与刷滚2内壁上交叉对应设有弹簧卡槽2-1,在弹簧卡槽2-1中装弹簧15。刷滚轴3的右端与减速电机14的出轴固定连接,刷滚轴3与刷滚2右端壁的连接处设有轴承4。减速电机14用电机固定环13装在电机盒6中,并用电机盒盖5盖住,减速电机14用导线8连接电池11,导线装在刷杆7的内孔中,刷杆7的左端与电机盒6固定,刷杆7的右端与手柄10固定,手柄10内设电池盒10-1,在电池盒10-1中装有电池11,电池盒10-1用电池盒盖12封住,在手柄10的外圆周上设有电池开关9。
[0010]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的使用方法是:被刷的瓶口径只要刷滚盖16能伸进,刷滚2内的弹簧15经压缩即可伸入瓶内,打开电池开关9,电池11即可给减速电机14电能,刷滚2被减速电机14带动而转动,对瓶子进行彻底刷洗。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变径手持式电动瓶刷,包括刷滚(2)、刷毛(I)、刷杆(7)、手柄(10),其特征在于刷滚(2)的前端制成圆锥形并设有刷滚盖(16),在刷滚盖(16)的中心插装刷滚轴(3),刷滚轴(3)与刷滚(2)后端壁连接处设有轴承(4),刷滚轴(3)与刷滚(2)交叉对应设弹簧卡槽(2-1),在弹簧卡槽(2-1)中装有弹簧(15 ),刷滚轴(3 )固定连接减速电机(14 )的出轴,减速电机(14)用电机固定环(13)固定在电机盒(6)内,电机盒(6)的左端面上装有电机盒盖(12),电机盒(6)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刷杆(7),刷杆(7)为空心,内装导线(8),导线(8) —端连接减速电机(14),另一端连接电池(11 ),电池(11)装在手柄(10)内设的电池盒(10-1)中,电池盒(10-1)的右端面设电池盒盖(12),手柄(10)的外圆周上设有电池开关(9)。
【文档编号】A46B7/00GK203399798SQ201320487305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2日
【发明者】刘政昊 申请人:刘政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