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洗的豆浆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3993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清洗的豆浆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属于小家电,解决了现有豆浆机清洗不方便、粉碎效果不够好的问题,包括杯体和机头,所述机头中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从机头伸入杯体的端部伸出进入杯体中并与刀片固定连接,所述机头伸入杯体的端部设有扰流罩,所述扰流罩具有至少两个扰流片且沿刀片的转动周向排列,所述扰流片从机头的端部起向刀片所在的方向延伸且向外延伸,所述扰流片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个侧边分别为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所述进料侧边相对扰流片的中部从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或者所述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均相对扰流片的中部从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主要用于制备豆浆。
【专利说明】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特别是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豆浆机的粉碎装置,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无网结构,刀片周围无扰流体和网罩,杯体内侧设扰流筋;第二种是导流器结构,在机头下部刀片周围固定一可拆圆筒开孔结构,实现循环粉碎,杯体可不用设扰流筋;第三种是扰流罩结构,在杯体下部刀片上部固定一带有扰流结构的曲面体,实现循环粉碎,杯体内侧不用设扰流筋。上述方案存在各自不足:第一种结构,因为无网罩,浆液不稳定,粉碎效果差,且杯体内侧的扰流筋加大了清洗难度;第二种结构,清洗时需拆卸导流器,且导流器结构有卫生死角,清洗不方便;第三种结构,因设置了扰流凸起结构,扰流罩将刀片整个包裹起来,刀片清洗空间小,清洗不方便,粉碎效果不够好。因此总体来讲不便于豆浆机的清洗。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包括杯体和机头,所述机头中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从机头伸入杯体的端部伸出进入杯体中并与刀片固定连接,所述机头伸入杯体的端部设有扰流罩,所述扰流罩具有至少两个扰流片且沿刀片的转动周向排列,所述扰流片从机头的端部起向刀片所在的方向延伸且向外延伸,所述扰流片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个侧边分别为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所述进料侧边相对扰流片的中部从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或者所述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均相对扰流片的中部从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
[0005]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片的进料侧边相对扰流片的中部从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
[0006]进一步的,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所述扰流片的内侧面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切线为LI,所述杯体中的水流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进水方向为Fl,LI和Fl的夹角为进料角Θ 1,90°≤θI≤150° ;
[0007]或者,在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所述扰流片的内侧面在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切线为L2,所述刀片的转动中心在这一水平面的交点与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之间的连线为L3,L2和L3的夹角为出料角Θ1≤0° 1( Θ 2≤90° ;
[0008]或者,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所述扰流片的内侧面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切线为LI,所述杯体中的水流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进水方向为F1,LI和Fl的夹角为进料角Θ1,90° ( Θ 1≤150°,在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所述扰流片的内侧面在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切线为L2,所述刀片的转动中心在这一水平面的交点与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之间的连线为L3,L2和L3的夹角为出料角Θ2,0° ( Θ 2≤90°[0009]进一步的,在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所述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沿着竖直方向的投影与刀片的转动中心在这一水平面的交点之间的连线记为L4,L3和L4之间的夹角为Θ3,10°≤ Θ 3≤20°。
[0010]进一步的,两两相邻扰流片之间设有引导水流和物料流出刀片的旋转范围的反向扰流片,所述反向扰流片从机头的端部起向刀片所在的方向延伸且向外延伸,所述反向扰流片具有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所述反向扰流片的出料侧边相对反向扰流片的中部从反向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片的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均相对扰流片的中部从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片设有贯通孔,所述机头的端部设有扰流罩,所述扰流罩包括罩片和定位片,所述罩片与定位片围成封闭环且罩片与定位片沿封闭环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封闭环与机头的端部的外沿对应,所述罩片从机头的端部的外沿起向刀片所在的方向且相对机头的端部向外延伸,一个罩片对应位于两个相邻的扰流片之间,所述定位片与扰流片一一对应,所述罩片具有至少一个扰流孔,所述罩片在水平方向的两侧设有可紧贴扰流片内侧面的贴合面,所述定位片具有与扰流片的贯通孔配合的凸包,所述定位片的外侧面可抵于扰流片的内侧面且所述凸包卡于贯通孔中。
[0013]进一步的,两两相邻的扰流片之间设置内翻扰流片,内翻扰流片的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均相对内翻扰流片的中部从内翻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内翻进。
[0014]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罩具有固定于机头的端部的板体,所述扰流片设于板体的外沿,所述板体具有穿装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侧边向板体的外沿开口形成开口槽,开口槽的宽度大于电机的输出轴的直径,所述机头的端部设有将扰流罩相对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向、径向和周向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板体沿着机头的端面移动并由定位结构定位或与定位结构脱离。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凸出设于机头端面的凸块和凸起,所述凸块与凸起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所述凸块对应卡于开口槽的两个侧面实现扰流罩的周向定位,所述板体面向机头端面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对应配合的凹陷,所述凸起可卡入凹陷中实现扰流罩的径向定位,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凸出设于机头的端面的凸环,所述凸环环设于机头端面设置的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通孔的边沿,所述凸环面向板体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板体可插入凹槽中实现扰流罩的轴向定位;
[0016]或者,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凸出设于机头端面的凸块和凸起,所述凸块与凸起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所述凸块面向开口槽侧面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板体可插入凹槽中实现扰流罩的轴向定位,并且开口槽的侧面抵于凹槽的底面实现扰流罩的周向定位,所述板体面向机头端面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对应配合的凹陷,所述凸起可卡入凹陷中实现扰流罩的径向定位;
[0017]或者,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凸出设于机头端面的凸块和凸起,所述凸块与凸起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所述凸块对应卡于开口槽的两个侧面实现扰流罩的周向定位,所述板体面向机头端面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对应配合的凹陷,所述凸起可卡入凹陷中实现扰流罩的径向定位,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设于机头中的磁铁,所述板体为导磁板,所述扰流罩通过磁铁与板体的磁力作用实现轴向定位;[0018]或者,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凸出设于定位板面向板体的表面的凸块和凸起,所述机头中设有磁铁,所述定位板为导磁板并通过磁力吸附固定于机头的端面,所述凸块与凸起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所述凸块对应卡于开口槽的两个侧面实现扰流罩的周向定位,所述板体面向定位板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对应配合的凹陷,所述凸起可卡入凹陷中实现扰流罩的径向定位,所述板体为导磁板,所述扰流罩通过磁力作用实现轴向定位。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电机带动刀片旋转,使得杯体内水流和物料旋转,扰流片的进料侧边进料侧边相对扰流片的中部从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这样水流和物料一碰上扰流片就会被引导进入粉碎区,即刀片的旋转范围内,提高物料得到充分粉碎,由于扰流片的进料侧边向外翻出,使得两个相邻的扰流片之间的空间增大,提供了足够大的进料和出料空间,不仅便于水流和物料的循环,提闻粉碎效率和效果,也便于后续的清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一扰流片的结构参数示意图(仰视);
[0023]图3为实施例一的杯体中水流和物料的流动情况示意图(仰视);
[0024]图4为出料侧边增加翻边的结构示意图(仰视);
[0025]图5为实施例一中扰流罩与机头之间装配结构的示意图(装配前);
[0026]图6为实施例一中扰流罩与机头之间装配结构的示意图(装配后);
[0027]图7为实施例一中扰流罩与机头之间装配结构的剖视图(装配后);
[00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实施例三中扰流罩的仰视图;
[0031]图11为实施例三的杯体中水流和物料的流动情况示意图(仰视);
[0032]图12为实施例三中扰流罩与机头之间第一种装配结构的示意图(装配前);
[0033]图13为实施例三中扰流罩与机头之间第二种装配结构的示意图(装配后);
[0034]图14为实施例三中扰流片增加贯通孔的结构示意图(仰视);
[0035]图15为实施例三中增加扰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包括杯体I和机头2,机头2上置,机头2的下端伸入杯体I中,机头2中设有电机3,电机的输出轴31从机头2的下端伸出进入杯体I中并与刀片4固定连接。机头2的下端设有扰流罩5,扰流罩5具有三个扰流片52且沿刀片4的转动周向排列,扰流片52的数量一般是三个或四个,为了便于固定扰流罩5,扰流罩5具有固定于机头2的端部的板体51,扰流片52设于板体51的外沿,扰流片52从机头2的端部起向刀片4所在的方向延伸且向外延伸,扰流片52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个侧边分别为进料侧边521和出料侧边522,进料侧边521指的是扰流片52迎着杯体I中水流和物料的旋转方向的侧边,而出料侧边522则是扰流片52背着杯体I中水流和物料的旋转方向的侧边,扰流片52的进料侧边521相对扰流片52的中部从扰流片52靠近机头2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扰流片52的内侧面距离刀片4的最短距离SI为2~10mm,比如 2mm、3mm、4mm、5mm、6mm、7mm、8mm、9mm 或 10mm ;进料侧边 521 相对扰流片 52 的中部翻出的最大距离S2为7~2Ctam,比如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或20mm,扰流片52相对板体51延伸的垂直高度H为10~40mm,比如10mm、15mm、20mm、25mm、30mm、35mm或40mm。S1、S2和H这三个尺寸可以根据豆衆机的容量的大小来调整。
[0038]如图2所示,在进料侧边521上远离机头2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扰流片52的内侧面在进料侧边521上远离机头2的端点处的切线为LI,杯体1中的水流在进料侧边521上远离机头2的端点处的进水方向为Fl,LI和Fl的夹角为进料角Θ1,90°≤Θ 1≤150°,比如90° 、1O0 。、l10。、120。、130。、140。或150。,在限定范围内,Θ I角度越大,说明进料侧边521与杯体I中的水流在进料侧边521上远离机头2的端点处的进水方向之间过渡越平滑,物料越容易向扰流片52的内侧,被聚集到粉碎区,即刀片4的旋转范围,这样粉碎效果及效率越好,而超出最大的限定角度后,物料会向扰流片52的外侧流动,反而不容易向扰流片52的内侧流动。在出料侧边522上远离机头2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扰流片52的内侧面在出料侧边522上远离机头2的端点处的切线为L2,刀片4的转动中心在这一水平面的交点与出料侧边522上远离机头2的端点之间的连线为L3,L2和L3的夹角为出料角 Θ2,0。≤02≤90。,比如 O。、10。、20。、30。、40。、50。、60。、70。、80。或 90。,在限定范围内,Θ 2角度越小,越容易将物料引导进入粉碎区的中心,粉碎效果及效率越好。在出料侧边522上远离机头2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进料侧边521上远离机头2的端点沿着竖直方向的投影与刀片4的转动中心在这一水平面的交点之间的连线记为L4,L3和L4之间的夹角为 Θ 3,10°≤ Θ 3≤20°,比如 10°、11。、12。、13。、14。、15。、16。、17。、18°、19°、20°,在限定范围内,Θ 3角度越大,扰流片52的面积越大,物料越容易被聚集到粉碎区,粉碎效果及效率越好。如3所示即为杯体I中的水流和物料的流动情况。另外,而为了让物料进入粉碎区的中心,相当于Θ2=0°,可以如图4所示,在扰流片52位于出料侧边522处设有翻边,翻边53弯向刀片4的转动中心使物料流向粉碎区的中心,这样更有指向性地引入物料到粉碎区内,粉碎更充分。
[0039]如图5、6和7所示,板体51具有穿装电机的输出轴31的中心孔511,中心孔511的侧边向板体51的外沿开口形成开口槽512,开口槽512的宽度大于电机的输出轴31的直径,机头2的端部设有将扰流罩5相对电机的输出轴31的轴向、径向和周向定位的定位结构,板体51沿着机头2的端面移动并由定位结构定位或与定位结构脱离,定位结构包括凸出设于机头2端面的凸块21和凸起22,凸块21与凸起22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31的两侦牝凸块21对应卡于开口槽512的两个侧面实现扰流罩5的周向定位,板体51面向机头2端面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22对应配合的凹陷513,凸起22可卡入凹陷513中实现扰流罩5的径向定位,定位结构还包括凸出设于机头2的端面的凸环23,凸环23环设于机头2端面设置的供电机的输出轴31穿过的通孔的边沿,凸环23面向板体51的侧面设有凹槽24,板体51可插入凹槽24中实现扰流罩5的轴向定位。这种可拆卸连接,拆洗更加方便,还能为以后的功能拓展预留了空间。[0040]实施例二:
[0041]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近似,区别仅在于,两两相邻扰流片52之间设有引导水流和物料流出刀片4的旋转范围的反向扰流片52’,反向扰流片52从机头的端部起向刀片4所在的方向延伸且向外延伸,反向扰流片52’也具有进料侧边521’和出料侧边522’,反向扰流片52’的出料侧边522’相对反向扰流片52’的中部从反向扰流片52’靠近机头2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扰流片52负责将水流和物料引导到粉碎区内,而反向扰流片52’则是将经过刀片4粉碎过的物料引导出去进行循环流动,相应的又有新的物料被扰流片52引导进入粉碎区,这样交错作用下,物料交换更快,循环作用被加强,粉碎效果也很好。
[0042]实施例三:
[0043]如图9和10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也近似,有区别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扰流片52的进料侧边521和出料侧边522均相对扰流片52的中部从扰流片52靠近机头2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进料侧边521上远离板体51的端点与出料侧边522上远离板体 51 的端点之间的距离 D 为 20 ?45mm,比如 20mm、22mm、24mm、25mm、26mm、28mm、30mm、32mm、33mm、35mm、37mm、40mm、42mm或45mm,这个尺寸和实施例一中的Θ 3相似,都是限定扰流片52的面积,在限定范围内,扰流片52的面积越大,物料越容易被聚集到粉碎区,粉碎效果及效率越好。扰流片52的内侧面距离刀片4的最短距离SI为2?IOmm,比如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IOmm ;进料侧边521和出料侧边522相对扰流片52的中部翻出的最大距离S2为7?2Ctam,比如7臟、8臟、9臟、10mm.11mm.12臟、13臟、14mm、15臟、16臟、17mm、18mm、19mm或20mm,两个侧边可以关于扰流片52的中部对称设置也可以不对称设置,扰流片52相对板体51延伸的垂直高度H为10?40mm,比如10mm、15mm、20mm、25mm、30mm、35mm或40mm。S1、S2和H这三个尺寸可以根据豆浆机的容量的大小来调整。如图11所示为杯体I中的水流和物料的流动情况,本实施例中,两两相邻的扰流片52之间的空间更大,更加便于水流和物料的进出,同样也更加便于清洗。本实施例作为最优选的方案,配合三叶刀片,在干豆中压高水条件下,出渣率为7.1%,浓度为4.8。
[0044]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扰流罩5与机头2的固定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除了图12所示结构外,定位结构也可以采用图13所示的结构,包括定位板、凸出设于定位板面向板体51的表面的凸块21和凸起22,机头2中设有磁铁25,磁铁25可用永磁铁和/或电磁铁,定位板26为导磁板并通过磁力吸附固定于机头2的端面,凸块21与凸起22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31的两侧,凸块21对应卡于开口槽512的两个侧面实现扰流罩5的周向定位,板体51面向定位板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22对应配合的凹陷513,凸起22可卡入凹陷513中实现扰流罩5的径向定位,板体51为导磁板,扰流罩5通过磁力作用实现轴向定位。除此之外,用于固定扰流罩5的定位结构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定位结构包括凸出设于机头端面的凸块和凸起,凸块与凸起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凸块面向开口槽侧面的侧面设有凹槽,板体可插入凹槽中实现扰流罩的轴向定位,并且开口槽的侧面抵于凹槽的底面实现扰流罩的周向定位,板体面向机头端面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对应配合的凹陷,凸起可卡入凹陷中实现扰流罩的径向定位;或者,定位结构包括凸出设于机头端面的凸块和凸起,凸块与凸起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凸块对应卡于开口槽的两个侧面实现扰流罩的周向定位,板体面向机头端面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对应配合的凹陷,凸起可卡入凹陷中实现扰流罩的径向定位,定位结构还包括设于机头中的磁铁,板体为导磁板,扰流罩通过磁铁与板体的磁力作用实现轴向定位。而这些定位结构也都可以应用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
[0045]如图14和15所示,扰流片52设有贯通孔523,机头2的端部设有扰流罩6,扰流罩6包括定位片61和罩片62,罩片62与定位片61围成封闭环且罩片62与定位片61沿封闭环的周向间隔设置,封闭环与机头2的端部的外沿对应,罩片62从机头2的端部的外沿起向刀片4所在的方向且相对机头2的端部向外延伸,定位片61与扰流片52 对应,一个罩片62对应位于两个相邻的扰流片52之间,罩片62具有至少一个扰流孔621,罩片62在水平方向的两侧设有可紧贴扰流片52内侧面的贴合面622,定位片61具有与扰流片52的贯通孔523配合的凸包611,定位片61的外侧面可抵于扰流片52的内侧面且凸包611卡于贯通孔523中。如果不装扰流罩6,贯通孔523也能起到扰流孔的作用。
[0046]实施例四:
[0047]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改进,在两两相邻的扰流片52之间设置内翻扰流片52”,内翻扰流片52”的进料侧边521”和出料侧边522”均相对内翻扰流片52”的中部从内翻扰流片52”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内翻进。水流和物料经过内翻扰流片52”时还能有一部分被引向粉碎区继续粉碎,提高粉碎效率。
[0048]另外,上述所有实施例中,可以使进料侧边上远离板体的端点与出料侧边上远离板体的端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这样机头站立时,多几处承重点,会更加稳定。除了电机上置式豆浆机,本实用新型也适用在电机下置式豆浆机中。
[0049]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易清洗的豆浆机,包括杯体和机头,所述机头中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从机头伸入杯体的端部伸出进入杯体中并与刀片固定连接,所述机头伸入杯体的端部设有扰流罩,所述扰流罩具有至少两个扰流片且沿刀片的转动周向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从机头的端部起向刀片所在的方向延伸且向外延伸,所述扰流片在水平方向上的两个侧边分别为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所述进料侧边相对扰流片的中部从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或者所述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均相对扰流片的中部从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的进料侧边相对扰流片的中部从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清洗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所述扰流片的内侧面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切线为LI,所述杯体中的水流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进水方向为F1,LI和Fl的夹角为进料角 Θ 1,90° ^ Θ I ^ 150。; 或者,在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所述扰流片的内侧面在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切线为L2,所述刀片的转动中心在这一水平面的交点与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之间的连线为L3,L2和L3的夹角为出料角Θ2,0°≤Θ 2≤90° ; 或者,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所述扰流片的内侧面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切线为LI,所述杯体中的水流在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进水方向为Fl,LI和Fl的夹角为进料角Θ1,90° ( Θ I≤150°,在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所述扰流片的内侧面在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处的切线为L2,所述刀片的转动中心在这一水平面的交点与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之间的连线为L3,L2和L3的夹角为出料角Θ2,0° ( Θ 2≤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清洗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在出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所在的水平面上,所述进料侧边上远离机头的端点沿着竖直方向的投影与刀片的转动中心在这一水平面的交点之间的连线记为L4,L3和L4之间的夹角为Θ3,10° ( Θ3<20°。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易清洗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扰流片之间设有引导水流和物料流出刀片的旋转范围的反向扰流片,所述反向扰流片从机头的端部起向刀片所在的方向延伸且向外延伸,所述反向扰流片具有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所述反向扰流片的出料侧边相对反向扰流片的中部从反向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的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均相对扰流片的中部从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外翻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易清洗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片设有贯通孔,所述机头的端部设有扰流罩,所述扰流罩包括罩片和定位片,所述罩片与定位片围成封闭环且罩片与定位片沿封闭环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封闭环与机头的端部的外沿对应,所述罩片从机头的端部的外沿起向刀片所在的方向且相对机头的端部向外延伸,一个罩片对应位于两个相邻的扰流片之间,所述定位片与扰流片一一对应,所述罩片具有至少一个扰流孔,所述罩片在水平方向的两侧设有可紧贴扰流片内侧面的贴合面,所述定位片具有与扰流片的贯通孔配合的凸包,所述定位片的外侧面可抵于扰流片的内侧面且所述凸包卡于贯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易清洗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扰流片之间设置内翻扰流片,内翻扰流片的进料侧边和出料侧边均相对内翻扰流片的中部从内翻扰流片靠近机头的一端开始逐渐向内翻进。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6或7或8所述的易清洗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罩具有固定于机头的端部的板体,所述扰流片设于板体的外沿,所述板体具有穿装电机的输出轴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侧边向板体的外沿开口形成开口槽,开口槽的宽度大于电机的输出轴的直径,所述机头的端部设有将扰流罩相对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向、径向和周向定位的定位结构,所述板体沿着机头的端面移动并由定位结构定位或与定位结构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易清洗的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凸出设于机头端面的凸块和凸起,所述凸块与凸起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所述凸块对应卡于开口槽的两个侧面实现扰流罩的周向定位,所述板体面向机头端面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对应配合的凹陷,所述凸起可卡入凹陷中实现扰流罩的径向定位,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凸出设于机头的端面的凸环,所述凸环环设于机头端面设置的供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的通孔的边沿,所述凸环面向板体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板体可插入凹槽中实现扰流罩的轴向定位; 或者,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凸出设于机头端面的凸块和凸起,所述凸块与凸起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所述凸块面向开口槽侧面的侧面设有凹槽,所述板体可插入凹槽中实现扰流罩的轴向定位,并且开口槽的侧面抵于凹槽的底面实现扰流罩的周向定位,所述板体面向机头端面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对应配合的凹陷,所述凸起可卡入凹陷中实现扰流罩的径向定位; 或者,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凸出设于机头端面的凸块和凸起,所述凸块与凸起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所述凸块对应卡于开口槽的两个侧面实现扰流罩的周向定位,所述板体面向机头端面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对应配合的凹陷,所述凸起可卡入凹陷中实现扰流罩的径向定位,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设于机头中的磁铁,所述板体为导磁板,所述扰流罩通过磁铁与板体的磁力作用实现轴向定位; 或者,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板、凸出设于定位板面向板体的表面的凸块和凸起,所述机头中设有磁铁,所述定位板为导磁板并通过磁力吸附固定于机头的端面,所述凸块与凸起分别位于电机的输出轴的两侧,所述凸块对应卡于开口槽的两个侧面实现扰流罩的周向定位,所述板体面向定位板的表面设有可与凸起对应配合的凹陷,所述凸起可卡入凹陷中实现扰流罩的径向定位,所述板体为导磁板,所述扰流罩通过磁力作用实现轴向定位。
【文档编号】A47J43/07GK203447136SQ201320499629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王旭宁, 张强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